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活动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
【热点链接】地形图是地理学重要的图表类型。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
态和地理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
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
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地形图有哪些类型?地形图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景观地形图等。等高线、等深线、
海拔等均用数字表示。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水平1:通过地理资料,说出地形图
的类型及其主要区别。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
野外观察或运用水平2:根据图表资料,归纳等高线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
视频、图像,识别地形图的主要特征,判断地形图中主领悟人地协调观。
3〜4种地貌,说明要地貌类型。综合思维:等高线地形
其景观的主要特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区域地图的判读。
点。理环境特征。区域认知:地貌的分布。
水平4:根据图表资料,探讨等高线地理实践力:观察地貌。
地形图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准备,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缓坡与陡坡
(1)缓坡:等高线分布回稀疏。
(2)陡坡:等高线分布区密集。
2.山脊与山谷
(1)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口匾。
(2)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蚂低。
3.鞍部与陡崖
(1)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数值相等。
(2)区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
©!问题探究1
1.判断正误。
(1)等高线图中,海拔越高,等高线越密集。(X)
(2)等高线图中,鞍部连接山谷和山脊。(J)
2.地形与等高线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
A.山峰一等高线闭合一内高外低B.山脊一等高线弯曲一向高处凸出
C.洼地一等高线闭合一内高外低D.山谷一等高线弯曲一向低处凸出
答案A
解析山峰一等高线闭合一内高外低;山谷一等高线弯曲一向高处凸出;洼
地一等高线闭合一内低外高;山脊一等高线弯曲一向低处凸出。
3.如何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提示(n-l)d〈h<(n+l)d(n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二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1.沙丘地貌
下图中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表明沙丘区域比较回平坦;M侧等值线比N
处稀疏,坡度比N处缓,是里迎风坡,N处是画背风坡。
1.判断正误。
(1)沙丘相对高度较小。(J)
(2)冲积扇上等高线较为稀疏。(J)
2.甲处的地貌名称是()
2.冲积扇地貌:冲积扇的等高线分布值稀疏,与周围山地相比,扇体地表起
伏和缓,地势比较眄平坦,有利于人类活动。
3.峡谷地貌:两侧等高线密集,地势画陡峭,谷地海拔最雕,向两侧急
剧升高,并对称分布。
A.喀斯特溶洞B.冲积扇
C.新月形沙丘D.火山锥
答案B
解析图中甲处位于山前,地貌名称是冲积扇。
3.等高线地形图中,风蚀蘑菇的等高线特征是什么?
提示等高线完全闭合,有若干等高线重叠,个别海拔高的等高线范围大于
海拔较低处等高线。
三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
1.判读地面喀斯特地貌类型
图中,回A是•孤峰,园B小峰林,蚂C是峰丛。
2.判别山岭与谷地
根据高程表颜色判别图中海拔高低。
3.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平坦的高原平面叫画嫄。嫄被分割成长条状,称为国
埋。堞再被沟谷切割,形成馒头状的山丘,称为郎。
!问题探究3〕
1.判断正误。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海拔不同。(J)
(2)用不同灰度可表示海拔高低。(J)
2.能够直观而准确地表示地貌类型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B.平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D.手绘地图
答案C
解析分层设色地形图通过不同的颜色和灰度表示地貌,最为直观而准确。
3.什么是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作用?
提示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
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在平整土地、
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主题探究.
思维探究实践运F
主题探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兹搭建平台巧探究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能否相交?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对应的小地形是什么?
(3)计划把河流的水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条路线比较合
理,为什么?
