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面部浅层、腮腺区、颅顶部解剖第一页,共50页。面部浅层结构
(一)皮肤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血管丰富,创口愈合较快,面部皮肤有一定天然皱纹,临床上选取择切口时应根据皮纹和皱襞的方向,同时考虑皮下血管、神经和面肌纤维的走向。第二页,共50页。(二)浅筋膜
睑部的皮下组织疏松,易出现水肿,其余部位浅筋膜内的弹性纤维将肌纤维与皮肤的真皮层相连而无皮下间隙,面肌facialmuscles亦称为表情肌,大多数肌纤维起于骨,止于皮肤真皮乳头,依肌纤维方向可分为环形和辐射状两类,前者可关闭孔裂,后者可开大孔裂。第三页,共50页。重要的面肌有:1.
眼轮匝肌orbicularisoculi围绕眼裂周围,收缩时可使眼裂闭合,其还有少量肌束附于泪囊后面,故闭眼时可引起泪囊扩张。第四页,共50页。第五页,共50页。
2.口周围肌口周围肌的肌束较多,包括环形肌与辐射状肌,环形肌为口轮匝肌orbicularisoris,环绕口裂,收缩时关闭口裂;辐射状肌包括笑肌、颧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
第六页,共50页。3.
颊肌buccinator在面颊的深部,两侧各有一块颊肌紧贴口腔侧壁的粘膜,收缩时可使唇颊紧贴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4.枕、额第七页,共50页。
咀嚼肌:
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咬肌四对第八页,共50页。二、面部的血管神经
1.血管面部血供丰富,吻合丰富。面浅层动脉主要是面动脉。
第九页,共50页。1).面动脉facialartery:起于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和下颌下腺深面向前上,在咬肌前缘越过下颌骨体下缘到面部,然后经口角和鼻翼的外侧到内眦,易名为内眦动脉angularartery,在咬肌前缘和下颌体下缘交界处可触及到面动脉和搏动,临床上常在此处压迫面动脉进行止血。第十页,共50页。(1)面动脉①起始②行径③分布④压迫止血部位第十一页,共50页。2)面静脉facialvein:起自内眦静脉,向下越过下颌骨下缘与下颌后静脉的前支汇合,可通过内眦静脉经眼上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在咬肌前缘处通过面深静脉经翼丛与海绵窦交通,面静脉一般无静脉瓣,血液可逆流,面部有细菌感染时,如果挤压,有可能由面静脉通过眼静脉或翼丛扩散到海绵窦,导致栓塞性海绵窦炎或化脓性脑膜炎,故临床上将鼻根和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第十二页,共50页。第十三页,共50页。特点1)无静脉瓣.2)与深部静脉相交通.第十四页,共50页。3).上颌动脉maxillaryartery的分支:(1)眶下动脉:是上颌动脉本干的延续,经眶下管出眶下孔,分布到眶以下皮肤和肌。(2)颏动脉:为下牙槽动脉的延续,经下颌管出颏孔,分布于颏部皮肤和肌。4.眼动脉的分支:(1)眶上动脉:出眶上切迹,分布于额部皮肤和肌。(2)滑车上动脉:在眶上动脉内侧出眶,分布于额部中间部分和鼻背。第十五页,共50页。第十六页,共50页。面部皮肤:三叉神经表情肌:面神经
咀嚼肌:三叉神经2.面部神经分布第十七页,共50页。1).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支(1)眼神经的分支:包括眶上神经supraorbitalnerve和滑车上神经supratrochlearnerve,分布于眼裂以上的皮肤(2)眶下神经infraorbitalnerve:为上颌神经未支,由眶下孔穿出,分布于眼裂和口裂间的皮肤。(3)颏神经mentalnerve:为下牙槽神经的未支,由颏孔穿出,分布于口裂以下的皮肤。第十八页,共50页。二、腮腺咬肌区第十九页,共50页。腮腺parotidgland咬肌区
主要结构为咬肌、腮腺及穿腮腺的结构。
第二十页,共50页。咬肌masseter起自颧弓下缘和内面,纤维向后下,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的外面,作用为上提下颌骨(闭口)神经支配为耳颞神经。第二十一页,共50页。腮腺(1)位置位于耳廓前下方。分浅、深两部。(2)形态浅部略呈三角形,深部呈锥体状突向咽侧壁。第二十二页,共50页。行径及开口。第二十三页,共50页。腮腺管乳头第二十四页,共50页。
由颈部深筋膜浅层包裹腮腺而成。
腮腺鞘:第二十五页,共50页。腮腺浅部的位置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上界为颧弓、外耳道。下界平下颌角前界为咬肌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上份。深面达茎突及咽侧壁,以下颌支后缘为界将腮腺分为浅部与深部第二十六页,共50页。穿腮腺的结构纵行结构横行结构第二十七页,共50页。①颈外动脉②颞浅动、静脉③耳颞神经④下颌后静脉纵行结构:
第二十八页,共50页。①上颌动、静脉②面横动、静脉③面神经的分支
横行结构:第二十九页,共50页。腮腺深部的位置
位于下颌支的深面。第三十页,共50页。4.腮腺床为紧贴腮腺深面的血管神经,包括:①颈内动、静脉②舌咽神经③迷走神经④副神经⑤舌下神经第三十一页,共50页。5.
