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重点学校八年级(下)入学语文试卷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让【甲】在禁宫里的文物、【乙】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丙】在古)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根据拼音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①沿②籍B.①沿②藉C.①延②籍D.①延②藉(2)根据语境,在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写词语,正确一项是______A.①收藏②书写③陈列B.①收藏②陈列③书写C.①陈列②收藏③书写D.①陈列②书写③收藏3.参观完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有位同学写下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下上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一苇
启宗门
下联:九年
传冷坐
A.①渡江②禅心③面壁④法渚 B.①渡江②法渚③面壁④禅心
C.①面壁②禅心③渡江④法渚 D.①面壁②法渚③渡江④禅心4.学校留言板上,同学们写下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财富,弥足珍贵、不容损毁。
B.对文化遗产有效保护,不但可保存和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财富,而且能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
C.中国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内涵及意义不可思议。
D.保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5.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创造了足以令世人赞叹的灿烂文化。这些丰厚的遗产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记录了世事变迁。正是在历史和文化的孕育中,我们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而,保护好文化遗产乃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的使命。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使民族的灵魂在每个人的心中扎下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分五批公布了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国务院又核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处),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录的公布,显示了我们在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保护等多方面工作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体现了我们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地努力。(1)为文段中①②两处横线选填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①义不容辞②发扬和继承B.①义无反顾②继承和发扬C.①义无反顾②发扬和继承D.①义不容辞②继承和发扬(2)文段中画线语句作为总领句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6.综合性学习。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据报载,2013年全国就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中小学生10岁以前触屏、触网的占到了61%,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上网目的主要是学习、聊天交友和玩网游。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具有很多功能,不但可以聊QQ、发微信、欣赏影视剧,还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要学外语,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软件帮你翻译、帮你发音,还能智能的记住你的错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电脑网络对青少年进行积极影响的同时,将一些负面影响带给了青少年。在我国现有网民中,有78%的网民是青少年,很多人患上一种新的疾病--网络成瘾症,患这种病的人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性,不能自拔,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诱发多种违法犯罪。据报道,我国某地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公开一条数据,该所里的未成年劳教人员中,有80%曾沉迷于网络游戏。
为了净化网络环境,使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学校拟开展“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1)为学校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为办好此次活动,学校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再设计出两个。
①举办“网上健康行”知识讲座。
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主题辩论会。
③______
④______(3)请你以校长的身份,给学生提出两点上网的要求。7.请将下列诗文语句补充完整。(1)东皋薄暮望,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3)《三峡》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两句与《朱元思书》中“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4)前些年永州花鼓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又重回了人们的生活,正如晏殊《浣溪沙》所说:“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富贵不能淫ㅤㅤ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ㅤㅤ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苏武牧羊ㅤㅤ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ㅤㅤ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选自《汉书•苏武传》)【注】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后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羝:公羊。(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往之女家______
