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
枣庄市
山东省辖市,以煤炭、电力为主的工矿城市。位于省境南部,京沪铁路纵贯西部,南与江苏省相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3065平方公里,人口万。春秋时为鄫国,楚设兰陵邑,金置峄州,明改州为县,清因之。1960年建枣庄市。市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部为起伏的低丘陵,一般海拔200~300米;中部为准平原和山前平原,海拔约60米;西部滨海地带为湖积淤积平原,海拔50米以下。枣庄有煤、铁、铝矾土、石膏等矿藏资源,尤以煤储量最大,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纪地层,煤质优良,是中国重要炼焦煤产地之一。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规模大,所产优质炼焦煤,近半数运往沪宁杭等地,并有部分出口。南郊十里泉电厂是大型坑口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有“鲁南明珠”之誉。其他工业有纺织、建林食品、化工等,多分布在市区的南部和西北部。农产品以粮食、棉花、花生、烟草、油菜为大宗。市境西部有大面积的石榴种植园。(陈龙飞)
泽当镇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驻地。藏语意为“玩耍的坝子”。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南岸,海拔3500米。属乃东县管辖。泽当背山靠水,土地肥沃。年均温℃,最热月均温℃。年降水量409毫米。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农业发达,有“西藏粮仓”之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籽等。手工业以产细氆氇、花围裙、印经纸著称。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铬矿为最,质量好,储量大。泽当历史悠久,相传兴建于唐朝以前,被认为是藏族的发源地。吐蕃王朝最早在泽当建都,附近建有许多古老的宫殿。有吐蕃松赞干布时建的昌珠寺(又称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最早住在此寺,至今寺中保存有文成公主塑像。昌珠寺南10公里附近建有藏族历史上第1座宫殿——雍布拉岗宫,是吐蕃第一代赞普松布赞普的王宫。乃东县温区建有邓柯梯寺;颇章区建有邓格颇章和金成公主的宫殿——傍塘宫。泽当西40公里雅鲁藏布江北岸,海不日山下有西藏第1座寺庙——桑耶寺,有西藏“寺庙之祖”之称,现部分为沙丘淹埋。(温景春)
扎仓茶卡
西藏自治区盐湖。亦称张张茶卡。地处北纬32°33′~32°35′,东经82°15′~82°31′,自治区西部阿龙干累山北麓,阿里地区革吉县盐湖区,黑阿公路北侧。东西长32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由3个湖泊组成。湖水深~米,pH值~,矿化度~克/升,属硫酸镁型盐湖。扎仓茶卡四周第四纪湖相地层广泛分布,发育了三级阶地,属荒漠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稀少。湖中含有丰富的石膏、芒硝、食盐、钾芒硝等矿产资源。(温景春)
扎加藏布
西藏自治区最大内流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岗盖拉西南的现代冰川末端,源头海拔5400米,全长480公里,总落差870米,平均坡降‰。扎加藏布流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且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水系发育不对称,河谷走向受构造断裂控制,以东西向为主,间有南北向的转折,最后注入色林错。上段东西向,长约80公里,为宽谷盆地,冰碛物发育;中段河谷宽窄相间,长约170公里;下段长230公里,色林错附近沼泽发育。扎加藏布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河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76年5月于中游中堡大桥附近测得水面宽98米,平均流速米/秒,平均水深米,流量约为61立方米/秒,矿化度为613毫克/升。扎加藏布地处高山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年降水量少,湖泊星罗棋布,盐湖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纯牧区。(温景春)
扎兰屯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辖市,文化教育及经济贸易中心,避暑胜地。位于大兴安岭北段东南麓,雅鲁河畔。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城区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原名八家子。东清铁路通车建站后,清派员驻军,更名扎兰屯,满语即“六品官屯军地”之意。市境为群山环绕,登城北羊鼻山,可饱览自然景色。市内有吊桥公园,吊桥建于1905年,为铁索弦牵木质结构,人行其上,恍若泛舟碧波之上。公园景物以奇特、自然取胜。工业有丝绸、制糖、制药、造纸、陶瓷等部门,产品远销国外。有专科学校4所。(林儒耕)扎陵湖
黄河上游大淡水湖。又称“查灵海”。藏语意为白色长湖。位于青海高原玛多县西部构造凹地内,居鄂陵湖西侧。湖面海拔4294米,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公里。面积526平方公里,水深平均米,最深处在湖心偏东北一侧,蓄水量46亿立方米。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渠(藏名玛曲)汇成之黄河。自西南一隅流入,由东南一隅流出,湖心偏南为黄河主流线。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湖,风浪泛起时湖面呈灰白色,故有白色长湖之称。湖中多浮游植物,鱼类资源丰富,与鄂陵湖同为青海水产捕捞基地之一。湖西部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3小岛,夏季大群候鸟聚居,也称鸟岛。湖滨多为亚高山草甸,为重要牧场。(魏晋贤)扎龙自然保护区
见齐齐哈尔市。扎日南木错
西藏自治区第3大湖。亦称塔热错。位于藏北高原南部,介于北纬30°44′~31°05′,东经85°19′~85°54′,阿里地区措勤县境内。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宽18公里,面积1023平方公里。海拔4613米,平均水深米,最大水深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米。pH值,矿化度为克/升,属咸水湖。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地势开阔。东岸湖积平原宽达20公里,沼泽发育;北岸和西岸发育有10道古湖岸线,最高一级高出湖面百米;东南部湖滨地带发育有三级阶地。湖区地处藏北高寒草原地带,气候寒冷、干旱,为纯牧区。扎日南木错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藏布、达龙藏布。措勤藏布发源于冈底斯山,全长253公里,流域面积9930平方公里。(温景春)乍浦镇
杭州湾北岸重要商埠和海防重镇。位于浙江省平湖县南部,倚山面海,为历代军事要冲。人口万。自南宋以来即为商港,元曾设市舶司,开港对外贸易。著名的明嘉靖“梁庄平倭”战役和清道光鸦片战争中“观山湾抗英”战役,均为保卫乍浦镇而进行。乍浦港是沟通外海和内河航运的重要港口,孙中山曾计划于此开辟东方大港。现与邻近沿海港口有货运往来。沪杭公路和嘉(兴)乍(浦)公路在此交接,交通方便。镇东南九龙山麓海涂,沙质坚净,已辟为海滨浴场,并建成九龙山风景区。沿海高公山顶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晨还可观赏“日月合璧”奇景。(俞康宰)湛江市
广东港口城市,省辖市,华南对外贸易基地之一,粤西工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辖4区及廉江、吴川、徐闻、海康、遂溪5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人口万。湛江旧称“广州湾”,原属遂溪和吴川两县境地。1899年后曾为法租界,1943年被日军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改置省辖市,始称湛江市。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市境面向南海,背靠云、贵、川、桂等省区。扼粤西、海南岛交通要冲,形势险要。麻斜海、湛江港水域面积826平方公里,岸线长达237公里,港阔水深,是中国华湛江港输油码头南天然良港。市境邻近南海西部海域的北部湾油田,富油、气资源及热带农业资源和海洋水产资源。主要工业部门有制糖、鱼类加工、罐头食品、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皮革、轻型电器等。蔗糖日榨能力仅次于珠江三角洲,居全省第2位。近年又发展了家用电器工业。郊区盛产精盐、黄花、马鲛、石斑、鱿鱼、龙虾及胡椒、香茅、咖啡、菠萝等。市境的赤坎和霞山两区,相距颇远,各具特色。赤坎居茂名和广西合浦间的公路中心,工商业繁盛;霞山濒临湛江港,码头,仓库林立,旅馆商店较多,海运外贸发达。湛江港拥有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有黎湛铁路通往内地。市境有寸金桥公园、海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临海街道椰林和碧海相衬映,风景优美。海陆空等交通设施齐备,和广州、海口及桂林联系便利。市内设有热带作物粤西试验站。(张克东)张北-围场高原
