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潮州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2.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A.沙土B.壤土C.黏土D.盐碱土

3.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

4.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5.蜜蜂和蚂蚁等属于()生物。

A.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B.季节性集群C.暂时性集群D.不集群

6.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7.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8.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A.以微观层次为主B.向微观和宏观发展C.以个体层次为主D.以宏观层次为主

9.在陆地群落中,()通常是优势种。

A.种子植物B.被子植物C.灌木D.草本植物

10.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A.水分的限制B.低温的限制C.高温的限制D.养分的限制

11.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A.溶酶体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氧化物酶体

12.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旱生植物通常()

A.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较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13.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14.下列关于顶级群落中,表述错误的是()。

A.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

B.结构和物种组成相对稳定

C.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

D.顶级群落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15.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

16.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猫”传递时,体内该有毒物质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C.鱼D.猫

17.下面四种生物属于K型生长的是()。

A.苍蝇B.大象C.稗草D.盐虾

18.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地区。

A.非洲B.赤道附近C.温带D.北极

19.土壤细菌和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A.菌根B.根瘤C.菌丝D.子实体

20.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

21.原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的速度()

A.快B.慢C.相等D.依具体情况而定

22.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A.成群型B.均匀型C.随机型D.聚集型

23.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

A.网状结构B.团块结构C.团粒结构D.块状结构

24.最先发现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B.孟德尔C.林德曼D.达尔文

25.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26.碳循环是一种()。

A.液相型循环B.沉积型循环C.气相型循环D.混合型循环

27.下面的动物既是三级肉食动物,又是第三级消费者的是()。

A.狼B.鹰C.蛇D.鼠

28.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燥红土B.黑钙土C.灰化土D.红色石灰土

29.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共同签署了()。A.《京都议定书》B.《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湿地公约》D.《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30.在群落中调查了10个样方,油松出现于4个样方中,则油松的()。A.相对密度等于40%B.盖度等于40%C.频度等于40%D.相对盖度等于40%

二、填空题(20题)31.除太阳以外的为生态系统补加的一切能量称为______。

32.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______问题、全球变暖问题和酸雨问题。

33.()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进行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的场所。

34.1935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35.河流、湖泊中______超出规定标准的现象称为水体的富营养化。

36.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类型。

37.瞪羚与猎豹在奔跑上的协同进化是:瞪羚为了逃避被捕食,跑得越来越快,这种生存压力也促使猎豹加快奔跑速度。这是建立在生存竞争上的______。

38.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低于变温动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9.白天由山谷沿山坡而上的风称为()。

40.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死亡率称为______。

41.叶子中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要通过寄主来吸收水分、矿物质的寄生称______。

42.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贮存、流动与转化,可表现为不同的能量形式,常见的有日光能、化学能、动能和______四种。

43.由一个物种经过趋异进化而形成很多物种的现象叫做______。

4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45.南方喜温作物可以移到北方的______上生长。

46.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层次。

47.某地的______温度,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值是影响生物分布的重要指标。

48.在环境条件(食物、领地和邻近其他有机体)没有限制性影响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叫______。

49.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反馈系统中,被捕食者种群的增长,对捕食者来说是一种______。

50.橡胶植物、树脂植物、糖料植物、蛋白质植物、饲料植物和绿肥植物是______种类植物。

三、判断题(10题)51.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观点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的强烈影响。()

52.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和食物调节都属于种群自动调节机制。()

53.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A.否B.是

54.栖居在开阔而多风地区的鸟类常有较致密的羽毛,覆盖并保护其表层皮肤。()

A.正确B.错误

55.生态系统演替的对策,基本上与生物圈长期进化发展的对策是相同的。()

A.正确B.错误

56.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强。()

57.海拔升高与纬度增加对生物栖息地温度的影响通常是相似的。()

A.正确B.错误

58.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59.生态系统中必须有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A.正确B.错误

60.表示某物种在一个群落内的丰富程度,常用多度。()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62.简述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

63.有关群落演替顶极学说中,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有何异同点?

64.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

65.简述水生原生演替的演替系列。

五、论述题(5题)66.叙述水生群落演替的过程。

67.试述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

68.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69.试论述生态系统的能流的途径。

70.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六、单选题(0题)71.下列属于生态因子的是()。

A.温度、食物、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B.温度、光、食物、土壤、氧气、二氧化碳等条件

C.温度、湿度、食物、空气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D.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条件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A解析:蜜蜂和蚂蚁属于社会性集群,内部有等级,这种社会集群是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

6.C

7.C

8.B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宏观方向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方向主要表现为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的兴起。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研究生态学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生态学的科学性。

9.A解析:陆地群落中,种子植物个体数量多、盖度大,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优势种。

10.C

11.D

12.A

13.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14.D解析:A、B、C三项说法都正确,D项中说法有误。群落处于变化的外界条件之下,不可能长久不变延续下去,故选D。

