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边坡工程处治技术05--抗滑桩设计第一页,共42页。§5.1概述抗滑桩工作原理示意图滑坡推力侧向阻力滑动面抗滑桩
桩是深入土层或岩层的构件。抗滑桩与一般桩基类似,主要承担水平荷载。边坡处治工程中的抗滑桩通过桩身将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传给桩下部的侧向土体或岩体,依靠桩下部的侧向阻力来承担边坡的下推力,而使边坡保持平衡或稳定。第二页,共42页。§5.1.1
抗滑桩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抗滑桩的类型(1)按材质分类木桩、钢桩、钢筋混凝土桩、组合桩。(2)按成桩方法分类打入桩、静压桩、就地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3)按结构型式分类单桩、排桩(椅式桩墙、门式刚架桩墙、排架抗滑桩墙)、群桩、有锚桩(锚杆和锚索)。(4)按桩身断面形式分类圆形桩、方形桩、矩形桩、“工”字形桩等。
第三页,共42页。a)b)c)抗滑排桩型式a)椅式;b)门式;c)排架式第四页,共42页。2.各类桩型的特点及适用条件桩型特点适用条件优点缺点按材质分类木桩就地取材、方便、易于施工桩长有限、桩身强度不高用于浅层滑坡的治理、临时工程、或抢险工程钢桩强度高、施打容易、快速、接长方便受桩身断面尺寸限制,横向刚度小,造价偏高钢筋混凝土桩桩断面刚度大,抗弯能力高,施工方式多样混凝土抗拉能力有限按成桩方法分类打入式施工简单、工期短施工振动对边坡影响全埋式抗滑桩或填方边坡,同时下卧地层应有可打性机械钻孔速度快,桩径可大可小对较陡边坡机械架设困难,钻孔时水对边坡也有影响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人工挖孔方便、简单、经济速度慢、劳动强度高,遇不良地层处理困难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桩径应在1000mm以上按结构型式分类单桩简单、受力和作用明确。承载力较小排架桩转动惯量大,抗弯能力强,桩臂阻力小,桩身应变小。在软弱地层有明显的优越性有锚桩改变桩的受力状况,桩身应力状态和桩顶位移得到改善。锚杆(索)的锚固端需要较好的地层或岩层边坡的推力较大,对边坡的变形有要求第五页,共42页。§5.1.2抗滑桩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1.抗滑桩设计要求(1)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要使整个滑坡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坡体不从桩顶滑出,不从桩间挤出;(2)抗滑桩桩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即桩的断面要有足够的刚度,桩的应力和应变满足规定要求;(3)桩周地基抗力和滑体的变形在容许范围内;(4)抗滑桩的埋深及锚固深度、桩间距、桩结构尺寸和桩断面尺寸应比较适当,安全可靠,施工可行、方便,造价较经济。第六页,共42页。2.抗滑桩的设计内容(1)进行桩群平面布置,拟定桩间距等平面尺寸;(2)拟定桩型、桩埋深、桩长、桩断面尺寸;(3)根据拟定的结构确定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4)确定桩的计算宽度,选定地基反力系数,进行桩的受力和变形计算;(5)进行桩截面的配筋计算和一般的构造设计;(6)提出施工技术要求,拟定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编制概(预)算等。第七页,共42页。§5.1.3抗滑桩设计计算程序收集滑坡资料、分析原因、确定滑坡性质、范围等计算滑坡推力进行桩群的平面布置、拟定桩间距、桩位选择桩型,拟定桩长、锚固深度、截面尺寸等确定桩的计算深度,选定地基系数计算桩的变形系数和计算深度,判断桩的计算性质(刚性或弹性桩)
采用相应的方法计算桩的内力和变位、地基反力等,确定桩身的最大弯矩和剪力及位置校核地基强度是否接近绘制桩身弯矩、剪力图、变形曲线是对钢筋混凝土桩进行配筋设计绘制施工图,提出施工技术要求等否第八页,共42页。§5.2抗滑桩设计荷载的确定
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力系主要有两大部分:作用于桩上部的滑坡推力和桩周地层对桩的反力。§5.2.1滑坡推力的确定1.滑坡推力坡体产生的作用于抗滑桩桩背上的力,其作用方向假定与桩穿过滑面点处的切线方向平行。2.滑坡推力计算方法