内蒙古高原的南缘部分。河北省畜牧业基地。介于北纬40°48′~42°47′,东经113°54′~118°。行政区划上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张北、康保、沽源3县境,尚义、崇礼、赤城和承德地区丰宁、围场县的部分。东、北、西三面均为内蒙古自治区,南面以狼窝沟—大滩—老窝铺—山湾子一线与冀北山地丘陵为界。面积万余平方公里,约占河北省总面积9%。地质基础大部属于内蒙古台背斜,局部属于察哈尔槽向斜。震旦纪以来为长期稳定隆起的剥蚀地块。燕山运动时花岗岩侵入,褶皱发育,拗陷盆地多在中生代形成,喜马拉雅运动又形成断裂;有火山活动,喷发了大量中、酸性火山岩和汉诺坝玄武岩,经长期剥蚀侵蚀,形成高原剥蚀面,雕塑出现今的波状高原景观。地势高耸,但地面起伏不大,一般海拔1400~1800米。山地、丘陵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平缓,有“远看似山,近看是川”之说。大致可分为3部分:①北部为阴山余脉组成的疏缓丘陵,多为古老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相对高度一般百米以下,坡高小于15°,丘陵间常有宽阔谷地,固定、半固定沙丘散见于东部局部地区,沿河两岸有沼泽分布。②南部地势较高,为内、外流域分水岭,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西段为汉诺坝玄武岩形成的张北熔岩台地;中段为中、酸性侵入岩组成的垄状山地,最高峰花皮岭海拔2129米;东段则为低山丘陵,间有黄土分布。③中部波状高原面积最大,为一系列岗梁、滩地、湖淖相间分布组成,一般海拔1400米。岗梁多由变质岩、花岗岩组成,相对高度不足50米,坡缓;滩地地面坡度一般小于3°,最大亦不及10°,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尚有下湿滩、二阴滩、干旱滩之分,是主要牧场所在;湖淖多为拗陷盆地积水而成,也有风蚀湖盆或河道壅塞所致,大小近百个,以安固里淖为最大。高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4℃,极端最低温(御道口)-℃,是河北省最冷之地。全年冬季较长,基本无夏。降水量东部500毫米,干燥度,西部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干燥度,故东部属半湿润区,西部为半干旱区。全年10℃以上活动积温约2000℃,仅适宜低温作物生长。大风、冰雹、霜冻危害较大。地表水东部为外流区,为滦河、老哈河的发源地;西部为内流区,常年性河流稀少,河流短小,水系紊乱,多注入湖淖;湖淖多而面积不大,湖盆浅缓而水质不佳。高原温带草原辽阔,为内蒙古草原的一部分,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随湿润程度的变化,东部广大地区为草甸草原,以狼针草、羊草占优势,杂草比重较大;西部则为干草原,优势种为克氏针茅、短花针茅、羊草、冷蒿等。高原草场优良牧草多,如羊草、披碱草、无芒雀麦、冰草、寸草、大麦草、赖草、草木樨、野豌豆、斜茎黄芪、寸草苔、花苜蓿等,营养价值高,产量大,牲畜喜食,已发展为河北省的牧业基地,以牛、马、骡、羊为多,尤以“张北马”驰名。此外有多种药用植物和特产蘑菇。张北县境有大型硅藻土矿,适宜露天开采;大铅锌银矿亚矿带储量丰,易采易选。张家口地区所属各县的多种天然宝石,远销海外。(邓绶林唐学曾)张家港市
江苏省乡镇工业发达县级市,对外贸易港口。位于省境东南部,北临长江。面积772平方公里,人口万;市府驻地杨舍镇,人口万。1961年设沙洲县,1986年改置张家港市,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80年代以来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年产值超过30亿元。部分产品出口国外。张家港位于杨舍镇西北、长江南岸,为新建长江江口段海轮、江轮、内河航船联运换装港口,亦为上海经济区的组合港。1982年起对外开放。港口北屏双山沙,避风防沙,无淤积之虞,为天然深水良港,可供万吨级海轮和5000吨级江轮停靠。背靠苏州、无锡、常州3市,均有公路和内河航道联系;东距上海市吴淞口144公里,有长江航道和申张内河航道直达,有利于苏南各市、县物资出口,亦为上海港分流港口。中转出口物资可直达日本、东南亚、西欧、非洲。(单树模)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著名砂岩峰柱地貌和天然森林公园区。位于湖南省大庸布东北武陵源区。辖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毗连地域,处于澧水二级支流索水的上游;从海拔1334米的“兔儿望月”山顶到325米的索溪峪口,相差1009米。地面由西南向东北和缓倾斜,周围由砂页岩与灰岩岭脊环绕,其间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台状剥夷面上,发育千崖万壑,瑰奇多姿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被誉为湘西北武陵山区的风景明珠。这一地区地层较古老,分布晚古生代中晚泥盆世(距今约亿年前)的滨海碎屑堆积,经漫长复杂的成岩过程,形成一套主要由肉红色与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砂质页岩组合的岩层,胶结紧固致密,具有脆性块状结构;厚度达500余米,由于缺失盖层,大部裸露地表。燕山运动使湘西北大面积隆起成为缓和舒展的褶皱陆地,这一地区即处于桑植复式向斜内的三官寺向斜往西南扬起封闭段。晚近又受新构造运动掀斜抬升的影响,西北边缘产生单斜构造,往中部及东南部则呈和缓倾斜状态,因而大片岩层产状基本接近水平,岩层顶部仍保持原始层面。在长期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应力作用逐渐发生破裂,目前可见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的几组垂直节理,为风化剥蚀提供条件。气候属季风型雨洪区,流水作用强烈,冬有霜雪寒冻。在以流水为主导,伴随重力崩塌和生物作用及温差变化等营力组合作用下,处于掀起和裸露部位的厚层平缓岩体不断遭受侵蚀切割而逐渐分崩离析、化整为零,形成现存的大小奇峰异石。地区内又有各式方山地形,并有众多的棱方状和塔式岩峰及高墙城垛式的峭壁,耸立在沟壑及寨堡边侧。天生桥、仙人桥高跨深涧之上,金鞭溪、十里画廊、百丈峡等均为幽深狭长的河谷。富有地区性的石英砂岩峰林特色,比中国其他地区的丹霞、喀斯特地貌显得独具一格。张家界与索溪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物繁茂,树种资源丰富。有珙桐、银杏、银鹊树、香果树等许多古稀珍贵树种;马醉木-黄山松常成岩峰峭壁建群种;巴东荚蒾-枫香、槭树-仿栗林、楠木林、复穗鹅掌柴-勾栗-黄杞-银木荷林、杜鹃-枹树或白栎林、多种润楠-稠李-槭树林等广布;近期营造大片杉、松、檫、臭椿等人工混交林;野生猕猴桃与多种中草药植物也很丰富。山林间还栖息有猕猴、林麝、岩羊、鼯鼠、灵猫、斑羚、苏门羚、大鲵、水獭及红腹角雉、长尾雉、锦鸡等珍禽异兽。张家界已辟为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定为自然保护区。(邓美成)
张家口市
河北省辖市,新兴工业城市,张家口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省境西北部。辖6区及宣化县。面积2964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580平方公里,人口万。三国魏晋时为乌垣校尉治所。明宣德四年(1429)筑张家口堡,始有张家口之名。历为州、府、县治。清雍正二年(1724)张家口厅曾侨治于此。1928年起为察哈尔省府驻地。1939年设市。1945年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1952年划归河北省。市境位于冀西北山间盆地北部,北靠坝上高原,南处洋河盆地,海拔720米。境内多山,如东、西太平山、凤凰山、高泰山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年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短,多风。清水河、洋河等流经。地层古老,有一断裂带,侵入岩发育,富煤、铁、金、铜、锰、铅等矿藏。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1条铁路——京张铁路终点,后铁路延至包头,称京包铁路,是北京联系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的门户,另有支线联结庞家堡矿区。公路发达,地势险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神京屏翰”。张家口历史上即为著名塞外商埠,皮毛加工业发达,有“皮都”之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建成以机械、食品、冶金、化工、电力为主的工业城市。凿岩台车、地质钻机、推土机、电石等均为中国著名产品。裘、革上衣,羊剪绒和挂毯畅销国际市场。特产口芪、口蘑、宣化葡萄和“口皮”驰名中外。工业布局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的宣化工业区,以煤炭工业为主的下花园煤炭和电力工业区,以铁矿开采为主的庞家堡矿区和市区南部的机械、纺织、建材工业区。南郊沙岭子为新兴电力工业基地。市内有河北建工学院等大专院校6所。万里长城通过市境,以大境门沟通长城内外。市内有赐儿山、水母宫、镇朔楼、清远楼、五龙壁和辽墓等名胜古迹。(邓绶林唐学曾)
张掖市
甘肃省河西走廊仅次于武威的第2大县级市,张掖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上。面积4240平方公里,人口万。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置张掖郡,郡治掖得城。历后汉、三国至晋代,因黑河改道东移,始迁郡治于黑河东岸的今张掖城,改名永平县。前凉、前秦、后凉至北凉均曾建都于此。北魏为西凉州治。西魏改名甘州,因城西甘浚山麓泉味甘洌得名。唐为甘州张掖郡治。元为甘肃省会。明属陕西行都司甘州卫。清为甘州府治张掖县。1913年废府留县。1956年设市。市境所在的绿洲,富庶超过武威,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海拔1474米,年均温7℃,1月均温℃,7月℃,年降水量129毫米。属温带干旱气侯,冬长夏短(20天),秋短于春。历史上为南北交通的“龙城(匈奴王庭)古道”与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交会点。汉以来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河西政治、军事及交通中心城市。工业有电力、煤炭、化工、机械、化肥、纺织等。兰新铁路横穿市境,设有5个车站。城内大佛寺正殿有西夏(1089)建木胎泥塑“释迦涅槃”卧佛,身长米,肩宽米,栩栩如生。西来寺、钟鼓楼的唐钟及城郊的西城驿得故城,均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西25公里的甘浚堡(今甘浚乡),系1937年红四方面军(西路军)进入张掖后总指挥部所在。(冯绳武)
