2011年10月反馈练习卷及答卷_第1页
2011年10月反馈练习卷及答卷_第2页
2011年10月反馈练习卷及答卷_第3页
2011年10月反馈练习卷及答卷_第4页
2011年10月反馈练习卷及答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反馈练习卷2011。10注意事项:1.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zhuō)消声匿迹(xiāo)B.惬意(qiè)分道扬镳(biāo)C。恣睢(suī)浮想连篇(piān)D.温磬(xīn)玲珑剔透(tī)2.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A.王:为王。B.罾:用网捕。C。以:同“已"。D。怪:奇怪.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C.《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D.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们爽朗的笑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文字填入划线部分,排列顺序最佳的一组是()(2分)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然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①在雪的下面,已经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A.④③②①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④②①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C。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平凡的生活能为我们提供巧夺天工的作文素材。D.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6。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回顾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说,小时候他兴趣广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父亲告诫他:“如果你想同时坐两把椅子,你就会掉到两把椅子之间的地上。在人生道路上,你应该选定一把椅子。”A。“选定一把椅子”中的“椅子”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制定的一个奋斗目标。B。人生会有众多“椅子”,就像一个人会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这一切正是我们成功的起点。C。如果又想做这件事,又想做那件事,那么往往你将一事无成。D.“选定一把椅子”,就是要选定一个人生目标,然后,专心致志干好一件事,努力向前,不懈怠。7。读《市职业技术类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分析表格所透露的信息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年份200320042005职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百分比50。01%50.02%50。01%职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80.76%84。48%87。35%职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率99。95%99.97%100%A.这三年,该市职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稳定态势。B.这三年,该市职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上升趋势.C.从表格可以看出,无论是高中还是职校学生的升学压力及就业压力都很大。D。职校学生可以从以上数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职校学生只要认真学习,掌握过硬的技术,前途是光明的。二.阅读与欣赏(48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太尉朱崖公,两出镇于浙右,前任罢日,游甘露寺,因访别于老僧院.公曰:“弟子奉诏西行,祗别和尚。"老僧者熟于祗接,至于谈话,多空教①所长,不甚对以他事。由是公怜而敬之。煮茗既终,将欲辞去。公曰:“昔有客遗筇②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亟令取之,须臾而至。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且朱崖所宝之物,即可知也。别后不数岁,再领朱方,居三日,复因到院,问前时柱杖何在。曰:“至今宝之。”公请出观之,则老僧规圆而漆之矣!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太尉多蓄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注】①空教:佛教。②筇:竹名。8.下列句中的“之”与“亟令取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是公怜而敬之B.辍耕之垄上C。太尉多蓄古远之物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9。古代文人素爱竹,且喜以竹自喻。从朱崖公以“方竹”为“所宝之物”,可以推断他所崇尚的是()(2分)A.廉洁刚正之人B.喜爱收藏之人C。高雅清正之人D.好奇尚巧之人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煮茗既终___________(2)将欲辞去___________ (3)须臾而至___________(4)自此不复目其僧矣__________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2分)译:(2)公嗟叹再弥日,自此不复目其僧矣.(2分)译:(二)古诗文赏析(4分)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消”)12.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答:13.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2分)答:(三)(7分)辐射与人类生活①自古以来,人就在天然辐射的环境中繁衍生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天然辐射的照射。②天然辐射来源之一是人体内部都有放射性核素钾-40。大家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碳、氧、氮、钠、钾、钙、镁、硫、磷、铁、钼等许多多元素组成的。一个成人体内约有100克钾元素,其中万分之一是放射性同位素钾-40。钾-40是和γ放射体,半衰期12.6亿年。钾-40放出的射线约一半被人体组织吸收了,另一半辐射出体外。如果让一个成年人躺在一个人体那么大的计数器(人体计数器)上进行测量,一分钟可以测到约15000个计数。这种钾-40不是核工业,也不是核爆炸带来的,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人体里一样都有钾-40③天然辐射的第二来源是土壤、岩石中含有的铀、钍(包括衰变子体镭-226和氡)、钾—40等天然放射性核素。不可避免,由此而造成人们住的房子、走的路、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也都可能含有微量的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④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第三来源是宇宙射线.