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1.gif)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2.gif)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3.gif)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4.gif)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44a5e19be73e0b581e0ca2c814a1b3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患者最有可能出现哪些表现:
A.前臂伸肌瘫痪"重腕",虎口处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B.屈腕能力减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
C.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D.拇指、示指、中指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显著
E.各指不能相互靠拢,手内侧感觉丧失
2.“您感到生活幸福吗?”,这种提问不符合问卷设计的哪个原则
A.易回答原则B.中性原则C.一事一问原则D.具体化原则E.迂回原则
3.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的是
A.病例-对照砑究B.队列研究C.流行病学实验研究D.生态学研究E.现况调查
4.下列哪项属于家庭外资源
A.环境资源B.维护支持C.爱的支持D.信息和教育E.结构支持
5.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标准是
A.骨密度低于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B.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C.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D.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E.骨密度低于同年龄、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6.百白破疫苗的基础免疫需要接种A.1针B.2针C.3针D.4针E.5针
7.男患16岁,为左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术后,现患者前臂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触不清,感觉减退。进一步诊治为:()
A.继续观察病情发展,若出现SP征时急诊手术减压
B.应用脱水剂,扩张血管药物
C.急诊手术减压
D.行血管超声检查
E.无需处置,向病人解释此症状为正常术后表现
8.老年人的社区保健措施不包括()
A.保护健康不受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害
B.建立和健全老年社区的保健网
C.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健康档案
D.开展社区老年人的系统管理工作
9.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多级抽样D.系统抽样E.单级抽样
10.对将要实施的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进行评价是()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近期影响评价D.远期评价
11.家庭结构是指
A.家庭角色B.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C.家庭经济与权力结构D.家庭气氛与生活空间E.家庭的沟通类型
12.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相同点是
A.个体医疗B.群体保健C.群众医疗D.个体和群众治疗E.个体和群体保健
13.儿童动作、语言、认知发展迅速发展是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
14.以下不是持续性照顾的内涵的是A.不因疾病治愈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B.不因转院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C.包办所有的医疗处理
D.可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提供服务
E.在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均提供服务
15.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青霉素GB.红霉素C.诺氟沙星D.四环素E.庆大霉素
16.下列哪种医学模式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
A.生物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17.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需
A.3次,剂次间隔3周
B.4次,剂次间隔4周
C.5次,剂次间隔4~6周
D.3次,剂次间隔4~6周
E.5次,剂次间隔3~4周
18.预防接种属于
A.零级预防B.一级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四级预防
19.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是因为
A.临床症状严重,有死亡危险B.能够排出病原体C.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要隔离D.可以及时抢救治疗E.要保护易感人群
2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时限是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
二、单选题(综合练习)(10题)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
A.危险因素是该病的原因
B.危险因素与疾病有因果联系
C.该病与危险因素存在联系
D.该疾病与危险因素无关
E.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22.抗真菌药的分类及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A.A.抗生素类——克霉唑
B.唑类——伊曲康唑
C.烯丙胺类——氟胞嘧啶
D.抗生素类——特比萘芬
E.烯丙胺类——两性霉素B
23.产褥期的时间为产后
A.2周B.3周C.4周D.5周E.6周
24.年龄增长伴随的生理变化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下列哪项因素与此无关
A.肝脏质量减轻B.肾功能减退C.肝酶活性降低D.心排出量降低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
25.该组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A.
B.
C.
D.
E.