章丘县
山东省济南市辖县,中国龙山文化遗址所在地。位于省境鲁中山地与鲁北平原之间,胶济铁路横贯中部。面积1855平方公里,人口万。县府驻明水镇。秦为齐郡,汉属青州,隋改今名。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除小麦、玉米、甘薯外,明水香稻、章丘大葱是闻名中外的特产。矿产资源丰富,工业有采煤、化肥、水泥等。历史上手工制铁业发达。章丘多名胜古迹。明水风景秀美,尤以泉水最著,百脉泉、东麻湾、西麻湾等均为著名泉池。县境西部平陵城是西汉济南国都城。城西16公里处龙山镇是龙山文化发源地。约5000年前,龙山镇城子崖附近,居民渐繁,开始筑城建国(谭国都城即设于此),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发掘出的壁薄如蛋壳的黑陶器,造型匀称,质地细腻,色泽漆黑光亮,代表了中国文化史的重要阶段,是中国文物的稀珍。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树德)獐獏
中国特大暴雨发生地。位于河北省内丘县太行山东侧,地处滏阳河流域。1963年8月上旬华北地区上空出现的稳定低压槽,与北上的低涡相遇后增强了低涡,携带大量水汽的西南及东南气流又不断输送到太行山前,加以辐合线、辐合中心等中小系统的活动和地形抬升的影响,在獐獏等地形成一场特大的、一般称为“”暴雨。暴雨强度之大、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均创中国当时的实测记录。1963年8月1~8日,暴雨(大于50毫米)日数达6~7天。獐獏8月4日1天雨量即达865毫米,超过了年降水量(700毫米),3天(8月3~5日)雨量1458毫米,7天(8月2~8日)雨量2051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的倍,为中国陆地上的最高纪录。以獐獏为中心的暴雨区范围很大,1天雨量大于50毫米等雨线的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大于200毫米的面积万平方公里,而大于500毫米的范围亦达990平方公里;3天雨量50毫米、200毫米和500毫米所覆盖的面积分别为万、刀和万平方公里;7天暴雨量分布的范围更广,大于100毫米的面积即达万平方公里,大于200毫米的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大于500毫米的范围有万平方公里,即使大于1000毫米的雨区也有5430平方公里。暴雨产生的水量:最大1天、最大3天、最大7天暴雨量所降总水量分别为122亿立方米、315亿立方米和600亿立方米,致使海河流域南部各河洪水泛滥,形成“”特大洪水。(邓绶林唐学曾)
彰化县
台湾省重要农业县。位于台湾岛西中部,西临台湾海峡,北、东、南分别与台中、南投、云林3县接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余万。县府驻地彰化市位于八挂山麓平原上,旧称半线社。清初属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设县。日本占据时属台中。台湾光复后,1950年夏设彰化县。县境除东跨八挂山台地外,90%为平原。西南约10公里有鹿港,曾是台湾早期发展的港口之一,与大陆漳州、泉州等地往来最频,今淤废。彰化平原土壤肥沃,年均温约℃,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开垦以来,农业发展很快。纵贯铁路筑成后,彰化成为西中部经济活动中心;后因近邻台中市兴起,遂渐居次位。县内农产品丰富,农产品加工业发达。除彰化市和鹿港外,尚有员林、溪湖、北斗等重要镇市。其中员林镇为重要食品加工业中心。彰化市旧城东门外的八挂山(海拔仅97米),是甲午战后1895年8月28日台湾军民与日军血战的著名战场。现八挂山已辟为游览胜地。纵贯铁路山、海2线在彰化市东北会合,过市区南下;省第1号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亦均自此通过。浊水溪下游为彰化、云林2县界河,除铁路桥外,自东而西有中沙、西螺、新西螺等大桥,分别为高速公路及各纵贯南北的公路干线所经。(吴壮达)
漳平市
福建省龙岩地区辖市,福建重工业建设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中南部,九龙江上游。面积2975平方公里,人口万。明置县。1990年撤县设市。九龙江流经市境中部,横切戴云山脉和博平岭,使全市地势从南、北、中部向河谷倾斜。中部为九龙江河谷丘陵地带,向西侧成阶梯状上升;南、北部均为中、低山所盘踞。山地中散布有不少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和山间盆地是农业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九龙江及其支流滩险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气候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之间,垂直差异明显。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茶子等,果产以桃、柑橘为主。永福以产茶花著名,远销京沪等地。林木蓄积量751万立方米,森林工业较发达,是福建省木材工业主要分布地区;林化产品有松香、松节油。煤铁资源丰富,冶金采掘业在工业各部门占重要地位。铁矿以潘洛铁矿为著,矿石含铁率在50%以上,为重要平炉富矿。其他有电力、煤炭、机械、食品等工业。鹰厦铁路贯穿中部,与漳(平)龙(岩)及正在建设中的漳(平)泉(州)铁路相接,对外交通便利。(赵昭昞)
漳浦县
福建省漳州市辖县,福建商品粮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及全国盐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东南沿海。面积1948平方公里,人口万。县府驻绥安镇。唐代由龙海县划南部置县。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呈有规律分布,其中丘陵面积最大,但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沿海地区自营造防风固沙林后,风沙威胁明显减轻。属南亚热带气候,台风影响显著。粮食生产以稻谷为主,其次为甘薯;经济作物以芝麻、烟叶为重要。产量分别居全省第1、第2位;其他有花生、甘蔗和黄麻等。水果以芦柑、乌叶荔枝、菠萝最著名。大坂农场为福建亚热带经济作物基地之一,以生产柑橘、龙眼、荔枝、菠萝、剑麻等为主,并种植橡胶。矿产以玄武岩风化壳型铝土矿为主。工业主要有粮油加工、制糖、制盐、造纸等,漳浦盐场具有全国意义。县境面临礼是列岛渔场。盛产鲳、鲨、大黄鱼、对虾、丁香鱼等。海水养殖以海带、蚶、牡蛎为主。水陆交通便利,水运以旧镇为中心,可通航厦门、汕头等地。为振兴漳浦经济,1984年起扩大蔗田面积,建立蔗糖中心;围港养鱼,建立养殖中心;种植花卉,建立花卉中心。县境梁山东麓有海月岩胜境;在赵家堡有优美的古岩画。(赵昭昞)
漳州市
福建省辖市,历史文化名城,轻工业城市,著名“水果之乡”。位于省境东南部,九龙江下游。辖1区及龙海、云霄、漳浦、诏安、长泰、东山、南靖、平和、华安9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265平方公里,人口万。归侨和侨眷较多。唐建州制,明、清时期为漳州府、道所在地。明代以盛产漳缎和蔗糖著名,对菲律宾贸易往来频繁,历史上曾是福建沿海的商港和对外贸易港市。清初厦门兴起后,漳州成为重要商业城市。1951年析龙溪县城区设地级市。市境位于漳州平原,河网密布,属南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农业发达。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黄麻、花生等。平原散布有小丘,多辟为果园。果品种类多,尤以香蕉、芦柑、荔枝、柚子、菠萝最负盛名。水仙花驰名全国,热带经济作物有橡胶、剑麻等。工业以食品工业最发达,所产“水仙花”牌食品罐头及蜜饯、果汁等享有国际声誉。漳州糖厂是福建省大型糖厂,纺织工业有大型麻纺厂、毛纺厂和织布厂。传统、创新产品有片子癀、八宝印泥、风油精等,畅销国内外。鹰厦铁路有支线通漳州,水陆交通方便,为九龙江流域物资集散中心,1984年漳、泉、厦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漳州重点发展食品、纺织、电子和塑料等工业。市境还探明地热温泉56处,地下热水纵贯市区,已初步开发利用。市西芝山为著名风景区。南郊丹霞山麓有建于初唐的南山寺,为闽南著名古刹。浦南有唐开漳陈元光将军墓,为省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市属东山、漳浦、龙海、南靖4县发现了古岩画;华安县有明代中国名瓷“漳窑”遗址。诏安县境有直径米的特大古土楼民宅“在田楼”八卦楼。市境还辟有面积61公顷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赵昭昞)樟木镇
中国通往尼泊尔的重要口岸。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波曲西岸,海拔约2300米。中尼公路经此。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且多集中在3~10月。属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等。由樟木下行7公里,可达海拔1600米的中尼两国界桥友谊桥,桥边建有象征中尼两国人民友谊的石象和友谊亭。由此向北到海拔3800米的聂拉木,河流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自然垂直带谱明显,动植物资源丰富。1982年建立樟木自然保护区,对以樟木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进行重点保护。(温景春)