面神经颅外段与腮腺的位置关系
分为三段:第一段(腮腺前段)是从茎乳孔到进入腮腺以前的部分;第二段(腮腺内段)是面神经行于腮腺内的部分,首先分为上、下两干,两干再分支交织形成腮腺丛parotidplexus,行于颈外动脉的浅面;
第三段(腮腺后段)是面神经在腮腺内的五组分支;第三十二页,共50页。①颞支②颧支③颊支④下颌缘支⑤颈支面神经颅外分支①②③④⑤(1)行径(2)分支(3)分布:支配表情肌第三十三页,共50页。面神经的五组分支:颞支temporalbranch越过颧弓至颞部,支配眼轮匝肌、额肌和耳廓肌;颧支zygomaticbranch约在颧弓下缘向前上达外眦,支配颧肌和眼轮匝肌;颊支buccalbranch于眼裂和口裂之间水平向前,支配颊肌、口轮匝肌、提上唇肌和提口角肌;下颌缘支marginalmandibularbranch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颈支cervicalbranch在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支配该肌。第三十四页,共50页。第三十五页,共50页。2.颈外动脉externalcarotidartery:为颈总动脉的终支之一,在下颌支的中下1/3交界处进入腮腺,上行至下颌颈高度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终支。第三十六页,共50页。下颌后静脉retromandibularvein:由颞浅静脉与上颌静脉在腮腺内汇合而成,在腮腺下缘穿出后分为前、后两支,前支行向前下与面静脉汇合形成面总静脉后注入颈内静脉;后支行向后下,与耳后静脉汇合形成颈外静脉。第三十七页,共50页。额顶枕区范围:前界:眶上缘后界:枕外隆突及上项线两侧界: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第三十八页,共50页。层次:五层(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4)腱膜下间隙(5)颅骨外膜第三十九页,共50页。结构特点:
(1)皮肤
①有大量汗腺、皮脂腺,易发生疖肿。②有丰富的血管,外伤易出血,但愈合快。第四十页,共50页。(2)浅筋膜
有许多垂直的纤维隔连接皮肤和帽状腱膜,形成许多小隔,内有脂肪、血管神经。第四十一页,共50页。(3)帽状腱膜
前连额肌后连枕肌,两侧变薄续颞深筋膜浅层。
以上3层紧密相连称头皮。第四十二页,共50页。(4)腱膜下间隙为帽状腱膜与颅骨骨膜之间的区域,范围宽,前达眶上缘,后达上项线。第四十三页,共50页。
腱膜下间隙内有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脑膜窦相交通,此层感染可向板障及颅内扩散,此间隙称为颅顶的危险区。
第四十四页,共50页。
因头皮与颅骨骨膜疏松相连,故移动性大,头皮撕脱伤多沿此层分离。第四十五页,共50页。(5)颅骨外膜在颅骨表面疏松贴附,在骨缝处结合紧密。第四十六页,共50页。3.
颅顶部的血管神经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购房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转让德文合同范本
- 分包混凝土合同范本
- 买卖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包子工用工合同范本
- 创业加盟合同范本
- 广西买房合同范本
- 出国劳务外派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工资
- 出租包车合同范本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
- 社会救助法课件
- 1.装配式建筑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 第七讲+汉字字音
- 新零件的成熟保障MLA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企业盈利能力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 初中语文七下-上下句默写
-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PPT课件新
- 新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第20章补充芯片粘接技术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5.1 旅行社电子商务概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