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写作教学之我见 论文_第1页
农村写作教学之我见 论文_第2页
农村写作教学之我见 论文_第3页
农村写作教学之我见 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初中写作教学之我见王武青摘要:针对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本人改变过去的书本上学来的教学模式,注重把写作教学与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摸索出一些写作教学的经验方法,一、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关注农村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从中找写作灵感。二、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出发进行写作指导。关键词:写作教学;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创造在表达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初中得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会“写"是最高要求。同时,安徽省每年中考,作文分值55分占语文总分值的三分之一多,难怪很多语文教师感叹“中考语文考试,得作文者得天下”。由此可见,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以新的视角、新的见解、新的笔触写一篇有个性的文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写作教学要“与时俱进”,跟得上新课改的步伐。但在农村初中日常教学中写作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作文指导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依然一筹莫展、无从下笔;作文交上来了,给老师的感觉不是东拼西凑就是照抄范文;作文评讲课上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自己作文的缺点更谈不上修改了。可见,目前初中学生习作中存在弊端:弄虚作假、胡编乱造;学生为考而作应付差事;作文内容空洞编造材料,照搬别人语句,没有真情实感。我在农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二十年,上述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农村学生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注重识记字词句,写作训练中不注重写作素材的收集;农村学校图书缺乏,学生阅读量不够,视野不开拓;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平时不注重写作素材的收集,农村学校图书缺乏,学生阅读量不够,视野不开拓;农村留守儿童居多,他们平时缺乏与父母交流往往沉迷于手机游戏,不留意观察周围生活等。总之,缺乏语言积累的写作只能无病呻吟、空洞无力。怎么办? 最近几年,我改变过去的书本上学来的教学模式,注重把写作教学与农村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摸索出一些写作教学的经验方法。下面是我个人的拙见。一、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关注农村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从中找写作灵感写作素材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人情冷暖,善良丑恶……这些都是写作者最好的素材。然我们学生却无视现实存在,所以在写作时就无话可说。可见一个人脱离大自然,无视现实生活,他就无从下笔写文章。叶老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

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试想,毛泽东如果没见过陕北雪景能写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佳句吗?曹雪芹假如没有丰富公子哥生活经历,能为读者塑造一个贾宝玉形象吗?朱自清倘若不亲身经历车站送别、不亲眼看父亲背影,哪能写出如此经典散文《背影》?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体验生活,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猎取作文材料。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平时多观察田野风光、花鸟虫鱼,多留意身边事多关注身边的人,多积累多记载形成日记、周记。等到上作文指导课时,我先让学生谈所看到的外界景物变化,再讲所经历的有趣事情和内心想法。同学们由于平时有积累所以个个都畅所欲言,这样说出来.然后来写就水到渠成了,时间长了学生写作兴趣也有了。二、因材施教,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出发进行写作指导现在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有不少同学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个别同学甚至写不出一段像样的话。针对此种状况,我采取了分层次教学措施。对写作水平较高的要求严些,要他们能写三种文体作文,其中以记叙文为主,要求记叙要素分明、语句较有文采、结构完整;另外要能写简单的说明文,能突出说明对象特征,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对于议论文则需写出三要素即可。中等的要求次之,让他们只写记叙文,要求突出六要素,语句通顺即可。其余的同学则以鼓励为主,让他们能写简单事,字数不限多少。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训练要求以“母爱”为主题写篇文章,这样的作文人人都会写,但写出的文章肯定不一样。我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母亲,要讲真人真事,不能夸大其词,人人都说;然后叫学生说怎么写母亲,讲出自己的构思选材及结构安排,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第三步再尝试写列提纲、打草稿。对于写作水平高的,让他们注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究文学色彩;写作水平一般的,则引导他们叙述成文,内容丰富语句通顺;其他的能写出点滴事件即可。我觉得,无论学生写作水平高低,都有他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作文,要多找闪光点,做鼓励引导工作,在班上宣读,激发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全篇不优的作文,个别地方哪怕是-一个词语用得好,也要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番,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写作兴趣。三、可以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有用的素材叶圣陶说:“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课本阅读中积累材料,使课本上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我们的老师,有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只强调搞课外阅读积累,这是语文学习的误区;我们的学生常常小看这一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重视课本内容的积累,从而失去很多有价值的材料,非常可惜。我们强调大语文学习,不是丢弃课本,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老师执教的根本,失去了这个“根本”,一切学习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爱好,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爱好各不相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指导。语文水平比较低的,应指导他多读短篇,如小小说、记叙文等了解其中的故事梗概,这样,对迅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帮助。语文水平较高的,可以指导他们阅读长篇名著、精美散文,并学习其中的技法技巧。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加强积累,提高其写作水平。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一面进行广泛的阅读,一面对有用的材料作一定的摘记,这样可以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会为没有写作的素材所困。基于此,我还注意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以此来突破写作教学的“瓶颈”。(一)每日课前小演讲活动演讲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不仅要写得好,还要求能背过,给大家做展示。具体内容根据训练要求进行,有时是命题的,有时是随意的,要求要精彩。有些写作底子较弱的学生,可能一时写不出优秀的文章来,背诵也行,总之,展示的必须是佳作。(二)每周周记交流活动学生一周写的读书笔记,要集中起来资源共享。有时可能是口头交流,大家边听边记,名取所需。也有可能是互相传阅,随机借鉴。总之,借这个机会,要相互取长补短,以利自己尽快提高。(三)两周一次大作文活动要根据这一阶段的写作要求,集中起来搞写作素材的整理工作。根据事先拟好的内容,大家畅所欲言,积累集体的智慧。这其中可以包括事例、名言、小故事等等,从各个角度“广积粮”。这样遇到同类的写作题目学生就能做到“心中不慌”了。这些做法必须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实效,学生心中积累的东西多了,就能下笔千言、得心应手。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能引发心灵的感触,是感受思考的触发点、醒悟点。这样才有兴趣,才有不得不写的直抒胸臆的快感。在最初的时候,教师要带一点强制手段,使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可以规定:每天至少摘抄一段;阅读心得,观察笔记不得少于400字,没完成的守着完成。其次是培养积累的兴趣:可定期评比表彰,调动积累的积极性;可把积累的文字装订成册,使学生有成就感。再次是教给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