樟树市
江西省宜春地区辖市,赣江中下游物资集散地及水陆交通中心,著名“药都”。位于省填中部,袁水入赣江的汇流处。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万。隋为新淦县地。南唐始置清江县。明、清皆为临江府治。1950年县治由临江迁樟树镇。1988年撤县,改设樟树市。浙赣铁路与赣粤公路在市境交会。工业有制药、酿酒、皮革等;矿产有盐。农产有水稻、芝麻、油菜籽、小麦等。樟树市自古即以中药材集散和加工炮制著名,枳壳、陈皮、樟头红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首位。土特产有“四特酒”和红橘。古迹有鸣水桥、大观楼、万寿宫等。市境东南隅的皂山景色秀丽,为著名道教胜地。(易宜曲)
招远县
山东省烟台市辖县,中国著名黄金产地。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西北部,西北濒临渤海。面积1380平方公里,人口万。县府驻招城镇。东汉设曲城县。金始置招远县。县境位于胶东丘陵西部,地形复杂破碎,丘陵河谷交错分布。东北部地势高峻,主要由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组成,山脊呈锯齿状,雄伟挺拔,以罗山最高,海拔759米。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斜贯县境。丘陵海拔在400米以下,起伏和缓,呈现浅丘宽谷的波状剥蚀平原景象。矿藏资源丰富,有金、银、铁、石棉、铜、铅、锌等。其中金矿分布较广,开采历史悠久,有玲珑金矿等大小采金点200余个,产量居中国各县之首,素有“金城天府”之誉。农产以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沿海盛产带鱼、鲅鱼等经济鱼类。主要土特产品有网扣和粉丝。县城东的东汤热泉,涌水量大,水温可达100℃,建有地热电站、温室、大型疗养浴池、游泳池和水上风景区。(陈龙飞)
昭君墓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旧城南郊大黑河畔。王昭君名嫱,汉代选入汉宫为待诏,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和汉求婚,汉元帝将昭君以义女公主身份嫁之。昭君墓为夯筑大土丘,有土阶可登,土丘前原有石马、石幢等物,现仅存石碑6块。土丘现高33米,占地公顷,平地兀起,顶端立一朱栋青顶凉亭,壮观秀丽。相传每秋霜冻,附近草木枯黄,惟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得名“青冢”。现经修饰,栽育青松绿草,凉棚花架,并建有展室、客厅等。1963年董必武来此凭吊并提《谒昭君墓》一诗,刻碑立于墓前,赞昭君出塞和亲的卓识和功绩。(林儒耕)
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5公里九嵕山。昭陵首创唐代“依山为陵”的制度,是关中唐十八陵中最有代表性的帝皇陵园。面积2万公顷,周长60公里,以九嵕山为基点向东南和西南呈折扇形展开。陵园内有陪葬墓167座,是中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陵园。地面、地下遗存有大量珍贵历史文物。举世闻名的“昭陵六骏”浮雕原陈放在昭陵祭坛内。1972年在陵园东南的陪葬墓李勣墓地建立了昭陵博物馆,陈列20世纪50年代以前昭陵地面仅存的22块神道碑和此后陆续发现的神道碑及出土的墓志铭,称“昭陵碑林”,是唐初书法艺术的瑰宝。著名的有欧阳询的温彦博碑、褚遂良的房玄龄碑、王知敬的李靖碑等。还有大量彩陶器物、陶俑及色彩绚丽、布局严谨的壁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健超)
昭通市
云南省昭通地区辖市和行署驻地,云南通往四川、贵州门户。面积2167平方公里,人口万。秦汉时,昭通一带属夜郎国西部地区,西汉后为犍为郡朱提县。唐南诏政权时为乌蒙部地、乌蒙宣慰司等。元置乌蒙路、东川路、芒部路。明为乌蒙军民府、东川军民府等。清初改乌蒙府为昭通府。1913年废府为县。1981年改为昭通市。市境位于滇东高原北部,南部与东南部为高原残留部分,起伏和缓。北与西北部受金沙江及其支流的切割,地形破碎。市区处于高原面上的陷落盆地内,两侧为乌蒙山、五莲峰山地。盆地面积约525平方公里,底部有丰富的褐煤沉积。横江支流洒鱼河流经盆地西侧,沿河有较低平的冲积平原。属暖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多寒潮入侵。年均温较低,约℃,冬季最冷月均温2℃。由于开发较早,自然植被破坏严重。矿产丰富,有煤、铁、铅、锌、铜、石英砂、铝土矿等。其中褐煤储量约79亿吨,为中国较大褐煤矿。工业有采煤、毛纺、食品加工、制革等,皮大衣、地毯、葡萄酒、昭通酱均为名产。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烤烟、油菜等。公路干线主要有昆明经杨林至杉木箐的干线,由昭通经威宁至水城的干线和通往彝良、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和威信等公路线,并可经此至四川和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昭通龙洞是著名名胜区。(陈永森王霞斐)
赵县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辖县,中国雪花梨生产基地。位于省境中部偏南。面积675平方公里,人口45万。县府驻赵州镇。汉为平棘县,晋为赵国,北魏置赵郡,曾为赵州治,隋改为赵州。1913年改为赵县。县境位于河北平原,光热充足,地下水丰富,利于井灌,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农业发达。东部为沙质褐土,适于雪花梨生长。特产雪花梨俗称象牙梨,个大,皮薄、汁多、含糖分高,成熟后洁白如雪,故名,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优质水果之一。横跨洨河上的安济桥,又称“赵州大石桥”,建于隋开皇年间。桥长米,宽米,跨度米,是世界上建造最早、跨度最大的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拱顶高出拱脚米,高度与跨度比为1:5。设计精巧,造型美观。两侧玉石栏杆由狮子柱头和雕有各种龙兽状的栏板组成,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有中国现存最大的陀罗尼经幢(建于北宋)和金明昌年间(1190~1196)建的永通桥(又名小石桥),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绶林唐学曾)肇庆市
广东省辖市,西江流域最大轻工业城市,西江下游重要河港和物资集散中心。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西江北岸。辖2区及高要、广宁、四会、新兴、罗定、云浮、德庆、郁南、封开、怀集10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705平方公里,人口万。汉置高要县,隋唐为端州治。宋以后为肇庆府治。1912年改高要县。1958年析城区置市。1959年撤市并入高要县,
1961年复设市。地处西江下游梧州与广州之间咽喉位置上,形势险要,为著名军事要塞,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曾为当时两广政治和军事中心。肇庆又是水路航线中心,与西江、绥江、南江、贺江等主要港口构成水运网。三(水)茂(名)铁路通过市境后,成为水陆联运重要枢纽。商业繁盛,沿江一带为仓库码头集中地区。工业有机械、化学、印刷、纺织、塑料、酿酒、制糖、工艺美术等部门。所产端砚、牙雕等工艺品,历史悠久,蜚声国内外。此外有花草席、花篮,以技艺精湛,美观大方见称。市郊产莲藕、芡实、蒲草等。肇庆素为岭南著名游览胜地。北郊有星湖、七星岩,以喀斯特地貌景色著称。全市最高点鼎湖山是世界著名植物保护区(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主峰鸡笼山海拔988米。鼎湖山南麓有明代建筑的庆云寺,为岭南名刹。羚羊、大鼎、三榕等峡为西江名胜;市区有古城墙等文物古迹。市属封开县境有北回归线通过,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高要县境有大型金矿,储量居广东省首位。(徐俊鸣
司徒尚纪)
浙东运河
见杭甬运河。浙江省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简称浙。介于北纬27°12'~31°30',东经118°~123°。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大陆岸线长约2200多公里,沿海有大小岛屿2161座,占全国岛屿总数的2/5。其中舟山岛面积472平方公里,是中国第4大岛。全省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面积1%强,是中国面积较小省区之一。1990年人口万。辖2地区、9地级市、16县级市、50县、1自治县。省会杭州市。自然条件地质地貌与水系
地质构造上,从西北向东南沿海分属扬子准地台的浙西台褶带、华南褶皱系的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褶皱系3个单元。经受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频繁。丘陵山地广布,约占全省陆域面积%,平原仅占%,河湖水域占%,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呈北东—南西走向,与海岸斜交,分南、中、北3支。南支由浙闽边境的洞宫山脉向东北伸展至雁荡山脉,过瓯江称括苍山脉。中支位于西南部,由福建伸展至浙江的仙霞岭山脉,为浙江诸山之祖,是钱塘江和瓯江上游的分水岭,向东北伸展为天台山脉、会稽山脉、四明山脉,继而入海下陷成舟山群岛。北支由江西、安徽及浙江境内的怀玉山脉,伸入浙西北成为天目山脉,向东北伸展为莫干山。天目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海岸线曲折,沿海岛屿星罗棋布。矿产有金属、非金属数十种。其中非金属矿主要有明矾、萤石、膨润土、沸石、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石英砂、叶蜡石等。金属矿有铅、锌、金、钨、钼等。钱塘江、甬江、椒江、曹娥江、瓯江、飞云江和鳖江均源出西部山区,独流入海。东、西苕溪入太湖。上、中游多峡谷、急流。各河流出峡谷后,下游属潮汐感应区,形成河曲发育的平原型河流。此外有京杭运河,起自杭州拱宸桥,经桐乡、湖州等县市进入江苏省,省境长129公里。浙江湖泊主要分布在浙北平原,但最大湖泊东钱湖却在浙东鄞县,面积22平方公里。气侯与植被