②武既至海上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句:女子之嫁也
A.丈夫之冠也
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往之女家
D.与民由之(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______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9.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小题。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杜甫这两首诗都紧扣一个“望”字展开,但时局不同、心境不同,作者所望见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又各有不同。《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长安沦陷,自己被俘。虽然春风又绿,作者却望见了长安城①______的景象,借此表达了自己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望岳》写于杜甫青年时期,虽然科场失利,但理想信念正盛,作者四处游历,望见了连绵不断、高大雄伟、景色秀美的泰山,借此表达了②______的人生态度。(2)下列选项中,“鸟”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恨别鸟惊心”中的“鸟”相近的一项是______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老鼠为什么爱大米
ㅤㅤ人类问老鼠:“你为什么爱大米?”老鼠说:“它能填饱肚子,还能让我变得更聪明。”这并非异想天开——日本名古屋明治大学的药理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了细致的实验。实验显示出大米至今鲜为人知的神奇功能:老鼠喜爱的大米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特别是能提高动物的智力。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未被淘洗过的米对运动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有益的作用。吃这种米饭的老鼠,不易受β—淀粉状朊蛋白的影响(这种蛋白能杀死脑细胞,诱发早老性痴呆症。这种疾病多发于人的老年阶段,最终会导致患者智力的完全丧失)。同时,大米可谓容易发胖的人们的福音,它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它所含的黏性淀粉能在胃里形成保护膜,让我们远离胃病。
【材料二】:主食不可偏废
ㅤㅤ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主食在膳食中的比例应占70%。目前,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使体内碳水化合物缺失,易引起一些慢性疼痛和多发病。甚至有关专家指出,降低主食比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寿命。
【材料三】:相关的调查
ㅤㅤ①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最新的一项调查表明,84名2—6岁营养不良小儿中,粮食摄入量只占需要量的66%,严重不足的患儿粮食摄入量只占膳食总热量的40.48%。换句话说,这些营养不良患儿中,主要原因不是膳食中少鱼、少肉,而是主食没吃够。
ㅤㅤ②上海市疾控中心的调查报告称:有24.08%—30.23%的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在上海市的一项调查中,1305名小学生和1277名中学生中,分别约有10%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作为主食的饭不够,孩子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孩子肚子虽然不饿,可是学习紧张,大脑却缺少能量,难免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到学习质量。
ㅤㅤ③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营养学家认为,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进食过快不利于身心健康。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ㅤㅤ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中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的人数持续上升,米、面、粗粮等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五分之一。有专家呼吁,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在我国已迫在眉睫。
ㅤㅤ⑤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他们的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吃得很少甚至根本不吃。由于正餐进食太少,很快又会出现饥饿,他们就要再吃零食。久而久之,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会被破坏,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1)下列内容,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中的实验告诉我们,大米可以提高智力,预防老年痴呆,还能远离胃病。
B.早餐不吃主食,会使大脑缺少能量,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学习质量。
C.营养不良患儿中,应该完全用主食代替鱼肉蔬菜等,这样才能吸收主食中的营养。
D.零食代替主食,会使人体消化系统正常的消化功能被破坏,影响身体健康。(2)统观材料二、材料三,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我们在“吃饭”上存在哪些问题?(3)材料三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在我们身边,常有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对这类同学进行规劝。11.阅读《父亲湖》,完成小题。父亲湖
刘灭资
ㅤㅤ①老父亲主持兴建了龙井湖,也长眠在了龙井湖。每年回家,我都要去温泉镇,去龙井村,谒见龙井湖,拜见老父亲。
ㅤㅤ②A:看到眼前平静的水面和山的倒影,父亲习惯地扶了扶草帽,一任山风掀起衣襟。与6年前相比,他显得衰老了不少:额头的皱纹更深了,面孔更瘦更长了。毕竟已是五十五岁年纪的人了。B:随后他又蹲下,用手抚摸方石间的水泥勾缝。他看得很细,很认真,很专注。越往下走,离水越近了。在父亲面前,水向远处平铺开去,蓝天、白云全在水中。微风吹拂,水面层层涟漪,一如父亲的缕缕思绪……