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有瑞典条分法,Bishop条分法,Janbu条分法,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有限单元法等。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剩余推力法)。第九页,共42页。设计滑坡推力按如下方法确定:
(1)首先得到稳定系数为1的滑坡推力曲线与设计工况下的推力曲线;
(2)设桩处的设计滑坡推力值为设计工况推力曲线与稳定系数为1的滑坡推力曲线之差值;
(3)该差值在水平方向的分量即为设计滑坡推力值。第十页,共42页。对于稳定系数小于1的滑坡,利用《规范》法进行设计偏于危险;而对于稳定系数大于1的滑坡,利用《规范》法进行设计偏于保守。第十一页,共42页。3.滑坡推力分布形式
滑坡推力在桩背上的分布和作用点位置,与滑坡的类型、部位、地层性质、变形情况及地基反力系数等因素有关。(1)对于液性指数小,刚度较大和较密实的滑坡体,从顶层到底层的滑动速度常大体一致,假定滑面上桩背的滑坡推力分布图形呈矩形。(2)对于液性指数较大,刚度较小和密实度不均匀的塑性滑体,假定滑面以上桩背的滑坡推力图形呈三角形分布。(3)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可假定桩背推力分布呈梯形。第十二页,共42页。§5.2.2地基反力的确定1.地基反力桩将滑坡推力传递给滑面以下的桩周岩(土)时,桩的锚固段前后岩(土)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并由此产生反力。反力的大小与岩(土)体的变形状态有关。处于弹性阶段时,按弹性抗力计算;处于塑性阶段时,情况比较复杂,但地基反力应不超过锚固段地基土的侧向容许承载力。2.地基反力系数
(1)地基反力系数:桩侧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是地基承受的侧压力与桩在该位置出产生的侧向位移的比值。也即单位岩土体在弹性限度内产生单位压缩变形时所需施加于其单位面积上的力。(2)地基反力系数的三种假设方法:①
K法地基系数为常数,试验获取或查表;②
m法地基系数随深度呈直线变化;③
C法地基反力系数沿深度按凸抛物线增大,Cx=Cx1/2,C为地基反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第十三页,共42页。
(3)地基反力系数K,m,C应通过实验确定。当地基土为多层土时,采用按层厚以等面积加权求平均的方法求算地基反力系数。地基土为2层时,有地基土为3层时,有式中:、、——分别为第1,2,3层地基土的m值;、、——分别为第1,2,3层地基土的厚度。第十四页,共42页。§5.3抗滑桩的内力计算原理§5.3.1刚性桩与弹性桩的区分抗滑桩受到滑坡推力后,将产生一定的变形。根据桩和桩周土的性质和桩的几何性质,其变形有两种情况:
1.刚性桩:桩的位置发生了偏离,但桩轴线仍保持原有的线形,变形由于桩周土的变形所致。
2.弹性桩:桩的位置和轴线同时发生改变,即桩轴线和桩周土同时发生变形。第十五页,共42页。
临界值的规定如下:(1)按K法计算时,抗滑桩属刚性桩;时,抗滑桩属弹性桩。(2)按m法计算时,抗滑桩属刚性桩;时,抗滑桩属弹性桩。式中,β、α均定义为桩的变形系数,单位为,按下式计算:式中:KH
——K法的侧向地基系数,KN/m3
;
Bp
——桩的正面计算宽度,m;
mp
——m法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KN/m4;
E,I——桩的弹性模量,KPa,桩的截面惯性矩,m4。第十六页,共42页。§5.3.2刚性桩的计算
把滑面以上抗滑桩受荷载段上的所有的力均当作外力,对滑面以下桩截面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计算桩的内力。滑面以下为同一m值,桩底自由,滑面处的弹性抗力系数分别为A1、A2,H为滑坡推力与剩余抗滑力之差,x
为下部桩段转动轴心距滑面的距离,j为旋转角,l0为滑坡推力至滑面的距离。单一土层桩的受力分析第十七页,共42页。桩身剪力:桩身弯矩:当时桩身变位:桩侧应力:桩身剪力:桩身弯矩:当时桩身变位:桩侧应力:第十八页,共42页。根据静力平衡条件H=0和M=0可解得:令则有(4.5)(4.6)解方程式(4.5),找出代入(4.6)可算出,则可计算出桩的内力。第十九页,共42页。§5.3.3弹性桩的计算锚固段a)b)弹性桩计算图式滑面
根据抗滑桩滑面以上部分所受荷载建立挠动微分方程,通过数学求解可得滑面以下任一截面的变位和内力计算的一般表达式。
