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练习 苏科版_第1页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练习 苏科版_第2页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练习 苏科版_第3页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练习 苏科版_第4页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1》练习 苏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阅读1》

一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

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

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

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又久之,方.命坐②觉饥甚而不敢去.

③旁置.菜羹而已④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家人发箧视之B.亦荆吴行胜之最也C.事列《神仙》之传D.至之市

3.翻译下列句子。

(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

二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①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而

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③之曰:“与若芧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

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选自《列子·黄帝篇》)

【注释】①狙(jū)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②家口:家中的人,这里指家里人的口

粮。③诳(kuáng):欺骗。④芧(xù):橡实。

【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揭露了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实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

猴子们却转怒为喜。现实生活中有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形式,

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只有一种。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

蔽。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能解狙之意.()(2)损.其家口()

(3)俄而匮.焉()(4)众狙皆.起而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1

(2)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

3.狙公爱狙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4.你从“众狙”“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

三东野败驾

东野稷以御①见庄公,进退中绳②,左右旋中规③。庄公以为文④弗过也,使之钩⑤百而反。

颜阖⑥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⑦而不应。少焉⑧,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

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⑨焉,故曰败。”

(选自《庄子·达生》)

【注释】①御:驾车的技艺。②中绳:像墨线一样直。③中规:像圆规画出的图形一样圆。

④文:通“父”,这里指造父,是西周的善御者。⑤钩:绕。⑥颜阖:姓颜,名阖,鲁国贤

人。⑦密:通“默”。⑧少焉:不久。⑨求:强求。

【阅读提示】

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选文中的东野稷虽然驾驶马车的技术娴熟,但由于马

力透支,“果败而反”,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为,如果不认真把握一个“度”,

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2)庄公以为文弗过.也()

(3)公密而不应.()

(4)果.败而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之钩百而.反B.公密而.不应

C.果败而.反D.而.犹求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

(2)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

4.颜阖认为“稷之马将败”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①。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

2

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归田录》)

【注释】①求知:以求得到赏识。②李卫公:即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

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阅读提示】

凡贪婪之徒,大约总是因为条件具备时勾起了他作为人的原始欲望,从而无所节制地获

取。本来只是想想,但当实实在在面对金银财宝时,只要一动心思就可以“梦想成真”,又

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想要不为物累,保持自己的廉洁的确不容易。选

文中写的吕蒙正拒收一位朝臣古镜的事,就是鲜活的明证。“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

所难也。”作者欧阳修的感叹之语,可谓精辟之至。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言.能照二百里()(2)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3)安.用照二百里()(4)其弟遂不复.敢言()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②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③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④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五为人须学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①,不暇读书。

比来②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

内。古人云:‘不学,墙面③,莅事④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戎事:战事。②比来:近来。③墙面:面对着墙壁,比喻一无所知。④莅(lì)

事:处理政事。

【阅读提示】

本文写的是唐太宗与房玄龄谈论学习的一段话。围绕“为人大须学问”这一论点,唐太

宗先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引用古人的话,进一步证明不学习

的危害,言辞恳切,发人深省。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暇.读书()(2)不能自执.书卷()

(3)不徒.言也()(4)大觉.非也()

3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

(2)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六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①,为冀州牧。有老姥②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

昏黑,莫知其孰是③,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④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

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选自《晋书·符融传》)

【注释】①苻(fú)融:字博休,苻坚的弟弟。②姥(mǔ):年老的妇人。③孰是:哪一个

是(贼)。④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

【阅读提示】

世事万象,迷惑甚多。如果平时对生活没有深切的观察和思考,遇事就难作判断。苻融

验走,方法简单,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生,得出这一方法的过程来自生活中深厚的积累。这

个故事反映了苻融机智聪明、明察秋毫的特点。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路人为逐擒.之()(2)乃俱.送之()

(3)贼遂.服罪()(4)盖以贼若善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3.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人是贼,其依据是什么?(引用原文语句回答)

4.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七义犬护主

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①周之市,但留其妇时,

吾可攫②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

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

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③,跪而谢④。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

至官⑤。

(选自《太平广记》)

4

【注释】①伺:等候。②攫((jué):夺取。③色挠(náo):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④

谢:道歉。⑤官:官府。

【阅读提示】

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有时它为了保护主人及其利益,会助主人一臂之力。选文中周氏

夫妇所养的一条狗在主人遇到强盗抢劫的危急时刻,协助主人咬住强盗,不让其脱身,成功

地制服了强盗。文中的义犬见到强盗“狂吠”,不惧刀刃而“啮贼”,足见它的忠诚与勇敢。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二豪贼相谓.曰()(2)但.留其妇时()

(3)周既.去()(4)是.时夫方归()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渔为.生②一贼为.犬所啮③妇闻声而.出④跪而.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

(2)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

4.请简要概括周氏擒贼成功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两点)

八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

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

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注释】①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②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

贤,号刚峰。③宦囊:做官的俸禄。④金:银子。⑤葛布一端:麻布两丈。

【阅读提示】

“户部”及其他。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上文所说的“户部”是负责税收、钱粮

及户籍的部门;又,上文所说“王司寇凤洲”即王凤洲,他是“刑事部”负责人,刑部主管

司法、监狱等;“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及科举考试;“兵部”主管军事;“礼部”主管外

交事务及祭典等;“工部”主管建筑、河道等。各部的负责人称尚书。

【自主训练】

1、解释:①卒婚②宦

③惟④而已

2、翻译:

