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停车场项目初步设计说明目录总概况…………………………3建筑篇…………………………4结构篇…………………………6给排水篇………………………10电气篇…………………………16暖通篇…………………………34
初步设计总说明总概况工程名称: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单位:工程地点:工程规模:总用地面积20892.86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用地面积9618.36㎡(含产权用地面积5773.87㎡、需征收土地面积1521.03㎡、水域面积1363.83㎡、道路用地959.63㎡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面积8074.50㎡,新增配套通道等设施面积3200㎡。总建筑面积23218.28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建筑面积17999.64㎡,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建筑面积4418.64㎡,其他配套800㎡。绿地面积7312.50平方米,绿地率35%。车位总数共730个停车位(旧中心市场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495辆,其中普通车位133辆、机械车位160辆、充电桩车位202辆;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235辆,其中普通车位5辆、机械车位230辆、充电桩0辆)。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势比较平坦,与周边建筑的场地平顺相接,适合建设。项目用地的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供水、排污、用电等设施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4、本工程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体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体系。工程设计范围按设计合同,我院承担的工程设计范围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空调(采暖)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用地范围内的小市政管网设计、节能绿建设计、污水处理设计。主要设计依据文件《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用地规划图则设计原则和标准本工程设计全面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令,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设计规范和规程,尽力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结合国情和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严把质量关,力求使本工程达到功能明确,环境舒适,美观大方,使用方便,设备先进,协调和谐,经济合理。设计中尽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节电、节水、节能。墙体使用新型砌块。本工程按地震烈度7度设防。本工程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力求环境不受污染。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汇总:一期经济技术指标表项目数量单位备注用地面积20892.86㎡其中旧市场用地面积9618.36㎡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面积8074.50㎡新增配套通道等设施面积3200㎡总建筑面积23218.28㎡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17999.64㎡含地面卫生间80㎡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4418.64㎡其他配套800㎡绿地面积7312.50㎡绿化率35%机动车位730个其中充电车位202个
建筑篇项目区位本项目位于遂溪县遂城镇建设路以北,人民路以东。项目概况1、总用地面积20892.86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用地面积9618.36㎡(含产权用地面积5773.87㎡、需征收土地面积1521.03㎡、水域面积1363.83㎡、道路用地959.63㎡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面积8074.50㎡,新增配套通道等设施面积3200㎡。总建筑面积23218.28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建筑面积17999.64㎡,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建筑面积4418.64㎡,其他配套800㎡。绿地面积7312.50平方米,绿地率35%。2、车位总数共730个停车位(旧中心市场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495辆,其中普通车位133辆、机械车位160辆、充电桩车位202辆;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235辆,其中普通车位5辆、机械车位230辆、充电桩0辆)。3、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势比较平坦,与周边建筑的场地平顺相接,适合建设。项目用地的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供水、排污、用电等设施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4、本工程坐标系统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体系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体系。规划依据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199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2013年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50121-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四、整规划分析及总平面设计(一)总平面设计1.竖向设计:项目整体规划依据建设用地红线,结合用地周边环境现状,场地标高设计为中间高四周低,最低点位于西南面,整个场地设计引导表面雨水汇集至周边市政排水井。2.功能组成:项目主要分成地上景观公园及地下公共停车场,互相结合,在营造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缓解社会停车压力。(二)交通设计旧中心市场地库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建设路及东圩横路,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库出入口也分别设置再不同道路上,避免同侧道路车辆较多,车辆进出流线清晰不交叉,避免造成交通拥堵现象。(三)环境设计和绿化设计1.负一层采用下沉式广场设计,打破以往车库灰暗呆板的印象,增加车库的舒适度。2.地上景观公园采用柔和曲线的路网替代以往横平竖直的路线,与景观绿化相结合,打破感官的边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与景互动。(四)消防设计:本项目按要求设置充电桩停车区,按要求不大于2000平方一个防火分区设置,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两个疏散口;普通车库按要求设置自动灭火系统不大于4000平方一个防火分区、设备分区按要求不大于200平方设置一部疏散楼梯,大于200平方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五、单体设计(一)建筑概况项目整体为一期建设,项目建设用地20892.86平方米。(二).建筑功能分区车库、消防水池水泵房、配电房、发电机房、风机房等(三)交通及防火设计1.旧中心市场地库,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小于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疏散楼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充电桩停车区设置在负二负三层,负一层为机械停车库。2.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库,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小于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疏散楼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负一层为机械停车库。(七)无障碍设计1.项目按《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置无障碍车位。七、消防设计说明(二)建筑防火设计1.旧中心市场地库,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小于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疏散楼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2.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库,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小于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梯间距离满足规范要求,疏散楼梯均在首层设置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求。
