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与r对策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2.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3.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4.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A.地球化学循环B.生物循环C.沉积型循环D.气相型循环
5.下列生态系统中,分解作用最旺盛的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苔原
6.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
7.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8.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9.种群是指()。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10.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B.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D.出生率高、寿命长
11.对人来说,住址是(),职业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态位C.生态位;生境D.生态位;生态位
12.农田作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量往往受土壤中供应最不足的营养元素所制约。这是()。A.李比希最低率B.谢尔福德耐性定律C.阿伦法则D.贝格曼法则
13.雄孔雀的羽毛比雌孔雀艳丽并以此吸引雌孔雀,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是()
A.繁殖后代的需要B.吸引异性的需要C.自然选择的结果D.竞争配偶的结果
14.对冬小麦完成春化过程起决定作用的是()
A.高温B.低温C.长日照D.短日照
15.与植物离子吸收有关的因素是()。
A.离子浓度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能力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16.早稻是不宜连作的农作物,其原因是()。
A.种群调节B.竞争作用C.密度效应D.他感作用
17.按环境的主体对环境分类,可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
B.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C.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
18.海洋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B.光照C.空气D.压力
19.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B.群系C.群丛D.群丛相
20.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属于()。
A.生产者B.初级消费者C.次级消费者D.三级消费者
21.影响陆地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是()。A.温度和降水B.光照和温度C.降水和风D.光照和风
2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下列哪种生产力指标与总生产力的比值相对较高()。A.初级总生产力B.初级净生产力C.群落净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
23.浮萍属于()。
A.浮水植物B.沉水植物C.挺水植物D.多浆植物
24.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______中。()
A.乔木层B.灌木层C.草本层D.地被层
25.水分临界期是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作物不同,需水临界期也不一样。如()。A.小麦是发芽期B.水稻是苗期C.花生是结果期D.玉米是“大喇叭口”期到乳熟
26.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力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A.光照B.温度C.降雨量D.风力
27.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这种年龄金字塔属于()。
A.增长型种群B.稳定型种群C.下降型种群D.混合型种群
28.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9.单元顶级和多元顶级之间的真正差异可能在于()。
A.衡量群落最稳定性的时间因素
B.衡量群落相对稳定性的时间因素
C.衡量群落最稳定性的结构因素
D.衡量群落相对稳定性的结构因素
30.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
二、填空题(20题)31.在红光和蓝紫光中,__________对植物的伸长生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32.世界上生产力最低的地区在______。
33.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____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34.大气因子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表现在空气的化学成分和空气__________两个方面。
35.光照强度是指_______上光通量大小。
36.根据栖息地环境的不同,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______和陆地生态系统。
37.排放到大气中的SO2的增加,加剧空气污染,也是导致______产生的重要原因。
38.高山植物都具有特殊的莲座状叶丛,这是______照射较强的结果。
39.群落内由于环境因子水平分布的差距,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型的生物组合叫__________。
40.通常海陆风发展最强的地点也常是__________最大的地方。
41.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个体数量关系可用______金字塔来表示。
42.生物种群数量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但只有______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
43.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44.土壤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
45.草原生物群落的主要消费者为______、肉食动物等。
4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_和人为因子。
47.______寄生是指寄生生物必须经常或暂时居住在寄主体上并从寄主处获得营养。
48.林德曼效率又叫______。
49.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50.在一定生育期内,高于生物零度的温度称为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群落镶嵌性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
A.正确B.错误
52.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53.水稻是属于短日照的植物。()
A.正确B.错误
5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进行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
A.正确B.错误
55.工业化农业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A.正确B.错误
56.在生物的生活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和生理等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A.正确B.错误
57.昆虫的个体很小,它对恶劣环境的生态对策是减慢繁殖,不断扩展生境。()
A.正确B.错误
58.环境学应用价值的日益突出是研究生态学的结果。()
A.正确B.错误
59.一般而言,紫外光对微生物的变异有一定的影响。()
A.正确B.错误