根据桩底边界条件计算出滑面处的位移和转角,再计算出桩身任一深度处的变位和内力。第二十页,共42页。约束条件物理量固定铰支自由弯矩M≠000剪力Q≠0≠00水平位移y00≠0转角j0≠0≠0抗滑桩桩底约束条件的确定(三)表1桩底约束条件与桩底内力、变形关系第二十一页,共42页。1.m法
桩顶受水平荷载的挠曲微分方程为(4.7)(4.8)采用幂级数的解法,整理后有:式中:,,,——随桩的换算深度而变化的m法的影响函数值。第二十二页,共42页。
式(4.8)为m法计算桩的一般表达式。一般应根据桩底的边界条件求得滑动面出的位移和转角,才可求出桩身任一截面出的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地基土对该截面的侧向应力。①当桩底为固定端时,有,,,。将边界条件代入(4.8)中的第1式和第2式,联立求解得:②当桩底为铰接端时,有,,,。将边界条件带入(4.8)中的第1式和第3式,联立求解得:第二十三页,共42页。③当桩底为自由端时,有,,,。将边界条件代入(4.8)中的第3式和第4式,联立求解得:
将上述各种边界条件下相应的y0、φ0带入(4.8),即可求得滑动面以下桩身任一截面的位移、转角、弯矩和剪力。2.K法依假定,桩锚固段的挠曲微分方程为:由式(4.3),有上式可写为:第二十四页,共42页。求解常系数微分方程,整理代换后有:其中(4.14)第二十五页,共42页。①当桩底为固定端时,有,.代入式(4.14)中的第1式和第2式,联立求解得:③当桩底为自由端时,有,。将边界条件代入(4.14)中的第3式和第4式,联立求解得:②当桩底为铰接端时,有,。将边界条件代入(4.14)中的第1式和第3式,联立求解得:第二十六页,共42页。§5.4抗滑桩的结构设计§5.4.1抗滑桩的布设
1.抗滑桩的平面布置包括平面位置和桩间距。根据地层性质、推力值、滑动面坡度、设桩处滑体厚度、施工条件、桩型和桩截面的大小及可能的锚固深度及锚固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1)对地质条件简单的中小型滑坡,滑体前缘布设一排抗滑桩,桩排方向应与滑体垂直或接近垂直。(2)对于轴向很长的多级滑坡或推力很大的滑坡,可分级处治,也可集中布置2~3排、平面上呈品字形或梅花形。
第二十七页,共42页。(3)对滑坡推力特别大的滑坡,可考虑采用抗滑排架或群桩承台。(4)对于轴向很长的具有复合滑动面的滑体,应根据滑面情况和坡面情况分段设立抗滑桩,或采用抗滑桩与其他抗滑结构组合布置方案。2.抗滑桩的间距受滑坡推力大小、桩型及断面尺寸、桩的长度和锚固深度、锚固地层强度、滑坡体的密实度和强度、施工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合适的桩间距应该使桩间滑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在下滑力作用下不致于从桩间挤出。实际工程中桩间距一般取6-10m。当抗滑桩集中布置成2-3排排桩或排架时,排间距可采用截面宽度的2-3倍。
第二十八页,共42页。
3.桩的锚固深度桩埋入滑面以下稳定地层内的适宜锚固深度,与该地层的强度、桩所承受的滑坡推力、桩的相对刚度以及桩前滑面以上滑体对桩的反力等因素有关。原则上由桩的锚固段传递到滑动面以下地层的侧向压应力不得大于该地层的侧向容许抗压强度、桩基底的压应力不得大于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来确定。
第二十九页,共42页。第三十页,共42页。4.桩型选择抗滑桩桩型的选择应根据滑坡性质、地质条件、推力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按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原则,结合设计人员的工程经验来选择。
1.钢筋混凝土桩其适用范围最广,断面形式主要有圆形、矩形。桩径根据滑坡推力和桩间距确定,一般Φ600~Φ2000,最大可达Φ4500。矩形断面抗弯刚度大,适用于滑坡推力较大,需要大刚度的地方。一般人工成孔,断面尺寸b×h一般为1.0×1.5~2.0×3.0等。
2.钢管桩钢管桩桩径一般为D400~
D900,常用的是D600。
3.H型钢桩第三十一页,共42页。§5.4.2抗滑桩的内力计算1.桩的计算宽度的确定抗滑桩受滑坡推力作用产生位移,桩侧岩土体对桩产生反力,试验研究表明,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仅桩身宽度内的桩侧岩土体手挤压,而且桩身宽度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体也受影响,呈现出空间受力状态。为了简化计算,将空间受力状态转化为平面问题,考虑到桩截面形式的影响,将桩宽(或桩径)换算成相当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矩形桩宽度Bp,Bp称为计算宽度。第三十二页,共42页。×√
