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剖析这个不一样的教研组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研组,7个人的规模实属不小,学校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会这样设置?
李永前:在一般的一般高中,针对信息技术教师通常有这样几种安排:①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②担当教学任务并兼管学校网络电教等设备;③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合成一个技术学科组,甚至有将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合在一个组内的。
信息技术教师只负责教学不兼管网络电教等设备,其最大的好处是能脱离大量繁杂的治理工作,用心做好学科教学工作。不利因素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没有设备就无法学习新技术,甚至无法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步伐;组内人员太少,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广泛的沟通是信息技术学科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兼管网络电教设备,会由于学校治理杂务太多,而把教学工作当成了“副”业,会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
但我们学科组还是选择了既担当教学任务又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治理的模式,然后通过理清治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来减轻治理上的杂务,使大家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另外,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有20个班级,全校总共60个班级的规模。这样的规模,教学和治理人员的确需要有7位教师才能担当。同时,由于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学科组,可以让全组教师用心自身的技术钻研和教学钻研,努力探究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作品教学法和新技术在选修课开发中的应用。然后,在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工作的同时,将新技术引入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促进全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块保持较为领先的地位。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教研组里,每位教师都各有特色,且特色鲜亮。这样的特色是如何形成的?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的?
潘晓锋:这一特色形成说说简单,实际过程并不简单。一开头,每位教师都有那么点保守,自己的专长自己治理的设备都想守住不让他人涉及,可怕别人超过自己。固然,因此也有了些惰性,比别人好一点点就不情愿连续深入讨论。
于是,学科组开头了每周定期的教研活动。这种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对教材的研讨,更不是统一备课的形式。而是天马行空,自由拘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保持自己自由的天性”。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从不会讲到会讲,从会讲到有重点的讲。渐渐的,组内每位教师的共性和专长在显露出来。于是,依据各人的专长开头安排不定期的半主题或明确主题式的研讨会。每位教师必需选一项自己喜爱或专长的技术内容,细心预备后开头组内演讲,如金教师的校园私有云和潘教师的移动设备带动移动教学等组内讲座,让大家大开眼界。丁教师的多媒体学生作品教学法和王教师的另类VB教学法,让人看到了年轻教师的教学成长。
在持续的技术讲座和教学讲座过程中,每位教师不断放开心扉,心胸变得开阔,也更情愿帮忙他人,反过来也从他人那儿得到了更多的好建议,使自己特长的讨论内容更充实更完善。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拿得出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时,其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那么,这样的特色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促成,信任大家都已明白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一个布满活力的教研组里,是如何维持教师们的教学激情,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吗?
丁芳:“不保守,开拓视野,开拓进取”是保持组内教师教学激情的基石。
组内每一位教师虽然都有自己侧重的技术和教学讨论的方向,但在组内都要求是公开透亮的,绝不允许藏着掖着,即不保守。在这种状态下,相互沟通和深入探讨就成了一种流畅的和习惯性的工作。这也促使每位教师不断转变、提升自己,跳出低层次的徘徊,进入更高层次的教学讨论和应用。
然后,组内教师利用常常外出做讲座的时机,与不同层面的教师进展沟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哪些做法是值得自己借鉴的。学校还抓住一切时机安排组里教师参与各类教学研讨、培训、产品公布和产品考察等会议,与培训教师、公司营销和技术员等不同人群接触,开拓视野。
这种开拓视野的组内和组外沟通,让组内每一位教师糊涂地熟悉到自己有太多缺乏,也因此激发自己不断地再学习,不断地改良教学方法。
另外,通过作品教学,学生经常会上交一些超乎教师想象力的作品,他们超过教师的力量,也迫使教师不断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学习新技术,这也是教师们保持教学激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在这样的教研组里工作,带给了你什么样的转变,让你得到了什么呢?
徐焕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共性化的进展,事实上要让学生有共性化的成长就需要共性化的教师。在我们信息技术组,每位教师共性突出、特点鲜亮,作为组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宽容,我尽量给每个教师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并在教师们的成长过程中做些实质性的、力所能及的帮忙,特殊是在教师们参与的各类竞赛中集中整个组的力气赐予支撑,充分表达了我们组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
潘晓锋: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教研组的这种气氛中,我们相互促进,我们各有所长,大家都在努力维护和提高我们的成果,形成合力共同走在新课改的前沿。在这个教研组中我们吸取了许多的养分,形成了作品教学的模式并得以推广。
王鹏:教研组的工作以工程为立脚点,团队协作、注意效率,让每位教师能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在深化课改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体验与互动、注意学生胜利感的培育,努力朝学科前沿理念成长,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丁芳:营造公平的对话语境,消退习惯性防卫心理,鼓舞每个成员大胆说出心中的设想,进入真正思想沟通的境地,这就是我们的教研组。它为我们制造了宽松、和谐的气氛,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幸福感和归属感。老教师们对我们年轻教师的鼓舞和帮忙,使得我们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尝试更多的教学实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你是如何熟悉这个教研组的,对这样的教研组有什么感想?
