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课堂,提高效率_第1页
感悟课堂,提高效率_第2页
感悟课堂,提高效率_第3页
感悟课堂,提高效率_第4页
感悟课堂,提高效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悟课堂,提高效率——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探索张创亿地理学科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来说,较普遍地认为地理学科文理兼容,内容庞杂,图像繁琐,难学易忘,甚至还枯燥乏味,学起来伤神费力。由于这些问题存在而形成的种种学习障碍,一直较严重地影响着高中地理的学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实现地理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首先应从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入手,在以下方面进行必要的尝试,以保证高中地理“有效学习”的顺利进行。一、多用图、建联系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简图(原理示意图)来直观呈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紧紧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判断;断;(一)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判断;(二)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判断;断;(三)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季节、日期判(四)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南北半球及直射点移动方向判断;(五)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纬度范围判断;(六)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建立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逻辑联系以及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等)和理解知识难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二、多引导、促探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地球生命存在大揭秘"专题的课堂教学要点:(一)开门见山地提取教材中的“浅"知识: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介乎0°C—100°C之间的温度;一是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二)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为什么具有0°C—100°C之间的温度?即影响的多因素分析。(三)估计学生只关注教材的知识,而没进行发散性思维。因此设置一道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的思考题,并从下表数据中发现影响地球温度有哪些方面。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百万千米)公转周期(天)自转周期表面温度(℃)水星天0白天)〜10(夜晚)金星10天0地球1小时分火星01小时0分—(四)让学生提取题目的信息来分析问题,从而得出见解,再加以引导还有其它什么因素?(地球宇宙环境相对稳定、大气削弱和保温两种热力作用、地球上的海洋水调节作用等。)(五)再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以下知识内在联系的示意图:(六)最后强调本专题的目的是强调学生先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从多因素来分析问题,形成综合思维的方法。三、多设疑、创情境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例如“印度洋大地震海啸”: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年4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度9、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0公里。地震引发强大的海啸,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理专题的课堂教学要点(一)先从“印度洋大地震海啸"这件最热的时事问题引入,再从地理学科角度谈:1海啸产生原因;2地震海啸的“时间表”;3影响地区:东南亚、南亚。(二)引导学生回忆:1海啸、地震、震级、烈度、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灾害防治;2地方时、时区与区时、北京时间、日界线;3影响地区:东南亚、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对其加以适当讲解。(三)从印度洋大地震海啸灾害延展到其他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时间计算方面对基本知识再加适当的延展;从影响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延展到与中国的经济开发的地理问题。(四)可设计如下题目让学生思考:I①有关此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②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①②①③②④③④③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经常遭受飓风、海啸和风暴潮的袭击,请简要说明其自然原因。人类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II①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①②③④②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③海啸以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 °2 °),当地区时约为:时时时时④灾害发生第二天,一批获救的日本游客乘轮船回国,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 逆风逆水 顺风逆水 逆风顺水⑤“当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时,世界的今天(月日与昨天(月日)范围怎么样?III①中国救援队到达灾区后,看到的以下情形,哪些是真实的:去印尼的救援队说灾民们饥寒交迫,蜷缩在凌厉的寒风里亚°去泰国的救援队说看到许多着黄色佛袍的僧侣顺°去马尔代夫的救援队说这儿地势低平,有许多的岛礁亚°去印度东部沿海的救援队说这儿雨水太多,经常阴雨连绵②上题中所描述宗教为教,起源地是:A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半岛.南亚.中亚③该宗教的传播方式主要属于:.传染扩散.迁移扩散.刺激扩散.等级扩散④中国与、半岛上的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时,提出了合作建设泛亚铁路和合作开发澜沧江流域的意向或方案,请根据所学有关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简要叙述半岛地形的突出特征。简要说明形成半岛地形特征的内外力作用。简述半岛河流的水文特征。在建设泛亚铁路和开发澜沧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5简点拨:该问题不是用某一知识可以解决的,应该用整合几个知识(包括海啸、地震、震级、烈度、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灾害防治;日界线、时区、区时、地球自转;影响地区:东南亚、南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基础知识),从而体现要学生掌握事物的

整体性,从全局出发来分析、解决问题。.再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以下知识内在联系的示意图:四、多归纳、显规律对于比较抽象的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和规律,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荒漠化的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第一,在哪里(区域定位)?由西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主要位于 以北和以西),得出西北地区为我国的内陆地区,东西轮廓狭长。第二,有什么(区域特征分析)?由于西北地区为中国的内陆地区(不临海),加之轮廓呈东西狭长状,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且自东向西,大陆性越来越强(降水量越来越少,温差越来越大)等。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区域内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且河流的流程短、流量小;湖泊多为咸水湖;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等。总之,“干旱”就成为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第三,为什么(主要的国土整治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由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要特征,在这种“干旱”的环境下,加之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土地的荒漠化问题,再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第四,怎么办(国土整治措施)?根据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人地协调”为核心,以“因地制宜”为原则等提出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围绕地理主干知识来说明)。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学生对西北地区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相应的人地矛盾等都有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既掌握了与西北地区相关的地理主干知识,也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思路和方法。由于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