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硫酸化学教案
硫酸化学教案1
[解答上节课课后思索题]
组装一套试验装置,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师]上节课我们的课后思索题中,发生的反应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学板书]2H2SO4(浓)+CCO2↑+SO2↑+2H2O
[问]依据该反应的反应物特点及反应条件,我们应选用哪种反应装置?为什么?
[引导同学从已学过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选取]
[生]因是固、液反应且需加热,故应选用试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
[问]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三种产物应分别用什么试剂一一鉴出?
[生]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用品红溶液,检验H2O用无水硫酸铜。
[问题探究]现三种物质是混合在一起的,要把它们一一检出,就存在先检出什么,后检出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先检出哪一种物质?为什么?
[生甲]应先检出水蒸气。由于不先检出水蒸气,在检验其他气体时会从溶液中带出水。
[生乙]用石灰水检验CO2时,因SO2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检验CO2前必需除尽SO2气体。
[问]实行什么措施先除尽SO2气体呢?
[引导]请大家依据SO2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争论。
[同学争论,回答]
用溴水或KMnO4溶液来除去SO2,它们可把SO2氧化为H2SO4而留在溶液中。
[问]SO2为酸性氧化物,我们在除SO2气体时,常采纳碱液汲取的方法,为什么此处不用呢?
[生]由于CO2也为酸性氧化物,也能被碱液汲取,若用碱液汲取SO2,CO2将同时被汲取,而无法检出CO2。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依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可设计以下装置来达到试验目的。
[投影]
[问题探究]
盛品红溶液的装置为什么要用两次。
[生]C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是检验有无SO2产生,E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气体产物中的SO2是否被除尽,以防对下一步检验CO2造成干扰。
[问]试验中哪些现象分别证明产物中有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生]无水硫酸铜的颜色由白变蓝,C装置中的品红溶液褪色,E装置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最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证明有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师]很好。以上装置图中的E装置是我们在设计该试验时最易忽视的。它提示我们在解答综合类题目时,肯定要留意思维的严密性,即问题从局部动身进行思索时,最终肯定要回归到整体中去再熟悉,只有这样,才能避开消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问]上述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生]强氧化性!
[师]浓硫酸除了强氧化性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等特性。它与稀硫酸的性质相差很大,稀硫酸主要表现出酸的通性。
[问]我们讨论硫酸性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使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
[师]那么,硫酸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硫酸的用途。
[板书]第三节硫酸(其次课时)
(一)硫酸的用途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131图6—9,总结硫酸的用途。
[投影]硫酸用途的树状图
[师]物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以上硫酸的用途主要与硫酸的哪些性质有关?
请大家争论,并回答。
[同学活动,回答]
利用硫酸的难挥发性,试验室用它作制取挥发性酸的试剂,照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硫酸是强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故可作为蓄电池的电解液;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用于酸洗,如铁器除锈,还可用于制H2、化肥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试验室常用其作干燥剂。
[师生共同归纳,老师板书]
难挥发性制易挥发的酸
强电解质蓄电池
酸性酸洗、化肥
吸水性干燥剂
强氧化性制炸药
[师]我们此处列举的仅是硫酸用途中的一部分。事实上,硫酸的用途要广泛得多。由于硫酸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化工基本原料之一,故素有“化学工业之母”之称。
[过渡]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电离产生硫酸根离子,那么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呢?
[板书]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师]请大家回忆学校学问,回答应当怎样检验SO?
[生]用BaCl2或Ba(NO3)2试剂检验,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问]该白色沉淀是什么?你知道它有哪些性质吗?
[生]白色沉淀是BaSO4,其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师]下面,我们按组来做课本试验6—6,请大家留意各试管中现象的异同。
[同学试验](按小组进行)
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取少量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向其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看发生的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看。
[现象]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沉淀不消逝。
[同学试验]取少量Na2CO3溶液并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看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看。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沉淀消逝,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问题]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板演]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H2O+CO2↑
[提问]向某溶液中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能否证明该溶液中肯定有SO?为什么?
[生]不能证明,由于CO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问]怎样才能进一步确认被鉴液中有SO呢?
[生]加硝酸检验,看沉淀是否溶解,若不溶,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
[师]很好!请大家依据所学学问,争论以下问题:
[投影]若未知液X白色沉淀沉淀不溶。则X中肯定含有SO吗?
[同学争论后回答]不肯定。由于若溶液X中含有Ag+,也能消失上述状况。
[师]若仍旧是上述试剂,应怎样操作才能确认待测液中是否含有SO?
