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肇庆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关于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的下列说法,符合人民警察法规定的是()。

A.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实行统一制式,由各单位自行生产、配置

B.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

C.对于约束性警械,由于不具有杀伤性,各级公安机关可以自行监制

D.经批准,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可以为特定的保安公司人员使用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讯逼供罪的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一般主体D.司法工作人员

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的指令下履行职责。

A.法官B.院长C.大队领导D.书记员

4.1946年,国民党政府把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A.“公安局”B.“警察局”C.“保安局”D.“保卫局”

5.取保候审中的保证方式是()。A.提出担保人B.交纳保证金C.提出担保人和交纳保证金D.提出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

6.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法不具有强制性

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

C.法律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没有强制性

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

7.

42

下列物品不属于民用危险物品的是()。

8.公安机关的()的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实行政治统治。

A.专政职能B.民主职能C.管理职能D.政治职能

9.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实力,坚持()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A.党的领导B.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法制原则D.民主原则

10.收容教育的审批机关是()

A.县级公安机关B.市级公安机关C.省级公安机关D.公安部

二、多选题(10题)11.

12.公安教育有()。A.学校教育B.民警在职教育C.终生教育D.实习

13.值庭的司法警察在法庭审判活动中,根据()指令,依法履行职责。

A.审判长B.院长C.警察领导D.独任审判员

14.公安工作是维护()的专门工作。

A.国家安全B.社会治安秩序C.社会稳定D.社会发展

15.下列哪些项是《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的内容?()A.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

B.人民警察必须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C.人民警察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D.人民警察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外国人杰瑞在A市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其女友林某因作证而面临人身安全危险。公安机关对林某应采取的正确保护措施有:

A.不公开其真实姓名B.不公开其住址C.不公开其工作单位D.不公开其通讯方式

17.

90

与古代警察相比,近代警察的不同之处有()。

18.下列哪些项属于外事警察的主要职责?()

A.依照国家有关出入境管理法规,对我国公民出入境和外国人出入境、居留等进行管理

B.对我国公民和外国人违反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

C.发现和处理外国人的违法犯罪活动

D.保护外国人在我国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

19.公安行政管理中的许可通常以下列哪种形式来表现()A.审核批准B.决定C.登记、颁发证照D.指挥

20.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包括()。A.治安工作社会化B.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C.公安科技群众化D.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

三、判断题(10题)21.督察制度是为了完善公安机关自我约束机制而依法建立的一种公安执法外部监督制度。()

A.是B.否

22.一切为了群众,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履行自己的职责统一起来,一方面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A.是B.否

23.对于违禁品,无论是否与案件有关,都应扣押。()

A.是B.否

24.赵某、钱某、孙某、李某四人共同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李某将出资款项转入公司账户验资后又转了出去,李某的行为属于抽逃出资行为。

A.是B.否

25.七十周岁以上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A.是B.否

26.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济式是新闻报道、公开披露和表达民意。()

A.是B.否

27.

第8题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28.人民警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处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各种刑事犯罪作斗争的第一线,工作条件艰苦,任务繁重,危险性大。因此,人民警察有权把对社会的奉献作为向社会索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和条件,为家人谋福利。()

A.是B.否

29.故意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体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A.是B.否

30.党委的政治领导和政府行政领导,在领导职能上是没有区别的是相互一薄的。()

A.是B.否

四、情景分析题(3题)31.新录用民警小王被派到沿线警务区工作。一段时间后小王发现警务辅助人员老刘看其年轻,对安排的工作经常敷衍应付,影响了工作进度。为扭转这种工作局面,小王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A.对老刘管理要更加严格,从严落实工作责任

B.请与老刘关系好的队员帮助做思想工作

C.了解老刘个人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D.故意不给老刘安排工作,让其无事可做

32.经调查,该快递包裹的爆炸装置原材料由乙市厂家生产,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丙市的某网站购买,在丁市完成组装并寄出。李某知道事情败露后潜逃,后被抓获。对该案件具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有()。

A.甲市公安机关B.乙市公安机关C.丙市公安机关D.丁市公安机关

33.警方发现,葛某的银行卡在某市一小学附近的ATM机使用过,监控显示,取款人是一名妇女(携一名8岁左右的女孩)。警方要查到葛某的居处,下列哪一行为应该优先采取?()(单选)A.到银行了解银行卡主人的相关信息

B.到小学了解小女孩是否是本校学生

C.到小学了解学校近期学生安全情况

D.到户籍所在地了解嫌疑人最近动态

五、情景选择题(3题)34.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KTV内有卖淫嫖娼行为。公安机关于当晚开始行动,对该KTV展开搜查,查获大量淫秽光碟,抓获该KTV老板和十多名卖淫女、嫖客。关于搜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搜查时应有见证人在场

B.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

C.搜查前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由女侦查人员进行

35.若冯某被打致重伤,公安机关对徐某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对证人林某进行询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通知林某到公安局接受询问B.到林某的住处询问C.到林某的单位询问D.通知林某到附近的宾馆接受询问

36.如果你是一名在现场的民警,面对此情况,你应该如何做?()

A.迅速组织右侧安全出口附近民众从该出口逃走

B.迅速扑灭左侧安全出口外的着火点,组织该处民众疏散

C.迅速高声告知滞留民众向右侧安全出口疏散

D.迅速高声告知滞留民众向左侧安全出口疏散

六、单选题(0题)37.人民检察院通过形式检察权,已发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遵守和执行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根据我国法律法规,下列不属于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容是:

A.对侦查讯问工作安排监督B.对提请批捕逮捕进行监督C.对“另案处理”进行监督D.对刑事立案进行监督

参考答案

1.B根据《人民警察法》第36条第1、2款的规定,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和警械,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制造、贩卖。因此,A、C项错误,选项8正确。人民警察的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证件为人民警察专用,其他个人和组织不得持有和使用。D项说法错误。。

2.D依《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定罪从重处罚。故D项正确。

3.A

4.B1946年,国民党政府把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5.D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故本题答案选D。

6.D法律不同于其他的社会规范,它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即国家强制性。法是以国家为后盾,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都具有强制性,故A选项错。人们遵守法律有三种状态,即最低状态、中层状态和高级状态。基于对法律的强制性的恐惧而遵守法律是守法的最低状态,故B选项错。法律对统治阶级内部同样具有强制力,故C选项错。没有强制性,法律不能始终为人们自愿地遵守。故D选项正确。

7.A

8.A解析:公安机关专政职能,是指公安机关对危害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进行镇压、制裁、改造和监督的社会效能。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是专门用以对付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其实质是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和人民对上述专政对象实行的政治统治。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内容包括:专政目的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专政对象是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专政手段是打击、制裁、改造、监督。

9.A解析:因为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关系着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正确发挥其职能作用,故选A项。

10.A解析:收容教育的审批机关是县级公安机关。

11.ACD对违法犯罪分子的改造工作,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12.AB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的专门工作。公安教育有学校教育和民警在职教育,通过公安教育,公安人才在数量上得到补充,在素质上得到提高。

13.AD

14.AB公安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故本题答案选AB。

15.ABCD《人民警察法》第3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维护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ABC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本题犯罪嫌疑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真实姓名、住址、工作单位以及通讯方式均为证人林某的个人信息,为了保护证人,以上信息均应不公开。故本题选ABCD。

17.ABCD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1)近代警察的职能主要集中在警察机关,古代警察职能由行政官吏、军队、审判机关分别行使。(2)近代警察形成了专门的警察队伍,古代警察尚未形成专门的警察组织。(3)近代警察强调了法制,古代警察执法极不严格。(4)近代警察有统一的制式服装,古代警察没有专门的服装

18.ABCD

19.ABCD治安行政处置手段有: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其中许可,是指公安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依法允许或者否定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通常是通过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本题的四个选项都符合。故选ABCD。

20.ABCD建立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社会工程包括:(1)宣传组织群众,帮助群众掌握法律和政策,将群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2)把群众工作贯穿于各项公安专门工作之中;(3)治安工作社会化;(4)警民结合形式多样化;(5)公安科技群众化;(6)公安群众工作信息化。故答案应选ABCD。

21.N督察制度,是公安机关督察机构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督察制度是为完善公安机关自我约束机制而依法建立的一种内部监督制度。

22.Y

23.Y

24.N

25.Y《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3)七十周岁以上的;(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26.Y

27.B公安机关实施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必须在24小时以内,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28.N人民警察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绝不能把对社会的奉献作为向社会索取个人利益的资本和条件,这是人民警察必备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故本题说法错误。

29.N故意是指违反治安为的主体明知自己的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实,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事实发生的心理态度。

30.N党委的政治领导与政府品行政领导在公安工作中都是术可缺少的。它们在领导职能上有原则区别,既不能混淆,又不能彼此取代。以行敌的导取代或削弱党委的领导,必将使公安工作失去有力的政治工作保障,这对行政领导本身也是不利的。以党委的领导取代行政领导,则必然削弱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这党委本身也是不利的,必然分散党委的工作重点,忙于具体事务,实际上削弱党的政治领导作用。所以,坚持党政分开有利于分别发挥各自的领导职能作用。故本辱说法错误。

31.BC八项,会加重两人关系恶化,不利于扭转现存工作局面;D项,故意不给老刘安排工作,不符合实际工作安排。排除A、D两项。本题选BC。

32.ABCD第一步,本题考查刑事执法基础知识。第二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六条规定:针对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接入地以及网站建立者或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以及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被害人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地公安机关可以管辖。甲市是犯罪结果地,乙市是犯罪行为地,丙市是用于实施犯罪行为的网站服务器所在地,丁地是犯罪行为地,所以甲乙丙丁四地公安机关均有权管辖。因此,选择ABCD选项。

33.B分别看四个选项:A选项中,犯罪嫌疑人葛某的银行卡被使用,警方已经知道是葛某的银行卡,因此不用再到银行了解银行卡主人的相关信息,A项排除;由题干可知是一名携8岁左右女孩的妇女使用了犯罪嫌疑人的银行卡,与ATM机附近学校学生的安全关系不大,(葛某并未犯拐卖儿童罪),排除C选项;D选项所述的内容与题干所述的情景关系不大,排除。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是监控显示取款的是一名妇女携一名8岁左右女孩,可通过绘制妇女和女孩的肖像进行寻找,而她取款的地点又在学校附近,因此可以将学校作为突破口来确定妇女和女孩的身份,从而查找犯罪嫌疑人。故答案为B。

34.ABCD《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第137条规定:“在搜查的时候,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本题答案选ABCD。

35.ABC《刑事诉讼法》第122条规定:“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