结构篇一、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1、设计规范本工程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文件”进行设计,同时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部分采用地区性规范等作为设计依据,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如表1.1所示。表1.1主要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建部(2016版)《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组合结构通用规范》GB55004-2021《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DBJ15-31-2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广东省标准DBJ15-101-201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广东省标准DBJ/T15-60-2019《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DBJ/T-15-94-20132、设计依据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初步设计招标文件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建设地点:遂溪县遂城镇建设路以北,人民路以东总体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23218.28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建筑面积17999.64㎡,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建筑面积4418.64㎡,其他配套800㎡。三、工程地质概况1、场地地质条件根据深圳市建设综合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迁建项目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察场地处于北海组冲洪积地段,经钻孔揭露及现场地质调查,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层、滑坡、坍塌、沉陷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采空区、河道、沟滨、墓穴、防空洞和孤石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据收集到资料,本区下更新统湛江组(Q1mc)地层厚达数百米,区域稳定性良好,适宜本工程建设。表3.1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建议值表层号土层名称桩侧摩阻力特征值qsa(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sa(kPa)预制桩钻、冲孔、旋挖桩及沉管灌注桩预制桩水下钻(冲)孔桩、旋挖桩①耕土108————②粉质黏土2520————③粉质黏土3025————③1中砂2318————④黏土2218⑤粉质黏土302516<L≤30,100030<L,1400L>15,320⑤1中砂252016<L≤30,280030<L,3500L>15,800⑥粉质黏土252016<L≤30,90030<L,1200L>15,300地勘报告建议暂定为天然基础,并选择③层粉质黏土作为天然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暂取180kpa,基础形式暂拟按筏板基础选型。根据地勘报告,对各岩土层的工程特征指标建议值详见表3.2:表3.2岩土设计参数土层号土层名称质量密度ρ压缩模量Es黏聚力C内摩擦角φ标贯修正击数N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g/cm3)MPakPa度击kPa①耕土--②粉质黏土6.0130③粉质黏土6.4140③1中砂140④黏土3.7100⑤粉质黏土4.9140⑤1中砂8.7160⑥粉质黏土3.91202、地下水的影响该场地地下水在II类环境中,场地内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环境具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3、地震烈度与场地类别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依附录A中表A.0.19,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属Ⅲ类,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附录C19,Ⅲ类场地时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调整后为0.12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四、建筑分类等级1、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丙)类;5、地震作用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7度;6、抗震措施采用的设防烈度:7度;7、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三级,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8、建筑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一级,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五、荷载取值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及功能的要求,除以下表所列的荷载取值外,其余按国家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风荷载基本风压按50年重现期的风压WO=0.75KN/m2,地面粗糙类别为B类,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42、雪荷载不考虑雪荷载。3、竖向荷载3.1面荷载取值房间功能附加恒载△gk活载qk备注kN/M2kN/M2车库1.54.0风机房1.58.0配电房1.510.0发电机房1.510.0楼梯1.53.5消防控制室1.58.0机械车位1.58.03.2构件容重按以下数值采用:混凝土:25kN/m3,钢筋:78kN/m3。六、结构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墙柱-C35;楼层梁、板-C35;2、钢筋:HRB400();3、钢材:Q235(B)、Q355(B)。七、基础选型根据地质资料,暂定为筏板基础,持力层选择为③层粉质黏土层,承载力特征值暂取180kpa,采用锚杆或灌注桩作为地下室抗拔措施。八、结构选型及布置本项目结构选型主要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建筑体形特点、功能要求、净空尺寸要求、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等因素;在控制造价、控制工期的前提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楼盖平面布置拟主要采用主次梁楼盖,首层采用井字梁楼盖。1、主要梁、柱截面(mm)构件类型梁截面柱构件尺寸主梁300~500x700~900;次梁200~300x600~700柱600~700x600~7002、楼板厚度(mm)构件部位首层负一层负二板厚180mm120mm120mm九、弹性计算结果及分析本工程弹性分析选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的YJK5.0.0软件进行计算,考虑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双向地震作用,扭转耦联以及施工模拟加载的影响。计算结果如下:表9.1旧市场电算结果地震下基底剪力(KN)XY21985.5321388.85结构总质量(T)38033剪重比(不足时已按规范要求放大)XY5.781%5.624%地震下倾覆弯矩(kN*m)XY189100183900计算振型数9第1,2平动周期(s)T1T20.2680.236第一扭转周期(s)0.233第1扭转/第1平动周期0.87有效质量系数XY99.99%99.97%50年一遇风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XY1/99991/9999地震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XY1/38351/4866考虑偶然偏心最大扭转位移比XY1.01.0构件最大轴压比0.78层侧刚与上层70%或上3层平均值80%比值中最小值XY11楼层受剪承载力与上层的比值中的最小值XY11刚重比Di*G/hi最小值XY34.68233.620表9.2新增地块电算结果地震下基底剪力(KN)XY5675.208876.59结构总质量(T)20176剪重比(不足时已按规范要求放大)XY2.941%3.617%地震下倾覆弯矩(kN*m)XY100900105600计算振型数9第1,2平动周期(s)T1T20.2340.223第一扭转周期(s)0.213第1扭转/第1平动周期0.91有效质量系数XY100%100%50年一遇风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XY1/99991/9999地震荷载下最大层间位移角XY1/71441/5237考虑偶然偏心最大扭转位移比XY1.01.0构件最大轴压比0.67层侧刚与上层70%或上3层平均值80%比值中最小值XY11楼层受剪承载力与上层的比值中的最小值XY11刚重比Di*G/hi最小值XY2224十、结论综上所述,本工程在抗震设计中,对结构进行了弹性计算分析,保证结构在小震下完全处于弹性阶段。计算结果表明,多项指标均表现良好,基本满足规范的有关要求。因此,可以认为本工程能满足竖向荷载和风荷载作用下的有关指标外,亦满足“小震不坏、中震下主要构件不屈服、震后可以修复,大震不倒塌”的抗震设防目标。