宇宙射线包括外层空间来的初级宇宙射线以及它与大气层中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宇宙射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要受到这种宇宙射线的照射.通常每升高1500米,宇宙射线要增强1⑤这三种天然辐射,构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天然本底照射”。天然辐射中,以氯的剂量最大.天然辐射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较小,但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较大,如纬度高的地区、地势高的地方,或在洞穴中、在地下室里,或居住在花岗岩、煤渣砖房屋中的人们,受到的天然辐射要高些。据世界权威机构2003年发布的统计,世界天然辐射水平的范围为1—10毫希沃特/年,平均为22毫希沃特/年,其中40%为体外的受照,60%为食入、吸入后所引起叫照射.⑥由于人们一直生活在天然辐射环境中,因此人体对辐射是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的.当人体每次受到2502毫希沃特以下的照射时不会发生损伤,所以天然辐射、医疗照射和核工业厂矿、核电厂的正常运行的辐射照射,对人体的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但是,其它辐射却会不同程度地伤害人体的健康,对辐射“无所谓”的态度和麻痹思想都是不允许的。14.结合文章说说天然辐射的来源有哪些?(3分)答:15。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答:16.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四)(15分)菊与城雷抒雁①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小小的菊花,在这座南方小镇里会显现出如此神奇的风采和灵性。②那些黄的菊、白的菊,红的菊、紫的菊在这里展现出千姿百态.扭缠着的,结成一座座圆柱、方柱,使你想起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前石柱的庄严与神圣;攀援着的,则依势建筑起一座高可乱真的“岳阳楼”“滕王阁”;飞腾的,成龙成凤;倾泻的,为流为瀑;站立的,单株绽开数以百计的花朵,有的矜持,有的阔笑!那些名贵的品类,亭亭玉立,碗大的花朵,有的橙黄如冠;有的粉丝轻垂;有的羞颜半露;实在像一群天仙落凡,或者如一队超女待选.③时在冬日,北方已是寒霜白雪交加;而南方,则艳阳高照,稍一动腿脚,就会冒汗.举办菊花展览会的镇名小榄,历史上就有养菊的风习,年年都办菊展,小镇人自称家乡为“菊城”,足见爱菊之深。④自从陶渊明先生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这菊花历来就是清高、归隐的象征。“东篱”,自然是成了菊花的雅号。文人雅士总爱咏菊喻志,表明自己的品格与志向。宋人卞伯玉写下《菊赋》,以为菊“不履苦而沦操,不在同而表淑。”故而“伤众花之飘落,嘉滋卉之能灵。”赞扬菊花“振劲朔以扬渌,含凝露而吐英。”清人王韬在《招陈生赏菊》文中,说花有三品,为神品、逸品、艳品,惟菊兼而有之.神在“高尚其志,淡然不厌;”逸在“傲霜有劲心,近竹无俗态;”艳在“如处女幽人,抱贞含素。”真可为菊花知己。⑤不过说来说去,自古以来,都唱的是菊的清高、隐逸以及履严冬而不凋。可这小榄镇,是一座南方闹市,虽说人口不多,只15万余,常住外来人口却多达16万。菊花节开幕当天,说万人空巷,已不足以表达其热闹,一条宽阔大街,塞得水泄不通,站在高处一望,但见人头攒动,红男绿女,青壮长幼,倾家而出。那时,心中直呼,菊啊菊啊,你何以诱人如此!是你坠雅入俗,还是世人脱俗入雅!此情此景,让人难免不想起那两句述说世态变化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赏花兼有食花,小榄人把那艳艳黄花,入了各色菜肴,布起一道菊花宴;又以之入茶入饼,做成各类精细小吃,成了送礼待宾的佳物。菊之体,入俗而为食品;菊之魂,升雅而为神品。小镇人之聪明,令人钦佩。⑥小榄镇先前也曾是一个偏僻乡镇,从褪色的旧照片里目睹它的前身,让人难止唏嘘,如今却成了另一种景象。走在小镇大街上,一幢幢干净、明亮、高大的楼宇建筑,让人目不暇给。这里的富庶与先进程度,比起欧洲一些城市,可以说毫不逊色。⑦这又让我想到菊,想到关于菊的另一类历史品格.不畏严霜,敢于独艳,常是文人雅士看重的菊品。当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竟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取菊之不与俗花为伍,一派萧杀之气。千年来,菊之卓然独立,落落不群,成了残酷社会生活的逃避者、抗争者所崇尚的植物偶像。⑧今天,在小榄,气候温和,空气湿润,紫荆花艳艳地纷开在枝头;三角梅,繁盛地绽放在叶间;玫瑰依然随时展姿;装饰林带路边的太阳花,鲜鲜艳艳地像丝带锦帛七色交并;而这一刻又突现着菊花。万菊之园,不是百花凋零的象征,更不是一花独占的酷景。百花共处,交相辉映,自然界里的和谐景象,竟改写了傲菊独放的景致,小镇,赋予了菊花一种新意.⑨花与花同时而放,人与人和睦相处。小榄镇人说他们努力实现的这种社会目标叫“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高尚其志,淡然不厌".菊之神,不正是小榄人倾心以求的志向么!⑩小镇的秀发,簪一朵菊花,如此美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17.在文人雅士眼中,“菊”通常具有哪些特征?而本文中“小镇,赋予了菊花一种新意”请结合文本说说“小镇”赋予了菊花什么“新意”.(2分)答:18.作者在第④段中大量引用关于菊的古诗文,你认为有什么作用?(4分)答:19.文章第2自然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答:20。文末作者说:“小镇的秀发,簪一朵菊花,如此美丽,让人心里怦然一动”,请结合全文说说“如此美丽”美在何处。(4分)答:(五)(10分)2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晓战随金鼓,。②,大雪满弓刀.③蒌蒿满地芦芽短,。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愿将腰下剑,。⑥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⑧我想:,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一)(6分)2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极力赞颂花之美:美在它的外形,美在它的色彩,更美在它的精神。殊不知花儿们的美也需要有叶来衬托。下面就请你来描绘一下秋天的树叶。要求抓住特点,语言优美,赋予情感,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00字。

(二)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我们的一生需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验。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请以“战胜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章立意要明确,格调健康向上,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可用“××”表示。(3)卷面整洁干净,书写工整清楚。字数不少于600字。九年级语文反馈练习答卷2011.5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1.(3分)()2.(3分)()3。(2分)()4.(2分)()5。(2分)()6.(2分)()7.(2分)()二、阅读与赏析(共48分)8。(2分)()9.(2分)()10(4分)①既:②去:③须臾:④目:11.⑴(2分)。⑵(2分)12.(2分)13.(2分)14.(3分)15.(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