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_第1页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_第2页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_第3页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_第4页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第1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1地下水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地下水的贮存空间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系统垂向结构第2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层空隙中的各种不同形式水的统称。

一、地下水的贮存空间

1.含水介质、含水层和隔水层

通常把既能透水,又饱含水的多孔介质称为含水介质,这是地下水存在的首要条件。所谓含水层是指贮存有地下水,并在自然状态或人为条件下,能够流出地下水来的岩体。对于那些虽然含水,但几乎不透水或透水能力很弱的岩体,称为隔水层。

2.含水介质的空隙性与水理性

含水介质的空隙性:裂隙率(KT)、岩溶率(Kk)与孔隙率(n)

。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与水分的贮容、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称为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包括岩土的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贮水性、透水性及毛细性等。第3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3.蓄水构造指由透水岩层与隔水层相互结合而构成的能够富集和贮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体。主要有:单斜蓄水结构、背斜蓄水结构、向斜蓄水结构、断裂型蓄水结构、岩溶型蓄水结构等。

二、地下水流系统

地下水虽然埋藏于地下,难以用肉眼观察,但它象地表上河流湖泊一样,存在集水区域,在同一集水区域内的地下水流,构成相对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

1.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特征

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汇集于某一排泄区的全部水流,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又称地下水流动系。与地表水系相比较具有如下的特征:空间上的立体性;流线组合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流动方向上的下降与上升的并存性;区域范围一般比较小。第4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地下水域地下水流系统的集水区域,为立体的集水空间。地下水域范围变化快,在地表上均存在相应的补给区与排泄区.

三、地下水系统垂向结构

1.地下水垂向层次结构的基本模式

包气带:土壤水带、中间过渡带及毛细水带等3个亚带;存在结合水(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和毛管水;

饱和水带:潜水带和承压水带两个亚带,存在重力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

2.地下水不同层次的力学结构分子力、毛细力和重力。

3.地下水体系作用势重力势、静水压势、渗透压势、吸附势等分势组合为总水势。第5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2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基本类型的划分包气带水饱水带水(潜水和承压水)空隙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第7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一、地下水基本类型的划分从地理水文学角度来说,特别重视如下的分类:

1.按地下水的贮存埋藏条件分类

(1)包气带水

结合水(分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分毛管悬着水与毛管上升水)重力水(分上层滞水与渗透重力水)

(2)饱水带水

潜水承压水(分自流溢水与非自流溢水)

2.按岩土的贮水空隙的差异分类

(1)孔隙水

(2)裂隙水

(3)岩溶水第8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9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二包气带水

1.包气带水的特征与包气带的类型

(1)包气带水的主要特征

包气带含水率和剖面分布最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包气带在空间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垂直剖面上的差异;

包气带含水率变化与岩土层本身、岩土颗粒的机械组成有关;(2)包气带的类型

厚型:土壤、中间和毛管带.

薄型:厚度不到1米

过渡型:

2.包气带的水分交换与动态

外界水分交换和内部水分的再分配及内排水过程,发生在上、下界面上.第10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三、潜水

1.潜水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饱水带中自地表向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称为潜水.

潜水位(h)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m);潜水埋深(T)是指潜水面距地表的铅直距离(m);含水层厚度(H)指潜水面至隔水底板的距离(m);潜水流水力坡度:是指潜水面上任意两点的水位差与该两点的渗透距离之比。

潜水面上无隔水层,与大气相通,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不承受静水压力,潜水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潜水含水层通过包气带与地表水及大气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因此深受外界气象、水文因素的影响,动态变化比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第11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潜水面形状及其表示方法

(1)潜水面的形状:倾斜、抛物线形和水平等多种形状;(2)潜水面表示方法:水文地质剖面图和平面图。

3.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互补关系

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这种相互补给和排泄关系,称为水力联系。

(1)具有周期性水力联系;(2)具有单向的水力联系;

(3)具有间歇性水力联系.

四、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1.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承压性、分布区与补给区不同、动态变化相对稳定、水质类型多样。

第12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2.承压水的形成

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条件,最适宜的是向斜构造和单斜构造.

3.承压水等水压线

某一含水层中承压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五、空隙水

1.孔隙水

埋藏于松散岩土孔隙中的重力水。透水性、给水性的变化小,运动呈层流状态。

2.裂隙水

存在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埋藏与分布极不均匀,动力性质比较复杂,基岩裂隙的发育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3.岩溶水

在溶隙中贮存、运动的地下水称.分布不均匀,径流动态不稳定.地表与地下径流及无压流与有压流相互转化。第13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3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径流地下水排泄第14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一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1.降水入渗补给

2.地表水入渗补给

3.地下水的人工补给

二地下水径流

1.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径流强度

方向呈平面式、放射式、纵向或横向运动;强度即地下水的流动速度,与透水性、水力坡度成正比,承压水还与蓄水构造的开启与封闭程度有关。

2.地下水径流类型

(1)畅流型;(2)汇流型;(3)散流型;(4)缓流型;(5)滞流型.