26.WHO建议,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多少百位比为老年型社会
A.5%B.6%C.7%D.8%E.9%
27.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28.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是
A.死亡率B.死亡专率C.疾病别死亡率D.罹患率E.病死率
29.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较成年人的平均值A.低1个标准差B.低1.5个标准差C.低2.5个标准差D.高1个标准差E.高1.5个标准差
30.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A.健康观问题,故意不服药B.诊断、治疗不正确C.处方过大D.老年人记忆力差E.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
三、基础知识(10题)31.三、以下几个题目共用选项,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
A.早期治疗脑卒中B.治疗高血压脑病C.治疗脑卒中偏瘫D.摄入低盐、低脂饮食E.对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32.2卜三体综合征属于
A.常染色体畸变B.性染色体畸变C.先天性糖代谢异常D.氨基酸代谢异常E.脂类代谢异常
33.全科医疗“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必须做到
A.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在社区服务机构内设立诊室
C.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将全体居民健康状况一一录入电脑
E.组成医一护一公卫团队,每Et巡回于居民区
34.某医院l5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见表。欲求其住院时间的平均水平,应选择A.中位数B.平均数C.相对数D.均数E.几何均数
35.图中虚线内的人所组成的家庭属于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传统家庭E.混合家庭
36.以下何种措施不利于改善遵医行为
A.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B.缩短医生接诊时间
C.开展患者小组活动
D.医生对患者的每次行为指导全面而详尽
E.药物处方过于复杂
37.(68~69题共用题干)有5名儿童分别用以下方法服用了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温水冲服B.热水冲服C.冷开水冲服D.奶水冲服E.果汁冲服
38.(70~71题共用题干)男,42岁,高血压患者,商人。因头晕、头痛来诊,血压170/100mmHg。接受诊疗后服药3天症状消失,随即自行停药,且不愿改变其烟酒嗜好,认为头不晕不痛就没有病了该病人的行为违背了下列哪项病人义务
A.真实地提供病史B.尊重医务人员C.关心自己疾病对他人的影响D.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E.改变工作环境
39.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教育橱窗,根据不同季节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属于
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E.交流传播
40.(66---67题共用题干)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本病无关的病因是
A.生长发育过快B.受其他疾病影响C.喂养不当D.接受紫外线照射过多E.维生素D摄人不足
四、1.A1型题(15题)4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于接到申请书次日起多长时间内签发
A.30dB.60dC.45dD.90dE.120d
42.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属于以下哪种影响行为的因素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危险因素E.核心因素
43.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
44.妊娠期孕妇常见的心理社会变化,不包括
A.矛盾B.接受C.自省D.头晕、挑食E.情绪波动
45.某地区1999年平均人口为20万,该地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26人,其中治愈134例,死亡16例。1999年底结核病患者为1854人,则该地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A.927/10万B.389/10万C.314/10万D.613/10万E.无法计算
46.某一时点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是指
A.患病率B.续发率C.生存率D.发病率E.感染率
47.下列属于结局评价指标的是
A.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B.健康教育培训率C.干预活动参与率D.卫生知识知晓率E.平均期望寿命
48.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49.“提高本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总目标B.具体目标C.教育目标D.行为目标E.健康目标
50.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51.以下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B.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C.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D.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属于竞争关系
E.社区卫生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52.社区卫生诊断的目的和重点是
A.明确社区内最难解决的健康问题
B.了解社区可利用的资源
C.确定社区内须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
D.了解社区解决卫生问题的能力
E.进行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评估
53.以下哪项属于影响戒烟行为的促成因素
A.吸烟危害的知识B.个人的价值观C.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家人的支持E.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态度、信念
54.面对一系列社区健康问题,以下哪项不是确定优先解决问题的原则
A.问题的普遍性B.问题的严重性C.符合成本效益D.解决的可行性E.问题的综合性
55.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B.保健行为C.避免有害环境行为D.戒除不良嗜好行为E.预警行为
五、A1/A2题型(5题)56.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E.5~6个月
57.产后复查的时间约在产后
A.30天B.42天C.56天D.65天E.80天
58.乙肝疫苗一般采用“0,1,6”三针(次)接种法,其中“6”指的是
A.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B.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3针(次)
C.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2针(次)
D.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E.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3针(次)
