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_第1页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_第2页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_第3页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_第4页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绪论讲诉第一页,共29页。主要参考教材主要教材:《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刘雄亚,谢怀勤(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其它参考教材:1)《复合材料成型技术》,黄家康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先进复合材料》,鲁云、朱世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复合材料聚合物基体》,赵玉庭主编第二页,共29页。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是复合材料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同学们学习和掌握各种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工艺原理、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系统知识。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掌握各种复合材料工艺及设备的原理及技术关键,要求能合理地选择成型工艺和设备,并能组织生产。第三页,共29页。《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授课课时分配表

章节讲课实验合计第一章绪论22第二章手糊成型工艺与设备(原材料选择、手糊工艺过程、喷射成型、热压釜、RTM和VARI等)8412第三章夹层成型工艺与设备22第四章模压成型工艺与设备22第六章缠绕成型工艺与设备426第七章其它成形工艺设备(注射成型工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等)44第八章金属基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工艺及设备22第九章复合材料二次加工及复习22第四页,共29页。

第一章绪论1.1复合材料发展的概况1.2CM的基本性能1.3CM的成型工艺1.4成型工艺的选择原则1.5聚合物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概述第五页,共29页。

第一章绪论1.1

复合材料发展的概况复合材料以下简称CM1.1.1CM的定义(各教科书说法不同,意见基本一致,没有完全统一的说法)广义的定义:

CM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而成的,性能优于原单一材料的多相固体材料。第六页,共29页。注意:所研究的CM与化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多相体系和复合效果是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的“混合材料”和“化合材料”的两大特征。举例:砂子与石子混合,合金或高分子聚合物狭义定义:(通常研究的内容:)用纤维增强树脂、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所得的多相固体材料。由此可以得出:CM=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第七页,共29页。由于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不同,因此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品种和性能的千变万化。复合材料的分类:

按基体材料不同可分为:

理论上形成比较完整体系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第八页,共29页。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先了解一下本课程中常用的一些代号。CM

复合材料FRP

纤维增强塑料FRTP

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RTM

树脂传递模塑RIM

反应注射模塑RRIM

增强反应注射模塑SMC片状模塑料DMC团状模塑料BMC块状模塑料ASA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第九页,共29页。1.1.2CM的发展历程概况1)国外复合材料的发展二十世纪40年代,在美国首先出现了手糊工艺(雷达罩、飞机油箱、汽车外壳、飞机机身、机翼)60年代,缠绕工艺、喷射成型、SMC、拉挤成型工艺、透明玻璃钢。70年代,RTM及RIM,热塑性片状模塑料80年代,离心浇铸工艺第十页,共29页。复合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例如P3,1~9复合材料在汽车、建筑、造船工业中玻璃钢用量情况见P4,表1-4。2)我国复合材料发展概况1958年手糊1962年喷射成型及蜂窝成型1972年武工大、华东化工、哈建工成立专业1975年玻璃钢学会玻璃钢/复合材料1980年复合材料学会复合材料学报(北航)第十一页,共29页。71年以前主要是军工产品,以后开始转向民用品。主要用于建筑、化工、轻工、交通、造船等工业。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见P5另外,植物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近些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如纸面石膏板,植纤石膏板,水泥板等。作业:1、复合材料广义的定义是什么?

2、按照基体不同复合材料怎么分类?第十二页,共29页。1.2CM的基本性能1.2.1CM的基本性能主要取决于3个方面:1、增强材的性能、含量及分布情况2、基体材料的性能及含量3、界面的结合情况燃烧性能主要取决于2、3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1、2、3导热、电、耐腐蚀等性能主要取决于2、3第十三页,共29页。1.2.2CM的主要性能特点:1)轻质高强是CM最突出、重要的特点,也是研究最多的特点。可以用比强度,比弹性模量来定量描述。材料名称比强度比模量钢0.130.27铝0.170.26玻纤/聚酯CM0.530.21碳纤/环氧CM1.030.21第十四页,共29页。2)可设计性好