(4)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
[成果展示](1)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陡崖处,等高线可以相交(重叠)。
(2)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顶;⑥鞍部。
(3)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自流,且A处水源
充足。
(4)乙处。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地势低,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
一激活思维深整合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并以海平面作为。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受图幅范围限制,等高线往往不能全部呈现闭合
状态。
(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
峭壁悬崖处,等高线可能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
示缓坡,间隔相近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坡口。
(7)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
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称为降坡线。
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地形表示方法等高线图/示意图地形特征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
闭合曲线外低
山地、山峰四周低中部高高线外侧,坡
内高11
度向外侧降低
示坡线画在等
闭合曲线外高
盆地1
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部低高线内侧,坡
内低
度向内侧降低
从山顶到山麓
等高线凸向低翳爱山脊线也叫分
山脊、山脊线管凸起高耸的部
处,山脊连线01水线
分
等高线凸向高60040C山脊之间低洼山谷线也叫集
山谷、山谷线翦
处,山谷连线部分水线
鞍部是山谷线
一对山脊等高相邻两个山顶
鞍部最高处,山脊
线组成1之间呈马鞍形
线最低处
多条等高线会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
峭壁/陡崖
合重叠在一处上部突出处,称陡崖(或悬崖)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
(1)两点或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n-l)d<h<(n+l)d
其中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②两点的相对高度:
A.确定两点的海拔范围
B.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则可用公式:
(n-l)d<h<(n+l)d
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⑵两地坡度=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如下图A、B两地的坡
度可表示为P=h/so
⑶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处在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
域,其内部高度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A点的海拔。〜
10米,B点的海拔20〜30米。
缘灵活运用重实践
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⑴〜(3)题。
(1)图中甲处地形的相对高度最不可能是()
A.100米B.120米
C.160米D.200米
(2)图示虚线的含义最可能是()
A.山谷B.山脊C.河流D.公路
(3)图中四处坡度最陡的是()
A.①B.②C.③D.@
科}学}思}维;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相对根据公式“回据一l)dWh<(n+n为园3,d为照50,相对高度
高度1区”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国100Whv200”o
地形等高线弯曲处的地形部位为阚山图示虚线处等高线向区低处
部位谷或山脊。凸出,为国山脊。
坡度等高线密集,坡度幽陡。图示国①处等高线最密集。
[答案](DD(2)B(3)A
主题探究阁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
兹搭建平台巧探究力
材料一河北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内的沙脊规模大、形态典型。研究表
明沿岸沙脊的沙源主要为滦河入海泥沙。左图为黄金海岸位置图,右图为沙脊局
部等高线图(单位:米)。
39°34'
材料二研究者对沙脊中典型沙丘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研究区
海岸线自2004年至2007年向陆蚀退,沙丘向内陆迁移,海滩宽度减小,沙丘发
育转入衰亡阶段。
沙丘高度变化图(单位:m)
1.0
0
-0.5
-1.0
-1.5
-2.0
沙丘坡度变化表(单位:°)
向海坡背海坡
2004年10月18.2827.9
2005年5月12.0126.36
2006年10月11.8526.29
2007年5月11.0226.26
2007年。月9.7425.98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从形态、高度和物质组成等角度描述该地区沙脊地貌景观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说出该沙丘进入衰亡阶段的表现,对衰亡的原因提出假设并
加以分析。
[成果展示](1)东坡较缓、西坡较陡,高度在5〜30米之间,由沙粒组成。
(2)表现:高度降低、坡度减小。假设及分析:上游水库建设和植被覆盖率
增加导致滦河入海泥沙减少,使得形成沙丘的沙源减少,导致沙丘发展进入衰亡
阶段。
画激活思维深整合力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地形图
位:m
岱置地貌
]2042J)2P
2
梯田205/203203
//Il)1
入.-202-等高线(m)
1
q
2
新月形沙丘1
I____1
R
j、2100tn、
山前冲积扇等高线
季节前
筑墓碑用重实践
读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类型属于()
A.三角洲B.冲积扇
C.山麓沙丘D.河流沿岸冲积平原
(2)图示地貌可能分布在()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青藏高原
地貌的判读方法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根据等高线数值及回形态判等高线在山麓地带呈园扇形分
类型
断。布,地貌类型为国冲积扇。
海拔在画2JOO米左右,有季
据区域国海拔、其他重要信息
分布节性河流,可能分布在皿塔里
判断。
木盆地。
[答案](DB(2)C
主题探究3利用地形图判读地貌
兹搭建平台巧探究.