59.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探索疾病的病因B.证实疾病的病因C.评价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D.用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E.评价药物疗效
60.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1.A
2.D根据调查的目的把调查的问题内容具体化。
3.E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通常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状况。
4.A
5.C目前普遍采用1994年WHO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为: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6.C解析:百白破疫苗的基础免疫为:出生后3月龄、4月龄、5月龄连续注射3针,间隔1个月。
7.C
8.A
9.B分层抽样是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性别、地区、职业、疾病严重程度等)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随机抽样,用以组成调查的样本。多级抽样通常是采用两阶段或多阶段抽取样本,首先从总体中抽取一级抽样单元,然后抽取二级抽样单元、三级抽样单元……直至抽到样本分布的最基层。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10.A
11.B
12.B
13.B
14.C
15.D
16.D
17.D
18.B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旱”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实现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
19.E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是要保护易感人群。
20.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时限是6小时内。
21.C若要进一步检验这种联系,应进行相关统计学检验和病因推断技术。此外,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证实病因。
22.B
23.E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宫系统(除乳腺外)逐渐恢复或接近妊娠前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24.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无关。
25.D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用P2.5~P97.5计算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
26.CWHO建议,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7%以上为老年型社会。
27.A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28.E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因某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疾病剐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死亡专率是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的死亡率。死亡卒、死亡专率和疾病别死亡率三者的分母都是同期平均人口数,而病死率的分母是同期患某病的全部病人数。
29.C记忆题。
30.A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诊断、治疗不正确;处方过大,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吃错药的事时有发生。所以选A。
31.E
32.A21一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33.C必须做到:①社区的概念体现于地域和人群,即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以该人群的卫生需求为导向,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适合当地人群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民众提供服务;②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将全科医疗中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4.B平均数反映一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故选B
35.B主干家庭:由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故选B。
36.BE过于复杂、不方便或需要改变病人生活方式的处方很难被病人接受;缩短医生接诊时间不利于医患沟通。
37.C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正确服用方法是冷开水冲服,切忌热水或热的食物融化后服用。
38.D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该患者不遵守医嘱,违反了避免自己罹患疾病的义务。
39.B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通过橱窗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属于大众传播。
40.D接受紫外线照射不足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之一,故选D
41.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有明确规定。
42.A
43.D
44.D
45.B
46.A患病率指某一时点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包括所有已知没有致死、没有重大伤害或痛苦很小的病例,也包括特定时期内新出现的病例。
47.EA和B属于过程评价的指标,C和D属于效应评价(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指标。
48.A
49.A总目标一般是笼统的、宏观的、长远的、不需要量化的,只给出一个努力方向。
50.A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51.D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是分工协作关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开展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52.C
53.CA、B和D是倾向因素,E是强化因素。
54.E确定优先解决问题的原则包括:问题的重要性(影响范围的大小),严重性(最危险的),群众关注程度,问题的常见性、发生频率、频率是否随时间有上升趋势(时间趋势),可防治性(对干预的敏感程度),社会、经济影响,可行性(技术、经济、人力、物质资源)。
55.E预警行为是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
56.C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的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以上反射多于生后3~4个月自然消失。
57.B一般在产后42~56天,母子一起到医疗保健单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58.D乙肝疫苗分别在出生时、l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