ㅤㅤ③不知为什么,父亲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乡间求雨的场景:赤日炎炎,禾苗枯焦。大道上,一列汉子抬着轿子,轿子中竖立龙王雕像。轿子前面有几个汉子扛着彩旗开路,轿子后面跟着几个汉子,一边敲锣打鼓一边高喊龙王名讳。所有汉子都是裸露着上身,光着头,一任烈日暴晒,他们要走遥远的路,到遥远的龙王庙取一点水。
ㅤㅤ④父亲又想起初到汤池的情形:路上尘土飞扬,一大片一大片的白沙将良田覆盖。路边有的稻田接近干涸,禾苗行将枯萎;有的稻田田泥开裂,宛若大嘴。
ㅤㅤ⑤一夜无眠。第二天,父亲便和同事们一头扎到兴修水利的第一线。三年间,父亲一边兴修水利,一边思忖:小修小补,忙忙碌碌,终难治本。如果在汤池河的上游建一水库,汤池缺水的问题就能彻底解决,还能惠及县城人群。到那时,万亩农田将旱涝保收,天堂也将名副其实。可他的想法总是被同志们否定。但父亲毕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一方面走群众路线,一方面走“上层路线”。一有空他就往县城跑。不是找领导做思想汇报,就是拉着水电局的技术人员考察地形。
ㅤㅤ⑥一九七六年,大年刚过,他就召开党委会,再次提出“要想富,修水库”的主张。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争取到了大家的支持。
ㅤㅤ⑦阴历正月十六,水库正式开工。
ㅤㅤ⑧要修库,先修路。水库是土坝,要有核心墙黏土,而这种土要在坝址5公里之外,为此必须修建运输公路。公路修筑得很快,一个多月,前4公里的道路就宣告完工。
ㅤㅤ⑨水库通不通,关键在隧洞。全长166米的隧洞,洞体全是特坚石。面对韧而硬的长石花岗岩,不能爆破,只能用铁锤、钢钎一寸一尺地凿进。面对硬骨头,有人失却了先前的豪气,开始气馁,有了牢骚,有了愤懑。父亲耳闻目睹,一笑置之。于是便有人恶作剧,在父亲的抬筐里埋进一个大石块。明知有诈,父亲还是低下身体,把竹杠放在肩上,硬生生挺直了腰板。说也奇怪,自此之后,风言风语销声匿迹,凿洞速度明显提升。奋战一百八十三个昼夜后,隧洞贯通,奇迹出现。
ㅤㅤ⑩水库大不大,首先看大坝。据统计,水库大坝的建设者每天高达5000多人。各个工地热火朝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通明,白天车水马龙。挖土,运料,凿石,夯筑,各司其职,配合默契,有条不紊。这时的父亲既是将军,又是士兵。满面是汗,满手是土,那双旧解放鞋上满是泥。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筑坝大军的热情一天天高涨,大坝一天天竖起。大坝终于建成,人们登上38.5米高的大坝,欢天喜地。想到自己的土地不久以后都能旱涝保收,想到稻谷温馨的香味,心中荡漾着幸福与甜蜜。
ㅤㅤ⑪一九八二年,工程竣工,水库蓄水,使命完成。《岳西县志》记载:龙井水库总容量232万立方米,年发电量35万千瓦小时;水库建成后,其下游逾万亩农田因之旱涝保收,县城所在地天堂镇的居民日用水亦得以有效供给。同年,龙井水库更名为龙井湖,成为温泉镇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ㅤㅤ⑫父亲的一方坟墓就建在湖畔的小山上,他守望着龙井湖已经十六年。这里,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好鸟相鸣,飞瀑跃渊。
(选自中国散文网2022年10月19日发文有删改)(1)本文以倒叙的方式叙述成文,请你以时间先后为序,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重新梳理父亲与龙井湖的故事,分析父亲优秀的品格。时间父亲与龙井湖的故事父亲的品格①______父亲扎到乡下、兴修水利,产生要修水库的想法,
但遇到困难。务实肯干
目光远大一心为民1976年大年刚过②______坚定信念不轻言放弃1976年正月十六③______身先士卒不畏困难1982年龙井水库建成,作用巨大。父亲欣慰、呵护水库。
龙井水库更名为龙井湖。④______(2)本文的叙述语言质朴无华,却又在字里行间饱含深情。请在第②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答:选择:______句。赏析:______。(3)文章结尾写道“现在,我才明白父亲当年的选择”。结合全文内容谈一谈,“父亲当年的选择”是什么?父亲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4)文章结尾提到老父亲已经守望龙井湖16年,而作者也终于明白了父亲当年的选择。此时的作者再去拜见老父亲,会对老父亲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深情。1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A______
B______
C______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李白遇见酒,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牛郎遇见织女,留下了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传奇。夫子遇见泰山,陈子昂遇见幽州台,鲁迅遇上藤野先生,居里夫人遇见镭……
我们感念、渴望生命里的种种遇见。那些“遇见”,温暖着我们的心,一遍又一遍的再读,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人生因此而拥有了璀璨的光华……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用文字记录下这份令你心动的“遇见”。
请以“遇见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和解析1.【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析】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属于基础题。
汉字书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要注意加强。
2.【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字词。①“yán续”的yán应是:延;②“古jí”的jí应是:籍。
故选:C。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收藏”意为收集、珍藏,“书写”意为记录、写,“陈列”意为把物体摆出来供人看。根据【甲】后“禁宫里的文物”可确定【甲】应为:收藏;根据【乙】后“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可确定【乙】应为:陈列;根据【丙】后“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可确定【丙】应为:书写。
故选:B。
答案:
(1)C。
(2)B。
解答根据拼音写字词题目,学生需掌握汉语拼音的书写及拼读规则,还要结合语境,判断词义作答。选词填空必须根据语境,理解词语意思,审慎作答。
汉语拼音的书写及拼读规则,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意,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记忆、才能牢固掌握。
3.【答案】B【解析】根据句意可知,用“一苇”渡江,所以①是渡江;由“九年”可知,③是面壁;由仄起平收可知,②“法渚”的“渚”是仄音,所以是上联,④“禅心”的“心”是平音,所以是下联。
故选:B。
本题考查对联。对联是用对偶修辞写出的句子,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的意思的艺术形式。解题时,要根据题干要求,依据对联的特点分析作答。
