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1.gif)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2.gif)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3.gif)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4.gif)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d1851374c73af3ea5d1211c4d9fc87b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系列资料高考语文复习系列资料/高考语文复习系列资料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某校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我国传统史学有许多优长之处,史论结合便是其中之一。《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的“臣光曰”等,都是史论结合的代表。同时,在史书注释、书目提要中也都包含丰富的评论。这些史论结合的精彩之论代表了我国传统史学的理论积累,需要下功夫深入发掘和总结。关于《史记》中的史论,我们比较熟知的是“太史公曰”。凡是研究过司马迁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其史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比如,他对当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就非常关切。在《平准书》和《货殖列传》里,司马迁试图从经济发展中探寻社会发展的原因。在《货殖列传》中,他在分析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情况时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这段论述一方面说明物质生产的历史有其自身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是由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决定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又是由于人们为满足物质需要而从事工作的结果。这些论点表明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力图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这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史观。再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所发表的史论,一般都认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臣光曰”,二是引前人的史论。其实除了这两种形式,司马光在书中还常常借历史人物之口来发表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史论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刻。以“臣光曰”中关于治国用人方面的一些史论为例。司马光提出“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认为一个国家能否治理得好,关键在于能否选拔一批得力的人才,所以他在《资治通鉴》中非常注意并突出叙述了举贤用能的史实。在用人问题上,他主张用人唯贤,反对用人唯亲。他说:“臣闻用人者,无亲疏、新故之殊,惟贤、不肖之为察。”怎样才算是“贤”呢?司马光认为必须以德为本、德才兼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关于用人方面的精彩之论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史论更是不胜枚举。对于史书注释,许多人认为这纯粹是史料性的东西,没有什么理论含量。这是对史书注释的误解。比如,元代学者胡三省不仅对《资治通鉴》在文字方面作了详细注释,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而且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这些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比如,《资治通鉴》记梁武帝称:“我自非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多历年所;乃至宫人,亦不食国家之食。”这自然是十足的欺人谎言。对此,胡三省在注释中加以无情揭露:“帝奄有东南,凡其所食,自其身以及六宫,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者乎?”这就以人所共知的事实揭穿了梁武帝的骗人鬼话。尤其可贵的是,胡三省说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国家上下衣食住行,无不出于“民力”。他在《资治通鉴注》中还特别强调历史的善恶惩劝作用,认为《资治通鉴》正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所以他在注释中不厌其烦地指出:“《通鉴》书之以为后世戒。”“后之守国者,尚鉴兹哉!”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对于这一优良传统,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使我国史学发展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供充足养料。(摘编自仓修良《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材料二:史学何为?史学的重大使命是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真正的史学家都将认识人类的命运作为自己学术活动的出发点,力图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是中国当代老一辈史学大家的史学追求,也是当下和今后史学研究者应该追求的目标。20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宣传和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如郭沫若、胡绳、侯外庐、范文澜、夏鼐、白寿彝、刘大年等。近些年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伟大的时代必然高度重视对历史的总结和传承。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反观人类历史,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历史问题,才能回答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才能开创新时代中国史学发展新局面。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要以习近平同志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努力推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研究成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史学研究不能缺席,也不会缺席,必将有更大作为。(摘编自高翔《新时代史学研究要有更大作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史论,表明了司马迁已经认识到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社会发展的原因。B.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常通过三种形式发表史论,其关于用人问题的论述,包含以德为本的思想。C.