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托烘托与对比_第1页
衬托烘托与对比_第2页
衬托烘托与对比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衬托\烘托与对比教书二十年,总有学生问:“老师,衬托与烘托如何区分?”“老师,反衬和对比怎样辨别?”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烘托与对比是十分重要的文学表现手法,运用广泛,特别是在诗词中。正衬与烘托、反衬与对比,不仅学生容易混淆,就是不少复习资料也是如此。《辞海》对“烘托”的解释: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像鲜明。②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③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蓝天~着白云丨红花还要绿叶~。翻开《辞源》,对“衬托”的举例竟然与《辞海》对“烘托”的举例完全相同——衬托等于烘托吗?我们取证权威,比较《辞海》《辞源》对“烘托”“衬托”的解释和举例,不难得出结论:烘托包括了正衬,但它的范围更广。先来分析下面几例: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2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例1中的“六宫粉黛”,个个都是国色天香,但在杨贵妃面前竟然黯然失色,作者借此突出了杨贵妃绝色之美。在例2中,天姥山和天台山都是高山,但作者并不直接描写“天姥山”,而是借写“天台山”之“倾”倒,来突出天姥山之高。例3,以凄凉之景写哀婉之情,千古绝唱。古人说:“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言之极是。例4,作者本是写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却借“东船西舫悄无言”人们的陶醉来突出表现。例1-3虽说作为陪衬主体的次要人物或事物可以是同类(例1“人”,例2是“山”),也可以是不同类(例3分别是景与情),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抓住了它们与描写的主体之间的相似点(例1都是美人,例2都是高山,例3景衰人哀),所以例1—3所用手法既是正衬也是烘托,这就印证了《辞海》对“烘托”的第③种解释。例4并没有通过人们与琵琶女之间的共性来突出琵琶女,而是抓住琵琶女高超演技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慢慢突出描写主体,这种侧面描写也是烘托手法。这就印证了《辞海》对“烘托”的第②种解释——侧面烘托,这种烘托渲染的是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不是衬托。《陌上桑》运用这种烘托十分出色:“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罗敷紧紧吸住了人们的眼球,诗人没有正面描写,而是从侧面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失态来烘托罗敷之美,叹为观止。唐朝张打油的诙谐诗“江上一笼统,地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也是巧借其他事物来侧面烘托下雪之大,妙趣横生。反衬与对比区分不难。我们再来分析下面两例: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例5,万籁俱寂之夜,突然僧人一“敲”,满山皆惊,更突出深山夜静。当年贾岛苦思此门该“推”还是该“敲”时,韩愈帮他“敲”定了此字,以动反衬寂静,一字传神。“推敲”典故,脍炙人口。例6,则运用对比手法,贫与富差别悬殊,生与死天渊之别,诗人对比鲜明,控诉了社会的罪恶。反衬和对比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将一些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反面比较。不同点:衬托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对比的作用是为了体现彼此不同。衬托只有一个主体,另一个作陪衬;而对比正反双方都是主体。反衬有主次之分。古人多愁善感,“女伤春,士悲秋”。古诗中“情”“景”相衬十分普遍,以衰景衬哀情是正衬(烘托),以美景衬哀情就是反衬了。古人云:“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如元稹《行宫》诗“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首诗的前两句着意描绘了宫花的娇艳,后两句则表现行宫中白头宫女寂寞凄苦的生活,红花美景反衬凄凉的心境,控诉了宫廷宫女制度给妇女带来的巨大痛苦。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也是典型的以美景反衬哀情的诗句。而毛泽东词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则是典型的以艰苦环境反衬乐观豪情的飞来之笔。对比则没有主次。鲁迅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比鲜明,充分体现出鲁迅的战斗精神和奉献精神。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对比鲜明,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与“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一首诗歌中,对比和反衬并不是绝对排斥的。单独看这两句诗,是对比,如果着眼于整首诗,它又可能是反衬。因此考场上需要灵活的应对技巧,如果对比与反衬区别不是很明显,不妨模糊作答“对比反衬出……”。请看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勾勒的两幅画面,无疑是对比: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举国同庆的欢乐图;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的破败荒凉图,昔盛今衰,令人叹惋。从另一角度说,前三句诗人竭力渲染越国举国同庆来铺垫突出最后一句“只今唯有鹧鸪飞”今天的衰败,先扬后抑,反差巨大,发人深思,也可以说运用了反衬手法。苏东坡有“千古第一文人”的美誉,在词坛独领风骚,《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的大手笔,而衬托在这首词中大放异彩。我们就来赏析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主要突出的人物是周瑜。然而,在歌咏周瑜之前,作者先由滔滔的江水遥想到“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再由眼前之壮景烘托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一呼二唤之后,周瑜才翩翩出场!这就是人物烘托,众星烘月式的出场,层层铺垫,逐浪推高。周瑜登场后,可不能冷落了英雄,作者又请小乔来作陪,小乔乃天下著名美女,“宝剑赠烈士,美女配英雄”,这是正面衬托。英雄豪杰和小乔一刚一柔的陪衬,捧出个风流儒雅的英雄周郎,无论是战场还是情场,周瑜业就家成,真可谓志得意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