对联的基本要求: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未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未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4.【答案】C【解析】ABD.正确;
C.有误,搭配不当,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应改为“不可估量”。
故选:C。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解答此题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5.【答案】【小题1】D【小题2】【解析】答案:
(1)D
(2)关联词使用不当,改为:“文化遗产日”不但表达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更表明了我们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1)本题考查词语的选择使用。义不容辞: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由语境可知①处应该用“义不容辞”;②处结合语境分析,应该用“继承和发扬”,这样才符合逻辑。
故选:D。
(2)本题考查语句分析修改。“表达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与“表明了我们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关联词“既,又”用在这里不合适,应该用“不但,更”恰当。所以句子可改为:“文化遗产日”不但表达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更表明了我们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病句修改口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6.【答案】【小题1】办以“净化网络合理上网”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墙报【小题2】召开“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的主题班会【小题3】【解析】答案:
(1)示例: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空间。
(2)示例:①办以“净化网络合理上网”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墙报。②召开“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的主题班会。
(3)示例:①要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精神的寄托。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上网要有利于身心健康,不能沉溺于虚拟时空里。
(1)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能力。拟写标语的要求是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读起来要朗朗上口。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的主题,如可拟为:健康绿色上网,共建和谐空间。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活动方案的主题“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已经给定,而且已经给了我们两个活动范例。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仿照范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即可。切忌偏离主题。从内容上看,不可脱离材料设计活动形式。内容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从形式上看,要做到简洁明快,具有启发性、鼓动性和号召力。语言应简练、概括性强。如: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或直接到公共场所进行绿色上网宣传,可以向青少年学生发出净化网络倡议书,办以“净化网络合理上网”为主题的黑板报或墙报,召开“让青春在e时代闪光”的主题班会等。
(3)本题考查情景对话设计能力。题干要求以校长的身份给学生提出两点上网的要求。根据所给材料“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字终端有丰富的应用程序,功能更丰富,不但可以聊QQ、发微信,还可以学外语,软件帮你翻译、有你发音,还能智能的记住你的错题”,可以提出“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针对所给材料中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提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上网要有利于身心健康,不沉溺于虚拟时空”“要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高雅情趣,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要求。
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7.【答案】【小题1】徙倚欲何依【小题2】半卷红旗临易水【小题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小题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1)徙倚欲何依(重点字:徙)
(2)半卷红旗临易水
(3)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答案】【小题1】同“汝”,你。【小题2】已经。【小题3】A【小题4】D【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到了你家。女:同“汝”,你。
②句意为:苏武已经迁移到北海。既:已经。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重点词:是,这;焉,怎么,哪里。句意为: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②重点词:啮,吃;并,一起。句意: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结构助词,的。
C.音节助词,无实际意义。
D.代词。
故选:A。
(4)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屈:使动用法,使……屈服。
B.饿:使动用法,使……饥饿。
C.忍:使动用法,使……坚忍。
D.惧:害怕,恐惧。
故选:D。
答案:
(1)①同“汝”,你
②已经
(2)①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②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
(3)A
(4)D
参考译文:
