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4页
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合聚醚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建成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提升,已建成32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深化,22种高毒农药产量降至农药总产量的2%左右,高养分含量磷复肥在磷肥中比例达到90.8%,离子膜法烧碱产能比例提高到98.6%,子午线轮胎产量比重提高到90.9%。随着新型煤化工和丙烷脱氢等技术获得突破,非石油基乙烯和丙烯产量占比提高到12%和27%,有效提高了我国石化化工产品的保障能力。十二五时期,石化和化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等国际化工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档次明显提升。国内石化化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跨国并购,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国内行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氮肥行业已向孟加拉、巴西、越南、新西兰等国家输出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钾肥行业在海外10多个国家投资了20余个项目,弥补了国内钾肥供应不足。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一)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聚氨酯行业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行业,其原材料采购与异氰酸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二酸等化工行业发展密切相关。聚氨酯制品作为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聚氨酯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关联性,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均会对本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二)上下游行业发展对聚氨酯行业的影响聚氨酯的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产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由此导致聚氨酯行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聚氨酯上游原材料厂家扩能动作频繁,整体供给陆续增加,本行业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对聚氨酯产品的需求已逐步从原先的满足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下游行业对聚氨酯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呈现专业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等特点,这都对聚氨酯行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氨酯企业若要在今后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专有配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的供给,改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加强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科学布局化工园区。建立化工园区规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现有化工园区的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化工园区实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开展化工园区和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区域定量风险评估,科学确定区域风险等级和风险容量。支持化工园区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聚氨酯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一)聚氨酯行业的周期性聚氨酯行业本身的周期性并不十分显著,但其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行业,同整个石油化工行业一样,自然也受到整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的状况下,行业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较高;如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外加环保等压力叠加,则可能导致聚氨酯行业进入周期性的调整。(二)聚氨酯行业的区域性目前,我国聚氨酯产业布局呈地区性集中态势,已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烟台-淄博-黄骅-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以及正在形成的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海西地区等聚氨酯产业聚集地区的产业布局。聚氨酯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聚氨酯行业面临的机遇1、聚氨酯行业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聚氨酯作为新型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对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已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功能塑料、合成树脂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聚氨酯行业下游行业需求持续稳定增长聚氨酯制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建筑、机械、纺织、冶金、运输、水利、印刷、医疗器械、石化、矿山、体育等众多行业,前述应用市场规模庞大且发育成熟,聚氨酯产品无法被替代。随着聚氨酯行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近年来,聚氨酯已在部分领域实现对钢铁、塑料等的应用替代,并派生出新的应用场景。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行业结构转型、节能减排理念日益深化以及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鼓励引导,聚氨酯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契机。3、行业集中度趋势加强促使聚氨酯行业回归理性竞争近年来,我国聚氨酯行业呈现出集中度加强的趋势。行业的适度集中将有利于改变过去盲目无序的竞争状态,促使整个行业回归理性竞争,提升整个行业的品质标准和利润水平。4、聚氨酯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下游产品应用升级聚氨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下游产品的应用场景得以不断丰富。如聚氨酯弹性体通过选择适当的软、硬段结构及比例,可以合成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的医用心脏架桥、缝线、避孕套等材料12;慢回弹聚氨酯的推出,派生了记忆床垫、记忆枕等产品的推广,培育了新的市场消费点。聚氨酯技术水平的提高,引导了下游产品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为挖掘行业市场需求提供了动力源泉。(二)聚氨酯行业面临的挑战1、聚氨酯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聚氨酯的上游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下游衍生产品,其价格受宏观经济及供需情况影响而波动频繁,由此导致聚氨酯行业成本控制难度加大。2、聚氨酯行业部分产品行业规范化程度不高与国际聚氨酯巨头相比,我国聚氨酯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部分低端产品因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导致投资过度和竞争无序。虽然国内聚氨酯行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部分产品细分领域质量标准缺位,规范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发展化工新材料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以及国防等领域,适应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稳定、减震、密封等方面的要求,提升工程塑料工业技术,加快开发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特种橡胶、石墨烯等高端产品,加强应用研究。提升为电子信息及新能源产业配套的电子化学品工艺技术水平。发展用于水处理、传统工艺改造以及新能源用功能性膜材料。重点开发新型生物基增塑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面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的外部环境,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大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全行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产值年均增长9%,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2015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化学品生产国,甲醇、化肥、农药、氯碱、轮胎、无机原料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品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乙烯、丙烯的当量自给率分别提高到50%和72%,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达到63%。(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建成了22个千万吨级炼油、10个百万吨级乙烯基地,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产业集聚区;建成云贵鄂磷肥、青海和新疆钾肥等大型化工基地以及蒙西、宁东、陕北等现代煤化工基地。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产业集聚能力持续提升,已建成32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深化,22种高毒农药产量降至农药总产量的2%左右,高养分含量磷复肥在磷肥中比例达到90.8%,离子膜法烧碱产能比例提高到98.6%,子午线轮胎产量比重提高到90.9%。随着新型煤化工和丙烷脱氢等技术获得突破,非石油基乙烯和丙烯产量占比提高到12%和27%,有效提高了我国石化化工产品的保障能力。(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建成了数百个石化化工企业技术中心。高强碳纤维、六氟磷酸锂、反渗透膜、生物基增塑剂等一批化工新材料实现产业化,一些拥有特色专有技术的中小型化工企业逐渐成为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领域创新的主体。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湿法炼胶等生产技术实现突破,建成了万吨级煤制芳烃装置。对二甲苯和煤制烯烃等一批大型石化、煤化工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四)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在全国率先建立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涌现出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化工园区和生产企业。2011-2014年,全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重点耗能产品单位能耗目标全部完成。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14年石化和化学工业万元产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和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强度分别为0.43千克/万元、0.07千克/万元和1.79千克/万元,较2010年分别下降47.6%、40%和23.5%。煤化工、农药、染料等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磷矿石等化学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重金属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五)逐步深化超过90%的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应用了过程控制系统(PCS),生产过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生产优化系统(APC)、生产制造执行(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也已在企业中大范围应用,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石化、轮胎、化肥、煤化工、氯碱、氟化工等行业率先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六)国际合作成果显著十二五时期,石化和化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杜邦等国际化工跨国公司积极拓展在华业务,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档次明显提升。国内石化化工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跨国并购,中国化工收购马克西姆-阿甘公司、倍耐力公司等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国内行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轮胎行业在天然橡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地区重点布局,投资建设多家工厂。氮肥行业已向孟加拉、巴西、越南、新西兰等国家输出合成氨、尿素生产技术。钾肥行业在海外10多个国家投资了20余个项目,弥补了国内钾肥供应不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