近年来兴起的环境史、灾荒史、医疗史、乡村史、城市史等研究,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D.材料二站在时代的高度,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为史学研究指明了方向。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发掘“君子曰”、“太史公曰”、“臣光曰”的内涵,我们就能对其所涉及时代的历史情况有较深入的理解。B.史论结合是传统史学的优长,是史学发挥社会功能的重要基础,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提供充足养料。C.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便是“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答案。D.只有通过对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等的反思,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才是真正的史学家。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史书注释对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以及对以前的历史有很多评论,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B.如果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就会误解胡三省对《资治通鉴》中注释的意义。C.经世致用是当代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述往事,思来者”应是中国当代及以后史学研究者的共同追求。D.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有助于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从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5.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史学研究在当下的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钱穆的湖与湖上闲思陈益无锡荡口古镇,是学者钱穆的故乡。粉墙黛瓦的街区,恰如两片青色衣襟覆盖在河道两侧。一座座石拱桥、石梁桥似纽襻,把它们紧紧相连。苍颜斑驳的卖鱼桥,是从前进行鱼鲜交易的地方。天明时分,渔民们摇着小木船,陆续从湖荡那边进镇,浅舱里水花四溅,银光闪烁。刚刚在桥堍缆好船,手挽竹篮的主妇就围拢来了。昔日,年少的钱穆生活在古镇老街,常常到鹅肫荡边玩耍。号称八千亩水面的鹅肫荡,平时禁捕,到了冬天才开捕。一时千舟云集,热闹非凡。钱穆的父母雇了一条船,兴致勃勃带着他下湖。有人把活蹦乱跳的鱼儿送来,在湖荡里现烧现吃,那情景让钱穆晚年居住在台湾都无以忘怀。对于他,湖是故乡的意象。1948年上半年,钱穆花四个月时间,陆续写成三十篇文章,编成一册《湖上闲思录》。当时他任教于无锡江南大学,临近太湖,距故乡荡口也不远。“课务轻闲,胃病新愈,体况未佳,又值时局晦昧,光明难睹,时时徜徉湖山胜处,或晨出晚归,或半日在外。即暂获间隙,亦常徘徊田塍鱼塘之间。尽抛书册,唯求亲接自然,俯仰逍遥以自遣……”夜灯下,随笔抒写这些出自闲思遐想的文章。十年后,钱穆在香港新亚书院,再次披阅,决定刊而布之。他觉得恍如读别人的书,更令人高兴的是生平竟有那一段闲暇的日子,堪作回忆,弥自珍惜。又过了二十余年,86岁高龄的钱穆应三民书局再版《湖上闲思录》之约,在台北外双溪寓所素书楼再次写下跋文。那时他已双目失明,无法读报,却仍捉笔写稿。略谈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和撰述后,他怅然写下这段文字:“自惭学问未有进步,而国事世风,每况愈下。回忆当年太湖边一段心境,亦已有黄鹤一去不复返之状。抚今追昔,感慨何似”。学者老矣,萦绕不去的,只是故乡湖荡给自己带来的心境。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荡口古镇,是太湖流域无数古镇中的一个。清亮的石板、低矮的廊檐、临水的楼阁,还有店铺里的那些糖果小吃,一切都是如此熟稔。古镇无不依水而生,而荡口的独特之处,在于街巷是笔直的,没有迂回曲折,每户人家都自在地领略水色。这里古朴风貌犹存。店铺里的美食,小笼馒头、青白团子、甘露青鱼、糯米酒酿……每一样都透露水的意蕴。钱穆故居,是一处经过精心修葺的清代建筑,前门临街面水,后边有一个绿荫笼罩、花木繁茂的庭园。四周静谧得几乎能感觉时光流逝的声响,恰好可以读书。《湖上闲思录》随心所欲地谈论人文与自然、精神与物质、艺术与科学、礼与法、乡村与城市,涉猎面非常广泛。其中的《情与欲》,有这样的表述:“历史人生却不然。他之回忆过去,更重于悬想未来。过去是过去了,但在你心上,岂不留着他一片记忆吗?这些痕迹,你要保留,谁能来剥夺你?那是你对人生的真实收获,可以永藏心坎,永不退灭的。人生不断向前,未必赶上了你所希望,而且或离希望更远了,希望逐步幻灭,记忆却逐步增添,逐步丰富了。人生无所得,只有记忆,是人人可以安分守己不劳而获的。那是生活对人生惟一真实的礼物,你该什袭珍藏吧!”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在云南宜良写成了《国史大纲》一书。国事未定,变端莫测,他决意不返平津,不滞京沪,先后去了昆明、成都。不料患上胃病,久治不愈。恰逢江南大学创办,遂去往太湖之滨的无锡,游神淡泊,自求宁静。家乡的风土饮膳,给他的健康带来了很大转机。由此,我们不难感受故乡的湖荡在钱穆记忆深处的位置。而不管身在何处,他从未忘记自己在湖畔的闲思遐想。故乡给他的真实礼物,始终永藏心坎。“中国传统思想似乎只偏重在内心情感方面,对于知识自由,未能积极提倡。西方近代自由呼声,最先是为科学知识之觉醒所唤起,但后来无限度引用到政治和经济方面去,则亦不胜流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如此鞭辟入里的叙述,依然能给人警醒。荡口的傍晚,潮润的南风掠过湖面,送来凉爽。人们顺着长长的栈桥,在鹅肫荡边漫步,享受夕照中的湖光水色。放眼看去,湖上碧波闪烁着涟漪,摇曳的船桨呼唤岁月的回声。青檐依水相连,绿树肆意铺张,花瓣漫天浮落。(选自2020年6月17日《中华读书报》)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将古镇充满水乡特色的生活场景展示在读者面前。B.钱穆虽自称《湖上闲思录》出自闲思遐想,但内容却涉及社会与人文等诸多方面。C.钱穆对闲适、静谧的湖边生活的回忆与眷恋,实际上是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D.故乡不仅治愈了钱穆身体,还抚平了他心灵的焦虑和荒芜,这是弥足珍贵的馈赠。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修辞使用巧妙,比喻、比拟、排比等手法信手拈来,富有文学气息,与文章充满人文气息的情调甚为契合。B.文中引用了钱穆《湖上闲思录》中的句子,文字虽多却不觉其繁,这些文字与作者行文融为一体,表情达意恰到好处。C.在述及钱穆《湖上闲思录》一书成就时,提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所具有的意义,使文章具有了时代性。D.末段以景结情,荡口山水依旧风清气爽,生活在这里的人依然惬意自在,作者委婉表达了再有如钱穆般大师出现的期待。8.为什么说“这是乡愁,又比乡愁愈加深沉厚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文章围绕“湖”来写了钱穆哪些“闲思”?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①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今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论佛骨表》。疏奏,宪宗怒甚。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②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选自《旧唐书》,有删改)注:①量移:改任。②乖刺:悖谬。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B.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C.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D.