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
B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的位置差异。
⑵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分布特征。
[成果展示](1)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冲积扇位于河流的出山口。
(2)自西向东(A-B)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A-B)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一激活思维深整合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以下图为例,描述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W±根据需求在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
确定剖面线----*条直线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
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大多要适当放大(使所表达的
地形起伏更加明显)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
建立坐标——>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
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蹈相等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及特殊点(如
标点——*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
到坐标图中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
连线间的升降趋势
I在图示下方将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标注
标注比例尺
出来
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
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
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
先疏后密,为“凸形坡”,不可通视。如下图:
兹灵活运用重实践
读我国某地形区东西方向的地形剖面图,回答⑴〜⑶题。
(1)图示地貌类型为()
A.冲积平原B.冲积扇
C.三角洲D.峡谷
⑵该地形剖面图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
C.长江上游D.珠江中游
(3)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科}学}思}维
地貌的判断方法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类型根据海拔、河湖分析。地势回低平,为国冲积平原。
海拔蚂低,河湖众多,且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
分布据地貌特征判断。
位,位于国长江中游地区。
成因据地貌类型判断。为国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DA(2)B(3)D
综合菊匹
见野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82页问题]
思路点拨图示地貌为丘陵。地形起伏较大。根据等高线疏密、海拔及其变
化等探究地貌特征。
[教材第87页活动]
思路点拨1.嫄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堞主要分布在西北;期主要分布在西部。
2.嫄一般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小的区域;堞主要分布在两条河流分
水岭之间的区域;即主要分布在几条河流发源地附近的区域。地形起伏大、植被
稀少的区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核心素养速提升
素养提升1综合思维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不可见。据此回答1〜
3题。
1.图示地貌可能是(
A.风蚀蘑菇B.沙丘
C.山前冲积扇D.三角洲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读图可知,图示
等高线中虚线是隐含的,是被其上部的景象遮挡住了的风蚀蘑菇的颈部;沙丘等
高线闭合,没有重叠部分;冲积扇等高线是扇状;三角洲等高线海拔低、堆积体
呈三角状。
2.该地貌的成因是()
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答案C
解析该地貌为风蚀蘑菇,成因是风力侵蚀。
3.图中Q等值线的数值为()
A.711米B.712米
C.713米D.714米
答案D
解析图示等高距1米,故P处数值应是713米。Q处比P处高出一个等高
距,则Q的数值为714米。
素养提升2区域认知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
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据此回答1〜2
题。
1.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
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山洪主要发生在山谷地形区,根据等高线形态,四地中,①处等高线
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①处,A项正确。②处等高线密
集,是陡坡,③处有等高线重合,是陡崖,无山洪灾害,排除B、C两项;④处
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是山脊,无山洪灾害,排除D项。
2.在山顶处,游客最可能直线观测到的地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在山顶处,游客最可能直线观测到的地点是①④,等高线上密下疏,
为凹坡(坡面向下凹陷,坡度表现为上陡下缓),没有地形阻挡视线;②下部等高
线密集,有凸坡阻挡视线(坡面向上凸起,坡度表现为上缓下陡);③处位于陡崖
下方,有陡崖阻挡视线。
素养提升3地理实践力
1.选择某旅游景区,观察该景区的地貌类型及分布。
2.利用中国地形图,观察中国地貌分布。
3.观察学校附近地貌,绘制地貌景观剖面图。
课后检测,
-------------------夯基固本练速提能--------------------
时间:45分钟总满分:100分
探究点题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2,3413
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貌5,6,7,8,9,14
利用地形图判读地貌10,11,12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1〜3题。
1:50000
1.(区域认知)图示A、B、C、E四地的地形依次为()
A.山脊、山峰、鞍部、陡崖B.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C.山峰、山脊、鞍部、陡崖D.山峰、鞍部、山脊、陡崖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A地所在的区域的外围等高线的数值比A小,A地为山
峰;B地所在区域等值线统一向低值方向凸出,B所在地形为山脊;C地所在的
东西两侧分别为两座山峰,C所在的地形区为鞍部;E处有多条等高线重合且该
处标有陡崖图例,E处为陡崖。
2.(综合思维)D地的地貌类型为()
