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1页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2页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3页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4页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西汉时,巨鹿陈宝光之妻继承家传,身怀绝技,能织出精美的丝织品。据说,她织一批散花绫,费时两个月,价值上万钱。第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材料: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铸钱、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可以警醒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思考: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有什么特点?第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本课主要内容第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第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理解: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缓慢;在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第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运用:生产技术的进步非常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第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分析比较问题探究第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2、每个公民都要爱护公物。3、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培养。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第1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第1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内容解析1、发展历程: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政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第1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中国古代社会中央集权,政府权力强大,可以满足政府需求,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产不计成本,所以才能取得诸多成就,并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官营手工业的发达使得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取得了重大成就。2、发达原因:第1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司母戊大方鼎3、冶金业的成就:第1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商代的司母戊鼎第1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达133厘米,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此鼎器形庞大浑厚,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第1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商代的四羊方尊第1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四羊方尊:商后期。容酒器。方口,大沿,长颈,高圈足。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圈足上是夔纹,全体饰有细雷纹。器四隅和中间等分线上都没有棱脊。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此器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1938年湖南宁乡月山铺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第1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星堆金面青铜人头像第1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历代冶铁业分布示意图第2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冶铁业第2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杜诗冶铁水排模型第2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机械水排,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其中一个转轮的左边装有一个两头粗,中间细的小轮,小轮的一边通过传送皮带和转轮相连,另一边通过顶部的曲柄和左边的杠杆相连,从而实现了转轮和皮囊之间的传动。利用水力鼓动鼓风设备向铸铁炉里压送空气。用水排代替人排、马排,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古代每一熟石合一百二十斤。马排用马一百匹冶铁一百二十斤;改用水排,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冶铁三百六十斤,提高功效三倍。第2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制瓷业的成就:商代印纹陶罍商代印纹陶罂第2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东汉青瓷双系壶第2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青釉四系瓷罐第2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北齐白釉四系罐第2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第2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唐朝邢州的白瓷碗第2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定窑孩儿枕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第3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定窑为民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瓷质细腻,质薄有光,釉色润泽如玉。定窑除烧白釉外还兼烧黑釉、绿釉和酱釉。造型以盘、碗最多,其次是梅瓶、枕、盒等。常见在器底刻“奉华”、“聚秀”、“慈福”、“官”等字。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花纹千姿百态,有用刀刻成的划花,用针剔成的绣花,特技制成的“竹丝刷纹”,“泪痕纹”等等。出土的定窑瓷片中,发现刻有“官”、“尚食局”等字样,这说明定窑的一部分产品是为官府和宫廷烧造的。第3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汝窑天蓝釉长颈镶金瓶第3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汝窑是北宋后期的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有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瓷器底部留下细小的支钉痕迹。器、物本身制作上胎体较薄,胎泥极细密,呈香灰色,制作规整,造型庄重大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铜器式样,以洗、炉、尊、盘等为主。汝窑传世作品不足百件,因此非常珍贵。汝窑瓷器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釉色。后人评价“其色卵白,如堆脂,然汁中榨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确有独特魅力,被人们推举为五窑之首,名副其实。第3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哥窑海棠式花盆第3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哥窑,确切窑场至今尚没有发现。据历史传说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两浙路处州、龙泉县各建一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章窑、龙泉窑。有的专家认为传世的宫藏哥窑瓷,实际上是南宋时修内司官窑烧制的。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细小如鱼子的叫“鱼子纹”,开片呈弧形的叫“蟹爪纹”,开片大小相同的叫“百圾碎”。小纹片的纹理呈金黄色,大纹片的纹理呈铁黑色,故有“金丝铁线”之说。其中仿北宋官窑的瓷器为黑胎,也具有“紫口铁足”。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第3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官窑穿戴瓶钧窑月白釉碗第3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第3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钧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以县城内的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有名,烧制各种皇室用瓷。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非常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故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主要是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第3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视频:宋代的瓷器第3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宣德景德镇窑的青花瓷第4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与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称颂为“开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宣德官窑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件的任务。其中青花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其烧造规模、数量之大。产品不仅供宫廷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第4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粉彩雀梅盘(清乾隆年间)第4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珐琅彩兰石纹碗(雍正年间)第4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5、丝织业的成就:良渚文化丝织品残片第4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汉代素纱禅衣第4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素纱禅衣,西汉,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这件纱衣见于马大侯利苍夫人墓,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薄如蝉翼,折叠后不盈一握。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据了解,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密度较为稀疏,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所以纱的质地非常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禅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

第4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代的团龙袍料第4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第4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手工业艰难经营原因: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到明清时代,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二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第4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民间手工业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遭到破坏隋唐时期:恢复宋朝以后:艰难发展第5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黄道婆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第5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由于乌泥泾和松江一带人民迅速掌握了先进的织造技术,一时“乌泥泾被不胫而走,广传于大江南北”。当时的太仓、上海等县都加以仿效。棉纺织品五光十色,呈现了空前盛况。第5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第5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是购买劳动力为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第5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中国有“丝国”之称,开辟“丝绸之路”。2、唐朝起,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第5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东起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附近),沿渭水西行,经过河西走廊(今甘肃省狭长地带),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进入“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南路出阳关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北路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进入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大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汉代多走南路。唐代多走北路。“丝绸之路”全长约7000公里,因运输西方视同珍宝的中国丝绸而得名。第5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在中国工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工业部门是逐步增加的。在原始社会,工业种类很少,只有石器制造、骨角制造、陶器制造、纺织品制造、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即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例如在纺织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日益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成为采矿、冶炼、铸造等工业部门。另外,某个工业部门的创立或发展,往往会带动其他有关部门的创立或发展。例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具制造和兵器制造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第5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发展历程成就整体状况发展历程发达原因成就课堂小结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时被称为“瓷器大国”第5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高考链接

(2009年高考广东)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B第5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他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私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由于江宁织造局是官营手工业,因此所生产的产品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第60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C、播种工具D、纺织工具2、灌钢法出现的时代﹙﹚

A、东汉B、南北朝C、唐朝D、宋朝一、选择3、被誉为“瓷都”的是﹙﹚A、曲阳B、宝丰C、龙泉D、景德镇课堂练习BBD第61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中国木匠的祖师是﹙﹚A、商鞅B、猗顿C、郭纵D、鲁班5、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出现于﹙﹚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DC第62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若用重钱,平称不受……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汉书》卷24《食货志下》材料二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吴王擅障海泽。……山东奸猾,咸聚吴国。-----《汉书》卷35《荆燕吴传》二、分析第63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材料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铸币大权收归中央,成立专门机构,并下令:“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著:脚镣)左趾,没入(收)其器物。”(《史记·平淮书》)为此,大臣桑弘羊说:“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盐铁论·轻重》)第64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经济上增加了国家收入,政治上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安定社会,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为什么实行盐铁官营?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汉文帝听任民间铸钱、冶铁、煮盐。这种放纵使得币制混乱,妨碍商品正常交换,许多人弃农采铜铸币,影响了农业生产。诸侯有了铸币权,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汉武帝要将这些权力收归国有。(2)材料三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起到什么作用?第65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想一想这是什么?拓展阅读第66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片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千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第67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第68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值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程度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第69页,共76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探究学习总结本课测评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