59.A证实疾病病因、了解疾病自然史、评价干预效果均属于队列研究的用途,评价药物疗效属于实验研究的用途。
60.A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患者最有可能出现哪些表现:
A.前臂伸肌瘫痪"重腕",虎口处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B.屈腕能力减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
C.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D.拇指、示指、中指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显著
E.各指不能相互靠拢,手内侧感觉丧失
2.“您感到生活幸福吗?”,这种提问不符合问卷设计的哪个原则
A.易回答原则B.中性原则C.一事一问原则D.具体化原则E.迂回原则
3.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的是
A.病例-对照砑究B.队列研究C.流行病学实验研究D.生态学研究E.现况调查
4.下列哪项属于家庭外资源
A.环境资源B.维护支持C.爱的支持D.信息和教育E.结构支持
5.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标准是
A.骨密度低于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B.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C.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D.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E.骨密度低于同年龄、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6.百白破疫苗的基础免疫需要接种A.1针B.2针C.3针D.4针E.5针
7.男患16岁,为左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术后,现患者前臂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触不清,感觉减退。进一步诊治为:()
A.继续观察病情发展,若出现SP征时急诊手术减压
B.应用脱水剂,扩张血管药物
C.急诊手术减压
D.行血管超声检查
E.无需处置,向病人解释此症状为正常术后表现
8.老年人的社区保健措施不包括()
A.保护健康不受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害
B.建立和健全老年社区的保健网
C.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健康档案
D.开展社区老年人的系统管理工作
9.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多级抽样D.系统抽样E.单级抽样
10.对将要实施的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进行评价是()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近期影响评价D.远期评价
11.家庭结构是指
A.家庭角色B.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C.家庭经济与权力结构D.家庭气氛与生活空间E.家庭的沟通类型
12.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相同点是
A.个体医疗B.群体保健C.群众医疗D.个体和群众治疗E.个体和群体保健
13.儿童动作、语言、认知发展迅速发展是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
14.以下不是持续性照顾的内涵的是A.不因疾病治愈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B.不因转院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C.包办所有的医疗处理
D.可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提供服务
E.在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均提供服务
15.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青霉素GB.红霉素C.诺氟沙星D.四环素E.庆大霉素
16.下列哪种医学模式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
A.生物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17.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需
A.3次,剂次间隔3周
B.4次,剂次间隔4周
C.5次,剂次间隔4~6周
D.3次,剂次间隔4~6周
E.5次,剂次间隔3~4周
18.预防接种属于
A.零级预防B.一级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四级预防
19.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是因为
A.临床症状严重,有死亡危险B.能够排出病原体C.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要隔离D.可以及时抢救治疗E.要保护易感人群
2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时限是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
二、单选题(综合练习)(10题)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
A.危险因素是该病的原因
B.危险因素与疾病有因果联系
C.该病与危险因素存在联系
D.该疾病与危险因素无关
E.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22.抗真菌药的分类及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A.A.抗生素类——克霉唑
B.唑类——伊曲康唑
C.烯丙胺类——氟胞嘧啶
D.抗生素类——特比萘芬
E.烯丙胺类——两性霉素B
23.产褥期的时间为产后
A.2周B.3周C.4周D.5周E.6周
24.年龄增长伴随的生理变化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下列哪项因素与此无关
A.肝脏质量减轻B.肾功能减退C.肝酶活性降低D.心排出量降低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
25.该组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A.
B.
C.
D.
E.
26.WHO建议,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多少百位比为老年型社会
A.5%B.6%C.7%D.8%E.9%
27.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28.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是
A.死亡率B.死亡专率C.疾病别死亡率D.罹患率E.病死率
29.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较成年人的平均值A.低1个标准差B.低1.5个标准差C.低2.5个标准差D.高1个标准差E.高1.5个标准差
30.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A.健康观问题,故意不服药B.诊断、治疗不正确C.处方过大D.老年人记忆力差E.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
三、基础知识(10题)31.三、以下几个题目共用选项,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
