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_第1页
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_第2页
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_第3页
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_第4页
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性贫血的用药指导精第1页/共34页病例患者,女,37岁,胃区常隐痛3年,与饮食有关,间有黑便。检查: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3.1×1012/L,白细胞5.9×109/L。1.给出最可能的诊断;2.制定药物治疗方案;3.模拟药房取药;4.介绍治疗方案中的药品。(药名、作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第2页/共34页课堂目标认识疾病熟悉药物对症荐药提升能力第3页/共34页一、认识疾病诊断标准124定义32流行病学诊断标准病因5临床表现第4页/共34页一、认识疾病第5页/共34页(一)现状

世界63亿人口中约有1/3的人贫血,而IDA或铁营养不良的人群约占6-7亿。在我国大约有20%的人口存在着IDA或铁营养不良。

缺铁性贫血(IDA)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第6页/共34页1、婴幼儿、育龄妇女、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2、WHO调查,成年男性发病率为10%,女性为

20%

,孕妇40%,儿童高达50%。第7页/共34页缺铁性贫血: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二)定义正常骨髓象IDA第8页/共34页正常外周血涂片缺铁性贫血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第9页/共34页(三)病因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3.铁丢失2.铁吸收障碍婴幼儿、育龄妇女、偏食挑食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胃肠道疾病、某些药物消化性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钩虫病、痔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月经过多、血红旦白尿、其他长期慢性失血得不到纠正第10页/共34页Hb红细胞成年男性:<120g/L4.5×1012/L成年女性:<110g/L4.0×1012/L孕妇:<100g/L(四)诊断标准第11页/共34页1.一般表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耳鸣、反甲、皮肤干燥、毛发脱落、舌乳头萎缩等。(四)临床特征第12页/共34页第13页/共34页2.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脏扩大和缺血性心脏病第14页/共34页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稀或便秘第15页/共34页4.神经系统:

神经炎、神经痛、行为异常如,异食癖等。

铁缺乏会使各种重要的含铁酶或铁依赖酶活性明显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及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第16页/共34页二、熟悉药物第17页/共34页IDA的药物治疗1.口服铁剂:A.无极铁:硫酸亚铁B.有机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蛋白琥珀酸亚铁。第18页/共34页第19页/共34页

2.注射铁剂:右旋糖酐铁及山梨醇铁第20页/共34页1口服铁剂A.无机铁:不良反应较有机铁明显。B.有机铁:对胃肠刺激性小,铁利用率高,起效快。

第21页/共34页影响铁剂吸收的因素

有利:VC、稀盐酸、肉类、果糖、氨基酸不利:抗酸药;四环素;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浓茶、咖啡

第22页/共34页第23页/共34页2注射铁剂下列情况下使用注射铁剂:①不能耐受铁剂②原有消化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溃疡),口服铁剂加重病情③消化道吸收障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慢性腹泻)④需要快速获得疗效者(晚期妊娠、择期手术)⑤因治疗不能维持平衡(血液透析)第24页/共34页注意事项:

应用大肌群深部肌肉注射,“Z”字形注射,每次更换注射部位。第25页/共34页三、对症治疗第26页/共34页缺什么补什么治疗原则:查明贫血原因改善饮食、调理月经、抗溃疡等一般治疗原则第27页/共34页IDA药物治疗(补铁)加强护理(孕妇、儿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及停药指标第28页/共34页使用铁剂的基本原则1.首选口服铁剂,安全且疗效可靠2.去除原发病因后,铁剂治疗无效应考虑铁剂的质量和生物利用度。3.血象恢复正常后,铁剂仍需继续服用3-6个月,以补充机体铁的储存。4。有持续出血或溶血伴血红蛋白尿患者要持续补铁。第29页/共34页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5天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7-10天达高峰;2周后Hb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Hb恢复正常后,还应剂量减半继续服药3-6个月。第30页/共34页四、能力提升第31页/共34页

加强饮食护理1、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2、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取

3、促进食物铁的吸收第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