A.峡谷B.山地C.盆地D.冲积扇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D地的地貌类型为峡谷。
3.(地理实践力)甲、乙、丙、丁为四段考察路线,难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T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乙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陡,考察难度最大。
徐霞客把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石山”,而把非喀斯特地貌的山称为“土
山”。据此完成4〜6题。
4.(区域认知)等高线图中虚线的东西两侧为不同地貌,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是“土山”
B.西部是孤峰、残丘、落水洞
C.东部农田地块小
D.西部是典型的嫄、堞、不
答案C
解析虚线以东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区,农田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农田地
面积小。
5.(综合思维)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水土流失程度不同B.岩石岩层性质不同
C.绝对高度不同D.生产建设强度不同
答案B
解析图中等高线呈现不同形态,东部形成喀斯特地貌是因石灰岩为可溶性
岩石,受流水溶蚀而形成,故岩石岩层性质不同是造成图中两种地貌等高线呈现
不同形态的主要因素。
6.(人地协调观)我国南北方都有“梯田”,山西省大寨曾以修建“梯田”
成为农业典型。“梯田”适宜建设在()
A.坡度较大的“土山”上B.坡度较大的“石山”上
C.坡度较小的“石山”上D.坡度较小的“土山”上
答案D
解析梯田适宜建设在坡度小于25。的“土山”上,可减缓水土流失;坡度
大的地方修建梯田,会加剧水土流失。
下图为火星上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及火星车“好奇”号拍摄的该地北和西
两个方向的照片。据此回答7〜8题。
7.(综合思维)结合材料信息推断,火星车所在位置为()
A.甲B.乙C.丙D.T
答案A
解析据右图照片显示情况,其北面有两个小山头,高差在一个等高距(300
米)以内,西边有一个7千米宽的峡谷口,以此可知应在甲地,故A项正确。
8.(区域认知)火星上常见地貌有四种:火山、撞击坑、峡谷一河床、风积
沙丘,从图中可以判断该地有哪几种地形()
A.火山、撞击坑B.火山、峡谷—河床
C.风积沙丘、撞击坑D.撞击坑、峡谷一河床
答案D
解析据左图中等高线反映的高低状况,在数值-1200闭合等高线内有一
个撞击坑,在甲与丙之间,有一列峡谷一河床,故D项正确。
读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9〜10题。
9.(区域认知)c〜d之间的地面,地形最平缓的地段是()
A.a〜d之间B.e〜f之间
C.f〜c之间D.b〜e之间
答案B
解析地形坡度为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由图可知e〜f段水平距离为200米,
垂直距离小于100米,坡度为最小,所以最平缓。
10.(地理实践力)a点相对于f点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A.100米B.200米
C.300米D.400米
答案C
解析a点的海拔约为400米,f点的海拔约为100米,两点的相对高度约
为300米。
下图为徐霞客51〜55岁旅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区域认知)下图为某一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的位置是()
o
淞原一:溶盆一溶洼一:溶盆一溶原一
岩丘:丘峰峰林:峰林孤峰
某高原地貌斜坡地带某平原
A.贵阳一昆明B.宜良一武宣
C.杭州一南昌D.长沙—南宁
答案B
解析该剖面线经过高原与平原地区,高差较大,该线地貌斜坡地带应位于
我国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该剖面线沿线喀斯特地貌分布范围广,该高原应为
云贵高原,该平原应处于广西境内。
12.(综合思维)对该剖面所示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A
解析在石灰岩分布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喀斯特地貌。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
旅游。下图为“媚尼风景区”略图。
⑴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这座古寺是o(填数
码)(2分)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从A到B快还是从B到A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
什么?(6分)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
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和媚河上游b河段“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6分)
(4)C处的地形是,该处的海拔为o(4分)
(5)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________o(2分)
(6)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
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6分)
答案⑴①
⑵从A到B快。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
(3)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
快,更加惊险刺激。b河段流经地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
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
(4)山顶900〜1000米
⑸②
(6)山顶观日出该地区的最高山顶不足1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
果。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根据
指向标判断,①古寺位于湖泊的南侧。第(2)题,根据指向标,从A到B快,理
由是该日吹东南风,从A到B是顺风航行。第(3)题,支流a流经地区等高线密
集,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b河段流经地
区等高线较稀,说明河流的落差较小,水流平缓一些,漂流时速度慢一些。第(4)
题,读图可知,C处的地形是山顶,等高线数值最大,该处的海拔为900〜1000
米。第(5)题,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
的是②。第⑹题,山顶观日出可能效果不佳,主要因为是该地海拔低,最高山
顶不足1000米,难以观赏到好的日出效果。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
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及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
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1)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
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8分)