三地下水的排泄

1.泉排泄

2.蒸发排泄

3.泄流排泄第15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4地下水运动结合水运动毛管水运动重力水运动第16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的运动现象统称为“渗流”.分饱和渗流和非饱和渗流.前者指饱水带的潜水和承压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后者是指包气带中的毛管水和结合水在毛管力和骨架吸引力的控制运动,两种渗流的运动规律不同.

一、结合水运动

1.结合水运动基本规律

结合水又分为强结合水(吸湿水)和薄膜水(弱结合水)两种.其中强结合水不能流动,所以结合水运动指的是属于弱结合水的薄膜水运动。

2.结合水运动与越流渗透(5-14式)

二、毛管水运动

1.毛管力及毛管上升高度(5-17式)

使液体在管内上升的湿润力就是毛管力。

2.包气带中毛管水的运动第17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三、重力水运动

1.重力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线状流(一维流):又称,地下水在渗流场中任意点的速度变化只与空间坐标的一个方向有关。

平面流(二维流):其特点是地下水在渗流场中任意点的速度变化与空间坐标上的两个方向有关。

立体流(三维流):流动在空间3个方向上都发生变化。

2.线性渗透定律

线性渗透定律是描述重力水渗流现象的基本方程。最早是由法国水力学家达西通过均质砂粒的渗流实验得出的。试验发现渗透流量Q与水位差(h1-h2)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3.渗透系数(k)

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渗流速度,表征含水介质透水性能的重要参数.

第18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4.非线性渗透定律达西定律虽然重要,但适用于层流状态的水流,而且要求流速比较小,(常用雷诺数Re<10表示).Q=kmAI1/m,

V=kmI1/m

(5-35)

5.线性渗透定律在地下水计算中的应用

(1)潜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时涌水量的计算

(2)承压水完整井稳定运动涌水量计算第19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5地下水动态与平衡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平衡第20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1.自然因素

(1)气象气候因素

(2)水文因素

(3)地质地貌因素

(4)生物与土壤因素2.人为因素二、地下水动态1.地下水动态的地区特征

(1)地下水动态的地区特征

(2)地下水动态的垂直分异第21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地下水动态的多年特征P260图5-383.地下水动态类型

(1)渗入——蒸发型

(2)渗入——径流型

(3)过渡型第22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地下水平衡(Pg+R1+E1+Q1)-(R2+E2+Q2)=ΔW

(5-47)1.潜水水量平衡方程(Pg+R1+E1+Q1+Qn)-(R2+E2+Q2)=μΔH

(5-49)

2.承压水水量平衡方程3.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与平衡ΔPg=ΔRs-ΔEg

(5-58)第23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地下水的结构与运动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人类活动对水体水质的影响第24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1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森林水文效应城市水文效应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第25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水利工程、农业措施对水文要素的影响(一)水库水文影响1.概念:狭义:研究水库与水文要素及变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广义:研究水库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2.作用:(1)可改变流域原有的水循环系统(2)可改变局部的气候类型(3)水库坝上游水位的抬高,同时也抬高了上游地区的地下水位,增加了水库临近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量第26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跨流域调水水文效应1、概念:为了改变水的地区分布,将湿润地区的部分水量调到较干旱缺水的地区,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2、跨流域调水对环境影响的过程:调水改变原有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化(三)小型农田水利措施水文效应主要包括:灌溉、排水措施、山区梯田谷坊措施、平原与区的控制措施等(四)农业措施的水文效应第27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森林水文效应概念:是指森林覆盖对径流、蒸发、降水等水循环要素,及河流水情、地下水、水质泥沙等水文现象的影响。(一)森林的拦洪作用(二)森林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三)森林对降水的影响(四)森林对地下水的影响(五)滥伐森林的后果三、城市水文效应概念:指城市化所及地区内,水文过程的变化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第28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城市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二)城市水资源危机(三)城市化对水质的影响四、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的研究方法(一)水量平衡法(二)对比分析法(三)流域水文模拟法第29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6.2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影响水体活动水质的物质的影响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特点水体的自净能力水环境容量第30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影响水体水质的物质来源1、大气降水2、农田排水3、城市生活污水4、工业废水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淋溶水二、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特点(一)海洋水体水质恶化特点1、污染源多而复杂2、污染物持续性强,危害性大3、污染范围大第31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二)河流水体水质恶化特点1、河流水质恶化程度随流量的大小而变化河流的污径比的大小反映河流的水质恶化程度;

2、河流水质恶化影响范围广河水不断流动,搬运污染物质的能力强,故上游遭受污染,很快就影响到下游;

3、河流水质恶化影响大;

4、河流自净能力强,水质恶化易于控制。(三)湖泊(水库)水质恶化特点1、湖泊、水库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

2、湖水稀释和搬运污染物质的能力弱

3、湖泊对污染物质的生物降解、累积和转化能力强(四)地下水水质恶化特点1.地下水水质恶化过程缓慢

2.地下水的间接恶化方式

3.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高

4.地下水污染难治理第32页,共3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水体的自净能力(一)水体恶化与自净关系1.水质恶化过程2.水替净化过程P图6—5(二)水体的自净过程概念:广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1.水体自净过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