全省除山区外年均温在15~18℃,1月均温~℃,7月~℃。10℃以上活动积温自北而南约4800~5600℃,无霜期长243~276天。海洋岛屿的气温与极值分别较大陆延迟1个月。全省年降水量1100~1900毫米。最高可达2200毫米,省境西南部和山区的降水量高于沿海平原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4~9月的梅雨和台风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亚热带针叶林和亚热带竹林等为全省主要林型。且多银杏、白豆杉、百山祖冷杉、金钱松、香果树等第三纪的孑遗种。生物种类复杂:植物种类达3000多种,乔木树种1250种;野生动物中有脊椎动物630多种,鸟类400多种,其中有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25种。自然地理区
全省自然环境南北虽有差异,但无质变。由于地形复杂和距海远近的不同,自然环境呈明显的非地带性差异。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省境分属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和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省境钱搪江口杭州湾两侧,包括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两部分,属此区的长江三角洲亚区。有孤丘散布。本区开发历史悠久,自然植被荡然无存。农作物以稻、桑、棉、麻为主。沿杭州湾岸海涂广布,水域面积大,淡水渔业发达。因外侧滨海平原高于内侧水网平原,在雨期易形成内涝。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治理,洪涝灾害得到基本控制。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叶林区
省境大部属此区。又可分为3个亚区:①仙霞岭—括苍山亚区。低山丘陵,间有构造盆地。森林覆盖率40%,以马尾松林、竹林、杉木林为主。山地普遍植茶。是省内重要农业区之一。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业的良好自然条件。②金衢盆地亚区。自东北—西南横贯省境中部。盆地东西长220公里,宽约15~30公里,面积3700平方公里,是省内最大的盆地。盆地底部的高程多在40~100米,相对高差一般在30米以下。衢江和金华江贯串盆地中部,在兰溪汇合后经梅城流出盆地入富春江。③沿海丘陵亚区。包括沿海海岸带和近海岛屿区。舟山群岛面积占全省岛屿之半。海岸地貌发育,很多岛屿和基岩海岸被海浪冲击成陡峭岩壁,仅风浪较小的屏蔽凹部堆积有小片平原。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较大的半岛有象山半岛、穿山半岛、楚门半岛。较大海湾有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和河口湾的杭州湾、温州湾、台州湾等。海岸带和沿海岛屿植被以人工森林植被为主。港湾和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有鱼、虾、贝、藻类。亚区内200米以下的自然植被经樵采、垦种,已无残存,在高丘上生长有耐贫瘠的马尾松林。经济林有乌桕、梨、枣、柑橘、茶等;经济作物以棉花、甘蔗为主。河滩地栽桑养蚕发展较快。在低山丘陵区以次生的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松、杉林为主。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
省境西北为该区的浙皖低山、丘陵亚区的一部分。区内林木茂密,植被覆盖率达48%,是浙江省主要林区之一。林木总蓄积占全省1/4,竹林占全省1/3。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丘陵山地植被、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如天目山在海拔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红壤带。800~1200米为亚热带针叶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壤带,
1200米以上为针叶林或灌丛-黄棕壤带。有天目山、古田山等自然保护区。发展简史浙江开发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曾经历了河姆渡(今余姚市境)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3个阶段。河姆渡遗址中保存大片带榫卯结构的木构建筑,并有大量稻谷种子、骨、农具等。绍兴会稽山麓的禹陵,相传是大禹墓地。春秋时代的越国,建都会稽(今绍兴),实行“劝民农桑,田野开辟”政策,积极发展农桑业、牲畜饲养业和纺织葛布、烧制原始瓷和铸造青铜器等手工业。其时,浙北平原和山麓部分已被开垦,并广泛栽培麦、禾(稻)、麻(芝麻)和豆类。西汉初年,浙江的冶铁、制盐业已有所发展。东汉时,会稽、山阴间(今绍兴南约公里)修建了著名的鉴湖水利工程,蚕桑业也有发展。东晋中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技术,生产发展快,平原地区已是“膏腴上地,亩值一金”。手工业中瓷器的烧制,已初步形成了越窑、婺州窑、瓯窑、德清窑等4系统,其中以越窑最著名。山阴成为吴、会二郡的绢、米交易中心。隋代利用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完成了京杭运河的南北沟通工程,运河北起涿郡(北京),南迄余杭(杭州),是当时联结东部南北方漕运的要道,对促进南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具有重要意义。唐代是浙江古代经济振兴时期,农田水利建设有了长足进展,海塘工程已初具规模,白居易主持疏浚的杭州西湖,溉田千顷。杭州、嘉兴成为重要产粮基地。丝织、瓷器和造纸等手工业也很发达。杭州成为每年税钱50万、占全国税收总数1/24的大都市。明州(今宁波)和温州成为东南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南宋(1138)建都临安(今杭州),居民不下数十万户、百余万口,成为全国最大都市。两浙亦成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首府之区”。经过两宋时期的开发,浙江已成为江南经济发达区域之一。明清时期,浙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但商品性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以温州、台州的柑橘、塘栖的枇杷、余姚的棉花、杭嘉湖的蚕桑业等最为著名。丝织行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宁波被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1884年正式开埠,加速了浙江自然经济解体。从19世纪80年代,民族近代工业兴起,1886年宁波开办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杭州建立通益公纱厂。1905年沪杭铁路通车。继而在宁波兴建和丰纱厂、通久源纱厂和正大火柴厂,在杭州兴办杭州面粉厂、光华火柴厂等。至辛亥革命前夕,浙江民族企业达40余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再度发展,蚕丝和茶叶生产也有较大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前,最高年产量蚕茧万吨,茶叶万吨。机器缫丝业从杭、嘉、湖等城市向县镇发展,萧山、塘栖均有机器缫丝厂。后因战乱,工农业生产遭严重破坏,商业萧条,洋货充斥,不仅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也趋于瓦解。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为1936年的3/4左右。人文概况人口与民族
1990年全省人口万,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07人,是中国人口高密度省份之一。市镇人口占全省人口%。分布不平衡,北部和东部沿海平原人口密度大,平均每平方公里400~450人;其次为低丘盆地,200~300人;山区最低,在百人以下。全省34个民族中,汉族人口占%,少数民族占%,其中畲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在浙南和浙西山区。其他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满等族,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经济概况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较发达省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多种经营较发达;工业以轻纺、食品、机械、化工等占优势,能源和原料工业较薄弱。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速。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亿元,比1980年增长倍。乡镇工业发展更快,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农业