A.早期治疗脑卒中B.治疗高血压脑病C.治疗脑卒中偏瘫D.摄入低盐、低脂饮食E.对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32.2卜三体综合征属于
A.常染色体畸变B.性染色体畸变C.先天性糖代谢异常D.氨基酸代谢异常E.脂类代谢异常
33.全科医疗“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必须做到
A.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在社区服务机构内设立诊室
C.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将全体居民健康状况一一录入电脑
E.组成医一护一公卫团队,每Et巡回于居民区
34.某医院l5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见表。欲求其住院时间的平均水平,应选择A.中位数B.平均数C.相对数D.均数E.几何均数
35.图中虚线内的人所组成的家庭属于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传统家庭E.混合家庭
36.以下何种措施不利于改善遵医行为
A.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B.缩短医生接诊时间
C.开展患者小组活动
D.医生对患者的每次行为指导全面而详尽
E.药物处方过于复杂
37.(68~69题共用题干)有5名儿童分别用以下方法服用了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温水冲服B.热水冲服C.冷开水冲服D.奶水冲服E.果汁冲服
38.(70~71题共用题干)男,42岁,高血压患者,商人。因头晕、头痛来诊,血压170/100mmHg。接受诊疗后服药3天症状消失,随即自行停药,且不愿改变其烟酒嗜好,认为头不晕不痛就没有病了该病人的行为违背了下列哪项病人义务
A.真实地提供病史B.尊重医务人员C.关心自己疾病对他人的影响D.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E.改变工作环境
39.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教育橱窗,根据不同季节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属于
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E.交流传播
40.(66---67题共用题干)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本病无关的病因是
A.生长发育过快B.受其他疾病影响C.喂养不当D.接受紫外线照射过多E.维生素D摄人不足
四、1.A1型题(15题)4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于接到申请书次日起多长时间内签发
A.30dB.60dC.45dD.90dE.120d
42.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属于以下哪种影响行为的因素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危险因素E.核心因素
43.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
44.妊娠期孕妇常见的心理社会变化,不包括
A.矛盾B.接受C.自省D.头晕、挑食E.情绪波动
45.某地区1999年平均人口为20万,该地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26人,其中治愈134例,死亡16例。1999年底结核病患者为1854人,则该地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A.927/10万B.389/10万C.314/10万D.613/10万E.无法计算
46.某一时点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是指
A.患病率B.续发率C.生存率D.发病率E.感染率
47.下列属于结局评价指标的是
A.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B.健康教育培训率C.干预活动参与率D.卫生知识知晓率E.平均期望寿命
48.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49.“提高本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总目标B.具体目标C.教育目标D.行为目标E.健康目标
50.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51.以下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B.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C.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D.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属于竞争关系
E.社区卫生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52.社区卫生诊断的目的和重点是
A.明确社区内最难解决的健康问题
B.了解社区可利用的资源
C.确定社区内须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
D.了解社区解决卫生问题的能力
E.进行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评估
53.以下哪项属于影响戒烟行为的促成因素
A.吸烟危害的知识B.个人的价值观C.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家人的支持E.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态度、信念
54.面对一系列社区健康问题,以下哪项不是确定优先解决问题的原则
A.问题的普遍性B.问题的严重性C.符合成本效益D.解决的可行性E.问题的综合性
55.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B.保健行为C.避免有害环境行为D.戒除不良嗜好行为E.预警行为
五、A1/A2题型(5题)56.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E.5~6个月
57.产后复查的时间约在产后
A.30天B.42天C.56天D.65天E.80天
58.乙肝疫苗一般采用“0,1,6”三针(次)接种法,其中“6”指的是
A.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B.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3针(次)
C.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2针(次)
D.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E.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3针(次)
59.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探索疾病的病因B.证实疾病的病因C.评价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D.用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E.评价药物疗效
60.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1.A
2.D根据调查的目的把调查的问题内容具体化。
3.E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通常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状况。
4.A
5.C目前普遍采用1994年WHO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为: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6.C解析:百白破疫苗的基础免疫为:出生后3月龄、4月龄、5月龄连续注射3针,间隔1个月。
7.C
8.A