[引导同学从所加试剂的挨次上去寻求答案]
[回答]先加盐酸可排解Ag+的干扰。即先向待测液中加盐酸,若无白色沉淀,即说明待测液中不含Ag+,此时再用BaCl2检验即可。
[师]先加盐酸,不但可以排解Ag+的干扰,还可排解CO、SO的干扰,由于盐酸可将CO、SO转化为气体(CO2、SO2)。
于是,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
[板书并讲解]
试剂:可溶性钡盐和稀盐酸。
方法: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争论:检验SO时,能否用稀HNO3酸化。
[补充试验]Ⅰ.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2SO3溶液,一支先加HNO3,再加BaCl2;另一支先加BaCl2,再加HNO3。
现象:两支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
Ⅱ.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2SO3溶液。一支先加HCl,再加BaCl2;另一支先加BaCl2,再加HCl。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加HCl有气体,再加BaCl2无明显现象;其次支试管中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Cl沉淀消逝,且有气体生成。
[讲解]试验Ⅰ中沉淀不消逝的缘由是由于所加HNO3为强氧化性酸,它可以把Na2SO3中的SO和BaSO3氧化成SO和BaSO4,从而造成误检。
试验Ⅱ说明检验SO时,用盐酸可克服SO的干扰。
因此,在检验SO时,要留意:
[讲解并板书]
1.加入盐酸酸化以排解CO、SO、Ag+等的干扰。
2.不用硝酸酸化,防止SO被氧化成SO而造成干扰。
[练习]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A.肯定含有SOB.肯定含有Ag+
C.肯定含有SOD.肯定含有Ag+或SO
E.可能含有Ag+或SO或SO
答案:E
[争论]
课本P133,如何用试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
[同学活动,老师巡察]
[投影]试验步骤:
1.用四支干净的试管,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者原溶液为Na2SO4和Na2CO3,无明显现象者为NaCl和NaNO3溶液。
2.往产生白色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者原溶液为Na2CO3,另一种是Na2SO4溶液。
3.用两支干净试管分别取另两种原溶液,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者原溶液为NaCl,无明显现象者是NaNO3溶液。
[投影]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Ba2+====BaSO4↓
CO+Ba2+====BaCO3↓
BaCO3+2H+====Ba2++H2O+CO2↑
Cl-+Ag+====AgCl↓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硫酸的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盼望我们对上节课后思索题的分析及本节课对SO检验的争论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即在设计化学试验时,肯定要‘瞻前顾后’,考虑全局。
[布置作业]
课本P134三、四
●板书设计
第三节硫酸(其次课时)
一、硫酸的用途
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的酸
强电解质蓄电池
酸性酸洗、化肥
吸水性干燥剂
强氧化性制炸药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试剂:可溶性钡盐和稀盐酸
方法: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1.加入盐酸酸化以排解CO、SO、Ag+等的干扰。
2.不用硝酸酸化,防止SO被氧化成SO而造成干扰。
●教学说明
本课时的重点为SO的检验。为了培育同学的综合学问力量和试验设计力量,特意在本节课开头讲解了一个有关试验设计的例题。同时,在学习SO的检验学问时,也是以试验为主,并和本节课的伊始相呼应,以求同学在提高试验设计、分析力量的同时,其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也能得以提高。
硫酸化学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学校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争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中特殊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试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有效检验。在介绍硫酸的用途时,教给同学读图方法,熟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已有的离子反应、稀硫酸检验及氯离子检验学问为基础,学会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同学把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同学了解硫酸的用途;
3.使同学把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方法:试验法、叙述法、比较发觉法、例举法
教学用具:试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预备:
复习稀硫酸的性质,指出具有硫酸的一切通性。引出课题。
新课进行:
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比较:纯硫酸、浓硫酸、稀硫酸
发觉:纯硫酸中只有硫酸分子,浓硫酸中为水合硫酸分子,稀硫酸中有氢离子及硫酸根离子。(重点学习浓硫酸)
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⑴硫酸的吸水性
三种形式:①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猛烈放热;②汲取气体中水蒸气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③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试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吸水性。
⑵硫酸的脱水性——炭化(变黑)
【试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试验6-4】蔗糖(加几滴水)中加入浓硫酸。
结论:这几种有机物均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强调:①C12H22O1112C+11H2O;
②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根本区分;
③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沾上皮肤如何处理?
⑶硫酸的强氧化性
说明:稀硫酸与铜、木炭均不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不反应呢?