【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乙】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穴里面,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认为这是神在帮他,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另外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公家发给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里藏的草食充饥。拄着汉朝的旄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9.【答案】【小题1】破败,乐观积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小题2】D【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主题。《春望》首联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表现了对国家和百姓的悲痛。颔联移情于物,借景生情,通过花鸟写出自己的悲伤。颈联借一封家书写出对家人的思念。尾联描绘了自己头发斑白、稀疏的形象,表现对家人的思念和国家的忧虑,流露出悲己的情怀。故《春望》中作者望到了破败的长安城,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思念亲人,悲己伤时的情感。《望岳》前三联从远望、近望、凝望三个角度描写了泰山的巍峨、秀丽。第四联写了想象中登上泰山的所见和所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表现出要攀登泰山顶峰的决心,也表现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决心,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整首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望岳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A.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B.春天睡醒不觉天已大亮,到处是鸟儿清脆的叫声。
C.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D.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一般说来,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鸟语也好,花香也好,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故选:D。
答案:
(1)①破败②乐观积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D
译文:春望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望岳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
《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了爱国之情。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10.【答案】【小题1】(1)C【小题2】(2)①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②部分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低于需要量;③吃饭过快;④以零食代替主食。【小题3】(3)运用列数字,说明了我国居民树立平衡膳食结构的理念的迫切性。【小题4】(4)示例:同学你知道吗?大米富含维生素,用它做成的食品不会刺激胃液分泌,可以让我们远离胃病;而常吃零食会使胃里常有食物进入,总不能被排空。这样,在吃主食时,他们就会缺乏食欲,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解析】1.
(1)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分析选项,对照与选项有关的段落,找出不同或相同之处即可。
ABD.正确。
C项,“完全用主食代替鱼肉蔬菜等”陈述不正确。
故选:C
2.
(2)本题考查筛选与概括的信息能力。根据材料二“我们过分依赖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材料三“小学生和中学生,早餐不吃主食,只吃牛奶、鸡蛋。中餐、晚餐粮食摄入量也不足”“吃得过快,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常有孩子以零食代替主食”等内容作答。
3.
(3)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从句子内容来看,主要给出一组数据,来说明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可以判定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我国居民营养膳食结构中主食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4.
(4)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同学;其次针对情况,同学午餐、晚餐时不喜欢吃饭而喜欢到小店买零食吃;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本题是一组关于“我们该怎么吃饭”的主题阅读,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理解词语的能力,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能力。
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
11.【答案】【小题1】1973年初到汤池第二天,召开党委会,再次提出“要想富,修水库”的主张,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水库正式开工。先修路,顺利完成;凿隧洞,有人搞恶作剧,父亲一笑置之,勇挑重担,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修筑大坝,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昼夜奋战。,无私奉献、终生不渝【小题2】B,“走下”“走去”“踩踩”三个动词连用,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年迈的父亲慢慢走下大坝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大坝的热爱和内心的自豪之情【小题3】略【小题4】略【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根据下文“一九七六年,大年刚过”“三年间”“一夜无眠。第二天”三个时间词,可推知答案:①1973年初到汤池第二天;从表中“1976年大年刚过”,根据文中“一九七六年,大年刚过,他就召开党委会,再次提出“要想富,修水库”的主张。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争取到了大家的支持。”一句可知事件②答案:召开党委会,再次提出“要想富,修水库”的主张,终于得到大家支持;根据表中“1976年正月十六”和“1982年”两个词语可确定③处需概括第⑦至⑩四个自然段的内容,从重点句子⑦段的“阴历正月十六,水库正式开工”“要修库,先修路”“一个多月,前4公里的道路就宣告完工”和⑧段的“要修库,先修路”及⑨段的“水库通不通,关键在隧洞”“人失却了先前的豪气,开始气馁,有了牢骚,有了愤懑。