给排水篇一、设计依据《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T110-201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2021《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6-2021《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当地气象资料有关部门的批文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产品标准、各项设计疑问回复、会议纪要等相关资料建筑工种提供的建筑设计图纸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小区市政资料(包括给水,污水,雨水的接管点位置,管径及标高等)二、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23218.28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建筑面积17999.64㎡,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建筑面积4418.64㎡,其他配套800㎡。三.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本工程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本专业的设计范围包括:1)室内、外生活给水系统;2)室内、外生活排水系统;3)室内、外雨水排水系统。四.生活给水系统:1.水源:本项目用水由西侧人民路市政给水管网接出1根DN150的给水管至用地红线处,供本项目的生活、消防、绿化等给水。2.用水量计算:本工程的用水定额及用水量见下表:序号用水单位用水定额单位数量用水时间时用水变化系数(k)最高日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最高日最大时用水最高日平均日㎡hm³/dm³/dm³/h1地下车库2L/㎡.d2L/㎡.d65008113.013.01.6252绿化及道路2L/㎡.d2L/㎡.d65008113.013.01.6253未预见水量按以上项目的10%2.62.60.3254合计28.628.63.5753.供水方式和水压分区:本项目给水由市政压力直供;4.管材: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PE管,电热熔连接。室内立管及横干管采用内衬PE钢塑复合管,采用丝扣连接或沟槽连接;水表后的给水管采用冷水型PP-R管,热水给水管采用热水型PP-R管,采用热熔连接。五.生活排水系统(一)地下集水井的排水:无法重力自流排放的排水采用集水井、潜水泵加压排水。集水井的有效容积按不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5min的出水量确定,排水泵每小时开启次数不超过6次。(二)管材1).室外: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式橡胶圈密封接口。管材环刚度≥8KN/m。检查井优先采用塑料检查井。2).室内排水管:(1)重力排水非人防区采用PVC-U塑料排水管,粘接。人防区采用镀锌钢管,DN≤80采用丝扣连接,DN≥80采用法兰连接。(2)压力排水采用镀锌钢管,DN≤80采用丝扣连接,DN≥80采用法兰连接。(3)压力排水管道按水泵扬程的2.0倍进行试压。六.雨水排水系统:(1)采用湛江市暴雨强度公式:设计暴雨强度公式:q=5563.438/(t+23.316)0.699,室外雨水设计重现期为5a。(2)屋面暴雨强度值:q10=5.90L/(s·100m2),重现期十年,屋面设置溢流口,溢流口加雨水管总排水能力按50年校核。小区场地设计暴雨强度:q5=4.35L/(s·100m2),重现期五年。(4)雨水管材1)雨水管采用采用PVC-U加厚排水管,溶剂粘接。3)室外排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承插式橡胶圈密封接口。管材环刚度≥8KN/m。检查井优先采用塑料检查井。七、给水排水抗震设计1、管道及设备抗震设计要求(1)本项目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给水、排水、消防设备及管道需要进行抗震设计。(2)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给水、排水、消防管道及设施一般不受损坏及不需修理可继续运行。(3)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给水、排水、消防管道及设施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运行。(4)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给水、排水、消防管道及设施不至于严重损坏,危及生命。2、给排水管道及设备抗震设计措施(1)生活给水、消防机房不设在抗震性能薄弱的部位;设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当发生强烈振动时不破坏连接件,并应防止设备和建筑发生谐振现象。(2)本工程DN65及以上管径的给排水、消防、喷淋等管道系统须采用机电管线抗震支撑系统。(3)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12m;柔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6m。(4)刚性管道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24m;柔性管道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不得超过12m。(5)抗震支撑最终间距应根据具体深化设计及现场实际情况综合确定。(6)管道及设备抗震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安装。3、给排水设备抗震设计措施(1)已设防震基础的机器设备,如水泵等,需设置限位器,以防止机器设备地震时产生过量的移动,甚至倾覆而扭坏管。(2)未设防震基础的机器设备,如水箱等必须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以防止地震时机器设备在地面上滑动或倾覆,破坏其使用功能或扭坏其连接管道。(3)设备抗震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设计、安装。八、绿色建筑设计1、本项目需满足绿建一星设计要求。2、节水措施:(1)管材及附件:选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选用密封性能好的阀门、设备。(2)水表计量:根据使用用途及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水表。(3)压力控制: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并根据给水系统供水压力要求采用分区供水,冷、热水各分区内的最底层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压不大于0.45MPa,分区内低层设减压阀保证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最低的工作压力要求。3、节水器具和设备(1)节水器具和设备国家推广使用的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用水器具流量应满足2级标准,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2级。(2)绿化灌溉采用节水型的灌溉系统。(3)车库和道路冲洗采用节水高压水枪。4、防水损措施:(1)采用的高效低耗的变频水泵。(2)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减少水损。(3)采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4)安装分级计量水表。5、防噪音措施:(1)生活给水管流速按GB50015-2019第3.7.13设计。(2)生活水泵选用低转速、低噪音水泵,高质量水泵。(3)做好泵房水泵减震基础,在水泵基座下面在增加橡胶垫,泵房管道支吊架选用弹性吊架或弹性托架和隔振支架,管道穿墙设置套管,管道外壁与墙洞之间填充弹性材料,选用质量好的橡胶柔性接头。九、消防系统设计依据《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建设方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及部分基础资料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本工程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内消防给水设施的设计范围包括:室外消防供水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配置。消防系统设计1)消防用水量计算本工程属于多层地下停车库。