【试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同学留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CuSO4+SO2↑+2H2O
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强调: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Pt、Au,说明不同)。
3、浓硫酸的用途,指导同学读135页图示,说明硫酸的用途。
新课的延长:
1、足量的铜与50ml18mol/L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停止后,被还原的硫酸为
(A)0.45mol(B)o.45~0.9mol(C)0.9mol(D)<0.45mol
2、设计一个试验,检验碳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的方法。
教学小结:
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作业:P137二、
课后小结:
其次课时
新课的预备:
1、回答: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
2、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起氧化剂与酸作用的硫酸物质的量比为多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3、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4、提问:检验Cl-方法。
新课进行: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设问:硫酸与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以发生反应,能否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呢?
【试验6-6】要求同学留意比较试验现象?
稀硫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三支试管Na2SO4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Na2CO3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按课本要求,填写表6-2
加入BaCl2溶液、加入盐酸或稀硝酸、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SO4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CO3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强调:①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检验SO42-的方法,可溶性钡盐+稀盐酸或稀硫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
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CO2↑+H2O
说明:试验室通常用先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争论题:如何用试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与Na2CO3溶液?
介绍选学内容:
硫酸钙CaSO4·2H2O2CaSO4·H2O,石膏绷带、调整水泥凝固时间;
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被X射线穿透,“钡餐”、白色颜料。
新课的延长: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多种选择,哪些是可行的?
①稀硝酸+硝酸钡溶液②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③稀硝酸+氯化钡溶液④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⑤硝酸钡溶液+稀硝酸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⑦硝酸钡溶液+稀盐酸⑧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教学小结:
①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
②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原理。
作业:P137一、课堂巩固
三、四作业:
课后小结:
硫酸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使同学把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同学了解硫酸的用途;
3.使同学把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二)力量目标: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三)情感目标:
对同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训练,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在试验室里利用h2so4可制哪些气体?
利用h2so4除了可以制取这些气体外,还能生产出许很多多的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硫酸。
【板书】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回忆浓硫酸有哪些物理性质。
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提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
从酸的通性动身,举例说明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争论
【板书】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的通性(强酸)
②h+的弱氧化性。
3、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能汲取空气中的水分,在试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
【板书】①吸水性(干燥剂)
三种形式:a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猛烈放热;b汲取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c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试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
结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板书】②脱水性(炭化)
【试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现象: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
【试验6-4】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匀称。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快速搅拌。观看试验现象。
现象:蔗糖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说明:①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
②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2:1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③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
【板书】③强氧化性
【试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同学留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争论:分析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状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动动手:请设计试验证明浓硫酸与炭反应的三种产物。画出试验装置图。
介绍: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说明缘由)。
拓展:浓硫酸还可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共3页,当前第1页123
h2s+h2so4(浓)=
hbr+h2so4(浓)=
feso4+h2so4(浓)=
feo+h2so4(浓)
小结:(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包括还原性很弱的银在内的许多物质,都能在肯定条件下被浓硫酸氧化。硫酸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氧化性,一个缘由是在高浓度下硫酸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另一个缘由是硫酸中含有非金属性较强且又呈最高价态(+6)的硫元素。
(2)浓硫酸在作氧化剂时,主要是+6价硫的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含低价硫元素的物质,一般不会有+1价氢被还原,即一般不会生成氢气。
(3)浓硫酸在作氧化剂时,硫元素被还原的程度是一个较简单的问题,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还原产物为so2。
请同学们依据硫酸的性质,归纳出硫酸的主要用途。
4.硫酸的用途
作业:p138三、四
其次课时
复习:浓硫酸有哪些特性?写出硫酸溶液电离的方程式。
引入:h2so4和可溶性硫酸盐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so42-,如何检验呢?
【板书】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试验6-6】请同学们观看试验现象,并填表:
加入bacl2溶液
加入盐酸
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2so4
溶液
现象
化学方程式
na2co3
溶液
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绿化带杂草管理协议样本
- 2024年适用租车服务协议综合范例
- 2024年工程项目食堂供应承包协议
- 2024年土建工程协议示范文本
- 2024在线支付安全规范SET协议
- 2024年个人贷款协议模板大全2
- 医生聘用合同的岗位职责
- 2024年师徒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4年度西安二手房销售协议模板
- 2024年金融领域反担保协议参考样式
-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食品生产质量手册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27188307》课件
- 数控刀具切削山高seco中文turning cn2007lr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成绩复核申请表
- m301样车nvh改进方案
- 新鲁科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鲁教版)
- 产品技术信息-电芯规格书
- JJG 1036-2022电子天平
- GB/T 26704-2022铅笔
- YY/T 0729.2-2009组织粘合剂粘接性能试验方法第2部分:T-剥离拉伸承载强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