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主题知识讲座_第1页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_第2页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_第3页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_第4页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页抗原物质表面含有一些特定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主要依据。抗原性质:1)异物性普通都是进入人体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但本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癌细胞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大分子,如蛋白质。2)大分子性3)特异性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页2.抗体(antibody)概念:①抗体化学本质: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含有免疫功效球蛋白。球蛋白②抗体性质:特异性举例:抗毒素、凝集素等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3页③抗体形成: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④抗体分布(体液中)1)血清(主要)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⑤与抗体产生相关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⑥抗体毁灭抗原方式-----多数情况下,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4页(一)体液免疫抗原(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吞噬细胞(识别和处理)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细胞(识别)呈递抗原呈递抗原使抗原隐藏抗原决定簇暴露刺激

(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在体液中进行)1)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5页记忆细胞2)体液免疫B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浆细胞保持反抗原记忆,当同一个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产生更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6页3)体液免疫+抗原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黏附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7页体液免疫抗原吞噬、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合成、分泌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功效识别、呈递识别反抗原记忆、识别,增殖、分化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8页体液免疫过程抗原(存在于细胞外液中)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暴露、呈递抗原物质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直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二次反应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多数情况作用机理+抗原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9页免疫二次应答再次免疫特点:时间短、作用强、反应快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0页7.下列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相对含量。以下对曲线图解释不成立是(

)A.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疫苗,妇女B没有B.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C.妇女A免疫系统能够去除病毒并能长久产生保护作用D.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刺激机体产生了对应记忆细胞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1页(二)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T细胞(识别)呈递抗原使抗原隐藏抗原决定簇暴露(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破坏“靶细胞”进行)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2页记忆细胞细胞免疫T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效应T细胞保持反抗原记忆,当同一个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3页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靶细胞(被抗原入侵宿主细胞)亲密接触靶细胞内溶酶体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改变,最终裂解死亡。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4页抗原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记忆、识别、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识别)侵入宿主细胞中二次免疫吞噬细胞(吞噬、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外露2、细胞免疫体液免疫T细胞识别、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刺激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5页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关系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靶细胞破裂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效应方式效应T细胞浆细胞产生效应细胞靶细胞抗原作用对象细胞免疫项目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比较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6页3.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等感染引发传染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该病毒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能够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造成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毁灭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接触靶细胞,造成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毁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造成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抗体毁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造成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毒被干扰素毁灭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7页免疫系统功效

1、防卫功效:去除外来细菌、病毒入侵,

(对外)抵抗感染。

(由三道防线共同完成)

2、监控和去除功效:监控和去除体内衰老或因其它原因而被破坏细胞以及癌变细胞,预防肿瘤发生。

(由细胞免疫完成)

(对内)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8页(三)免疫失调引发疾病免疫过弱免疫过强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点病取得性免疫缺点病过敏反应本身免疫病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19页2.过敏反应①概念:已产生免疫机体在再次接收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组织损伤或功效紊乱②特点:发作快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普通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发组织损伤,有显著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③过敏原:能引发过敏反应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判断:过敏原是抗原。()抗原都是过敏原。()√×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0页过敏反应发生机理抗原机体抗体一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食物过敏性肠胃炎)皮肤过敏(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刺激产生吸附再次刺激造成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1页⑤预防办法:1)找出过敏原2)尽可能防止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2页本身免疫病:

假如本身免疫反应对本身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本身免疫病。例子(1)系统性红斑狼疮、

⑵风湿性心脏病(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3页免疫缺点病

概念及特点:机体免疫功效不足或缺乏时引发疾病。患者对各种病原体易感性增加,出现重复、连续、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免疫缺点病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点病:因为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缺点病。取得性免疫缺点病。因为疾病和其它原因引发缺点病。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4页考考你?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5页概念: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点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发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AIDS:Acquired(取得)Immune(免疫力)Deficiency(缺乏)Syndrome(症)HIV:Human(人类)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Virus(病毒)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6页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输路径:1)性行为传输2)血液传输3)母婴传输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7页讨论:以下行为是否能够传染艾滋病,1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2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3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4与艾滋病患者拥抱5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6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门把手7输入含有HIV血液8叮咬过艾滋病患者蚊蝇叮咬正常人9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10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以上有可能传染艾滋病是()不会传染艾滋病是()2、5、7、101、3、4、6、8、9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8页爱滋病治疗尚无满意方法,一、抗HIV药品:

叠氮胸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

双脱氧肌苷:是逆转录酶抑制剂,。

双脱氧胞苷:也是一个逆转录酶抑制剂,

同他天定:是一个新逆转录酶抑制剂,二、中药治疗

可用紫花地丁、丹参、人参、黄芪、熟地等。

三、免疫调整剂

鸡尾酒疗法介绍:纽约艾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各种抗病毒药品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控制。

不过,这种混合多项药品疗法价格非常高昂,每年约需花费两万美元,而新近研究成功第三种药品蛋白酶抑制则仍供不应求,即使这种疗法对85%艾滋病人产生显著疗效,仍有15%病人情况丝毫没有改进,另外,接收这种疗法病人,初斯会出现许多药品副作用引发症状,比如严重腹泻、腹部痉挛和贫血等现象,一些药品必须要在饭后服用,其它则又应空腹时服用,对于病人能否持之以恒而且正确服药,组成相当大考验。

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29页四、免疫学应用1.免疫预防(接种疫苗)2.免疫治疗(注射抗体、淋巴因子或胸腺素等)3.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30页8.以下相关人体免疫叙述正确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乳汁中含有一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加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普通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引发本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排斥是经过细胞免疫进行A.①④⑤⑦B.①②③⑦C.③④⑤⑦D.②③⑥⑦免疫主题知识讲座第31页免疫调整学案040答案重难分析一:参考三维学生用书130页、131页。例题1-3

AAB当堂检测1-14

CDDCB

BCCACBCCB15.(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效应T细胞免疫体液免疫(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