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_第1页
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_第2页
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_第3页
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_第4页
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风设计计算步骤资料第一页,共39页。第一部分风量计算(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Qra=(ΣQcf+ΣQhf+ΣQur+ΣQsc+ΣQrl)kaqm3/min。式中:Qra—矿井需要风量m3/min;Qcf—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hf—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ur—硐室实际需要风量:m3/min;Qsc——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rl——其他用风巷道实际需要风量:m3/min;Kaq——矿井通风需用系数,抽出式kaq取1.15-1.20,压入式kaq取1.25-1.30。第二页,共39页。二、采煤工作面(包括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采煤工作面的实际需要风量,应按工作面气象条件、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人员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的最大值。1、按气象条件计算:Qcf=60×70%×Vcf×Scf×Kch×Kclm3/min式中:Vcf—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查表;

Scf—采煤工作面有效断面积,m2;

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查表1;

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查表2;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第三页,共39页。表1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风速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采煤工作面风速/(m·s-1)<201.020~231.0~1.523~261.5~1.826~281.8~2.528~302.5~3.0第四页,共39页。表2k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采高/m<2.02.0~2.5>2.5及放顶煤面系数(kch)1.01.11.2表3k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

采煤工作面长度/m长度风量调整系数(kcl)<150.815~800.8~0.980~1201.0120~1501.1150~1801.2>1801.30~1.40第五页,共39页。2.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cfi=100×qcgi×kcgi(m3/min)式中:q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抽放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应扣除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k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100——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第六页,共39页。3.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cfi=67×qcci×kcci(m3/min)式中:qcc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kcci——第i个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时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第七页,共39页。4.按炸药量计算(1)一级煤矿许用炸药Qcfi=25Acfi(m3/min)(2)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Qcfi=10Acfi(m3/min)式中:Acfi——第i个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25——每千克一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10——每千克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第八页,共39页。5.按工作人员数量验算Qcfi≥4Ncfi(m3/min)式中:Ncfi——第i个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4——每人需风量,m3/min。6.按风速进行验算(1)验算最小风量Qcfi≥60×0.25Scbi(m3/min)Scbi=lcbi×hcfi×70%(m2)第九页,共39页。(2)验算最大风量Qcfi≤60×4.0Scsi(m3/min)Scsi=lcsi×hcfi×70%(m2)(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验算最大风量Qcfi≤60×5.0Scsi(m3/min)式中:Scbi——第i个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有效断面积,m2;lcbi——第i个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m;第十页,共39页。hcfi——第i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采高,m;Scsi——第i个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m2;lcsi——第i个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距,m;0.25——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小风速,m/s;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4.0——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大风速,m/s;5.0——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在采取煤层注水和采煤机喷雾降尘等措施后允许的最大风速,m/s。第十一页,共39页。7.备用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满足瓦斯、二氧化碳、气象条件等规定计算的风量,且最少不应低于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50%。8.布置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Qcfi=Qcri+Qcdi(m3/min)Qcri=100×qgri×kcgi(m3/min)Qcdi=40×qgdi×kcgi(m3/min)式中:Qcr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需要风量,m3/min;Qcdi——第i个采煤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需要风量,m3/min;qgr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的排瓦斯量,m3/min;qgdi——第i个采煤工作面专用排瓦斯巷的风排瓦斯量,m3/min;40——专用排瓦斯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应超过2.5%的换算系数。第十二页,共39页。三、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每个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涌出量、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人员、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1.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hfi=100×qhgi×khgi(m3/min)式中:qhgi——第i个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抽放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应扣除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khgi——第i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瓦斯涌出量的比值;100——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1%的换算系数。第十三页,共39页。2.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hfi=67×qhci×khci(m3/min)式中:qhci——第i个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khci——第i个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二氧化碳出量与月平均日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的比值;67——按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第十四页,共39页。3.按炸药量计算(1)一级煤矿许用炸药Qhfi=25Ahfi(m3/min)(2)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Qhfi=10Ahfi(m3/min)式中:Ahfi——第i个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按上述条件计算的最大值,确定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第十五页,共39页。4.按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计算(1)无瓦斯涌出的岩巷Qhfi=∑Qafi+60×0.15Shdi(m3/min)(2)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Qhfi=∑Qafi+60×0.25Shdi(m3/min)式中:∑Qafi——第i个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的总和,m3/min;0.15——无瓦斯涌出岩巷的允许最低风速;0.25——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允许的最低风速;Shdi——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最大断面积,m2。第十六页,共39页。5.按工作人员数量验算∑Qafi≥4Nhfi(m3/min)式中:Nhfi——第i个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6.按风速进行验算(1)验算最小风量—无瓦斯涌出的岩巷:∑Qafi≥60×0.15Shfi(m3/min)—有瓦斯涌出的岩巷,半煤岩巷和煤巷∑Qafi≥60×0.25Shfi(m3/min)(2)验算最大风量∑Qafi≤60×4.0Shfi(m3/min)式中:Shfi——第i个掘进工作面巷道的净断面积,m2。第十七页,共39页。四、各个独立通风硐室的需要风量,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硐室分别进行计算。1.爆破材料库需要风量计算:Quri=4Vi/60(m3/min)式中:Vi——第i个井下爆炸材料库的体积,m3;4——井下爆炸材料库内空气每小时更换次数。但大型爆破材料库不应小于100m3/min,中、小型爆破材料库不应小于60m3/min。第十八页,共39页。2.充电硐室需要风量计算:Quri=200qhyi(m3/min)式中:qhyi——第i个充电硐室在充电时产生的氢气量,m3/min;200——按其回风流中氢气浓度不大于0.5%的换算系数。但充电硐室的供风量不应小于100m3/min。第十九页,共39页。3.机电硐室需要风量计算:发热量大的机电硐室,应按照硐室中运行的机电设备发热量进行计算:(m3/min)式中:

