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1.gif)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2.gif)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3.gif)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4.gif)
![危重症患者的安全转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e62a8c114af381a1848d4102b5d4a4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重病患者定义:
危重病患者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衰竭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器
,需要监测和治疗。目前一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危重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昏迷、躁动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目前二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目录1.转运的目的(了解)2.转运的并发症(了解)3.转运的风险和护理干预(掌握)4.转运流程(熟悉)转运的目的转运的并发症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目前三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四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中并发症1、气管插管移位2、心率改变3、SPO2下降4、药物使用延迟5、引流管脱出、管道脱开6、意识改变7、坠床的危险8、着凉重症医学——2010刘大为,邱海目前五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的风险外界环境的改变仪器的改变护理级别的降低失去专业化的医疗队伍转运过程存在诸多潜在风险目前六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风险系数越大安全系数越小风险系数越小则安全系数越大安全与风险安全范围风险安全范围风险目前七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提高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医院/科室制定有关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的指引,实施安全转运使用《潮州医院危重患者转运护理单》做好转运风险的评估目前八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评估目前九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未插管。目前十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如何评估转运的风险病情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时间因素人员因素目前十一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1、清醒病人
a、通知即将进行的转运
b、评估病人的焦虑及疼痛程度
c、适当应用镇静镇痛药物目前十二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2、烦躁以及不合作的病人
a、评估病人的烦躁程度,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
b、评估病人肢体运动情况,适当给予约束目前十三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3、昏迷病人a、评估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运动情况、预防颅内压增高b、观察有无舌后坠,留置口咽通气管,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目前十四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病人的首要任务首要的就是要确保病人的生命,因此,无论是转运前或是转运中,病情的观察与处理都应集中于保持气道开放呼吸循环三个方面目前十五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目前十六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气道和呼吸的评估判断气道是否通畅?途中保持通畅的能力AB
频率呼吸音呼吸的费力程度唇色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目前十七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气道与呼吸的提前干预吸痰雾化吸入改善体位改善吸氧人工气道目前十八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循环的评估与干预心率心律C血压皮温微循环灌注意识状态扩容静脉通路目前十九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神经系统的评估与干预瞳孔:颅内压意识状态:镇静评分1使用降颅压的药物2适当约束目前二十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综合干预消化系统胃管饮食控制1)封管,妥善固定;2)抬高床头,观察有无呕吐。3)出现呕吐立即胃肠减压(备负压吸引器)。目前二十一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内分泌系统评估血糖RI的使用暂停胃肠营养液暂停使用胰岛素根据医嘱使用胰岛素正常欠佳目前二十二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如何移动气管插管的病人检查导管位置固定吸痰镇静氧气呼吸囊呼吸机的准备搬运时保持患者的身体平衡防止头过度后仰而导致脱管搬运前
接呼吸囊或呼吸机监护重新确定导管位置适当固定头部约束四肢密切注意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搬运后目前二十三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病人管道护理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护理管道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如发生滑脱胃管和胃肠造瘘除特殊者需持续胃肠减压外,用水20-30ml封管后夹闭夹闭夹闭或开放确保病人无误吸气管插管和套管准备氧气袋或氧气瓶和简易呼吸器接氧气袋或氧气瓶吸氧,简易呼吸器备用,必要时简易呼吸机加压通气接氧气气管导管内给氧或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打开气道,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确保病人呼吸深静脉管道肝素盐水封管后夹闭,特殊情况维持静脉通道夹闭或保持静脉通畅夹闭或保持静脉通畅立即压迫局部止血动脉管道一般需拔除,需要保留者肝素封管后夹闭夹闭夹闭立即压迫局部止血伤口引流管夹闭打开先夹闭后打开立即封堵伤口胸腔闭式引流管两个卵圆钳交叉夹闭打开两个卵圆钳交叉夹闭后打开立即封堵伤口,防止气体进入伤口导尿管夹闭夹闭夹闭后打开检查有无尿道损伤目前二十四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途中你最怕。。。氧气用完了没有呼吸囊没有吸痰器目前二十五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物品的准备充足的估计转运途中可能的情况,准备必要的物品药品气道实施气体准备监护设备其他目前二十六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前的准备药品、设备准备充分目前二十七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前的准备充足的氧气目前二十八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前的准备事先充电目前二十九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国内危重患者转运现状
2009年成人ICU专科患者十大安全质量目标之一------“提高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目前三十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安全转运原则
------安全转运而不致引起病情恶化转运越快越好?目前三十一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危重病人转运指南步骤
1.
Decision:决定:2.
Planning:计划:3.
Implementing:实施:4.
MonitoringDuringtheTransport:转运期间监测:目前三十二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决定—需要转运吗?转运指南1: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必要的诊治,转运决策应充分权衡获益与风险。目前三十三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医生病房/检查科室家属办公/管床护士目前三十四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计划—转运方案?(一)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二)预测可能的并发症。
(三)携带的药物和器械。
(四)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转运工具。
目前三十五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实施—如何转运?院内转运目前三十六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目前三十七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院内转运--随从人员至少由两人陪同。转运指南2:重症患者的转运应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完成目前三十八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工具性能完好,保护设施可靠,病床能去的地方尽量不用推车,减少搬运次数,搬运患者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转运指南3:重症患者的转运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转运工具。目前三十九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院内转运--所需器材(一)血压监护仪(或测血压袖带)(二)血氧仪(三)心电监护/除颤器(四)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五)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目前四十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院内转运--所需器材(六)负压吸引器(七)急救药品,即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胺碘酮、利多卡因和碳酸氢钠等(八)静脉输注液体和药物,充电功能的输液泵(九)其他药物根据病人情况备用,如:镇静镇痛剂、麻醉剂
目前四十一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
必备设备便携监护仪(或标准血压计)、简易呼吸器、氧气源、除颤仪、面罩、鼻/咽通气道、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吸氧管、吸痰管等有条件应具备设备呼气末CO2监测、便携式呼吸机、输注泵、动脉导管、加压输液器、同步起搏系统、血糖仪及试纸、血气分析仪等目前四十二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部门协作目前四十三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目前四十四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中监测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
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
非侵入性血压(1级)
心率(1级)
呼吸频率(1级)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目前四十五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中监测二氧化碳描记术(
2级)
连续测量血压(3级)
测量肺动脉压(3级)
测量颅内压力(3级)
测量中心静脉压(3级)
目前四十六页\总数四十九页\编于十五点转运中的监测持续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