第三十三页,共42页。2.确定地基反力系数或计算参数水平地基反力系数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但无试验资料时,可参照相关的文献或规范确定。3.计算方法选择和桩性质的判定根据桩的变形系数判断桩的性质(弹性桩或刚性桩),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弹性桩的计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k法、m法。第三十四页,共42页。约束条件物理量固定铰支自由剪力Q弯矩M4.抗滑桩内力计算第三十五页,共42页。§5.4.3抗滑桩的结构设计第三十六页,共42页。1.桩的正截面设计一般情况下,抗滑桩按受弯构件设计,配筋时按单筋矩形梁考虑。抗滑桩截面形状通常为矩形,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M—弯矩设计值;
a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94,其余的采用线性内插;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用;第三十七页,共42页。
b—矩形截面宽度;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fy—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取用;
As—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第三十八页,共42页。2.桩的斜截面设计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以下条件:
式中:V
—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b1—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94,其余的采用线性内插。同时满足:第三十九页,共42页。抗滑桩内不宜设置斜筋,当混凝土不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时,可采用调整箍筋的直径、间距和桩身截面尺寸等措施,满足斜截面的抗剪强度。当仅配置箍筋时,其界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
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n—在同一截面内箍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教师(科学)教材教法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智能合约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报告
- 口腔临床操作技能课件
- 金融领域2025年反洗钱技术升级与监管政策适应报告
- 企业存单业务管理办法
- 保安记分考核管理办法
- 仓库库存控制管理办法
- 企业发票流转管理办法
- 仓库耗材定量管理办法
- 企业文凭补贴管理办法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DB13T 1347-2010 城镇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规范
- 2024–2025年中国数据标注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 黄石岩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 心力衰竭的试题及答案
- 氢能分解与转化技术创新-全面剖析
- 车辆伤害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华住会酒店收益管理
- 中小学国家教育智慧平台
- 汽车修理厂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