浙江自然条件优越,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地处沿海并紧靠上海,交通方便,商业发达,有利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农副产品的种类多,产量高,商品率、集约经营和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全省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8%,主要分布于浙北和东部沿海平原;林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区;河湖水域占%,主要分布于沿海水网平原。滩涂面积广,是重要土地后备资源。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旱涝保收田面积占59%。浙江为中国农业高产地区之一,商品率高。多种产品占全国重要地位。农业总产值占中国第5位,茶叶、海水产品、毛竹产量则居中国首位,桑蚕茧居第2位,柑橘居第3位,肉猪出栏率居第6位,稻谷产量居第7位。①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其次为大麦、小麦及秋杂粮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和河谷平原地区。实行春花(油菜籽、大麦、小麦)、双季稻一年三熟,稻、麦两熟,绿肥、双季稻等多种耕作制度。②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棉花、麻类、油菜籽、糖蔗、茶叶、柑橘等。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产值占种植业的32%。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杭州湾两岸的滨海平原和金衢盆地,慈溪市是省内最大产棉区,生产历史悠久,专业化水平较高。油菜籽为全省主要食用植物油原料,广泛分布在浙北平原和东部沿海平原,近年在西部盆地、丘陵区发展较快,多为油稻、油棉、油麻连作。络麻是全省重要纤维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萧山、海宁、余杭、上虞4县、市和杭州市郊。浙江是中国麻类生产基地之一,杭州建有中国最大的麻纺厂。杭嘉湖平原是中国著名蚕茧生产基地之一。产量占全省4/5。其次分布于浦阳江、曹娥江、椒江及金华江两岸河滩地上。近年来桑树向低丘山地区发展很快。浙江是中国茶叶主要产区,茶叶在历史上即为中国传统出口产品。1990年产茶万吨,除嘉善、嘉兴、桐乡等平原市县外,省境丘陵、山区、海岛均产茶叶,主要产区有浙东四明山—会稽山区的嵊县、新昌、诸暨、绍兴,浙西的临安、淳安、建德、富阳和杭州市郊,浙南的泰顺、文成、苍南、瑞安、遂昌等。以产绿茶为主,主要茶类有眉茶、珠茶、烘青、龙井、旗枪等。杭州的龙井茶、绍兴的珠茶、金华地区的花茶等在国内外均负盛名。浙江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的混交分布区,果树品种资源丰富,柑橘、枇杷、杨梅等亚热带常绿果树和梅、李、青枣、板栗、梨、桃等落叶果树品类繁多。柑橘是名产,已有2400余年栽培史。主要分布在沿海黄岩、临海、温州市和衢州市等地,
60年代开始向低丘发展,除浙北平原和浙西山区部分地区外,遍布全省沿海和低丘。1990年产量万吨。③全省林地面积占丘陵山地面积的%,森林覆盖率%,居大陆各省之冠。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主要用材林树种有杉、松、竹和杂木等。经济林有香榧、山核桃、油茶、油桐、漆树、乌桕和其他特用林。林业是本省短线,发展速度不快。④全省养畜业以猪为主,其次有牛、羊、兔、家禽等。金华的“两头乌”猪是制作“金华火腿”的原料。杭嘉湖平原所产湖羊是加工羔羊皮的原料,湖羊皮洁白柔软,是传统的出口物资。山羊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临海市是中国奶山羊基地。养蜂业居中国首位。1990年蜂蜜产量6万多吨,占全国1/6,蜂王浆70多吨,占全国3/4。80年代家禽、奶牛等发展较快,建立了一批机械化饲养场。⑤浙江发展水产业的自然条件优越。有中国最大的舟山渔场,海域环境利于鱼类繁衍和生长。海洋经济水产类有百余种。主要渔港有沈家门、嵊山、石浦等。沿海滩涂养殖蛏子、蚶子和泥螺等贝类,近海、港湾养殖海带、紫菜等,象山港、乐清湾、三门湾是省内主要海水养殖基地。淡水养殖品种有鲢、鳙、鲭、鲤、鲫、鳊鱼等。70年代开始放养鳗、虾、蟹、甲鱼等获得成功。池塘养鱼以杭嘉湖和宁绍平原为主,以湖州市菱湖为中心的淡水渔业最发达。河蚌养珍珠主要在浙北平原水网地区。农业区
浙江农业生产地域差异明显,自沿海向内陆,自平原向山地逐步过渡。全省可分为3层、4类、9个农业区。海拔50米以下平原农业层,为全省最富饶之区,是粮、棉、油、茧、麻、柑橘、甘蔗的生产基地。50~350米为农林过渡层,包括大部分低丘,是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布区,多种经营潜力大,在高丘以林为主,经济林面积较大。350米以上为林业层,由坡度一般25°以上的丘陵山地组成,是主要森林分布区。4种类型包括沿海、海洋岛屿类型,平原类型,河谷盆地类型和丘陵山地类型。9个农业区为:①杭嘉湖平原。粮、桑、鱼、畜区,是浙江粮食、淡水鱼、湖羊和养猪业基地,产量均占全省首位,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典型。粮、桑、鱼、羊与土地利用、经济结构之间形成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杭州湾两岸滨海平原。棉、麻产区,历史上是海涂围垦而成的平原,宜于棉、麻生长,棉麻产量分别占全省60%和97%。棉花前作油菜籽和春粮产量也很高。并出产大量瓜果蔬菜。③宁绍平原。粮、油、鱼、畜区,是浙江粮食高产区,以种植春花、双季稻为主。淡水渔业发达。是仅次于杭嘉湖平原的粮鱼生产基地,多种经营亦较发达。④温台平原。粮、橘、畜区,位于三门湾以南,包括温黄平原和温瑞平原,热量充足,温湿调匀,自然条件有利于种植春粮、双季稻和栽培亚热带常绿果树,是全省柑橘主要产区。⑤金衢盆地。粮、林、茶、畜区,宜于粮、棉、林、果、茶等多种作物和经济林木生长。杂粮、饲草丰富,养畜业发达,形成传统的农牧结合和用地、养地结合的生产结构,是浙江棉花、柑橘、茶叶和蔗糖的重点产区之一。⑥浙东丘陵盆地。茶、粮、果、林、畜区,丘陵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低丘和盆地边缘广泛种植茶叶,是绍兴珠茶的主要产区。盆地农业发达,农牧结合,猪、兔在全省均占重要地位。山地产竹、松、杉等用材林,毛竹产量占全省第2位,垦种面积较大,由于人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水土流失较严重。⑦浙西山地丘陵。林、茶、粮区,丘陵占80%,沉积岩分布范围广,土地生产力较高,冬冷、夏热,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林木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森林覆盖率达48%,毛竹产量占全省之首,茶叶、天目笋干、临安及昌化山核桃均为特产。⑧浙南山地丘陵。林、粮、茶区,是全省最大林区。盛产杉、松、竹等用材林和油茶、茶叶、油桐等经济林。山间盆地和缓坡地种植粮食作物,坡地的旱作农业发达。⑨海洋、岛屿。鱼、盐区,以海洋渔业和海滩制盐为其特色。工业
浙江是近代工业发展较早省份之一,但20世纪50年代以前,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50年代以来,原有的轻纺、食品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从无到有,已具一定规模。199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占%,重工业占%。①纺织工业(包括缝纫业)。基础较好,棉、毛、丝、麻、化纤俱全,成龙配套。丝绸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生丝、真丝绸产量占全国首位。绸、缎、织锦等产品誉满中外。丝绸工业以杭州、湖州和嘉兴3市为中心,是省内老基地,此外,宁波、温州、金华等地发展也较快。棉纺工业历史上也集中于杭州、宁波等地。嘉兴毛纺厂和杭州麻纺厂是全省著名企业。化纤生产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宁波和余姚市。纺织工业产值将近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②食品工业。浙江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资源丰富,产区集中,商品率高,发展食品工业基础好。除传统的粮、油加工外,酿造、制茶、卷烟、罐头、饮料等食品工业部门繁多,宁波、奉化的果瓜加工和温州、瑞安的乳蛋品加工,历史上均久负盛名,杭州、黄岩、舟山、金华等都建有罐头厂。所产罐头大部分出口或供应外省,罐头产量占中国首位。制糖工业以瑞安、义乌、临海、宁海为主。茶叶加工以杭州、绍兴、金华、温州等地为中必。绍兴酒历史悠久,取用鉴湖水,并有独特操作工艺,生产“加饭”、“花雕”、“元红”、“善酿”、“香雪”等名酒,其中绍兴“加饭”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③造纸工业。原料丰富,有毛竹、稻麦草、芒秆、棉秆皮和芦苇等。全省建立了40多家造纸厂。其中杭州、嘉兴、衢州、温州造纸工业历史悠久,规模也最大,杭州产的卷烟纸和电容器纸、衢州的蜡纸及文化用纸,都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省内大型造纸厂有嘉兴民丰造纸厂、杭州华丰造纸厂和龙游造纸④能源工业。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始充分利用水力、潮汐和风能。相继建成黄坛口、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等大中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电站1959年建成,是中国自力更生建设的第1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为65万千瓦。浙江省第2大水电站——紧水滩电站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88年底建成。