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市一等奖】_第1页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市一等奖】_第2页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市一等奖】_第3页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市一等奖】_第4页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命题的四种形式【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种命题的概念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命题形式的表示.2.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概念.教学难点由原命题写出另外三种命题.教学方法读、议、讲、练结合教学.教具准备投影片1张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什么叫原命题?什么叫命题的逆命题?(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如果把上述命题看作原命题,则它的逆命题是什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命题与其有关的命题的概念.(II)讲授新课1.四种命题的概念例:给出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分析:条件:同位角相等;结论:两直线平行.(原命题)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同位角相等(逆命题)条件:同位角不相等;结论:两直线不平行(否命题)条件:两直线不平行;结论:同位角不相等(逆否命题)结论:(1)如果把原命题的条件作为结论,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就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2)如果把原命题的条件,结论同时否定,就得到原命题的否命题.(3)如果把原命题的条件,结论相互交换后同时否定,就得到原命题的逆否命题.2.四种命题的形式通常把所给的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如果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则四种命题可表示为: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III)例题分析:(投影1)例: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注:关键是找出所给原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分析:命题(1)的条件是:p:“一个数是负数”;结论是q:“它的平方是正数”.命题(2)的条件是:p:“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结论是q:“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解答:命题(1)的逆命题是: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否命题是: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逆否命题: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命题(2)的逆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它不是正方形.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说明:对于(1)来说:条件是p:“一个数是负数”;结论是q:“它的平方是正数”.条件是p:“一个数是负数的平方”;结论是q:“它是正数”.这两种解答均可,即对于同一命题来说,其条件与结论可能有不同的分法.(III)课堂练习:课本P31:1、2.写出命题“若xy=0,则x=0或y=0”分析:关键是明确“x=0或y=0”与“x0且y0”互为否定,“x=0且y=0”与“x0或y0”互为否定.解答:逆命题:若x=0或y=0,则xy=0;否命题:若xy0,则x0且y0;逆否命题:若x0且y0,则xy0.(IV)课时小结:(投影片)本节重点研究了四种命题的概念与表示形式,即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得其逆命题.否命题为:若┐p则┐q,即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得其否命题.逆否命题为:若┐q则┐p,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则得其逆否命题.(V)课后作业:1.书面作业:P33,习题:1、2题.2.预习作业:预习内容:下节内容;预习提纲:a.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b.一个命题与其它三个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何?教学后记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教学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它三个命题真假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判断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命题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义、练结合教学.教具准备投影片3张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师:什么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生:(略).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真假判断.(II)讲授新课§1.7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黑板上列出四个命题:也可用投影片1)师:请同学们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1)哪些之间是互逆关系?(2)哪些之间是互否关系?(3)哪些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生(略)(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填出关系之图.)师:我们已明确了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讨论:(板书)2.四种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例如(投影片2)原命题:“若a=0,则ab=0.”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生:逆命题:若ab=0,则a=0;原命题:若a=0,则ab=0为真命题;逆命题:若ab=0,则a=0为假命题.师: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师:它的否命题呢?生:它的否命题是:a≠0,则ab≠0为假命题.师:你认为原命题与它的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生: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师:它的逆否命题呢?生:它的逆否命题是:若ab≠0,则a≠0为真命题.师: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关系如何?(学生充分讨论,例证后回答.)生: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师: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休?生:因原命题的否命题与它的逆命题之间是互为逆否关系,所以若原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则原命题的逆命题也一定为真.师:由上述讨论情况,请一学生归纳.(学生归纳时,师板书)生: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师:由上述归纳可知:两个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同的,即两个互为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若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较困难时,可转化为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下面看例题:(投影片3)例2: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师应强调分析:“当c>0”是大前提,写其它命题时应保留,原命题的条件是a>b,结论是ac生:逆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逆命题为真.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逆否命题为真。(III)课堂练习:课本P32,1、2略(IV)课时小结本节课重点讨论研究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及真假判断,即: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投影片)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原命题为真(V)课后作业书面作业:课本P33,3、4题二、预习:(课本P32—33)预习提纲: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板书设计§1.7.21.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之间的关系.小结教学后记反证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反证法的概念及反证法证题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用反证法简单推理的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反证法证题的步骤.教学难点理解反证法的推理依据及方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教具准备投影片共3张教学过程(I)复习回顾师:初中已学过反证法,什么叫做反证法?生: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师:本节将进一步研究反证法证题的方法.(II)讲授新课§1.生:共分三步:(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注:学生回答时,教师投影出: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师: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命题的基本方法。在证明一个数学命题时,如果运用直接证明法比较困难或难以证明时,可运用反证法进行证明。例如:“在ΔABC中,若∠C是直角,那么∠B一定是锐角。”显然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直接证明是较困难的,而用反证法就容易证明之。请一同学证明。生:假设∠B是直角,因∠C是直角,所以∠C+∠B=1800,此时∠A=00,这与ABC为三角形相矛盾。所以∠B为锐角。师:请讨论上述证明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生:上述证明推理不完整。因∠B不是锐角有两种情况,即∠B为直角或钝角,必须对两种可能均加以否定,才能证明∠B一定是锐角。师:分析正确。由此在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中如果命题结论的反面不止一个时,必须将结论所有反面的情况逐一驳证,才能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正确.下面看例题:(投影片2)例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由学生回答,教师书写)说明:假设不大于,即或。∵a>0,b>0;∴(由学生回答上述步骤转化的目的是什么?)(推理利用了不等式的传递性)。又由,但这些都与已知条件a>b>0矛盾.∴成立。(投影片3)例4: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已知:如图:在⊙0中,弦AB、CD交于点P,且AB、CD不是直径。求证:弦AB、CD不被P平分。师分析:假设弦AB、CD被P平分,连结OP,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推出:生:OP⊥AB且OP⊥CD。又推出:在平面内过一点P有两条直线AB和CD同时与OP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则原命题成立。证明:(略)(可由投影片给出证明)师:由上述两例题可看:利用反证法证明时,关键是从假设结论的反面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可能与命题的条,或者与已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等相矛盾的结论,这是由假设所引起的,因此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从而肯定了命题结论的正确性。例5:若p>0,q>0,p3+p3=2.试用反证法证明:p+q≤2.师:此题直接由条件推证p+q≤2是较难的,由此用反证法证之。师生共同分析:证明:假设p+q>2,∵p>0,q>0.则:(p+q)3=p3+3p2q+3pq2+q3>8.又∵p3+q3=2。∴代入上式得:3pq(p+q)>6,即:(pq(p+q)>2.(1)又由p3+q3=2,即(p+q)(p2-pq+q2)=2代入(1)得:pq(p+q)>(p+q)(P2-pq+q2).但这与(p-q)2≥0矛盾,∴假设p+q>2不成立。故p+q≤2.师:对反证法的掌握,还有待于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I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