(2)点标2处的选手能否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判断并说明原因。(4分)
(3)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8分)
(4)简述村落位置选择的理由。(6分)
答案(1)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差大;为上坡。
(2)看不到,因为点标2与3之间存在凸坡。
(3)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和缓;中部、北部地势高,东、西、南较低,
东南最低。
(4)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受洪涝灾害威胁小。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图中点标2所处等高线凸向低处,该处地形为
山脊。图中显示,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
相对高差大,坡度较大;从点标1至点标2为上坡,因此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
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第(2)题,观察点标2处与点
标3处之间地形起伏,发现从高处到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两点之间为凸坡,
阻挡视线,因此点标2处的选手不能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第(3)题,图示地区
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等方面进行叙述。第(4)题,村落位置
选择的理由应结合图中信息从地形、交通、水源、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叙述。
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第一节走近桂林山水
【热点链接】2020年4月10日2时,中国铁建所属铁四院设计的中国喀
斯特地貌第一座跨高铁转体斜拉桥福建龙岩大桥首次转体——桥塔转体顺利完
成。龙岩地质地貌独特,溶洞较多,部分中下层溶洞已贯通为一个超大型溶洞,
地下水非常丰富。喀斯特地貌对大桥建设的影响是什么?
提示地表崎岖,地下多溶洞,地下水丰富,桥梁建设难度大,工程量大。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
水平1:通过观察影像或图片资
料,认识桂林山水和喀斯特地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喀斯
貌。特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野外观察或运用水平2:通过图表资料,说明桂领悟人地协调观。
视频、图像,识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景综合思维:了解喀斯特地貌
另IJ3〜4种地貌,观特点。的形成过程。
说明其景观的主水平3:根据图表资料,说明主区域认知:了解喀斯特地貌
要特点。要喀斯特地貌的景观特点及成的分布。
因。地理实践力:观察喀斯特地
水平4:通过图表资料,探讨喀貌。
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yg习准备.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桂林山水
1.桂林山水的特点
桂林风景“四绝”:"回山清、水秀、洞奇、石美”O
2.桂林山水的地貌类型:典型的国喀斯特地貌。
3.喀斯特作用
主要指溶解有国二氧化碳的水对国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国溶蚀和淀积的过
程。
4.决定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因素
岩石的画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动性的强弱。
5.桂林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1)桂林地区闻石灰岩广布。
(2)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幽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植被茂盛,地表水和题
地下水丰富。
o!问题探究i
i.判断正误。
(1)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地区。(J)
(2)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J)
2.桂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花岗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玄武岩
答案C
解析桂林地貌景观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石灰岩。
3.说明漓江两岸形成“山如碧玉簪”景观与当地气候的关系。
提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植被茂密,为常绿阔叶林,
葱绿的山犹如一枚枚碧玉的头簪;降水丰富,水热充足,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
用较强,加快石灰岩岩溶地貌的发育。
二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地貌的分类
分类典例分布
地面喀斯石芽、溶沟、回石林、峰丛、峰林、孤
特地貌峰广泛分布于世
地下喀斯因溶洞、地下河及溶洞中的国石钟乳、界
特地貌石笋、石柱
2.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1)有利:许多喀斯特地貌区已成为著名的国风景旅游区;喀斯特洞穴内冬
暖夏凉,为居住、防空、储藏等提供了便利。
(2)不利:喀斯特地貌区洞穴系统比较发育,易导致画水土流失和地面塌陷,
给农业、城市建设以及画水利工程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
苞!问题探究2]
1.判断正误。
(1)石笋主要在溶洞底部发育。(J)
(2)喀斯特地貌不利于修建铁路。(J)
2.著名的地面喀斯特地貌风景区为()
A.云南石林B.贵州龙宫
C.黄果树瀑布D.重庆武隆
答案A
解析云南石林是著名的地面喀斯特地貌风景区;贵州龙宫是著名的地下喀
斯特地貌景观区;黄果树瀑布不属于喀斯特地貌;重庆武隆以地下喀斯特地貌为
主。
3.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
提示喀斯特地貌区多溶洞、漏斗和暗河,地基不牢固;水库区容易渗漏,
导致水库水量减少,水库存水作用减弱;水库、大坝安全性相对较差,威胁着河
流下游地区生命财产安全。
主题探究,
------------------------------------------思维探究实践运用-------------------------------------------
主题探究u桂林山水
兹搭建平台巧探究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构
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山
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在桂林山水中又
以漓江流经阳朔的那一段最为美丽,故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
林”之美誉。下图为广西地形图和桂林山水景观图。
桂林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桂林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条件有哪些?