9.B分层抽样是将研究对象按主要特征(性别、地区、职业、疾病严重程度等)分为几层,然后再在各层中随机抽样,用以组成调查的样本。多级抽样通常是采用两阶段或多阶段抽取样本,首先从总体中抽取一级抽样单元,然后抽取二级抽样单元、三级抽样单元……直至抽到样本分布的最基层。系统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10.A
11.B
12.B
13.B
14.C
15.D
16.D
17.D
18.B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旱”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实现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
19.E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是要保护易感人群。
20.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时限是6小时内。
21.C若要进一步检验这种联系,应进行相关统计学检验和病因推断技术。此外,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证实病因。
22.B
23.E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宫系统(除乳腺外)逐渐恢复或接近妊娠前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
24.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无关。
25.D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用P2.5~P97.5计算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
26.CWHO建议,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7%以上为老年型社会。
27.A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28.E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因某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疾病剐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因某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死亡专率是按不同特征分别计算的死亡率。死亡卒、死亡专率和疾病别死亡率三者的分母都是同期平均人口数,而病死率的分母是同期患某病的全部病人数。
29.C记忆题。
30.A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诊断、治疗不正确;处方过大,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因老年人记忆力差,吃错药的事时有发生。所以选A。
31.E
32.A21一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33.C必须做到:①社区的概念体现于地域和人群,即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以该人群的卫生需求为导向,全科医疗服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适合当地人群的需求,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民众提供服务;②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将全科医疗中个体和群体健康照顾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4.B平均数反映一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故选B
35.B主干家庭:由一对已婚子女同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弟姐妹构成的家庭。故选B。
36.BE过于复杂、不方便或需要改变病人生活方式的处方很难被病人接受;缩短医生接诊时间不利于医患沟通。
37.C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正确服用方法是冷开水冲服,切忌热水或热的食物融化后服用。
38.D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该患者不遵守医嘱,违反了避免自己罹患疾病的义务。
39.B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通过橱窗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属于大众传播。
40.D接受紫外线照射不足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之一,故选D
41.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有明确规定。
42.A
43.D
44.D
45.B
46.A患病率指某一时点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包括所有已知没有致死、没有重大伤害或痛苦很小的病例,也包括特定时期内新出现的病例。
47.EA和B属于过程评价的指标,C和D属于效应评价(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指标。
48.A
49.A总目标一般是笼统的、宏观的、长远的、不需要量化的,只给出一个努力方向。
50.A本题目是比较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的离散趋势,因为是比较不同单位指标的离散趋势,所以应该用变异系数。
51.D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是分工协作关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开展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52.C
53.CA、B和D是倾向因素,E是强化因素。
54.E确定优先解决问题的原则包括:问题的重要性(影响范围的大小),严重性(最危险的),群众关注程度,问题的常见性、发生频率、频率是否随时间有上升趋势(时间趋势),可防治性(对干预的敏感程度),社会、经济影响,可行性(技术、经济、人力、物质资源)。
55.E预警行为是指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以后正确处置的行为。
56.C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的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以上反射多于生后3~4个月自然消失。
57.B一般在产后42~56天,母子一起到医疗保健单位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58.D乙肝疫苗分别在出生时、l月龄和6月龄时接种。
59.A证实疾病病因、了解疾病自然史、评价干预效果均属于队列研究的用途,评价药物疗效属于实验研究的用途。
60.A2022年云南省丽江市全科医学(中级)基础知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时,患者最有可能出现哪些表现:
A.前臂伸肌瘫痪"重腕",虎口处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B.屈腕能力减弱,环指和小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
C.屈腕能力减弱,拇示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D.拇指、示指、中指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显著
E.各指不能相互靠拢,手内侧感觉丧失
2.“您感到生活幸福吗?”,这种提问不符合问卷设计的哪个原则
A.易回答原则B.中性原则C.一事一问原则D.具体化原则E.迂回原则
3.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的是