60.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大剂量紫夕卜光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62.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63.简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64.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
65.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包括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5题)66.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7.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68.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69.论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70.试述南北坡的生境特点及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不属于碳循环途径的是()。A.陆地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B.海洋生物与大气之间的碳素交换
C.陆地生物与海洋生物之间的碳素交换
D.化石燃料燃烧参与的碳循环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生物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循环的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的循环。
5.A
6.C
7.C
8.B
9.A
10.A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11.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环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而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也指某种关系中的位置,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12.A
13.C
14.B
15.D
16.D
17.B
18.B
19.B
20.C
21.A
22.C
23.A
24.C
25.D
26.C
27.A解析:基部宽、顶部窄代表年龄小的成员数量多,年龄大的成员数量少,属增长型,故选A。
28.D
29.B
30.B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
31.蓝紫光
32.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33.负
34.运动
35.单位面积
36.水生生态系统
37.酸雨酸雨
38.紫外光
39.小群落
40.温度日较差
41.数量数量
42.负反馈负反馈
43.遗传遗传
44.土壤肥力土壤肥力
45.大型草食动物
46.生物因子生物因子
47.专性专性
48.10%定律
49.定居
50.活动温度活动温度
51.B
52.N
53.A
54.A
55.B
56.A
57.B
58.B
59.B
60.Y
61.(1)人口数量的急增,数量增长不平衡;(2)人口老龄化,性比不协调;(3)人口城市化;(4)人口健康状况下降。
62.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63.(1)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2)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3)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64.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①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②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植物对水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两大类。①水生植物又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②陆生植物又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65.(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阶段性作用;(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6)限制性作用。
66.(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④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
67.细胞分裂,子代细胞的核膜来自于旧核核膜的碎片。细胞分裂末期,到达两极的染色单体开始去浓缩,在每一个染色单体的周围,核膜开始重新组装。首先是核膜前体小泡结合到染色单体的表面,小膜泡相互融合,逐渐形成较大的双层核膜片段,然后再相互融合成完整的核膜,分别形成两个子代细胞核。在核膜形成的过程中,核孔复合体同时在核膜上组装。目前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一种直径200nm的单层小膜泡直接参与了核膜的形成。它们首先附着到染色体表面,在染色质表面排列并相互融合形成双层膜,同时在膜上的某些部位内、外膜相互融合并形成核孔复合体结构。从处于分裂期的HeLa细胞中分离出两种膜泡成分,一种富含LBR,一种富含gp210。这说明核被膜的去组装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区域特异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核被膜重新组装时,富含LBR的膜泡首先与染色质结合,而富含gp210的膜泡与染色质结合较晚。近期的研究工作发现,RanGTPase及其结合蛋白参与了核被膜的组装调控。这些蛋白不仅调控膜泡在染色质表面的募集,也参与膜泡的融合和孔复合体组装。此外,核被膜的去组装、重组装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这种调节作用可能通过对核纤层蛋白、核孔复合体蛋白等进行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修饰来完成。
68.答案见解析(1)整体现和综合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
(3)新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69.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就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操纵者人类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企图建立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是由于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类所能依赖的自然环境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无限增长而去盲目地对自然进行征服无节制向大自然索取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所依赖的生存环境就会越来越小甚至遭到破坏。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摄影升降移动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外辅导计划
- 2025年中国大米蛋白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幼儿园小班家长安全教育计划
- 小学科学主题活动计划
- 2025年中国冷冻扇贝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 复习学案 九下第二单元(含解析)
- 2025年中国PVC软胶喷涂油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金融行业风险评估课题研究报告格式范文
- 五年级上册体育课程实施工作计划
- 全国牛奶线上销售分析报告
- 中药奶茶创业计划书
- 《夏洛特烦恼》完整版剧本(上)
- 现场6S管理的基本要素
- 人工智能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危机管理的步骤与危机处理
- 岩土工程勘察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重庆汽车产业“走出去”问题研究
- 咖啡师培训讲义-PPT
- 员工亲属住宿申请表
- 道德讲堂:明礼诚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