在负一层设置室内消防水池,有效容积450m3;在屋面设置高位消防水池,有效容积18m3;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及用水量,详表如下:消防系统名称设计流量(L/S)火灾延续时间(h)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m3)供水来源室外消火栓202144市政管网室内消火栓302216室内消防水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01144室内消防水池小计室内消防水池储水计360m32)消防水源:本项目用水由西侧人民路市政给水管网接出1根DN150的给水管至用地红线处,供本项目的生活、消防、绿化等给水。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压力支状管网供给,室内消防用水由室内消防水池及加压泵供给。消防水泵1)消防水泵的选择要求:(1)消防水泵的性能满足消防给水系统所需流量和压力的要求,泵轴的密封方式和材料应满足消防水泵在低流量时运转的要求;(2)消防水泵所配电动机的功率满足所选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消防水泵电动机为干式安装;(3)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为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零流量时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的140%,且不小于设计额定压力的120%;(4)当出流量为设计流量的150%时,其出口压力不低于设计压力的65%。2)消防水泵的控制要求:(1)消防水泵设置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功能,并设置就地强制启停泵按钮和保护装置,消防水泵不设置自动停泵的控制功能,停泵由具有管理权限的工作人员根据火灾扑救情况确定;(2)消防水泵在火灾发生后,从接到自动启泵信号到水泵正常运转的时间不大于2min,当消防水泵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手动启动消防水泵在报警5min内正常工作;(3)消防水泵由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消火栓按钮不作为直接启动信号,只作为报警信号。室外消火栓系统(1)水源: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采用市政低压供水系统,支状布置,在倒流防止器前设有1个室外消火栓。(2)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室外消火栓沿建筑周围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并在建筑消防扑救面一侧布置的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少于2个。(3)管材:埋地管道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承插连接;架空管道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压力等级为1.6MPa),管径≤DN50时,采用螺纹或卡压连接;管径>DN50时,采用沟槽接件连接、法兰连接,室内消火栓系统(1)室内消火栓的配置:每个分区底部栓口动压超过0.5MPa的楼层采用DN65的减压稳压消火栓,其余的均采用DN65的室内消火栓;长度25m有内衬里的DN65消防水带及喷嘴直径Φ19mm的消防水枪;Φ25mm消防软卷盘及喷嘴直径Φ6mm的轻便消防水枪。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各层及消防电梯前室均设置消火栓,按直线距离计算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30m,并满足同一平面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消火栓布置在明显、易于取用处。消火栓垂直墙面,距地面1.10m。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系统按静水压不超过1.0MPa的原则进行竖向分区:本项目室内消火栓系统竖向不分区,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池、室内消火栓泵、增压稳压设备联合供水。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在每座建筑物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设置水泵接合器,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并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给水环管相接。水泵接合器每套流量为15L/S。(5)消火栓给水设备选用室内消火栓泵主要技术参数为:流量Q=30L/S,扬程H=50m,单台功率N=37kW,一用一备,位于负一层消防泵房;室内消火栓系统稳压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为:流量Q=1L/s,扬程H=20m,单台功率N=0.37kW,一用一备,配备隔膜式气压罐:800L,位于地下室消防泵房。7)管材水泵房内及地下室管道采用热浸锌镀锌加厚钢管,其它管道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压力等级为1.6MPa),管径≤DN50时,采用螺纹或卡压连接;管径>DN50时,采用沟槽接件连接、法兰连接,当安装安间较小时应采用沟槽连接件连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设置场所及标准本工程以下部位:地下车库(除了不宜设喷淋系统的房间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危险等级为中2危险级,喷水强度为:8.0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设计流量为:Q=40L/S,持续喷水时间1小时。供水方式:自动喷水用水贮存于室内消防水池,火灾时水泵房的喷淋泵加压供水。2)竖向分区竖向各分区静水压力不超过1.2MPa,配水管道静水压力不超过0.4MPa。本项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不分区。3)喷淋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设置水泵接合器,且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不宜小于15m,并不宜大于40m,并与自动喷淋系统的给水环管相接。水泵接合器每套流量为15L/S。4)喷头的选用湿式报警阀设于湿式报警阀间内,根据每个湿式报警阀控制800个喷头的原则设置报警阀。每层及每个消防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信号在消防中心显示,本系统的控制阀门均带信号指示。地下车库动动作温度68℃的快速响应喷头(K=80),地下车库动作温度68℃的边墙型喷头,大堂采用下垂型喷头。其余均采用公称动作温度68℃的标准喷头。喷头的布置满足规范规定的设计喷水强度的要求。5)喷淋灭火系统给水设备选用自动喷淋泵主要技术参数为:流量Q=40L/S,扬程H=60m,单台功率N=45kW,两用一备,位于负一消防泵房;喷淋系统管材水泵房内及地下室报警阀前管道采用热浸锌镀锌加厚钢管,其它管道采用热浸锌镀锌钢管(压力等级为1.6MPa),管径≤DN50时,采用螺纹或卡压连接;管径>DN50时,采用沟槽接件连接、法兰连接,当安装安间较小时应采用沟槽连接件连接。气体灭火系统1)本工程在一些重要且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配电房、弱电机房等)设置七氟丙烷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保护。2)配电房灭火设计浓度采用9%;弱电机房灭火设计浓度采用8%。3)系统的控制方式:手动、自动、机械应急操作三种。4)保护区均设二路独立探测回路,当第一路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发出警报,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当第二路探测器亦发出火灾信号后,自动灭火控制器开始进入30s延时阶段,疏散人员和联动设备的动作。延时过后,向该保护区的驱动瓶发出灭火指令,电磁启动器动作打开启动瓶组,释放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灭火剂瓶组,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建筑灭火器配置建筑物内各层均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危险等级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设计:1)变配电房等处:E类火灾,中危险等级,每个配置点配置MF/ABC4手提式灭火器两具,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2A,其配置点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20米;2)普通车库:A/B类火灾,中危险等级,每个配置点配置MF/ABC4手提式灭火器两具,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3A/89B,其配置点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12米;3)充电桩车库:A/B/E类火灾,中危险等级,每个配置点配置MF/ABC5手提式灭火器两具,单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3A/89B,其配置点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9米;4)每层的配电房内、每层消火栓箱内,均配置安装MF/ABC5手提式灭火器两具,配置灭火级别2A,其配置点最大保护距离不大于12米。消防排水1)消防泵房设消防排水设施,并按消防用电负荷的要求配电。2)消防电梯底部集水井的有效容积不小于2.00m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小于10L/S。3)喷淋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就近排入的排水设施(如:集水坑、排水沟、DN100的地漏、DN75排水管的拖布池),排水立管管径不小于DN75,有足够排水能力、且方便使用。附近没有排水设施时增加消防排水设施。4)报警阀处的排水立管、地漏为DN100;减压阀处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直径根据减压阀流量确定,并不小于DN100。5)消防水泵的试水排水就近回流到消防水池。
