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_第1页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_第2页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_第3页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_第4页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提高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

【Summary】目的:评价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估应用《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的效果。方法:将我校2017级专科助产班级73名学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2016级助产班6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展开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结果: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结论:对于高职助产专业学生展开《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对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Keys】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humanisticcareabilityofmidwifery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evaluatetheeffec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heapplication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Methods:73studentsinthe2017specialmidwiferyclassofourschoolweretakenas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thecourse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and63studentsinthe2016midwiferyclassweretakenasthecontrolgroup,receivingtraditionalteachingmethods,andthestudysituationof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wasanalyzed.Results:Beforeteaching,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intheirhumanisticcareabilityscores(P>0.05).Afterteaching,thetwogroupsofmidwiferystudentshadimprovedtheirhumanisticcareability,andtheobservationgroupofmidwiferystudentshadthebesthumanisticcareabilityscore(P<0.05).Conclusion:Carryingoutthecourseof"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formidwiferystudents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anpromotetheirhumanisticcareability,whichisworthpopularizing.[Keywords]Pediatricnursingtechnolog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vocationalschool;Studentsmajoringinmidwifery;Humanisticcareability在二胎政策的开放,社会对儿科医疗水平的关注下,其《儿科护理技术》课程地位与重要性逐渐显现【1】,故而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利于强化其爱婴观念,从而将其化为行为,付诸在临床工作之中,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我校2017级的护理专科生73例与2016级的护理专科生63例进行分组教学,展开以下的报道。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我校2017级专科助产班级73名学生作为观察组,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22岁,平均(21.57±1.19)岁;2016级助产班63例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22岁,平均(21.49±1.11)岁。2组助产专业学生全部自愿加入调查,并分析其年龄、性别等方面资料,区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可以比较,(P>0.05)。1.2方法

1.2.1对照组助产专业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法,课前,助产专业学生自行预习《儿科护理技术》课本知识,课中由教师集中讲解,针对学生预习出现的问题加以解答,并布置课后作业。

1.2.2观察组护士接受《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如下: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儿科护理技术》中,潜移默化的帮助助产专业学生树立爱婴观念,来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②教师可将助产专业学生安排到幼儿园、早教园等机构,或者引导其进入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婴幼儿测量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促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活动中形成人文关怀意识,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照护婴幼儿,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培养其与婴幼儿家属沟通能力【2】。③教师可借助公众号“儿护微课堂”通等线上学习平台,为学生上传相关的学习资料,不定期发布关于《儿科护理技术》的社会时事热点、电影与书籍,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看,并深入的思考,相互分享心得与体会,教师给予正向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指引。1.3观察指标

以CAI关怀能力量表对2组助产专业学生在教学前、教学后的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勇气、耐心与认知共3个维度,共计37个条目,以7级评分法加以评价,1分为完全不符合、7分为完全符合,分值越高,代表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越高。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表示计量资料为(±s),对比检验为t,统计学意义差异,以p<0.05为检测标准。结果

对比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见下表。

2组助产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组别例数(n)教学前教学后观察组(n)73178.15±25.27193.39±21.26对照组(n)63178.73±24.25180.82±22.58t值1.1226.497p值>0.05<0.05讨论

儿科收治的患者多为婴幼儿,属于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3】。然而,我国当前护理专业的学生,其人文关怀能力较为欠缺,以往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法,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因此,在《儿科护理技术》教学中,将其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案例导入、情景模拟及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强化学生的爱婴观念【4】。加之,课程思政是一种构建全员、全程及全课程育人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主张各类课程与思政政治理论课程有机的结合,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这不仅极大程度上丰富教学模式,还顺应新时代对儿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儿科护理质量的要求,利于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5】。从文中研究数据上看,教学前,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区别不显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2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助产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最优,(P<0.05)。由此可见,对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能够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为患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积极推广与借鉴应用。Reference:

[1]白蔡.全媒体时代下高职护生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21,38:232-233.

[2]韩美玲,张净雯,尤思淼,王红明.思政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课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5:128-129.

[3]马娜,朱竹青,张玉红.微时代下提高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思政实效性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