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7课件_第1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7课件_第2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7课件_第3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7课件_第4页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7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LandEvaluationandManagement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主讲人

郑庆荣第六章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原理土地潜力分级系统实例土地潜力评价步骤第一节土地潜力评价原理一、土地潜力评价的基本概念(一)土地潜力(landcapability)概念土地在一定利用方式或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潜在能力。土地生产力从时间尺度上可分为以下两种:1.土地现实生产力(presentproductivityofland)是现有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实际生产水平。2.土地潜在生产力(potentialproductivityofland)指在可预见的将来,即施加改造措施的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可能生产水平(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作用下,土地生产力可以达到的上限),包括不同层次的土地生产潜力。把植物、气候、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考虑其中各部分的相互作用及对作物生产力形成的影响。

基本形式:

光合潜力

温度订正,称为光温生产潜力;水分订正,称为气候生产潜力(或光温水生产潜力);土壤订正,称为土地生产潜力(或气候—土壤生产潜力).

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依次考虑:温度、水分、土肥条件在农业生物产量形成中的衰减作用,产量值依次减小。(1)土地光合生产潜力: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具有理想群体结构的高光效植物品种在空气中CO2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均处于最佳状态时的最大干物质产量,单位:kg/ha·a.模式:光合生产潜力=光能利用率×光合有效辐射(2)土地光温生产潜力:植物群体在其它自然条件均适宜,以光能及温度条件为决定因素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产的干物质量,其单位为kg/ha·a。考虑气温条件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将光合潜力值乘以温度订正系数即得光温生产潜力.订正系数:1-[无霜期(天数)/365天]。计算模式为:光温生产潜力=光合生产潜力×温度订正系数(3)土地气候生产潜力:在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辐射、温度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和最佳的土壤养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较理想的作物组合条件下,土地可以提供的生物产量或经济产量,单位为kg/ha·a。考虑了太阳辐射、气温、降水、蒸发、作物蒸腾量、地下潜水补给等条件。加入了水分平衡因素,计算模式为:气候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水分订正系数(4)土地生产潜力:计算模式为:土地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土壤养分订正系数(5)土地经济生产潜力:

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人工控制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作物产量。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资金和物质的投入水平,它是计算土地未来人口承载力的基础。3、土地生产力和生产潜力的关系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及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土地生产力与土地生产潜力的差距。为了考察土地生产力与生产潜力之间的差距,引入生产潜力指数(D):

D值越大,表明土地可挖掘的潜力越大,也说明供作物生长发育的外界条件的组合较差,土地的改造难度较大;D值越小,则越接近一定水平的光温潜力,也说明条件较好,较适宜。(二)土地潜力评价1、概念: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对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进行等级划分或数量评定。影响土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养分循环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气候和土壤,所以土地潜力评价主要集中在对气候和土壤要素的评价上。土地潜力评价的显著特点是:事先规定出土地利用方式或管理实践方面的先后顺序,一般顺序为:农—林、牧—其它。把潜力最高的分配给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无此假定,每一地块土地均可对农、林、牧等作适宜性和适宜程度的等级评定,即所谓机会均等,这是适宜性评价和潜力评价的本质区别。土地适宜性评价一般是大比例尺,可以为具体的土地规划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一般是大区域小比例尺.2、土地潜力评价的单元四种:①土地类型单元

②土壤分类单位(如土属、土种等)③土地利用现状地块④网格单元二、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的基本原理由于土地生产潜力研究以作物生产力为基础,因此它涉及农业气象、作物生理、水文、土壤物理、经济学、系统分析等系列学科知识,这是土地生产潜力研究的基本特点。从温度、降水、蒸发等水热条件揭示土地生产潜力。主要有:迈阿密模型(MiamiModel)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thwaiteMemorialModel)格思纳—莱斯模型(Gessner-LiethModel)瓦赫宁根法(Wageningen)第二节

实例一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分级系统一、等级系统为控制土壤侵蚀,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部提出土地潜力分级。是评价大农业用地中应用最广的系统。三个等级: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1.土地潜力级:

