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合成的是()。A.蓝光B.青光C.紫光D.红光
2.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油菜B.冬小麦C.水稻D.甜菜
3.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变化的光是()。A.红外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光
4.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5.小地老虎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总积温为K1,某地年总积温为K,那么小地老虎在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是()
A.K-K1B.K/K1C.K+K1D.K1/K
6.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A.荒地B.玉米田C.湖泊D.河流
7.一般来说,群落名称应该反映()的主要特性。
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
8.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B.小型哺乳动物C.土壤动物D.木本植物
9.下列属于典型捕食食物链的是
A.大豆→菟丝子B.草→兔子→鹰C.牛粪→蚯蚓→鸡D.秸秆→蘑菇→人
10.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一般()。A.出生率高、寿命较短B.生率低、寿命长C.出生率低、寿命较短D.出生率高、寿命长
11.某一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在生态学上可称为一个()
A.群系B.群落C.群丛D.种群
12.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A.阶段性B.限制性C.补偿性D.不可替代性
13.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14.棉田中的七星瓢虫是棉蚜的天敌,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15.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俄罗斯C.中国D.美国
16.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B.后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
17.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
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
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元素和矿物质,松树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
18.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
20.沿海赤潮产生的原因是()。A.过多的氮B.过多的磷C.过多的碳D.过多的氮和磷等
21.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A.使土壤成分缺氮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C.气候变暖D.水污染
22.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形成一个()
A.偏途顶极B.先顶极C.气候顶极D.后顶极
23.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A.频度B.密度C.多度D.优势度
24.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
A.改善环境
B.消灭竞争者
C.增加总生产量
D.增加净生产量
25.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有()
A.实验室研究B.野外调查C.系统分析和模型D.以上三者
26.我国中部山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27.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
28.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
A.牵牛B.蒲公英C.除虫菊D.水稻
29.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称为
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
30.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A.寄生B.互利共生C.拟寄生D.偏利共生
二、填空题(20题)31.通常将各种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等五类。
32.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______污染源。
33.陆生植物包括湿生、早生和______三种类型。
34.同一群落中,当两个种群均利用某一有限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______。
35.按照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可分为稳定选择、______和分裂选择。
36.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7.季节性消长主要是一年内随______和生物生活史的适应性变化。
38.不同坡度的温度差异主要是由______引起的。
39.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____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
40.分解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改造地球表面的惰性物质,降低______的危害程度。
41.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42.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______。
43.在生态交错区中的生物种类、群落密度和结构功能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
44.从能量的角度来看,______对生态系统是无关紧要的,但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它们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它们,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就会出现短缺,生态系统就不能维持。
45.逻辑斯谛方程中的修正项(K—N)/K,是__________。
46.枝叶稀疏、透光,自然整枝良好,树皮较厚、生长较快,这是______植物的特点。
47.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______。
48.食物链一般分为捕食链、腐屑链、______三类,也有人提出加上混合链共四类。
49.我国对植物群落主要分为三级:高级单位——植被型,中级单位——群系,低级单位——群丛。______侧重于外貌、结构和生态地理特征。
50.研究一定区域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0题)51.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A.正确B.错误
52.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都是经典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A.正确B.错误
53.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物质生产总称为次级生产。()
A.否B.是
54.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55.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56.水稻和陆稻属于土壤生态型。()
A.正确B.错误
57.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A.正确B.错误
58.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A.正确B.错误
59.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A.正确B.错误
60.夜间辐射冷却时,靠近坡面的空气冷却得快,因此山谷底部的温度较低,山谷中上部温度较高。()
四、简答题(5题)61.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2.简述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
63.简述高斯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
6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5.简述生态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五、论述题(5题)66.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67.比较r对策和K对策的特点。
68.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69.试述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70.论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保证生态系统稳定需要的条件。
六、单选题(0题)71.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参考答案
