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地区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2.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间接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限制因子
3.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B.水稻C.菠菜D.大麦
4.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A.湿生植物B.水生植物C.中生植物D.旱生植物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6.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
A.光照时数B.光照强度C.光谱成分D.温度
7.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A.达尔文B.亚里士多德C.莫比乌斯D.林德曼
8.我国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
A.寒温带B.暖温带C.亚热带D.热带
9.关于生物群落的描述,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生物群落有时也可狭义地指某一分类单元物种数目的总和
B.生物群落为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的总和
C.每个生物群落都有一定的组成和营养结构
D.生物群落是任意物种的随意组合,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各个物种是通过长期历史发展和自然选择而保存下来的
10.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11.下列环境问题中,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起的是()。A.温室效应加剧B.臭氧层破坏C.重金属污染D.水体富营养化
12.通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研究,提出著名“十分之一”定律的生态学家是()。A.奥德姆B.林德曼C.谢尔福德D.克列门茨
1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14.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绿色植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
15.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A.磷B.钾C.碳D.铁
16.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17.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A.浮游生物B.小鱼C.食小鱼的大鱼D.食大鱼的水鸟
18.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馈控制和多元重复控制同时存在,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有效地保持。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越长,层次越多,自动控制的机能越完善,所以食物链应无限延长。
C.生态系统控制是有既定目标的控制。
D.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自然生态系统差,是由于其作物品种多、产量高。
19.生物群落命名的一般根据是()。
A.依照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或种的某些个体的集群
B.优势种的主要生活方式
C.为群落所占有的栖息环境,具有极明确的栖息条件的特点
D.以上的所有内容
20.生态位包括()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以上三者都是
21.均匀分布是由于种群个体成员间进行什么引起的()
A.竞争B.争夺资源C.种内斗争D.他感作用
22.下列不用于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方法是()。A.收获量测定法B.二氧化碳测定法C.黑白瓶法D.标志重捕法
23.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
B、顶冠
C、根系发达
D、旗冠
24.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该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牛奶、牛肉B.禽蛋C.水产D.谷物
25.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26.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27.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28.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阳坡的环境特点是()。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29.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C.牛粪→蚯蚓→鸡D.秸秆→蘑菇→人
30.猫和老鼠的关系是()
A.竞争B.捕食C.共生D.寄生
二、填空题(20题)31.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化引起猎物反捕食能力的进化,猎物的进化又会引起捕食者捕食能力的进一步进化,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属于______。
32.______是大气中的一种痕量气体,基本上都集中在平流层底部和对流层中,距地面20~25km,浓度不超过10kg/km3,但是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3.生物对某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忍受范围,即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______。
34.在______土壤中容易引起铁、硼、铜、锰和锌的短缺。
35.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光照、温度等因子而对生物起作用,因而属于______因子。
36.能量在生态系统内的传递和转化规律服从______定律。
37.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______。
38.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和死亡率。
39.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包括______存性生产和动物性生产两部分。
40.生理死亡率叫________。
41.李比希(Liebig)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42.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用物种________来定量表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
43.典型草原是内陆______气候条件下的产物。
44.竞争排斥原理又叫______。
45.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6.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______和光合能力。
47.形成生物群落的经度地带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8.地球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__。
49.禁止使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气圈的_______层。
50.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______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三、判断题(10题)51.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分布形成。[]
A.正确B.错误
52.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A.正确B.错误
53.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A.正确B.错误
54.春化现象反映的是植物开花与日照长度的关系。()
55.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净生产量加大。()
A.正确B.错误
56.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分和土壤。()
A.否B.是
57.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的首要条件是受密度制约。()
A.正确B.错误
58.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我们应该彻底消灭害虫种群。()
A.正确B.错误
59.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A.正确B.错误
60.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四、简答题(5题)61.物种间竞争的特点是什么?
62.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标志。
63.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有哪些?
64.什么是物种多样性?包括哪几个层次?
65.简述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67.以DDT为例,说明物质富集的危害。
68.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9.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及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70.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群落中,植物物种组成最简单的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热带雨林D.荒漠生物群落
参考答案
1.D
2.A间接因子如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纬度是通过光热、水、气和土壤养分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3.B
4.D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物种比较贫乏,其结构特征类似于旱生植物。
5.A
6.B
7.C
8.C
9.D
10.A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D越接近食物链的最高级,有毒物质在体内的浓度越高。
18.A
19.A
20.D
21.C
22.D
23.D
24.D
25.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26.B
27.A
28.A
29.B
30.B
31.协同进化协同进化
32.臭氧
33.生态幅生态幅
34.碱性
35.间接间接
36.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37.团粒结构团粒结构
38.出生率
39.植物(第一)
40.最小死亡率
41.最小因子
42.多样性指数
43.半干旱半干旱
44.高斯原理
45.呼吸作用清耗的能量多呼吸作用清耗的能量多
46.光合时间
47.降水
48.生物圈生物圈
49.臭氧
50.地理学
51.A
52.A
53.A
54.N
55.B
56.N
57.A
58.B
59.A
60.N碳循环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循环,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受到强烈的干扰。CO2的急剧增加使全球变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61.种间竞争的一个特点是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种间竞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到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种间竞争的一个特点是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指竞争各方影响的大小和后果不同,即竞争后果的不等性。种间竞争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一种资源的竞争能影响到对另一种资源的竞争。
62.概念: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标志:能量和物质输入、输出平衡,生物种类和数目相对稳定,生态环境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营养结构相互协调。
63.答案见解析(1)水生植物有三类:①沉水植物;②浮水植物;③挺水植物。
(2)陆生植物有三类:①湿生植物;②中生植物;③旱生植物。
64.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65.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
66.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优点如下: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③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生态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既为社会生产了数量多、质量好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又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④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提高农民素质。生态农业是技术密集型农业,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能够促进他们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67.①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会参与物质循环。②人类把DDT喷洒在植物上经过植物的茎和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被草食动物吃掉再被肉食动物所摄取逐级浓缩。③在循环过程中DDT的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由于不能被生物消化与分解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并且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DDT的残留浓度越高。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一旦进入人体内DDT就不能被排泄出去。因此大量使用DDT这类物质对生态系统构成了明显的危害。①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会参与物质循环。②人类把DDT喷洒在植物上,经过植物的茎和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被草食动物吃掉,再被肉食动物所摄取,逐级浓缩。③在循环过程中,DDT的性质稳定,易被生物体吸收,由于不能被生物消化与分解,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并且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浓缩。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DDT的残留浓度越高。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一旦进入人体内,DDT就不能被排泄出去。因此,大量使用DDT这类物质,对生态系统构成了明显的危害。
68.(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①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⑤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CO(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某国有企业党委选人用人工作情况报告
- 2024松阳县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招聘见习大学生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东茂名市电白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湖南安保(湘中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九课自定义函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19)信息技术第三册
- 2024年武汉江岸区某国有企业招聘投资团队成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安徽省黄山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第一单元第六课三、《AVERAGEIF函数》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新世纪版(2018)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2024年12月2025年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第一批就业见习单位招募(15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培训课件
- 俄罗斯进口冻肉合同范例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设法规》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急性呼衰院前急救流程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件
- 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深度研究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附2月-6月安排表行事历)
- 夫妻离婚协议书范本2024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题库(含答案)
- 2025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