A.病例-对照砑究B.队列研究C.流行病学实验研究D.生态学研究E.现况调查
4.下列哪项属于家庭外资源
A.环境资源B.维护支持C.爱的支持D.信息和教育E.结构支持
5.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的诊断标准是
A.骨密度低于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B.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C.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D.骨密度低于同性别、同年龄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E.骨密度低于同年龄、同部位骨峰值的2.5个标准差
6.百白破疫苗的基础免疫需要接种A.1针B.2针C.3针D.4针E.5针
7.男患16岁,为左肱骨髁上骨折,行手法复位术后,现患者前臂高张力肿胀,手指主动活动障碍,被动活动剧烈疼痛,桡动脉搏动触不清,感觉减退。进一步诊治为:()
A.继续观察病情发展,若出现SP征时急诊手术减压
B.应用脱水剂,扩张血管药物
C.急诊手术减压
D.行血管超声检查
E.无需处置,向病人解释此症状为正常术后表现
8.老年人的社区保健措施不包括()
A.保护健康不受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损害
B.建立和健全老年社区的保健网
C.建立健全老年人的健康档案
D.开展社区老年人的系统管理工作
9.高发区与低发区各随机抽一个乡进行肺癌死亡调查,该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多级抽样D.系统抽样E.单级抽样
10.对将要实施的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以及科学性进行评价是()
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近期影响评价D.远期评价
11.家庭结构是指
A.家庭角色B.家庭内部的构成和运作机制C.家庭经济与权力结构D.家庭气氛与生活空间E.家庭的沟通类型
12.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的相同点是
A.个体医疗B.群体保健C.群众医疗D.个体和群众治疗E.个体和群体保健
13.儿童动作、语言、认知发展迅速发展是在()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前期D.学龄期
14.以下不是持续性照顾的内涵的是A.不因疾病治愈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B.不因转院而与病人终止关系
C.包办所有的医疗处理
D.可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提供服务
E.在健康、疾病、康复的各个阶段均提供服务
15.下列药物中抗菌谱最广的是
A.青霉素GB.红霉素C.诺氟沙星D.四环素E.庆大霉素
16.下列哪种医学模式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
A.生物医学模式B.机械论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E.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17.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需
A.3次,剂次间隔3周
B.4次,剂次间隔4周
C.5次,剂次间隔4~6周
D.3次,剂次间隔4~6周
E.5次,剂次间隔3~4周
18.预防接种属于
A.零级预防B.一级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四级预防
19.对有症状的传染病病人需要采取隔离措施,是因为
A.临床症状严重,有死亡危险B.能够排出病原体C.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要隔离D.可以及时抢救治疗E.要保护易感人群
20.《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方案》规定,农村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向当地县(区、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的时限是
A.2小时内B.6小时内C.12小时内D.24小时内E.48小时内
二、单选题(综合练习)(10题)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认为
A.危险因素是该病的原因
B.危险因素与疾病有因果联系
C.该病与危险因素存在联系
D.该疾病与危险因素无关
E.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22.抗真菌药的分类及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A.A.抗生素类——克霉唑
B.唑类——伊曲康唑
C.烯丙胺类——氟胞嘧啶
D.抗生素类——特比萘芬
E.烯丙胺类——两性霉素B
23.产褥期的时间为产后
A.2周B.3周C.4周D.5周E.6周
24.年龄增长伴随的生理变化影响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下列哪项因素与此无关
A.肝脏质量减轻B.肾功能减退C.肝酶活性降低D.心排出量降低E.脂肪与肌肉的比值下降
25.该组资料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A.
B.
C.
D.
E.
26.WHO建议,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多少百位比为老年型社会
A.5%B.6%C.7%D.8%E.9%
27.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28.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是
A.死亡率B.死亡专率C.疾病别死亡率D.罹患率E.病死率
29.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是骨密度较成年人的平均值A.低1个标准差B.低1.5个标准差C.低2.5个标准差D.高1个标准差E.高1.5个标准差
30.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
A.健康观问题,故意不服药B.诊断、治疗不正确C.处方过大D.老年人记忆力差E.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未严格遵从医嘱
三、基础知识(10题)31.三、以下几个题目共用选项,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
A.早期治疗脑卒中B.治疗高血压脑病C.治疗脑卒中偏瘫D.摄入低盐、低脂饮食E.对35岁以上门诊首诊患者测量血压
32.2卜三体综合征属于
A.常染色体畸变B.性染色体畸变C.先天性糖代谢异常D.氨基酸代谢异常E.脂类代谢异常
33.全科医疗“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必须做到
A.对辖区内全体居民进行健康登记
B.在社区服务机构内设立诊室
C.以一定的人群健康需求为基础,提供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服务
D.将全体居民健康状况一一录入电脑
E.组成医一护一公卫团队,每Et巡回于居民区
34.某医院l51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住院时间见表。欲求其住院时间的平均水平,应选择A.中位数B.平均数C.相对数D.均数E.几何均数
35.图中虚线内的人所组成的家庭属于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传统家庭E.混合家庭
36.以下何种措施不利于改善遵医行为
A.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
B.缩短医生接诊时间
C.开展患者小组活动
D.医生对患者的每次行为指导全面而详尽
E.药物处方过于复杂
37.(68~69题共用题干)有5名儿童分别用以下方法服用了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温水冲服B.热水冲服C.冷开水冲服D.奶水冲服E.果汁冲服