1.A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红光有利于糖类的合成,蓝紫光与青光对植物伸长有抑制作用,使植物矮化。
2.C日照时间必须超过某一暗期,才能转向生殖生长,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是短日照植物。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烟草、大豆、水稻、芝麻、牵牛和菌类等。
3.A红外光会产生热效应,地表热量基本是由红外光能所产生的。
4.B
5.B
6.B
7.B
8.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
9.B
10.A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强,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地,并通过高增长率而迅速繁殖。
11.D
12.C
13.C
14.C
15.C
16.B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17.B
18.C
19.D
20.D赤潮产生的原因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有大量磷,造成海域的富营养化。
21.C
22.C
23.A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发现的频度,即指某物种在样本总体中的出现率。
24.D
25.D
26.D
27.D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竞争力弱,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如蝗虫。
28.C
29.A
30.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
31.气候气候
32.城市
33.中生
34.竞争竞争
35.定向选择
36.稳定型;增长型;下降型
37.季节变化
38.太阳的辐射
39.温室效应
40.污染物
41.黏土黏土
42.社会等级
43.边际效应
44.分解者分解者
45.逻辑斯谛系数
46.阳性阳性
47.正反馈正反馈
48.寄生链寄生链
49.高级单位——植被型
50.景观生态学
51.A
52.A
53.Y
54.N
55.Y
56.A
57.B
58.A
59.B
60.Y
61.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特点是:(1)种类组成成分极为丰富,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动物种类及数量多;(2)群落结构极其复杂,群落的形态结构和食物链结构复杂,生态位分化明显;(3)乔木一般有板状根、裸芽等特殊构造;(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一年四季生长旺盛,多四季开花。
62.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有:(1)系统组成的多样,组成系统的物种越复杂,层次相对越多,系统的反馈控制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的效应就越强,系统的稳态机制就更能充分发挥其作用。(2)干扰不能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对外来的压力和干扰,有一定抵抗和适应能力,但这个适应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系统就要受到破坏,这个限度被称为生态阈限(阈值)。(3)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幼年的生态系统,处在演替开始阶段,往往易于波动,不稳定。成熟的生态系统逐渐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负反馈和多层次多元重复控制,稳定性
63.(1)竞争排除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物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斯排除原理提出三条推论。①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②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③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
64.各种化学元素和营养物质在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内,乃至整个生物圈内,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流动和循环,就构成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简称生物地化循环。包括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两部分内容。
地质大循环是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进入有机体内,生物有机体再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大气、水、岩石、土壤和生物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地质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循环。
生物小循环是指环境中的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多层次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利用。生物小循环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生物地化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65.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生态学研究的基本研究途径和方法是:(1)野外调查;(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
66.(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自养作用的微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
67.具有r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没有对后代的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强的扩散能力可以使r对策者迅速离开恶劣的生境扩散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具有K对策的生物扩散能力较弱其出生率低个体的寿命长形体较大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胜。具有亲代关怀行为对于后代有比较好的照顾和保护能力。一般防御能力较强。如虎、豹、大熊猫、棕熊等生物。具有K对策的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K值所以导致其所在生境退化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一旦种群受到危害而使种群数量下降想要恢复到原有水平很困难。具有r对策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很高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迁入新的生境。其出生率高,个体的寿命短,形体较小,亲代没有对后代的照顾和保护能力,防御能力较弱,死亡率极高,通过大量和快速的繁殖后代及不断扩散提高生存过程中的竞争力。具有r对策的种群经常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数量变动很大。但是高的r值能使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到原有的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图书管理员对外交流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管理师考试的跨领域挑战试题及答案
- 临床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小厂工资测试题及答案
- 期中素养质量检测卷(第1-4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 山西对口单招试题及答案
- 图书管理员职业使命试题及答案
- 敏锐捕捉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中提升记忆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学习者自主性与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动机(马达)行业融资规模及未来投资走势预测研究报告
- 粉末冶金调机员培训
-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
- 《H水电站水能规划与防洪设计》18000字(论文)
- 阿拉善盟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村卫生室管理培训
- 北京202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招聘4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州市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山西地质集团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GB/T 6075.3-2011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 kW额定转速在120 r/min至15 000 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毕业设计(论文)大连香港新加坡航次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