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3、选择:“不立党”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不结伙;②不建立党派;③没有朋友。

4、理解:海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5

九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

施②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

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

【注释】①牖(yǒ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还(xuán):掉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施尾于.堂于:⑵弃而还走.走: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

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十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

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

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

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

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⑴式谓.元伯曰:⑵至.其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3.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一王安石待客

1.(1)方:才(2)去:离开(3)置:放(4)食:吃

2.A

3.(1)菜肴都没有准备,萧公子心里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2)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4.坚持原则,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

6

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

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

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

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猪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

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

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二朝三暮四

1.(1)心意(2)减少(3)缺乏(4)都

2.(1)不久,(家里粮食)缺乏了,(养猴子的人)想要限制猴子的食量,又怕成群的猴子不顺

从自己。

(2)分给你们橡实,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吧?

3.表现在:①“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

②“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4.示例:我们遇到问题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一定要看到问题的实质。

【译文】宋国有个养猴子的人,喜爱猴子,(家里)养了成群的猴子,(他)能理解猴子的心意,

猴子也懂得他的心意。(养猴子的人)减少自己家里人的口粮以满足猴子的食欲。不久,(家

里粮食)缺乏了,(养猴子的人)想要限制猴子的食量,又怕成群的猴子不顺从自己。(他)先

欺骗它们说:“分给你们橡实,早晨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吧?”猴子们听了都站起来发怒了。

过了一会儿(养猴子的人)说:“分给你们橡实,早晨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们都趴

在地上,非常高兴。

三东野败驾

1.(1)拜见(2)超过(3)回答(4)果然

2.D(D项中的“而”表示转折;ABC三项中的“而”都表示承接)

3.(1)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去拜见(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车将要翻倒。”

(2)不久,(东野稷)果然翻了车回来了。鲁庄公(询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翻车)?”

4.马的力气用完了,还在强求它拼命奔跑。

【译文】东野稷凭借驾驶马车的技术拜见鲁庄公,(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

(车轮压出的痕迹)都像墨线一样直;(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车轮压出的

痕迹)都像圆规画出的图形一样圆。鲁庄公觉得造父的驾车技术也不会超过(东野稷),就让

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去拜见(鲁庄公)

说:“东野稷的马车将要翻倒。”鲁庄公假装没听见不回答。不久,(东野稷)果然翻了车回

来了。鲁庄公(询问颜阖)说:.“您怎么知道他(会翻车)?”(颜阖)说:“他的马力气用完了,

还在强求(它拼命奔跑),因此(我)说(他会)翻车。”

四不为物累

1.(1)说(2)等待(3)哪里(4)再

2.D(第①②句中的“以”,前一个解释为因为,后一个表示目的,解释为来;第③④句中

的“于”,前一个解释为比,后一个解释为到)

3.(1)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是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

(2)大概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殊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的贤者也不容易做到。

4.一是寡好,二是不为物累。

【译文】吕蒙正因为宽厚而担任宰相,宋太宗特别赏识厚待(他)。朝中有一个官吏,家里藏

有古镜,自称能照二百里地,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求得到赏识。他的弟弟找

了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是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着照

二百里地的镜子?”他的弟弟(听后)也就不敢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十分叹服,认

7

为他比唐朝名臣李靖更加贤明。大概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殊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

代的贤者也不容易做到。

五为人须学

1.(1)空闲(2)拿(3)仅,只(4)觉得

2.(1)近来天下安宁(没有纷乱),(我)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书卷读书,(就)命令别人读

给我听。

(2)(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3.唐太宗是一个热爱学习,能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敢于检讨自己的君主。

【译文】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

东征西讨,亲自参与战事,没有空闲读书。近来天下安宁(没有纷乱),(我)人在殿堂,不能

亲自拿着书卷读书,(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做父亲,做子女的道理,以

及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政事只会感到麻烦。’

不只是说说而已的。(我)回想年轻时的处事行为,觉得很是不对。”

六苻融验走

1.(1)捉住(2)一起(3)于是(4)跑

2.(1)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啊,可以让这两个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人就不是贼。

(2)原来那个贼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必定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并)捉住,所以知道跑

得不快的人是贼。

3.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4.示例: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查清事实。

【译文】前秦的苻融,担任冀州牧。有个老婆婆在路上被抢劫了,(她就拉长声音)高喊:“捉

贼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贼捉住了。(谁知)贼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

的人(是贼),当时(天色)已经昏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一个是(贼),于是便将他们一起

捉送到衙门。苻融(了解案情后,)看看他们笑着说:“这件事很容易弄清楚啊,可以让这两

个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人就不是贼。”(他们跑完)又回到街门里来,苻融就严肃地对那

个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才是真正的贼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贼于是就认罪了。原

来那个贼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必定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并)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

人是贼。

七义犬护主

1.(1)说(2)只(3)已经(4)这

2.D(第①②句中的“为”,前一个解释为作为,后一个解释为被;第③④句中的“而”,

前一个表示承接,后一个表示修饰)

3.(1)姓周的人已经离开后,两个大强盗拿着刀靠近船。

(2)周夫人拿着刀想要劈他,这个强盗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跪着赔礼道歉。

4.示例:①狗咬住其中一个强盗,因此这个强盗无法脱身;

②周氏趁着强盗不防备,把另外一个强盗推到了河里。

【译文】有一对姓周的夫妇,以打鱼为生,白天出没于风浪中。一天,两个大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