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_第1页
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_第2页
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_第3页
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_第4页
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6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洁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观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一

魏敏芝是名13岁的学生,但是却担当起了小孩们的教师,她起初的意愿是教完个月后就拿走属于她的50元,认为带小学生,当他们的教师是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事情出乎她意料之外,甚至不能掌控。

张慧科是班上最淘气的学生,他开头总是跟魏敏芝对着干,非要反着来,有次他由于捣乱,和魏敏芝争吵了起来,把粉笔都踩烂了,她们很犯难,由于高教师走之前叮嘱了魏敏芝要保管好粉笔,由于粉笔在这里很宝贵。

后来明行光被带走去城里参与跑步竞赛,魏敏芝想阻挡,但最终被张慧科出卖,失败。后来张慧科因家里贫困跟孙志梅去城里打工,魏敏芝知道后,凑钱去找,但是因没钱而且还是混车进去的,被丢了下来,最终靠双脚走到了城里。魏敏芝找到了孙志梅要求她陪她起去火车站找,连大喇叭都用了,但是却还是点消息都没有。与此同时,张慧科个人走在路上,饿了,看着包子久久不愿离去,最终还是店家给了个充饥。后来遇到了个很好地老板娘收留了他。魏敏芝直动用各种方法想方设法的找到张慧科,不惜用了全部的钱用来写那些‘没用’的寻人启事。最终打听到电视台可以帮忙她找到,她再次靠那双脚走了好多路去那个地方,经受了各种险阻最终见到了台长,并在电视台上好不简单说出了自己对张慧科的真心话。

张慧科特别感动,他很感谢魏教师,由于不是她他还直在这个生疏的城市里游荡,流浪,魏敏芝何尝不是如此?她为了找到张慧科,使出了浑身的解术,才找到张慧科,至此他们的感情又加深了!

在记者采访张慧科时,问:“你最难忘的是什么?”他答:“要饭!”我当时阵心酸,让这么小的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都会觉得这个社会不公,但是社会便是如此,你弱小,它便会把你战胜,你越是内心强大,越能够生存下来!

分页标题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二

我这个星期看了个电影名叫《一个也不能少》,我很有感受!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魏教师为了找到那个在城里打工的男孩,找到了电视台的台长,然后出来了个戴眼镜的,问到:你是不是台长?她为了等到那个台长,等了几天几夜,睡也睡不好,就睡在那个电视台的边上,身体靠在电线杆上,把她自我写好的寻人启事放在一边。

她为了找到那个男孩,想出了好多好多的法子,她去过火车站的播送室,去过超市买笔和墨水,写了寻人启事,然后又去了电视台……

还有就是他们在乡下的学校,很简陋的,讲台是三条腿的,一碰就倒了,他们用的粉笔也很少,我们用的粉笔只要是短的就不能再用了,而他们是要用手指甲来抓住它连续用的,我们睡的床很软,而他们的,女生和教师的床却要用椅子垫着,男生的是用几张桌子拼成的床,我们上课有上课铃的,下课有下课铃的,他们呢,上课用手来打铃,下课又是看太阳到一个东西上才打的下课铃的,我们升旗有铁的旗杆,高高的半奏声,而他们向左右后转斗不准的,旗杆也是木头的,升旗的时候音乐也没有的,多么简陋啊!

在大结局的时候,魏教师让他们每人拿一支粉笔写字,到了那个要去城里打工的那个男孩那,他对教师说:“我能不能多写几个字?”说完就写下了三个大字:“魏教师”,这一刻,多么的让人感动啊!

我从看过这部电影后,才明白教师是多么的辛苦,多么的好,农村的生活多么苦啊,连教室也那么简陋,我们应当伸出我们的救济之手帮助农村,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

我们看完这个电影后才明白教师是多么的辛苦,还到处为他们自我的学生着想!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三

究竟是什么东西也不能少呢?怀着这样的怀疑,我去观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随着情节的绽开,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吸引住了。

电影表达了一个相当动人的故事,一个13岁的女娃娃,为了信守“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演绎了一个让我欢乐,让我动容的故事。

最初,女教师的目的好像很简洁,只是为了20元的代课费,然而随着情节的绽开,女教师更多的是为了那句诺言。而在她外出查找打工的学生的过程中,得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助,电视台为她免费播放寻人启事,还募集了一卡车的学习用品,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

看到那里,我思绪万千。的确,我们国家此刻的进展还不均衡,有些地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但即使是这些穷乡僻壤,也还非常重视教育,尽最大的力气来普及教育。

乡村的教育如此,在大城市,党和政府同样也重视教育问题。前几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上海特别教育学校喜迁新址,新校舍窗明几净,设施完善,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智障残疾儿童的关怀。不仅仅如此,学校得知局部学生正因经济困难而提出退学时,学校领导坚决地做出了补贴交通费的打算,让这些孩子能够上学。那位校长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不失学,更是为了让孩子在明天有立身之本,为建立祖国作奉献。