(2)你是如何理解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美丽画卷的?
(3)桂林地下暗河众多的原因是什么?
(4)喀斯特地貌对桂林经济发展的利弊有哪些影响?
[成果展示](1)桂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众多;该
地区石灰岩广布。
(2)桂林山地和丘陵众多,植被覆盖率高,所以“山青”;该地区降水丰富,
河流众多,含沙量小,河水清澈,所以“水秀”;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且广布,
地上多峰林景观,地下多溶洞景观,所以“洞奇、石美”。
(3)地表水通过漏斗进入地下溶洞,在溶洞内相连成暗河。
(4)有利:独特的地貌形态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不利:喀斯特地貌区
土层薄,肥力低,对农业生产不利;该地貌不利于当地水利工程的建设等。
激活思维深整合力
1.桂林山水概况
(1)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
(2)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桂
林风景的“四绝”。
2.桂林的典型地貌
(1)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
独特的地貌类型。
(2)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大多发育于石灰岩广布的地区。
(3)喀斯特作用:主要指溶解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
淀积的过程。
(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影响因素: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和水的溶蚀力、流
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5)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
岩石的可溶岩石
裂隙比较发育,岩石的可溶性、透水
性、透水性条件
性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
条件沛,水的流动性强
水的溶蚀生物植被茂盛,土壤和流水中的有机酸含
力、流动性条件量高,水的溶蚀力强
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漓江纵贯南北,
条件水的流动性强
兹灵活运用重实践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是描述桂林山水的是()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⑵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关桂林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
是()
A.石灰岩广布,可溶性、透水性好
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丰沛
C.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多地下暗河
D.气候条件有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学思维
桂林山水的形成
类题透析思路点拨
A项一区地上河景观;B项一国青
桂林山水为典型的回喀斯
景观特点藏地区景观;C项一国桂林山水景
特地貌景观。
观;D项一气候的垂直差异。
从气候、岩石、水文等方桂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
形成条件
面分析。湿润,画降水充沛;石灰岩广布。
[答案](DC(2)B
主题探究图喀斯特地貌
常搭建平台巧探究
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
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降水时年平均年溶蚀率/
地区年降水量/mm
间分布气温/℃(mm/年)
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500-200020〜220.12〜0.3
湖北三峡中等1000—120012〜150.06
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
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
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岩溶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彩礼返还协议二零二五年
- 办公室装修简易合同
- 文印服务保密协议
- 本地售后服务授权协议
- 酒店行业销售管理制度
- 餐厅宿舍安全管理制度
- 车队司机宿舍管理制度
- 食品添加检查管理制度
- 高职班级管理制度条例
- 项目印章管理管理制度
- GB/T 28712.5-2023热交换器型式与基本参数第5部分:螺旋板式热交换器
- 无人机航拍技术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 《照明线路的安装与检修》课程标准
- 设备人员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与答案
- 自考07887平面设计(12-19)真题试卷
- 2023年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大模板工程验收表
- (中职)Photoshop基础实用教程全册教案2022-2023学年
- 2022民族娃娃IP运营规划-55P
- 酒店旅馆防偷拍摄像头排查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