38.(70~71题共用题干)男,42岁,高血压患者,商人。因头晕、头痛来诊,血压170/100mmHg。接受诊疗后服药3天症状消失,随即自行停药,且不愿改变其烟酒嗜好,认为头不晕不痛就没有病了该病人的行为违背了下列哪项病人义务
A.真实地提供病史B.尊重医务人员C.关心自己疾病对他人的影响D.避免使自己罹患疾病E.改变工作环境
39.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健康教育橱窗,根据不同季节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这种健康教育形式属于
A.人际传播B.大众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E.交流传播
40.(66---67题共用题干)10个月女婴,人工喂养,夜间多汗,睡眠不好,查体可见枕秃,缘外翻,血钙正常,血碱性磷酸酶增高,腕骨X线干骺端增宽,边缘不整,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本病无关的病因是
A.生长发育过快B.受其他疾病影响C.喂养不当D.接受紫外线照射过多E.维生素D摄人不足
四、1.A1型题(15题)4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于接到申请书次日起多长时间内签发
A.30dB.60dC.45dD.90dE.120d
42.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属于以下哪种影响行为的因素
A.倾向因素B.促成因素C.强化因素D.危险因素E.核心因素
43.肾毒性较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
A.青霉素GB.苯唑西林C.阿莫西林D.头孢噻吩E.头孢噻肟
44.妊娠期孕妇常见的心理社会变化,不包括
A.矛盾B.接受C.自省D.头晕、挑食E.情绪波动
45.某地区1999年平均人口为20万,该地区1998年结核病患者为1226人,其中治愈134例,死亡16例。1999年底结核病患者为1854人,则该地区1999年结核病发病率为
A.927/10万B.389/10万C.314/10万D.613/10万E.无法计算
46.某一时点每1000人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是指
A.患病率B.续发率C.生存率D.发病率E.感染率
47.下列属于结局评价指标的是
A.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B.健康教育培训率C.干预活动参与率D.卫生知识知晓率E.平均期望寿命
48.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49.“提高本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A.总目标B.具体目标C.教育目标D.行为目标E.健康目标
50.某课题组获得某校新人学大学男生腹部皮下脂肪厚度(cm)和身高(cm)资料,现比较这两个变量的离散趋势,最佳的指标是
A.变异系数B.全距C.方差或标准差D.偏度系数E.四分位数间距
51.以下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
B.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C.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D.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医院属于竞争关系
E.社区卫生服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52.社区卫生诊断的目的和重点是
A.明确社区内最难解决的健康问题
B.了解社区可利用的资源
C.确定社区内须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
D.了解社区解决卫生问题的能力
E.进行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评估
53.以下哪项属于影响戒烟行为的促成因素
A.吸烟危害的知识B.个人的价值观C.法规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D.家人的支持E.对吸烟危害健康的态度、信念
54.面对一系列社区健康问题,以下哪项不是确定优先解决问题的原则
A.问题的普遍性B.问题的严重性C.符合成本效益D.解决的可行性E.问题的综合性
55.使用安全带的行为属于
A.日常健康行为B.保健行为C.避免有害环境行为D.戒除不良嗜好行为E.预警行为
五、A1/A2题型(5题)56.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为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E.5~6个月
57.产后复查的时间约在产后
A.30天B.42天C.56天D.65天E.80天
58.乙肝疫苗一般采用“0,1,6”三针(次)接种法,其中“6”指的是
A.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B.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1个月接种第3针(次)
C.接种第l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2针(次)
D.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5个月接种第3针(次)
E.接种第2针(次)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3针(次)
59.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探索疾病的病因B.证实疾病的病因C.评价人群干预措施的效果D.用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E.评价药物疗效
60.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降低过高体温,不影响正常体温B.采用大剂量可预防血栓形成C.抗炎作用弱D.几乎无抗炎作用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1.A
2.D根据调查的目的把调查的问题内容具体化。
3.E流行病学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现况调查属于描述性研究,通常用于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状况。
4.A
5.C目前普遍采用1994年WHO提出的骨质疏松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饲料中间体化学品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高速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加热通风线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条形码库存管理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基电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农场畜牧管理软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印刷级热敏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担保函保证合同
- 2025监控售后维修合同
- 房屋买卖合同范文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高数(大一上)期末试题及答案
- 北方春节的十大风俗
- 婚介公司红娘管理制度
- 煤矿电气试验规程
- JCT796-2013 回弹仪评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的方法
- 物业客服培训课件PPT模板
- 员工工资条模板
- 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华为携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展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