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是为了方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殿试时将录取考生分为三等,称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C.博士,先秦以来的国学教师,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教师的称呼。D.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愈在要考进土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任过宰相的郑馀庆很欣赏他,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B.在徐州做张建封的幕宾的时候,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C.从皇帝到百姓为了能求得凤翔法门寺中释迦文佛骨的保佑,都虔诚地信奉,韩愈因为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论佛骨表》,结果惹得皇帝大怒。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自己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2)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14.韩愈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①此诗写于杜牧被贬任池州(在今安徽南部,北临长江)刺史期间。②牛山:《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游牛山时,面对美景,因感叹人生短暂而流泪。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3分)A.杜甫的《登高》与本诗都反映出古人重阳节登高的风俗,但诗人心境不完全相同,本诗中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C.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意义——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D.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E.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16.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1)《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进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3)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用傍晚时分,雨打树叶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它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国诗的秀才们看见了,就学着葱的做法_____①_____。后来,我那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一行的字,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哈不连在一起写呢?多浪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种葱哩,一行一行的。”你听过豆荚炸裂的声音吗?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_____②_____,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和垃圾等待打扫之外,别无他物,更毫无诗意。我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一片为了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绿豆、小豆、豌豆、红豆,听它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噼噼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18.文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分)A.拟人、比喻、对比
B.拟人、比喻、反问C.反问、借代、排比
D.反间、借代、夸张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早晚的时候,露珠、月光酒在上面。到了冬天,白雪盖在上面。”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②在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地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智能化成为制造业转型的基本方向。④发达国家致力于运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优势保持制造业的领跑地位。⑤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⑥实现了产出规模世界第一的瞩目成绩,⑦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匮乏等问题严峻,⑧制造业大国地位仍然承受巨大冲击。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合作在西太平洋一处深海热液区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在“科学”号科考船深海热液航次中,科研人员在1400米深海热液区发现了喷发含有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的热液喷口。分析认为,深海热液区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氮气与周围矿物质结合,催化产生有机物,从而实现从无机到有机的转化过程。这是全球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该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刊发在《科学通报》杂志上。科研团队基于这项科研成果,提出了新的地球生命起源假说:在原始海洋形成以后,在海洋与大气交界面会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层,催化产生有机物,成为地球上早期生命源头的一种可能。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毛泽东说:“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梁启超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高尔基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生活中的人、物、事等,凡能使人得到教益的,皆可视以为师。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使自己学习到人生道理的人、物、事等为对象,以“你,是我的老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C
体现了史学研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经世致用”错误,材料二原文是“有很多成果就是史学研究对社会关怀的体现,也是史学经世致用的表现”,不是“……的研究”体现。2.D