电气篇一、设计依据工程概况工程名称:遂溪县主城区中心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单位:遂溪县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地点:本项目位于遂溪县遂城镇建设路以北,人民路以东总建筑面积23218.28平方米,其中旧中心市场地下三层停车库建筑面积17999.64㎡,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一层停车库建筑面积4418.64㎡,其他配套800㎡。总车位数共730个停车位(旧中心市场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495辆,其中普通车位133辆、机械车位160辆、充电桩车位202辆;新增东圩东北侧地块地下停车库总车位数235辆,其中普通车位5辆、机械车位230辆、充电桩0辆)。根据《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版),新建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按不低于30%的比例建设快速充电桩202个,均设置在旧中心市场地块。设单位提供的有关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GB55029-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技术规程》DBJ/T15-226-2021;《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DBJ/T15-150-20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其它现行的国家和地方电气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二、设计范围本设计包括红线以内的以下内容:1)10/0.4kV供配电系统;2)应急发电系统;3)设备配电及常规控制;4)照明系统;5)防雷和接地系统;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电气火灾监控系统;8)消防电源监控系统;9)防火门监控系统;11)通信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预埋管);12)室外管网系统。设计分工界面1)供电系统设计分界点为市政电源进户线末端、10kV进线柜开关进线侧,不包括10kV电源进户线,设计只提供进线通道;2)配电系统设计分界点为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出线断路器下桩头,其后由建设方委托电力设计设计单位深化设计实施;3)电视、通信接入由运营商建设,其分界点为弱电间设备出线处,各系统形式、设备和线路选择由建设方委托另行委托完成,设计提供走线通道;4)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筑装饰设计、光伏发电设计、景观照明设计由业主另委托专业单位承担设计,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系统的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完成。三、变、配、发电系统负荷等级旧中心市场地块车库属于地下I类汽车库,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疏散照明、弱电安防设备、公共照明为一级负荷,客梯、机械停车位为二级负荷,充电桩等其余均为三级负荷。东圩东北侧地块车库属于地下II类汽车库,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疏散照明、弱电安防设备、公共照明为二级负荷,机械停车位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用电负荷计算1)本工程设备额定电压均为380/220V,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动力设备安装容量按相关专业资料,照明插座空调等按单位面积法计算。2)计算负荷(旧中心市场地块)用电设备安装容量:消防一级负荷640kW,非消防一、二级负荷405kW,非消防三级负荷6120kW。有功计算负荷:Pc=2645kW(非消防负荷最大,按非消防负荷计算);无功计算负荷:Qc=644kvar(补偿以后);视在计算负荷:Sc=2723kVA;无功补偿容量:Qc=800kvar;补偿前/后功率因数:COSφ1/COSφ2=0.88/0.97;变压器安装容量:SN=1600kVA(数量2台)3)自备电源计算负荷(旧中心市场地块)一级消防负荷安装容量:Pe=640kW有功计算负荷:Pc=450kW;一、二级非消防负荷安装容量:Pe=405kW有功计算负荷:Pc=266kW;发电机组安装容量:Pfe=550kW(数量1台)4)计算负荷(东圩东北侧地块)用电设备安装容量:消防二级负荷297kW,非消防二级负荷275kW。有功计算负荷:Pc=213kW(消防负荷最大,按消防负荷计算);无功计算负荷:Qc=160kvar(补偿以后);视在计算负荷:Sc=222kVA;无功补偿容量:Qc=100kvar;补偿前/后功率因数:COSφ1/COSφ2=0.8/0.96;变压器安装容量:SN=250kVA(数量1台)5)自备电源计算负荷(东圩东北侧地块)二级消防负荷安装容量:Pe=297kW有功计算负荷:Pc=213kW;二级非消防负荷安装容量:Pe=275kW有功计算负荷:Pc=167kW;发电机组安装容量:Pfe=250kW(数量1台)电源及电压1)市政电源根据建设方与供电局协议,本工程用电由就近开闭所提供一回10kV电源线路,10kV电源供电电缆沿人民路经市政电缆沟敷设至本工程建筑前,再埋地引入自建10kV配电所。10kV配电所位于本工程车库一层。建筑物外10kV供电线路型号规格由供电局确定。建筑物内10kV配电线路采用(ZR)-YJV-8.7/10kV电力电缆。2)备用电源a.柴油发电机本工程采用风冷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供电电压为0.4/0.23kV,发电机容量为550kW。发电机房设于车库负一层。柴油发电机组容量,同时满足火灾时消防负荷用电和平时一、二级非消防负荷用电需求。当市政电源失电后,由变压器低压侧总进线断路器辅助触点发出信号,发电机在30s内自动启动供电,发电机组与市电机械闭锁运行。持续供电时间不低于3小时,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应具备储油量低位报警或显示的功能。柴油发电机燃料供给管道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的管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b.不间断电源装置本工程的弱电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区域采用在线式UPS不间断电源装置,作为柴油发电机启动前的过渡电源以及后备电源。UPS不间断电源装置连续放电时间不小于180min。c.蓄电池本工程的消防应急照明采用集中电源集中控制系统,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不低于90min。高、低压供电系统接线型式及运行方式1)10kV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主接线,10kV电源经10kV配电所母线分配后,以放射式向各变压器供电。2)0.4/0.23kV配电系统采用分段单母线主接线,两台变压器之间设联络开关,以备负荷调节之用。母联断路器采用手动切换方式,平时断开,两段低压母线分裂运行,主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机械闭锁。3)0.4kV变压器/发电机低压侧设由变压器和发电机供电的应急母线段,市电(主电源)与柴油发电机(备用电源)之间采用自动切换开关(ATS)机械闭锁运行。4)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端自动切换。5)非消防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在适当位置切换,其余非消防一、二级负荷由0.4kV变压器/发电机应急母线段单回路供电。设备选型和继电保护1)设备选型高压配电设备选用KYN28A-12型中置开关柜。低压配电设备选用GCS型抽屉式开关柜。配电变压器采用SCB-NX2型节能低噪声干式变压器,F级绝缘,设强制风冷系统,接线为D,Yn11,分接头为±2*2.5%,Ud=6%,带保护外罩和温控器,保护外罩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符合《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20中规定的2级能耗要求。3)继电保护10kV继电保护采用微机自动保护装置,电源进线设过流报警、延时跳闸和短路速断保护,母线分段开关和变压器设过流和速断保护。微机保护装置在相关10kV开关柜上安装,具有音响报警,故障指示和通讯功能,可接入电气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各低压进、出线均利用空气断路器作过电流反时限跳闸保护,进线增设短延时速断保护,出线设短路速断保护。10kV和各低压配电系统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操作电源和信号10/0.4kV变配电所选用电动操作机构,采用DC110V操作电源。