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材料的根本特点之一。可设计性是指:设计人员可根据所需制品对力学及其它性能的要求,对结构设计的同时对材料本身进行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力学设计——给制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功能设计——给制品除力学性能外的其他性能正是由于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我们可以根据制品的需要重点设计某一种或几种物理性能,一些不需要的性能可以不去考虑,从而降低总成本。第十五页,共29页。3)工艺性能好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十分优越,其成型方法多种多样,成型条件机动灵活。以上三点是复合材料通有的特性。具体到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还具有以下特性:4、热性能好导热系数小,是金属材料1/100~1/1000;特殊类型的玻璃钢可耐瞬时高温。5、耐腐蚀性能好可以耐酸、碱、盐的腐蚀、海水、微生物腐蚀,适合于制作化工管道、储罐、船舶等。第十六页,共29页。6、电性能好a、电绝缘性能好,不受电磁作用;b、微波穿透性好;c、可制作成不带静电的制品。7、其它特点:耐候性、耐疲劳性、耐冲击性、耐蠕变性,透光性等。作业:1、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哪些?

2、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特点有哪些?第十七页,共29页。

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既是一种材料,也是一种结构,而且材料、结构、功能具有一致性。这种材料和结构特性,只能通过具体的制品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从事复合材料理论研究,还是工程技术研究的目标都是研制出更能发挥材料特性与效率的制品及制备方法。

材料结构工艺测试制品复合材料制品与各要素关系图第十八页,共29页。1.2.3树脂基CM的缺点:

一般情况下1)弹性模量低比钢材小10倍2)长期耐热性差3)易老化4)表面硬度低、耐磨性差

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聚氨脂弹性体复合材料耐磨性能好。复合材料的成本情况:水泥、石膏基CM<树脂基CM<金属基CM<陶瓷基CM第十九页,共29页。1.3CM的成型工艺(树脂基)目前在生产上经常采用的成型方法有16种:1、手糊成型——湿法铺层成型2、夹层结构成型(手糊法、机械法)3、模压成型4、层压成型5、缠绕成型6、拉挤成型7、注射成型8、喷射成型9、真空袋压力成型第二十页,共29页。10、压力袋成型11、树脂注射和树脂传递模塑成型12、卷制成型13、真空辅助注射成型14、离心浇铸成型15、片状(团状)模塑成型16、连续板材成型目前我国还是以手糊成型为主,在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约占80%。第二十一页,共29页。1.4成型工艺的选择原则P7如何选择成型方法,是组织生产时的首要问题。生产复合材料制品的特点是材料生产和产品成型同时完成。因此,在选择成型方法时,必须同时满足材料性能、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的基本要求,具体应考虑:1)产品的外形构造和尺寸大小;2)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3)生产批量大小及供应时间要求;4)企业可能提供的设备条件及资金;5)综合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盈利。第二十二页,共29页。1.5聚合物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概述1907年酚醛树脂成为第一种合成树脂1927年聚氯乙烯(PVC)1931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938年尼龙66纤维1939年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941年不饱和聚酯树脂1942年环氧树脂1)聚合物发展概述第二十三页,共29页。2)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进展

神舟飞船主承力结构、低密度模塑料等FRP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科学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历经20年,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年产量已超过日本、欧洲,跃居世界第二大国,显示了当今我国FRP行业的活力。

1986-2006,我国玻璃钢(热固性)增长51倍。总量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超过德国,本世纪初超过日本,热固性玻璃钢已超过欧洲总和。我国玻璃钢的总产量现仅次于美国(美国2005年热固性玻璃钢186万吨,热塑性玻璃钢140万吨)。第二十四页,共29页。103.414618127.147.935.92.72414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198619962006美国日本中国年代产量(104吨)

1986-2006年中、美、日热固性玻璃钢产量

产量(104吨)第二十五页,共29页。3)基体材料方面现状不饱和聚酯树脂(UPR):2006年年产量达到110万吨。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与用量最大的国家。(美国2006年产量为87万吨)。

环氧树脂(EP):我国现在已经是环氧树脂产量、进口量、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06年我国产量52万吨。酚醛树脂(PH):2006年我酚醛树脂产量约40万吨,约为日本年产量的1.4倍;2006年酚醛树脂胶衣研发成功,性能优于英国水平。

第二十六页,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