70年代开始在镇海、北仑、台州建立港口火电站,镇海电厂装机容量105万千瓦,北仑电厂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已有一台60万千瓦机组发电。中国第1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1991年在杭州湾北岸秦山建成。潮汐电站和风力发电都已试验成功,全省潮汐新安江水电站能可供装机容量825万千瓦,温岭江厦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3200千瓦,是中国最大潮汐电站,在世界已建成的潮汐电站中居第3位。1990年全省发电量达亿度。浙江煤炭资源贫乏。煤炭产地分布浙西,较大的长广煤矿年产煤约15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需要。大部分煤炭依赖外省供应。石煤资源较丰富,虽发热量低,但经综合利用,仍具有开采价值。⑤钢铁工业。杭州中型钢铁厂为浙江主要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生铁、钢、钢材、无缝钢管等。有色冶金和非金属矿资源较丰富,采、选、冶炼的企业有多处,其中富春江冶炼厂规模较大。其次是兰江冶炼厂。冶金工业是省内薄弱环节,钢、钢材均不能自给。⑥机械工业。是重工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部门。产值在全省工业结构中仅次于纺织工业,居第2位。先后建成农业机械、机床、矿山设备、发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造船和电子工业等部门。其中小型农机和小发电设备、工业锅炉、大型制氧机和部分电子、家用电器产品均已达到先进水平。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嘉兴、温州、椒江、金华和衢州等城市。⑦化学工业。主要为化学矿开采、基本化工、石油化工、化肥、农药等。化学矿以衢州的硫磺矿开采较有名,基本化工的硫酸和烧碱厂分布在杭州、衢州、宁波和温州等城市。70年代建成镇海炼油厂,并向石油化工联合企业方向发展,宁波已成为省内重化工基地,拥有合成氨、塑料、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化纤原料等部门。化肥工业以衢州化工厂和宁波合成氨厂规模最大。磷肥厂分布在金华、绍兴和瑞安。钾肥工业分布在温州和金华等地。黄岩是浙江精细化工基地。⑧建材工业。主要有水泥、平板玻璃、工业陶瓷、耐火材料、砖瓦及非金属矿等。浙江建材资源丰富,水泥工业原料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浙西长兴、杭州、江山、常山、开化、金华、兰溪等地,长兴水泥厂、杭州水泥厂和江山水泥厂均为省内重要水泥厂。平板玻璃主要分布在杭州,工业与卫生陶瓷以温州、上虞等地为主。⑨手工业。主要产品有竹、木、石雕刻、竹草编织、花边刺绣、堆塑彩绘、金属工艺等。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嵊县、东阳、安吉的竹编,龙泉青瓷、宝剑,萧山花边,温州瓯塑、瓯绣,杭州织锦、绸伞、剪刀、扇子,宁波草席等传统工艺品均甚著名。交通运输
已初步形成以铁路和海运为骨干,中心城市和沿海港口为枢纽的综合运输网。1990年全省铁路营业里程公里,公路万公里,内河航道万公里。客运量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运、铁路运输次之;货运量以水运为主,公路、铁路运输次之。①铁路现有沪杭、浙赣、萧甬、宣杭4条干线和金(金华)岭(岭后)支线,宁波至北仑港的铁路也已修通。杭州是浙江铁路枢纽,沪杭、浙赣、宣杭等铁路汇合于此,沪杭线在省境内长119公里,斜贯杭嘉湖平原中部,是连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重要干线,已建成复线。浙赣线从杭州往西南至湖南株洲与京广线接轨,横贯浙江中部,是长江以南第1条东西向干线,在省境有325公里,正在建设复线。金华是浙赣线在省内最大转运中心,有支线79公里通新安江电站的岭后。萧甬线在萧山与浙赣线接轨,横贯宁绍平原,全长147公里,连接浙江沿海主要工商业城市和港口,支线已引入镇海港和镇海工业区。宁波至北仑深水港区的铁路1984年建成。宣杭线自杭州至安徽宣州,是华东第2条南北通道的组成部分,已于1991年全线通车。钱塘江第2大桥已建成。金华至温州的铁路正在建设中。②公路以杭州和市县为中心,呈辐射状通往全省城乡。大部分县均与杭州市有直达客运班车。地(市)县是次一级公路交通中心。有6条干线通往邻省。沪杭甬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浙闽交通要道飞云江大桥也已于1989年建成。③浙江位于中国沿海中部,通过海运同邻省及海外交通方便。沿海有大小港口41个,主要港口有宁波、温州、舟山、海门、乍浦、鳌江、瑞安。宁波港是中国巨型深水港,由宁波老港、镇海港和北仑港组成。宁波老港能通航3000吨轮船,是宁波市和浙东的货物集散中心;镇海港于70年代开始兴建,是有十多个万吨级深水泊位的港区,承担浙江和邻省的对外贸易和货物转运任务。北仑港是目前中国最大深水港,已建有10万吨级泊位1座,万吨级2座矿石转运码头,万吨和5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各1座,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不可多得的深水港区,将成为华东地区对外贸易口岸。温州港仅次于宁波港,为全省第2大港,是浙南货物集散和对外贸易中心。宁波港、温州港、沈家门港和海门港均已对外开放。④内河航道里程居全国第3位。有干线航道60多条,支线航道1095条,50个县市可通航。集中分布在杭嘉湖平原和沿海平原水网区。京杭运河、杭申(上海)甲、乙线。湖申线是通往邻省市主要干线,为长江三角洲水运网组成部分。杭甬运河贯通宁绍平原中部,经10县市,并沟通钱塘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已能通航25吨级船队,100吨级的航道在规划建设中。钱塘江纵贯省境西北部,经10余县市。沿新安江可上溯到安徽屯溪,有客货轮通往兰溪和建德。全省河海沟通,内河运输既承担沿海港口的后方集疏运功能,也担负水网区城乡的客货任务。⑤80年代以来航空发展较快。杭州笕桥航空港是中国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有定期航班与北京、上海、广州、福州、长沙、桂林、屯溪、合肥及香港联系。宁波市庄桥机场已改建为民用,新建的栎社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黄岩、温州、金华、义乌机场均已先后建成启用。(宋小棣)
珍宝岛
乌苏里江江中小岛。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岛长约2200米,宽约500米,面积约平方公里。原为乌苏里江中国一侧的江岸部分,因有局部较低洼地段,洪水期江水漫流而过,受江水和山洪冲刷,1915年前后终于同陆地冲开,形成江中岛屿。与中国一侧江岸间的河道既窄又浅,枯水期可徒步往来。岛屿形成后中国边境地区有年老居民上岛盖房搭棚,从事渔猎生产,称为“翁岛”。由于该岛形似元宝,故称“珍宝岛”。岛上林木茂密,有柳、榆、杨和山丁及其他杂树,山花野草丛生。该岛虽距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口303公里,但仍有大马哈鱼洄游,水产资源丰富。岛上现有砖瓦房舍和其他建筑,沿江建有护岸工程,岛内侧岔流上建有潜坝。珍宝岛—五林洞公路为对外联系主要通道,由五林洞经虎(林)饶(河)、佳(木斯)饶(河)公路可通往各地。(曾庆云)
振泉湖
藏北羌塘高原北部内陆湖泊,咸水湖。位于北纬35°55′,东经86°58′,昆仑山脉中段木孜塔格雪山(海拔6973米)南麓,是受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湖。湖面海拔4784米,面积42平方公里,由于受邻近高山冰雪融水及地下水补给影响,湖水矿化度不高,为克/升,pH值,总硬度毫克当量/升,化学类型属硫酸镁亚型。湖滨有一级砂砾堤,高出湖面米,北岸一级湖相阶地高出湖面5~10米。湖北8公里处的强巴欠火山群为羌塘高原第四纪火山活动带之一,有辉石安山岩组成的方山和面积广达数十平方公里的波状熔岩平原以及熔岩流壅塞而成的许多封闭的碟形洼地与小湖泊群等火山地貌。湖区气候寒冷干燥,罕无人迹,由青藏苔草与垫状驼绒藜组成的高寒荒漠草原更显荒凉,有较多的野驴、藏羚与野牦牛等珍稀野生动物栖居。(李明森)
镇江市
江苏省辖市,长江与京杭运河转运口岸和工业、旅游城市。位于省境长江南岸,南依宁镇山脉,扼京杭运河入江之口,沪宁铁路由西南郊通过,隔江与扬州相望。辖2区及丹徒、扬中、句容3县。面积3843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215平方公里(内含长江江面平方公里),人口万。秦置丹徒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吴郡主孙权徙镇于此,筑城北固山下,史称京城或京镇,俗称京口。隋开皇十五年(595)置润州;大业初州废,唐复置润州、丹徒县;建中初置镇海军节度使。宋改为镇江军节度使;政和三年(1113)废镇江军,升润州为镇江府,始称镇江。元称镇江路。明、清为镇江府。1912年称丹徒县。1928年江苏省政府迁此,改为镇江县。