钱柳松(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教研组的“形态特征”是有一个由七人组成的老中青团队,男女搭配,干起活来有分有合,团结协作,一点都不累,可谓是一株五彩斑斓、颜色丰富、漂亮绽放的“芙蓉花”;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植根于学校,他们就像其他任何的团队一样,喜爱得到领导的关怀和经费充裕的教研环境,但是当没有“良好环境”(如信息化经费不充裕)的时候,他们也有肯定的耐寒性和敏捷性,如用有限的设备和经费胜利进展了“虚拟机”、“私有云”、“移动教学”、“大数据”等各项讨论,他们走在了学校科研时代的前沿。
浙师大附中的信息技术教研组生长在附中校园,但是他们教研力量的辐射活动范围或者说是活动的地理分布可谓是全国各地。该教研组是浙师大附中师生中的“弄潮儿”。
方丽芬(浙江省金华市女子中学):2023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幸来到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参观学习。通过与这个团队的成员们进展沟通和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我观赏这个团队的朝气与活力;观赏这个团队的分散力;更观赏这个团队的那份坚持和付出。在这个团队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信息技术教学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团队里每个成员拥有他们各自的专长和特色,在保持自己独特的教学根底上敢于大胆创新。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动身点,通过设置合理的情境及恰当的任务驱动开展丰富的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共性得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显著。
在我看来,浙师大附中的学生肯定都会喜爱上信息技术课的。由于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把握肯定的操作技能后,可以天马行空、自由敏捷地创作。
徐世银(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浙师大90学时的暑期培训中特殊要提的是浙师大附中,它和浙师大就一条大公路之隔,是真正的大学附中,大学的许多讨论都可以在附中去开展。所以大学的培训也请了他们的一线教师来给我们进展培训,因而感觉是最有用最贴近我们的,对我们来说也是受益最大的。
浙师大附中的教师开设的每一个讲座,都让我们获益匪浅。由于和我们平常的教学是最贴近的,他们娓娓道来,我们也身临其境,互动性交互性特别强。谈到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我会联系平常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哪些与他们相通,哪些有待提高,哪些是他们所特有的。谈到学科建立,许多事我以前没有去想过,总认为是教研组长的事。其实不然,学科建立事关教研组每个成员的进展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培训后,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浙师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真是藏龙卧虎!组里的教师不但敬业,而且特别有创新意识,同时擅长将自己的阅历与人共享,并且努力使自己做一个欢乐的教师。
陈占泽(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2023年1月3日,我一个人单独从温州来到金华,来到浙师大附中。这次浙师大附中之行,主要是想亲身体验李永前教师的作品教学,期间还听了其他教师的随堂课,感受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看到李教师、潘教师课堂上的是动画数字故事和Photoshop教学,学生积极仔细地做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深厚的学习兴趣。作品教学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术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的作品突出共性,这正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如徐教师介绍的教材处理,金教师的“私有云”建立,也让我有所收获。信任处在擅长沟通学习的教学团队里,新教师能够成长得更快。
吴小朝(浙江省金华市第八中学):2023年1月16日,我来到浙师大附中当面对李永前教师学习。李教师和学科教研组的潘教师、丁教师等在百忙之中热忱地款待我。教师们毫不保存地介绍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并把教学范例和学生作品展现给我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金支配管理办法
- 相关用工管理办法
- 移民资产管理办法
- 消防防火管理办法
- 温州学籍管理办法
- 私募等级管理办法
- 盲板作业管理办法
- 税务奖励管理办法
- 电子外网管理办法
- 特殊考勤管理办法
- 解读学习2025年《住房租赁条例》培训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初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搅拌驾驶员安全
- JG/T 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
- 肥料土壤调理剂登记办理准备资料
- 水电站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 青蓝工程指导教师(师傅)个人工作总结
- DB63∕T 744-200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青海省实施细则
- LY_T 1228-2015 森林土壤氮的测定
- 全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心《高级母婴护理师》等级鉴定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DISC性格测试题完整版(附详细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