又是“一个都不能少”,当电影屏幕上消失那些智障残疾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学礼仪、学技能的镜头,当看到孩子们在欢快地歌舞时,我不禁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师爱的暖和。

回想自己,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实在没有理由不发奋学习,实在没有理由辜负教师、家长的期望,我必需珍惜学习,发奋学习,为绚烂的明天而发奋。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四

究竟是什么东西也不能少呢?怀着这样的怀疑,我去观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随着情节的绽开,我被这部电影深深吸引住了。

电影表达了一个相当动人的故事,一个13岁的女娃娃,为了信守“一个都不能少”的诺言,演绎了一个让我欢乐,让我动容的故事。

最初,女教师的目的好像很简洁,只是为了20元的代课费,然而随着情节的绽开,女教师更多的是为了那句诺言。而在她外出查找打工的学生的过程中,得到社会上方方面面的支持帮忙,电视台为她免费播放寻人启事,还募集了一卡车的学习用品,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

看到这里,我思绪万千。的确,我们国家现在的进展还不均衡,有些地区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但即使是这些穷乡僻壤,也还非常重视教育,尽最大的力气来普及教育。

乡村的教育如此,在大城市,党和政府同样也重视教育问题。前几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上海特别教育学校喜迁新址,新校舍窗明几净,设施完善,充分表达了党和政府对智障残疾儿童的关怀。不仅如此,学校得知局部学生由于经济困难而提出退学时,学校领导坚决地做出了补贴交通费的打算,让这些孩子能够上学。那位校长说: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不失学,更是为了让孩子在明天有立身之本,为建立祖国作奉献。

又是“一个都不能少”,当电影屏幕上消失那些智障残疾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学礼仪、学技能的镜头,当看到孩子们在欢快地歌舞时,我不禁深深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师爱的暖和。

回想自己,在如此优越的条件下,实在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实在没有理由辜负教师、家长的期望,我肯定珍惜学习,努力学习,为绚烂的明天而努力。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五

如今是二十一世纪,我们都坐在宽阔光明的教室里,用电脑上课,可是在偏僻的贫困山区,跟我们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这次教师给我们看的电影正是叙述一个在贫困山区的代课教师的故事。

13岁,正是和我们差不多的年龄,可对于贫困山区的学校来说,代课教师竟然可以是13岁,魏敏之就是这个代课教师,其实也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面对那么多淘气的小孩子,魏敏之虽然管不住,可她坚持一个信念,孩子们一个也不能少。当张惠科由于家庭贫困,到城里打工时,魏敏之步行到城里三天三夜,处处查找张惠科,她最终感动了电视台台长,最终找到了张惠科。期间,她受了许多苦,做了许多的努力,结果当她知道自己做的纯属徒劳时,她仍旧坚持了下来。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阻止时,是不是也应当这样呢?答案是确定的。

电影中,还有个情节触动了我。

粉笔在教室里甚至可以说成理所固然的事情,可对于贫困山区的学校来说,是特别宝贵的。学习委员是个女孩,她非常珍惜粉笔,她印象中的高教师,连一个捏都捏不住的粉笔头都不愿丢弃,能多写一个字也是好的,所以当魏敏之教训淘气捣蛋的学生张惠科时,把本已摔断的粉笔又踩了一遍,她拚命阻挡,魏敏之知道后,让张惠科赔礼,并买了一盒新粉笔。

看到这儿,我非常惭愧,由于我有时也背着教师,偷偷用粉笔砸人,假如说电影中的学习委员是个疼惜公共财物的人,我就象个品德低下、没公德心、不珍惜财物的人,所以我打算以后肯定要疼惜粉笔,疼惜一要教学用品。

相比贫困山区的教学条件来说,我们是幸运的,所以我们更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机。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300字篇六

我这个星期看了个电影名叫《一个也不能少》,我很有感受!

我记忆最深的就是魏教师为了找到那个在城里打工的男孩,找到了电视台的台长,然后出来了个戴眼镜的,问到:你是不是台长?她为了等到那个台长,等了几天几夜,睡也睡不好,就睡在那个电视台的边上,身体靠在电线杆上,把她自己写好的寻人启事放在一边。

她为了找到那个男孩,想出了好多好多的法子,她去过火车站的播送室,去过超市买笔和墨水,写了寻人启事,然后又去了电视台……

还有就是他们在乡下的学校,很简陋的,讲台是三条腿的,一碰就倒了,他们用的粉笔也很少,我们用的粉笔只要是短的就不能再用了,而他们是要用手指甲来抓住它连续用的,我们睡的床很软,而他们的,女生和教师的床却要用椅子垫着,男生的是用几张桌子拼成的床,我们上课有上课铃的,下课有下课铃的,他们呢,上课用手来打铃,下课又是看太阳到一个东西上才打的下课铃的,我们升旗有铁的旗杆,高高的半奏声,而他们向左右后转斗不准的,旗杆也是木头的,升旗的时候音乐也没有的,多么简陋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