变压器温度信号送入相应的变压器保护装置构成超温报警、高温跳闸保护。10kV配电所设置信号屏,显示10kV系统运行工作状态。变电所内设置电力监控系统,通过数字智能仪表和后台监控主机对高、低压配电回路的运行参数(电流、电压、电度、频率、功率因数、谐波等)进行集中监控。电能计量及仪表配置10kV进线侧设置总的专用高压计量柜,计量公众电力网电源的有功,无功电能。变电所和发电机房各低压进线和出线均设有功电能计量,供内部考核和分类计费使用。按照明插座、空调、动力和特殊用电设置分项计量,以便于统计分析各用电系统能耗状况。照明插座、空调、动力在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出线处设计量,充电桩等特殊用电在充电桩表箱处分回路设计量。配变电所高低压进、出线和落地安装的动力配电箱电源进线设电流电压指示。配变电所采用数字显示测量仪表,动力配电箱采用指针型测量仪表。所有计量表均采用多功能数字电表,建立后台能源管理系统,自动采集相应的能耗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能源管理信息平台,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数据分析能耗情况,优化节能管理措施。功率因数补偿本工程自然功率因数为0.88所低压侧集中安装并联电容器装置做无功自动补偿,补偿总容量为1200kvar,补偿后10kV侧功率因数为0.97。谐波分析及治理本工程主要谐波源为直流充电桩,按直流充电桩谐波含量不超过10%设计,在变电所低压开关柜位置预留谐波治理装置的安装位置,待车库投入使用后进行谐波的测量,做针对性的治理。配电系统配电方式0.4/0.23kV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配电。消防一、二级负荷和非消防重要负荷采用双电源、双回路末级自动切换供电方式。导体选择与敷设本建筑为I类汽车库、一级电线电缆使用场所,普通电源线路采用WDUZB-YJY-B2-0.6/1kV-电缆。防排烟设备、消防水泵等消防供电干线均采用WDUNS-B1-0.6/1kV-电缆(本建筑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消防设备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采用WDUN-B1-0.6/1kV-电缆。高压进线电缆选型及敷设由业主委托电力设计单位二次深化。室外线路采用铠装电缆,电缆较多采用电缆沟敷设,其余采用CPVC管埋地敷设;绿化带电缆较少采用铠装电缆直埋敷设,过道路穿热镀锌钢管保护。室内布线应满足规范GB55024-2022第6.2节的有关规定。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开关、插座均采用嵌墙安装方式;配电箱和控制箱均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性能好的产品,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采用嵌墙安装或挂墙安装方式,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电动机启动及控制风机、潜污泵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喷淋泵、消火栓泵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方式。平时功能性使用的电动机由各自的使用功能控制。消防设备电动机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或就地控制。地下车库的送、排双速风机由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中的CO浓度信号联动控制转入高速运行。当装有2台电梯时,采用并联控制方式;当有3台及以上电梯集中设置时,采用群控控制方式。电梯、冷却塔、生活水泵、空调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使其在负载率变化时自动调节转速使得与负载变化相适应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照明系统照明方式、种类及照度标准本工程设有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其中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正常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0、《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中规定的各种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其主要场所的平均照度、功率密度限值、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如下;表5.5.1主要场所照明参数标准表房间或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限值(W/m2)统一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均匀度车道地面501.9-600.6车位地面301.9-600.6变电所0.75m水平面2006-800.6发电机房0.75m水平面2006-800.6消防控制室0.75m水平面50013.519800.6弱电机房0.75m水平面50013.519800.6水泵房地面1003.5-600.6风机房地面1003.5-600.6楼梯间地面50225800.4光源、灯具及附件选择室内照明光源及灯具的选择应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规定;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LED灯,选用低能耗及性能优的灯具附件,具体灯具型式及控制方式如下:1)车库照明采用LED支架灯,由照明配电箱集中控制;设备用房照明采用防水防尘灯具(潮湿、粉尘场所),由各房间就地控制。2)室外环境照明、路灯照明及广告照明由顾客另委托专业单位一并考虑,本次设计只预留电源。室外照明设计应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7章、《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第3.4节有关规定。应急照明变配电所、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楼梯间及前室、电梯厅、公共走道、车库等场所设置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疏散照明照度标准满足:疏散走道不低于1lx,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3lx,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车库人防区域不低于5lx。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变配电所、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方设备用照明,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采用A型集中电源集中控制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集中电源的蓄电池组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不低于90min。节能及环保措施供配电系统1)变配电室位于配、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低压配电室靠近电气竖井,380/220V供电电缆长度小于250米。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台数,变电所0.38/0.22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两台变压器之间设低压联络,以适应由于季节性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够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电能损耗。合理分配负荷,控制变压器负载率在0.8-0.85之间,尽量使变压器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三相配电干线电流最大相不超过三相负荷电流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电流小于三相负荷电流平均值的85%时。3)减少配电线路损耗,尽量选用电阻率ρ较小的导线;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尽可能避免在设计中线路走弯,不走或少走回头路;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4)谐波抑制措施,设计尽量做到三相负荷平衡;选用低谐波产品(如:低谐波电子镇流器)或设备自带滤波器(如:变频器选用带波装置型);选用D,yn11接线型变压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配相应比例的电抗器以避免谐振和限制电容器回路中的谐波电流,保护电容器;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谐波电压和在公共连接点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规定。电动汽车的低压配电系统在变配电房内预留有源滤波装置的安装位置。照明设计1)本工程的照明设计均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中规定的各种照度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要求;2)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之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地结合,以节约了人工照明电能;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LED光源。