父亲耳闻目睹,一笑置之。于是便有人恶作剧,在父亲的抬筐里埋进一个大石块。明知有诈,父亲还是低下身体,把竹杠放在肩上,硬生生挺直了腰板”和⑩段的“水库大不大,首先看大坝”等句子,可确定③答案:水库正式开工。先修路,顺利完成;凿隧洞,有人搞恶作剧,父亲一笑置之,勇挑重担,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修筑大坝,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昼夜奋战;根据“龙井水库建成,作用巨大。父亲欣慰、呵护水库。龙井水库更名为龙井湖”这一故事情节,可确定④答案:无私奉献、终生不渝。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赏析句子要理解句意、选定恰当的赏析角度作答。A句描写了父亲在水库建成后又一次站在大坝上的情景,“又一次”突出次数多,表现了父亲对大坝的守护尽心尽力,体现了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品质;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父亲对往事的回忆。B“走下”“走去”“踩踩”三个动词连用,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年迈的父亲慢慢走下大坝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大坝的热爱和内心的自豪之情。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需通读全文,筛选关键句段,提炼关键词或自选词语作答。从“父亲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乡间求雨的场景”“父亲又想起初到汤池的情形”“父亲便和同事们一头扎到兴修水利的第一线。三年间,父亲一边兴修水利,一边思忖”等句子可以确定答案:父亲当年的选择是扎根基层、为民造福,战胜一切困难修建龙井湖水库。原因则是父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情景表达需从具体情景出发,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要中心突出、条理清晰。因为父亲一生心系水库,所以可确定谈水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表达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是中心,还应表达继承优秀品质的态度和决心。答案:示例:父亲,我又来看您了,您还好吗?您一定又在您的龙井湖大坝上漫步吧?16年过去了,现在的龙井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好鸟相鸣,飞瀑跃渊;土地肥沃,稻谷飘香;风调雨顺,百姓和乐……美景如诗如画,您一定九泉含笑吧?饮水思源,每一个人来到这里,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都会想到说起修水库的您,您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会学习您的精神,继承您的品质,努力奋斗,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答案:
(1)①1973年初到汤池第二天②召开党委会,再次提出“要想富,修水库”的主张,终于得到大家支持。③水库正式开工。先修路,顺利完成;凿隧洞,有人搞恶作剧,父亲一笑置之,勇挑重担,激发起大家的信心;修筑大坝,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昼夜奋战。④无私奉献、终生不渝。
(2)示例一:B“走下”“走去”“踩踩”三个动词连用,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年迈的父亲慢慢走下大坝的情形,表现了他对大坝的热爱和内心的自豪之情。
示例二:A描写了父亲在水库建成后又一次站在大坝上的情景,“又一次”突出次数多,表现了父亲对大坝的守护尽心尽力,体现了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品质;结构上,自然引出下文父亲对往事的回忆。
(3)父亲当年的选择是扎根基层、为民造福,战胜一切困难,修建龙井湖水库。父亲做出这种选择的根本原因是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4)示例:父亲,我又来看您了,您还好吗?您一定又在您的龙井湖大坝上漫步吧?16年过去了,现在的龙井湖,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好鸟相鸣,飞瀑跃渊;土地肥沃,稻谷飘香;风调雨顺,百姓和乐……美景如诗如画,您一定九泉含笑吧?饮水思源,每一个人来到这里,欣赏湖光山色的时候,都会想到说起修水库的您,您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会学习您的精神,继承您的品质,努力奋斗,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这篇文章记叙了父亲与龙井湖的故事。文章采取倒叙的方式,从年老的父亲守护龙井湖写起,依次记叙了修湖的原因和经过,最后以父亲长眠龙井湖作结。表现了父亲目光远大、一心为民、信念坚定、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情景表达需从具体情景出发,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及性格特征、人物之间的关系,还要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12.【答案】平易近人,温和文雅。,朱德,①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后不屈服,坚决不招供。【解析】本题考查名著人物与情节。第一次与斯诺见面用英语打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有目标的孩子不会“迷航”
- 专题一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的运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年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2024年安庆望江县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合肥产投康养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农用搬运机械项目建议书
- 2024年井冈山风景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拟入闱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GB 4094-2016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秀课件
- 第一讲 文化概论
- 小儿急性喉炎-课件
- 医院难免压疮申报表
- 七年级上册走进Python的世界第一课python导入及海龟编辑器介绍
- 公路工程概论全套课件
-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培训PPT
- 全文《中国式现代化》PPT
- 2023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胆囊结石疾病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