1949年划城区和谏壁镇置市,属镇江地区。1983年改省辖市。自隋唐漕运兴起,镇江先为漕粮北运重要口岸,继为长江下游重要商业中心,盛极一时。19世纪末建电灯、自来水、火柴、面粉、碾米、缫丝、绸织、造纸等工厂。自长江航运和沿海航运兴起,沪宁、津浦铁路相继建成通车,京杭运河山东段淤废,镇江、扬州间长江主泓道北移,镇江港口淤积严重,过去集中在镇江进行的物资交换,大都转向上海,使镇江趋于衰落。20世纪50年代以来,镇江大力发展工业,建有电力、纺织、机械、化工、电子、造纸等工业部门,形成综合发展的中等工业城市。市境韦岗有中国最大的石灰石矿山,1990年已形成年采450万吨的生产能力。镇江旧城区以机关单位、商店和住宅为主,东郊为轻纺工业区,西郊为通用机械、电子、仪表工业区,沿江为码头和造船工业区,南郊为车站和建材工业区,谏壁镇为电力、化学工业区,1987年扩建的谏壁电厂装机总容量万千瓦,为中国大型火电厂之一。此外,谏壁亦为京杭运河入江口岸,船闸、内河码头集中于此。大港镇为新建长江航运码头和万吨海轮码头区,现已完成第1期建港工程,镇江港已成为1000万吨级的大港,被列为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镇江依山临江,山川秀丽,为江南著名山林城市,向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雄峙长江南岸的金山、北固山和砥柱长江中流的焦山,被誉为“京口三山”。焦山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郊发现有商周村落遗址。市属句客县有储量约亿吨的特大型膨润土矿床和大型红柱石矿床。(单树模)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省安顺地区辖县。位于省境西南部。面积1718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布依族11万,苗族万,二者占总人口的51%。元置镇宁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析永宁、镇宁二州地置纳吉堡,二十二年(1389)于纳吉堡置安庄卫,嘉靖十一年(1532)徙镇宁州治于安庄卫城。1914年改镇宁州为镇宁县。1963年成立民族自治县。县府驻城关镇。镇宁因县境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而闻名于世。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打帮河上,分布有瀑布群,以黄果树瀑布最为壮观。大瀑布附近有天生桥、石林和溶洞胜景;城东1公里处有犀牛洞(原名火牛洞),洞内形态多姿,为贵州省旅游胜地。自贵阳有公路通此。(陈永孝)
正定县
河北省石家庄市辖县,中国北方著名古城。位于石家庄市东北,京广铁路纵贯,石德铁路通过县境南端。面积601平方公里,人口万。县府驻正定镇。正定曾为河北省中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属鲜虞国,战国为东垣邑,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改为真定县,后置真定国,历为常山郡、恒山郡、恒州、九门郡镇州治。五代后唐改为真定府,元改府为路,明复为府,清雍正元年(1723)改为正定府。县境位于太行山山前洪积冲积扇,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又有滹沱河和石津渠、灵正渠灌溉,农业发达,是河北省主要粮棉生产县之一。文物古迹多,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之称。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占地5万平方米的隆兴寺,是国内现存年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内大悲阁中的千手千眼观音像高22米,有42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佛像。唐开元寺钟楼、须弥塔、宋天宁寺灵霄塔、广惠寺华塔和临济寺澄灵塔及五代文庙等使正定有“古代建筑群”之称。(邓绶林唐学曾)
郑州市
河南省省会,中国新兴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位于省境中部偏北,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重要铁路枢纽之一。辖6区及荥阳、巩县、登封、密昙、新郑、中牟6县。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
3500多年前为商都隞,即今郑州商城遗址。春秋时为郑邑,隋置管城县,后为郑州治。明废县入郑州。1840年鸦片战争后,卢(沟桥)汉(口)铁路与海(州)洛(阳)铁路相交郑州旧城之西,郑州成为帝国主义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转运站。1923年“二七”大罢工爆发于此。1948年设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即为兵家逐鹿中原必争之地,尤以荥阳、汜水等地,曾为古代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战场。市境北临黄河据邙山,西南依嵩山余脉,东、南两面是黄淮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低处海拔80米左右,100米等高线由东南至西北穿过市区中部。黄河横穿北部,贾鲁河由西南向东北后拐向东流。春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风,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温℃,年降水量640毫米,集中于7~9月。矿产主要有煤炭、铝土等。市郊和属县盛产小麦、水稻、玉米和棉花、花生等。特产金银花、枣仁、柿饼。1949年前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仅有小工厂5座。50年代以来,郑州市已建为轻、重工业较发达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利用附近煤、铝、棉花等资源及交通条件,建成中国著名纺织工业和炼铝工业基地。纺织工业已形成体系,有6座现代化棉纺织厂、1座印染厂及纺织机械厂、纺织器材厂等。纺织工业产值、职工、占地面积均占全市各工业部门之首,郑州有“纺织城”之称。此外,规模较大的工厂有郑州铝厂、电缆厂、砂轮厂等。其他工业还有化学、电力、建材、煤炭等。郑州铁路枢纽站每天发送旅客10万人次,占中国第3位;中转旅客量则居中国首位。占地约平方公里的郑州北站是中国第1个综合自动化编组站,中国铁路货运量的1/7经该站进行技术作业,年货运量达750万吨,居中国铁路第1位。亚欧大陆桥最大的铁路集装箱基地也于1991年初在郑州建成启用。郑州还形成了以国道107和310两大公路为依托的交通网,年货运量达4000万吨。郑州机场已有至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乌鲁木齐、长春、香港等21条航线。市内有黄河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工学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市容整洁,马路宽阔,市区绿化覆盖率达%。以月季为市花。城市功能分区较为明显:西部为纺织工业区;上街为铝工业区;密县为工矿区;花园口及北部为行政、文化区;旧城为商业区;市区以西建有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内有人民、碧沙岗、紫荆山等公园、中州乐园和邙山黄河游览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并有商代古城、大河村遗址文化古迹和“二七”纪念塔等。(李润田)
枝城市
湖北省宜昌地区辖市,中国著名“宜红”茶主要产区,湖北重要煤港和水陆联运港。位于省境南部偏西,长江南岸,清江下游。面积1357平方公里,人口万。1987年设市。市境北部长江沿岸为冲积平原,主要产水稻、小麦、棉花和油料;南部丘陵起伏,盛产茶叶、油桐、柑橘和毛竹;东南部富煤、硫、铁等矿。工业有制茶、机械、燃化、纺织、煤炭、建材等。焦枝铁路和枝柳铁路在此通过枝城长江大桥相接,成为中国又一条纵贯南北的铁路线。枝城港区水域宽,泊位水深,港口岸线长约6公里,有码头10座,3000吨级船舶可常年停靠,来自山西晋东南、河南平顶山、贵州黔西和湖北松宜等煤矿的原煤均在此转长江水运,鄂西南地区集散物资亦多在此转运。市府所在地陆城镇位于清江与长江汇合处,系三国时期东吴陆逊所筑,故名“陆逊城”,后其子陆抗守城,称“陆抗城”,即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陆名城”。历为清江门户,鄂西南山区竹木、皮毛、药材、棕片、桐油等土特产多于此集散。镇内加工的“宜红”茶久负盛名。(陈联寿)
直罗镇
位于陕西省富县西45公里。原为汉雕阴县地。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户部尚书崔仲方筑城居之,城枕罗水,其川平直,故名直罗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分三川、洛交2县地于此置县,因城为名,称直罗县。元至元四年(1267)撤县,辖地并入鄜县。直罗镇地处葫芦河与其支流交会处的阶地上,向为陕甘要冲。沿河西南通子午岭,西北通保安(今志丹)、华池(今甘肃),百余公里皆深谷峻岭,南经黄陵至关中。唐高祖武德六年曾在此设关,唐太宗李世民征突厥经此,元代设巡检司,清废。1935年11月,国民党以5个师的兵力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攻,被红军击败。直罗镇一仗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李健超)
志丹县
陕西省延安地区辖县,陕西肉羊集中产区。位于延安西北。面积3781平方公里,人口万。县府驻保安镇。秦汉为上郡高奴县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书
- 烤串场地租赁及设备维护合同2024年度
- 铝合金电气设备外壳2024年度加工合同
- 基于二零二四年度市场趋势的营销策略服务合同
- 股权转让协议补充协议模板 范本版3篇
- 孩子抚养权协议书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体育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赞助合同2篇
- 钢管架施工期间劳动力雇佣合同
- 《上感及支气管炎》课件
- 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二零二四年度商铺运营商地铁口商铺租赁合同(含商铺使用性质限制)3篇
- Zabbix运维监控平台解决方案参考模板
- 自动分板机操作指导书
-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治疗课件
- 化工传递过程
- 各类建筑施工事故案例图片合集
- GB 1076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配方食品(高清版)
- 雪铁龙世嘉用户使用手册
- FIT与PPM转换
- 徕卡TCR1201使用说明书中文版WORD
- 初一上学期期中家长会课件PPT
- 彼得德鲁克的主要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