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_第1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_第2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_第3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_第4页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PPT分析第一页,共39页。孙杨200米以1分44秒65夺冠第二页,共39页。体验1认识长度和时间单位活动:回顾已学过的关于长度和时间的知识长度基本单位:米时间基本单位:秒第三页,共39页。(2)单位及换算长度:1千米(km)=_____米(m)1米(m)=_____分米(dm)=_____厘米(cm)=_____毫米(mm)时间:1小时(h)=_____分钟(min)=_____秒(s)提示:103101001000603600第四页,共39页。体验2认识长度的测量工具活动:识别直尺的各物理量(1)认识刻度尺上各物理量cm表示_______________,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每一大格是______________,每一小格是______________。(2)用直尺测量一下铅笔(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你的测量结果。(估读)提示:(1)单位是厘米0~15cm1cm0.1cm(或1mm)(2)略

第五页,共39页。探究1刻度尺的使用结合“体验2”中你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过程,思考以下问题:1.如图所示是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两种错误,甲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六页,共39页。提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参考答案:刻度尺放歪斜了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第七页,共39页。2.某同学记录的铅笔的长度为8.8,这样的记录有什么错误?提示:在读取数值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使是0也不可以省略。另外在记录数值时必须注明测量单位,数值没有单位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正确的读数应是8.80cm。参考答案: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且没有带单位。第八页,共39页。3.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该刻度尺还能否使用?若能使用,应怎样读数?若不能使用,请说明理由。提示: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即将该刻度线作为测量起点),用另一端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得出物体的实际长度。参考答案:能使用。可将某整数刻度线作为测量起点进行测量,读数时,注意减去该“整刻度”前的长度。第九页,共39页。探究3误差在“体验2”中,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了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如下:18.25cm、18.27cm、18.26cm、19.52cm。结合上面的测量数据,思考下列问题:第十页,共39页。1.前三次测量数据有略微差距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测量不可能无限精确,物理量的测量值与客观存在的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测量误差。参考答案:由于仪器、实验条件、环境、测量人等因素的限制,由测量误差造成的。第十一页,共39页。2.最后一次测量数据与前三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测量过程中出现了操作错误,或是读数错误造成的。第十二页,共39页。提示:由于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时总会有误差存在,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能够避免的。第十三页,共39页。3.计算铅笔的长度是多少?提示:根据减小误差的方法之一——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计算铅笔的长度,但是注意在计算前要将错误数据19.52cm删除。参考答案:18.26cm第十四页,共39页。参考答案:区别测量误差测量错误产生原因①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②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②读数、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如何减小或避免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③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第十五页,共39页。体验3时间的测量活动1:机械停表表盘如图所示,按一按机械停表按钮观察表针变化。活动2:用停表测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第十六页,共39页。(1)在活动1中(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指针位置),按一下机械停表的A按钮,指针____________,按两下机械停表的A按钮,指针___________,按一下机械停表的B按钮指针____________。(2)活动2中,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大约是__________。提示:(1)走动停止归零(2)60(60~80均可)第十七页,共39页。探究2停表的使用结合“体验3”中的活动并读图,思考问题:1.如何读取停表的时间?思路:(1)观察机械停表表盘,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________分钟,一个大格是________分钟,一个小格是__________分钟;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__________秒,一个大格是________秒,一个小格是_______秒。(2)读出_______和__________,然后将它们相加。参考答案:(1)1510.53010.1(2)分秒第十八页,共39页。2.“体验3”中,若想测量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怎样能测量得更准确?提示:因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很短,如果只记录一次的时间,误差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使用累积法。参考答案:采用测多算少——累积法。记下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用1min除以次数,即可求出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第十九页,共39页。【拓展延伸】1.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长度的物体叠放在一起,测出叠放后的总长度L,用总长度除以叠放物体的个数n,得到单个物体的微小长度l=。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等。第二十页,共39页。(2)平移法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如三角板、刻度尺)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如测小球、硬币、圆柱等物体的直径,生活中测量人的身高等。第二十一页,共39页。(3)化曲为直法借助于一些辅助器材(如不易拉长的细软线)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如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长度时,可以小心地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第二十二页,共39页。(4)化直为曲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等)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线段的长度。如用自行车测一段马路的长度。第二十三页,共39页。考点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典例1】(2013·江西模拟)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_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刻度尺。第二十四页,共39页。【思路导引】判断刻度尺使用是否正确时,从以下关键点判断:选对、放正、紧贴、平行。【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分度值是一小格的刻度,A刻度尺分度值是1mm,B刻度尺分度值是2mm,故A刻度尺更精确;在测量过程中,要用零刻线或较清晰的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并让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故A刻度尺放置正确。答案:AA第二十五页,共39页。考点2刻度尺的正确读数【典例2】(2012·广东中考)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宽度是________cm。【思路导引】第二十六页,共39页。【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该刻度尺的一个大格是1cm,每个大格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即分度值为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那么物体的宽度是1.40cm。答案:1mm1.40第二十七页,共39页。【方法归纳】正确读取物体长度的方法(1)步骤:(2)数值:物体长度=末刻度-起始刻度第二十八页,共39页。1.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第二十九页,共39页。【解析】选A。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不能倾斜,故B错;读数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故D错;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中测量方法正确,且已估读,C中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A对,C错。第三十页,共39页。2.(2012·广州中考)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第三十一页,共39页。【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有关知识。要比较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刻度尺时要能一次测量,故量程一定要大于2m。故排除C、D。根据分度值越小越精确,选用分度值为1mm的更精确。故选A。第三十二页,共39页。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第三十三页,共39页。【解析】选D。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是不可避免和消除的,只能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只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D正确。第三十四页,共39页。4.如图所示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cm。第三十五页,共39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对于起始刻度不在零刻度线的,应读出起始刻度和末刻度,再用末刻度减去起始刻度即为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测量物体的起始刻度为4.00cm,末刻度为7.10cm,故物体A的长度是7.10cm-4.00cm=3.10cm。答案:3.10第三十六页,共39页。5.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min________s。【解析】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停表,大盘刻度单位为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