3)根据建筑使用情况及天然采光状况,合理选择照明控制方式。车库照明采用集中分区控制,午夜后自动关闭部分回路;设备房及其走道采用分组就地控制;办公室照明充分利用天然光,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控制照明灯具的点亮范围;靠外墙窗户一侧的照明灯具单独控制;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采用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或光电、声控开关;走道、楼梯等人员短暂停留的公共场所采用声控或人体感应探测控制等节能自熄开关控制,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强制点亮。建筑景观照明应设置平时、一般节日及重大节日多种控制模式。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动机、交流接触器和照明产品的能效水平应高于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级3级的要求。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电梯、冷却塔、空调水泵、生活水泵等节能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使其在负载率变化时自动调节转速使得与负载变化相适应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计量与智能化本工程根据建筑功能特点,按用户、使用功能或分区设置电能计量装置,并分为以下4个分项: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本工程设置能耗监控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业主另委托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能耗监测系统由计量装置、采集通讯装置、监测主机等单元组成,采用TCP/IP网络与RS-485总线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动态分析和统计管理功能。电能按照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分项采集,系统具备与上级建筑能耗监管信息系统数据联网的功能。环境噪声控制本工程的变配电所、发电机房等站房位于车库负一层,其上部位置为对噪声不敏感的功能房间。变配电所、发电机房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基础采用减震垫等隔音减震措施,机房设计按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2021要求进行隔声减震设计,相关的设计措施由专业公司完成。防雷防雷等级本工程主体为地下建筑,地上部分仅为消防控制室和风井等构筑物,未达到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防标准,本次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外部防雷措施利用建筑顶板结构中直径不应小于12mm钢筋或圆钢焊接连通,并形成不大于20m×20m或24m×16m的网格作为接闪网,防雷引下线间距≤25m。建筑物底板和顶层的结构圈梁钢筋应连成闭合环路,闭合环路应与本楼层结构钢筋和所有专用引下线连接。建筑物外墙内侧和外侧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类似金属物应在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内部防雷措施1)为防雷电波侵入,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含金属管、电力线、信号线、电缆金属外皮等)应在入口处就近连接到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2)高压配电设备采用避雷器作过电压保护;变电所低压侧设备、屋顶电梯、风机配电箱和其它重要设备配电箱内加装SPD模块,以防雷击过电压损坏设备。3)本工程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取屏蔽(建筑物屏蔽、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等)、共用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和设置电涌保护器等措施防雷击电磁脉冲。4)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消防报警系统在进出建筑物LPZ0A或LPZ0B与LPZ1的边界处设置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及安全措施建筑均采用综合接地方式,防雷、电气和电子信息系统共用一套接地装置,建筑综合接地工频电阻不大于1Ω。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等进行联结。冷冻站、水泵房、卫生间、游泳池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计算机网络机房、电讯机房、安防控制室、建筑设备监控室等)弱电设备用房设置独立接地引下线。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线(PE)在接地点后严格分开,所有正常不带电的金属设备外壳、金属管道、金属构件等均可靠接地。各种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工艺设备、容器和管道,以及安装在易燃、易爆环境的风管必须设置静电防护措施。辅助等电位的联结导体应与区域内的下列可导电部分相连接:1)人员能同时触及的固定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外界可导电部分;2)保护接地导体;3)安装非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电动阀门的金属管道。电气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为I类汽车库,根据GB50067-2014第9.0.7条规定,Ⅰ类汽车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报警系统形式及组成本项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集中报警系统。该系统由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事故广播、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器、火警电话、联动设备等组成,具体设置详消防系统图。2)消防控制室位置消防控制室设在车库地面首层,有直接对外出口。3)报警系统设备选择及设置原则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超过200点,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超过1600点,每一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超过100点,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气体灭火系统由专用的气体灭火控制器控制。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声光报警器独立组成。系统总线上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公共走廊、电梯前室等处设感烟探测器,发电机房及变电所设感温及感烟探测器组,在各防火区的走廊、出口、电梯前室等地设手动报警按钮。4)消防联动及控制要求消防联动控制器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本报警区域内的模块不应控制其他报警区域的设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信号均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启动喷水泵,消火栓泵,送、排烟风机;关闭失火区防火卷帘门;打开送风口、排烟口;切断火灾区非消防电源;接通事故广播、声光报警器、疏散照明及指示灯;消防电梯自动返回首层;自动开启防火门释放器,关闭常开防火门;消防控制室接收各种设备动作返回信号;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显示和消防水泵供电电源信号显示;在消火栓箱内设置消火栓直接启泵按钮;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等的控制设备,除采用联动控制方式外,还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气体灭火系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单独配置了自动控制所需的火灾探测器,可独立完成整个灭火过程。消防控制室能显示系统的自动、手动工作状态,能在气体灭火系统报警和喷射阶段有相应的声光信号,并关闭相应的防火门、窗,停止相关的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阀。该系统同时具有手动控制及应急操作功能。5)火灾警报和消防广播本工程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同时启动和停止所有火灾声警报器工作。火灾声警报器设置带有语音提示功能时,同时设置语音同步器。每个报警区域内均匀设置火灾警报器,其声压级不小于60dB;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其声压级高于背景噪声15dB。消防控制室设总线制智能型火灾紧急广播控制器,在电梯厅、楼梯间、设备用房、车库等地设火灾紧急广播扬声器。在公共场所设置的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其数量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扬声器距离不大于12.5m。在环境噪声大于60dB的场所设置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点的播放声压级高于背景噪声15dB。
