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5 蜀道难 全国获奖_第1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5 蜀道难 全国获奖_第2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5 蜀道难 全国获奖_第3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5 蜀道难 全国获奖_第4页
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15 蜀道难 全国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作品风格。2.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3.把握诗人奔放的感情和诗歌的寓意。4.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二、课文导入火车在蜿蜒的秦岭隧道穿行时,我们自然会惊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必然会想起入蜀“难于上青天”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今天,我们一起来诵读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一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秦蜀道路上的奇丽惊险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三、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见视频)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二)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唐摭言》第七卷中有如下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书的作者王定保是唐末进士,活了八十多岁,一生只有此作,其说当有根据。再验之于诗,亦可证明此说可靠:其一,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再说剑阁,最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些都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而且被排列得如此有序,决非偶然;其二,诗中又多次出现“西”字,如“西当太白”“问君西游”“侧身西望”,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三)字词梳理蚕丛及鱼凫:杨雄《蜀王本经》:“蜀王之先,名蚕虫、鱼凫……”蚕虫、鱼凫是蜀国的先王。猿猱(náo):猿猴。猱,猿的一种,善攀援。天梯石栈:天梯,指高险的道路;石栈,在山崖上凿石架木而建成的通道。比喻道路艰险。喧豗(huī):喧闹声。峥嵘:山势陡峭。崔嵬(wéi):山势险峻高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形容易守难攻。咨(zī)嗟:叹息。(四)脉络梳理全诗可分三个层次:①开头——“天梯石栈相钩连”,从历史上秦蜀相阻的角度,极写蜀道隔绝之久与开辟之难。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人听此凋朱颜”。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度越之难。③“连峰去天不盈尺”——末。从未来之险的角度,写蜀地安居之难。四、研习课文(一)齐读第一段1.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引五丁开山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2.研读“上有六龙回日……以手抚膺坐长叹”几句。这几句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句是诗人想象自己在蜀道中所见。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写山高,而且衬托以“回川”之险。水险,更见山势的高危。又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这是用虚写层层映衬。接着具体描写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抑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诗人从星星中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他们,想象何等奇特。(二)分析齐读第二段设问——动物、景物、视觉、听觉——叹1.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但见悲鸟……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旅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连峰去天……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明确:“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2.第二节中有哪些句子是用夸张、反衬来描写景物的?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两句与下面两句都突出了蜀道的险峻。这四句写出了水石游荡、山谷轰鸣的场景,突出了蜀道的难行。3.第二节中“但见……愁空山”几句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作者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三)分析体读第三段军事——剑阁、所守、化为豺狼、杀人如麻——叹写剑阁的那一段包含了哪些内容?联系当时的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表明“剑阁”特点的句子是哪几句?这说明“剑阁”具有怎样的地理特点?失去了具有这种特点的“剑阁”会怎样?)明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言剑阁有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中央朝廷的部队很不容易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如果割据势力之间出现矛盾冲突,难免要发生混战,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这番预言在十多年后就得到了证实:从上元二年到大历初即有段子璋、徐知道、崔旰等人相继发动叛乱。诗人的意图是要严防野心家发难。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五、重难点解析(一)问题探究1.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法表现蜀道的雄奇高峻。=1\*GB3①点面结合:“上有”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是点,即青泥岭情况。=2\*GB3②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3\*GB3③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4\*GB3④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5\*GB3⑤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6\*GB3⑥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二)写法品析1.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写蜀道难、山高峻、激流瀑布、蜀地历史、人的惊恐2.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3.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