—第i个机电硐室中运转的电动机(或变压器)总功率(按全年中最大值计算),kW;θ——机电硐室发热系数,数值见表4;

ρ——空气密度,一般取=1.20kg/m3;

——空气的定压比热,一般可取=1.0006KJ/(kg·K);

——第i个机电硐室的进、回风流的温度差,K。第二十页,共39页。表4机电硐室发热系数(θ)机电硐室名称发热系数空气压缩机房0.20~0.23水泵房0.01~0.03变电所、绞车房0.02~0.04第二十一页,共39页。机电硐室需要风量应根据不同硐室内设备的降温要求进行配风;采区小型机电硐室,按经验值确定需要风量或取60~80m3/min;选取硐室风量,应保证机电硐室温度不超过30℃,其他硐室温度不超过26℃。第二十二页,共39页。五、其他用风巷道的需要风量,应根据瓦斯涌出量和风速分别进行计算,采用其最大值。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rli=133qrgi·krgi(m3/min)式中:qrgi——第i个其他用风巷道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rgi——第i个其他用风巷道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2~1.3;133——其他用风巷道中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0.75%所换算的常数。第二十三页,共39页。2.按风速验算:(1)一般巷道Qrli≥60×0.15Srci(m3/min)(2)架线电机车巷道—有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Qrli≥60×1.0Srei(m3/min)—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Qrli≥60×0.5Srei(m3/min)第二十四页,共39页。式中:Qrli——第i个一般用风巷道实际需要风量,m3/min;Srci——第i个一般用风巷道净断面积,m2;Srei——第i个架线电机车用风巷道净断面积,m2;0.15——一般巷道允许的最低风速,m/s;1.0——有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允许的最低风速,m/s;0.5——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允许的最低风速,m/s。第二十五页,共39页。3.矿用防爆柴油机车需要风量的验算Qrli=5.44Ndli·Pdli·kdli(m3/min)式中:Ndli——第i个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台数,台;Pdli——第i个地点矿用防爆柴油机车的功率,kW;kdli——配风系数,第i个地点使用1台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kdli为1.0。第i个地点使用2台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kdli为0.75。第i个地点使用3台及以上矿用防爆柴油机车运输时,kdli为0.50;5.44——每千瓦每分钟应供给的最低风量,m3/min。第二十六页,共39页。第二部分通风阻力计算一、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原则1、矿井通风设计的总阻力,不应超过2940Pa。2、矿井井巷的局部阻力,新建矿井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0%计算,扩建矿井宜按井巷摩擦阻力的15%计算。3、矿井通风系统总阻力最小时称通风容易时期;最大时称为通风困难时期。

4、对于矿井有两台或多台风主要通风机工作,矿井通风阻力按每台主要通风机所服务的系统分别计算。第二十七页,共39页。二、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矿井通风总阻力:风流由进风井口起,到回风井口止,沿一条通路(风流路线)各个分支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的总和,称矿井总阻力。通风容易时期总阻力:

通风困难时期总阻力:第二十八页,共39页。hf

按下式计算:

第二十九页,共39页。第三部分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矿井通风设备是指主要通风机和电动机。一、矿井通风设备的要求:

1、矿井必须装设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设备。

2、选择通风设备应满足第一开采水平各个时期工况变化,并使通风设备长期高效率运行。

3、风机能力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4、进、出风井井口的高差在150m以上,或进、出风井井口标高相同,但井深400m以上时,宜计算矿井的自然风压。第三十页,共39页。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1、计算通风机风量Qf

式中Qf—主要通风机的工作风量,m3/s;Qm—矿井需风量,m3/s;

k——漏风损失系数,风井不提升用时取1.1;箕斗井兼作回风用时取1.15;回风回升降人员时取1.2。第三十一页,共39页。2、计算通风机风压

离心式通风机(提供的大多是全压曲线):

容易时期

困难时期

轴流式通风机(提供的大多是静压曲线):

容易时期

困难时期

第三十二页,共39页。hd、

hvd

、HN分别为扩散器阻力、扩散器出口动能损失、自然风压。第三十三页,共39页。3、初选通风机(根据理论工况点选取)

根据计算的矿井通风容易时期通风机的Qf、Hsd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