客房设置专用扬声器时,其功率不小于1W。公共广播系统应具有实时发布语音广播的功能。当公共广播系统具有多种语音广播用途时,应有一个广播传声器处于最高广播优先级。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别的优先权,紧急广播系统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与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一致。公共广播系统应能在手动或警报信号触发的10s内,向相关广播区播放警示信号(含警笛)、警报语音或实时指挥语音。以现场环境噪声为基准,紧急广播的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12dB。6)消防通信消防专用电话网络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专用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塞孔外,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发电机房、防排烟风机房、电梯机房、冷冻机房、建筑设备监控中心、管理值班室等场所还设有消防专用电话分机。电话主机设有自动录音,并配有与市消防局联络的直通电话(119)。7)消防电源供给及接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交流电源和蓄电池备用电源。消防设备应急电源输出功率应大于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全负荷功率的120%,蓄电池组的容量应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火灾状态同时工作负荷条件下连续工作3h以上。消防系统接地与建筑其它接地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R<1Ω。线路在进出建筑物LPZ0A或LPZ0B与LPZ1的边界处设置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8)消防报警系统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线路、消防联动控制线路应采用耐火铜芯电线电缆,报警总线、消防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用电话等传输线路应采用阻燃或阻燃耐火电线电缆。不同电压等级的线缆不应穿入同一根保护管内,当合用向一线槽时,线槽内应有隔板分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源和联动线路应采用金属导管或金属槽盒保护。10)应急、疏散照明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启动应急照明控制器实现。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系统全部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车库变电所低压开关柜充电桩、机械停车设备、公共照明等非消防出线回路设置具有剩余电流、温度监测功能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和电气火灾监控器组成。电气火灾监控器设置的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显示。监控探测器与监控器之间采用通信总线连接,线缆采用NH-RVSP-2*1.0-JDG20,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或电井内敷设。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在各消防末端双电源配电箱处设置电压信号型消防电源状态传感器,消防设备电源状态监控主机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当末端消防电源线路故障缺电时,自动报警并反馈信号至主机,该系统可实现对消防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控。监控器之间采用通信总线连接,线缆采用NH-RVSP-2x1.0+NH-RVS-2x1.5-JGD25共管敷设,导线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或电井内敷设。防火门监控系统常开防火门由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于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常开防火门关闭的联动触发信号,联动触发信号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或防火门监控器联动控制防火门关闭。疏散通道上常开、常闭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通过防火门监控模块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防火门监控器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防火门监控模块与监控器之间采用通信总线连接,线缆采用NH-RVSP-2x1.0+NH-RVS-2x1.5-JGD25共管敷设,穿金属管保护暗敷或电井内敷设。
暖通空调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9)《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51251-2017)10)《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2)《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13)甲方提供的有关资料14)有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范围1、通风系统设计;2、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3、空调系统设计。三、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选用地区:湛江)参数季节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KPa空调通风夏季33.931.528.1——100.102、室内计算参数(本项目预留分体空调):干球温度:26°C,相对湿度:65%;3、机械通风设计参数四、通风设计地下室生活水泵房设置排风系统和补风系统,排风量按换气次数6次/h计算,送风量按排风量的80%计算。发电机房设置工艺通风及机房通风系统。工艺通风按同时满足燃烧所需空气量和散热所需通风量设计排风。发电机房储油间的油箱及供油系统由发电机供货厂商配套完成。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柴油发电机房、储油间内的通风设备及管道设置防静电接地,储油间排风机采用防爆型风机。变配电房,弱电机房采用气体灭火的房间考虑平时排风兼消防灭火后排风,设有排风系统和补风系统。平时通风换气,气体灭火时关闭所有穿过气体灭火房间风管上的电动阀门及其通风系统中所有的设备,灭火停止后,开启排风管上的电动阀门及其排风机,排除房间内的有害气体。并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处,设置控制开关。五、防排烟设计1.防烟系统1.1封闭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且顶层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1.0m2。1.2当地下、半地下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创意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育研习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色彩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传媒学院《二维、三维CAD(SoDork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和君职业学院《机电传动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服务贸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成材料用催化剂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天津市职业大学《信息图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工程石材购销合同范本
- 医用空气消毒机消毒维护保养
- SY∕T 5280-2018 原油破乳剂通用技术条件
- 技术-tpu挤出加工注意事项
- 包扎(三角巾)课件
- 高校助学贷款结清凭证
- 产业园规划建筑设计说明
- 现场快速反应跟踪管理看板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34T918-2019
- 框架核心筒结构办公楼施工测量方案(12页)
- 整体机房维护方案及报价通用
- 北大金融学课程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