“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历史结论,从而认识人类的命运”错,“认识人类的命运”是是出发点不是结果。3.CA项,材料一只说“对以前的历史学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很多评论,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未说“辨析史事上记载的讹误和前人注释的错误”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B项,错在假设关系不准确。把史书注释当成纯粹的史料,未必就会误解胡三省的注释的意义。D项,材料二中是“史学研究应该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而不是“史学研究作为当今时代的制高点”。4.首先,开门见山,提出史论结合是我国传统史学的优长的观点;接着,选取《史记》、《资治通鉴》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史书,详细阐述如何“史论结合”。最后,总结全文,解释发挥史论优长的意义。5.以史为鉴,认真研究、总结史论结合的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不忘本来;探索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与规律,为文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发挥史学传承文明、启迪未来,知古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构建中国特色史学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史学智慧。6.C
“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不满”分析不当,这里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7.D
“委婉表达了再有如钱穆般大师出现的期待”无中生有。这段景物描写意在表现虽人世沧桑,但对故乡的遐思永远不会改变。8.①钱穆先生晚年远离故土,落叶难归根使他内心有无限乡愁。②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有深沉的思考,他感慨其颓势却因年老力衰而无能为力备感惆怅,这种担忧远比乡愁更深重。9.①钱穆写荡口鹅肫荡优美热闹的自然景致,抒发亲近自然、逍遥自在之情,反衬出自己对时局动荡的担忧。②对湖畔古镇居民自在的生活状态的回忆,使得钱穆思考历史人生、过去未来。③晚年寓居他乡,故乡湖荡带给他的美好回忆,让他反思中国文化的现状。④对故乡湖荡的恒久记忆,让钱穆思索中外思想的差异。10.D11.A
“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错误,男子20岁成年,此时取字。12.B
“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错误,这一信息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并没有说韩愈认为自己得到认可,而且“愈发言真率”是客观陈述韩愈的表现,并不是“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13.(1)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尝”,曾经;“上”,动词,呈上,递上;“章数千言”,定语后置句,数千字的奏章;“论”,劝谏;“不听”前省略主语“皇帝”;“为”,动词,做,担任。)(2)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管严寒或酷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张籍最终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荣耀。(“振”,显达;“称荐于公卿间”,状语后置句,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成科第”,考中进士;“荣于禄仕”,状语后置,在仕途上很荣耀。)14.(1)主动求学,积极上进。从小刻苦学习,不需要别人敦促。(2)操行坚定正直,敢说真话。对宫市的弊端敢于进言揭示。(3)为人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自己得宠或失意他都不改变态度。(4)乐于援助他人。对后辈给予照顾,即使自己的早饭供不上了也不在意。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是昌黎人。父亲是韩仲卿,没有什么名望和地位。韩愈三岁时成了孤儿,被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等待(别人)劝勉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时,韩愈把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极力为他宣扬美名,由此他在当时出了名。不久韩愈考中进士。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召(韩愈)为巡官。董晋幕府被撤除后,徐州的张建封又请韩愈到他的幕府充当自己的宾佐。韩愈说话真诚坦率,没有什么畏惧和回避的,操守品行坚定正直,不擅长应付世俗事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不能专心于机要事务。对于宫市(宦官到长安东西两市及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的弊端,谏官述说这件事但德宗不听。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县令,后酌情让他改任江陵府掾曹。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多次被排挤贬黜,作《进学解》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主持政事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后很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上奏朝廷)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负责编写史书)。过了一年,(韩愈)改任考功郎中、知制诰,被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如果开就会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皇上派中使杜英奇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型企业运营总监职位聘用合同书
- 2025年度旅游项目开发贷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体育产业运动员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养猪场附属设施建筑承包服务协议
- 2025高考作文预测:“让”与“不让”
- 秋季学习资源整合计划
- 生物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计划
- 制定餐饮行业安保措施计划
- 幼儿园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计划
-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的关键环节分析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表(必修一~选择性必修四)
- 经济人假设的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春节节后)
- 运筹学完整版课件-002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课件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粮五常筒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经纤支镜气道球囊扩张术课件
- 汽车尾气污染与治理汽车尾气污染课件
- 河南神火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泉店煤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