15.B

16.D

17.B

18.D

19.B

20.B顶级格局假说是由R·H·Wjittaker(1953)提出的。

21.B

22.C只有当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随机型。

23.C

24.C

25.C

26.C

27.B

28.D

29.D

30.C频度是指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31.辅助能

32.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

33.生理活动生理活动

34.生态系统

35.氮、磷浓度氮、磷浓度

36.气体型;沉积型;水循环

37.协同进化

38.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多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多

39.谷风谷风

40.生理死亡率生理死亡率

41.半寄生半寄生

42.热能

43.适应辐射适应辐射

44.气相

45.南坡南坡

46.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7.年平均

48.内禀增长率内禀增长率

49.正反馈正反馈

50.经济经济

51.Y

52.N

53.Y

54.A

55.A

56.Y

57.A

58.N

59.B

60.A

61.答案见解析(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

62.(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扩散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5)人类的活动。

63.共同点:

(1)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2)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与生境相适应。不同点:

(1)单元顶极论认为,气候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是第二位的;多元顶极论则认为,除气候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决定顶极的形成。

(2)单元顶极论认为,在一个气候区域内,所有群落都有趋同性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顶极论认为,所有群落最后不会趋于一个顶极。

64.(1)数量特征:包括密度(或大小)、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

(2)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种群的内分布型有3种类型。

(3)遗传特征。

65.典型的水生演替系列依次是:(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2)沉水植物阶段;(3)浮叶根生植物阶段;(4)直立水生植物阶段;(5)湿生草本植物阶段;(6)木本植物阶段。

66.演替包括下列阶段:①沉水植物期。起初池水较深湖底没有有根植物水层中只生长着浮游生物和鱼类水底有螺蚌等底栖生物。水深约3~5m可长沉水植物首先是先锋植物构成湖底裸地。随着湖底有机物质的积累加快湖底抬高水域进一步变浅继而高等水生植物出现。其生长和繁殖能力强垫高湖底的作用更强。②浮水植物期。水深2~3m时开始出现睡莲等浮叶根生植物。因其叶漂浮于水面水下光照条件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原有的沉水植物被推向水较深处。③挺水植物期。水体继续变浅水深1~2m挺水生植物出现其中以芦苇最常见。芦苇的根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岛。水下土地间或露出开始具有陆生环境的特点。从沉水到挺水植物阶段鱼类等典型的水生动物减少而两栖类、水蛭和蜗牛等动物增多。④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水底露出水面之后成为暂时性水池。干燥季节时可能全部裸露。原来的挺水植物被湿生草本植物所取代。动物中蚯蚓、蝗虫和一些鸟类成为群落的成员。而后湿生草本群落又逐渐被中生草本群落所取代在适宜条件下还能发育到木本群落的顶级期。演替包括下列阶段:①沉水植物期。起初池水较深,湖底没有有根植物,水层中只生长着浮游生物和鱼类,水底有螺蚌等底栖生物。水深约3~5m,可长沉水植物,首先是先锋植物构成湖底裸地。随着湖底有机物质的积累加快,湖底抬高,水域进一步变浅,继而高等水生植物出现。其生长和繁殖能力强,垫高湖底的作用更强。②浮水植物期。水深2~3m时开始出现睡莲等浮叶根生植物。因其叶漂浮于水面,水下光照条件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原有的沉水植物被推向水较深处。③挺水植物期。水体继续变浅,水深1~2m,挺水生植物出现,其中以芦苇最常见。芦苇的根发达,可以使水底迅速增高,形成浮岛。水下土地间或露出,开始具有陆生环境的特点。从沉水到挺水植物阶段,鱼类等典型的水生动物减少,而两栖类、水蛭和蜗牛等动物增多。④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水底露出水面之后,成为暂时性水池。干燥季节时,可能全部裸露。原来的挺水植物被湿生草本植物所取代。动物中蚯蚓、蝗虫和一些鸟类成为群落的成员。而后,湿生草本群落又逐渐被中生草本群落所取代,在适宜条件下还能发育到木本群落的顶级期。

67.(1)砂土类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土壤黏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能力差,抗旱力弱。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少,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对块茎、块根作物的生长有利;砂质土通气好,好气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质迅速分解并释放养分,使农作物早发,但有机质累积难、含量低,土壤动物也少。

(2)黏土类土壤中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通气透水性差。黏质土含矿质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好气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和黏粒结合紧密,难于分解,因而积累较多。

(3)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是砂粒、黏粒和粉粒大致等量的混合物,物理性质良好(不太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土壤生物也较多。

68.(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69.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生态系统能流的不同路径。第一条路径(主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草食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所取食消化还有三级、四级消费者等。能量沿食物链各营养级流动每一营养级都将上一级转化而来的部分能量固定在本营养级的生物有机体中但最终随着生物体的衰老死亡经微生物分解将全部能量散逸归还于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