根据土地对大田作物或牧草的限制性程度,把所有土地划分为八个潜力级,用罗马数字表示。Ⅰ~Ⅷ级土地在利用时受到的限制和破坏是逐级增强,作物选择余地逐级减小;Ⅰ~Ⅳ级土地在良好管理下,可生产适宜的农作物,用于耕作;Ⅴ~Ⅷ不能用于耕作。土地潜力级耕种放牧森林经营野生生物区限制因素和风险增加土地用途的适宜性和选择性减少高度集约集约中等限制集约中等限制Ⅰ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Ⅱ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Ⅲ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Ⅳ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Ⅴ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Ⅵ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Ⅶ适宜适宜适宜Ⅷ适宜土地潜力分级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Ⅰ级:土地利用几乎没有限制,可以安全种植,或作草场、天然牧场、林地或作野生动物保护区。特点:土地近于水平,水蚀、风蚀的危险性小;土层厚、排水良好、易于耕作、土壤持水性良好、养分供应十分充足;土地不会遭到洪涝危害;在种植农作物时,只需一般的经营管理就能维持生产能力、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Ⅱ级:土地利用受到一些限制。因此减少了种植作物选择的余地,或者要有中度的保持措施。限制因素:①和缓的坡度;②中等程度的风蚀或水蚀;③土层厚度不够理想;④土壤结构或适耕性稍差;⑤含有轻微至中等程度的盐分,虽易改良,但可能重现;⑥偶然的洪涝危害;⑦虽能通过排水改良,但仍受中等程度的永久性潮湿限制;⑧在土地利用与经营上的轻微气候限制。Ⅲ级:土地受到严格的限制。耕作时水土保持措施常较难实行和维持,受到的限制表现在耕种数量、播种、耕耘与收获的时间、作物选择等方面。

限制因素:①中等坡度;②很易遭受水蚀或风蚀;③频繁洪涝损害作物;④底土透水性很差;⑤潮湿;⑥埋藏浅的基岩、粘土层,限制了根系伸展和水分贮存;⑦持水容量低;⑧肥力低且难以改变;⑨中等程度盐分或钠含量;⑩中等程度的气候限制。Ⅳ级:对作物的选择有很严格的限制或要求很仔细谨慎的管理,适应于种植两三种常见的作物。Ⅴ级:土地存在难以排除的限制因素,使它们大部分只能作为草场、林场或野生动物栖居地。Ⅵ级:土地具有难以改良的限制因素。一般不宜于耕种。Ⅶ级:只限于放牧、林地、野生生物区。Ⅷ级:只能用于娱乐、野生生物区、水源涵养、或用于观赏。2.土地潜力亚级在潜力级下按照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分级。

4个亚级:侵蚀(e)—侵蚀限制因子,指侵蚀危害;水分(w)—指水分过多,土壤排水不良、潮湿、地下水位高和泛滥等。表层土壤(s)—根系限制因子,指根系层薄或其内含大量石块、持水容量低、肥力低、含可溶性盐或钠等。气候条件(c)—气候限制因子,指土地的温度和湿度(包括过干或过湿)。亚级的表示方法是用适当的一个或两个小写字母加注在表示级的罗马数字后面,如Ⅱc、Ⅲws。主要限制因素表示在前边,以表示该亚级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Ⅰ级土地不分亚级。3.土地潜力单元是潜力亚级的续分,一组土地单元内对于植物的适应性和对相同的土地经营的效应都很相似。同一潜力单元应具有以下的相同特点:(1)在相同经营措施下,生产相同农作物与牧草;(2)在相同种类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方法;(3)相近的生产潜力。在相似的经营制度下,同一潜力单元内各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化不超过25%。潜力单元的表示方法是在亚级后面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程度,如Ⅱe1(较轻的土壤侵蚀)。Ⅱe2(中等土壤侵蚀)。Ⅱe3(较重的土壤侵蚀)等。二、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的应用美国的潜力分级系统是一种一般目的的土地评价,它考虑的是广泛而标准化的土地利用(Beek,1978)和土地自然属性的变化,未涉及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的变化。

土地潜力评价系统的应用在于这个系统包括不同的三个等级,各等级有不同的用途。土地潜力级:可作为资源清查或总体规划的一种手段,通常用土地潜力级确定某地块属一级或二级土地。土地潜力亚级:在有1:20万—1:5万土壤图的地区进行的。一般适用于相当大的区域.这一级的分类对于农业咨询部门更有用,有助于了解自然环境,提出建议。土地潜力单元:是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分级中提供资料最具体、最详尽的一个等级单位。这个单元可以指一个农场或牧场的各个特定的地块,对详细的农场规划有很大的帮助。见p127,图6.1美国马里兰州某农场的土壤及土地潜力单元图。第二节

实例二我国土地潜力分级系统一、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土地潜力系统按土地对农林牧各业利用的可能性分为四大等级:

甲—适于农林牧多种利用的土地乙—不宜农,可牧用的土地丙—不宜农,可林勇的土地丁—农林牧利用价值均不高的土地在大级内再分潜力级I----Ⅴ级Ⅰ--不需要专门改良即可农用Ⅱ--稍加改良即可农用Ⅲ--采取较大防洪涝工程后可以农用Ⅳ--适宜牧用的土地Ⅴ--适宜林用的土地如果需要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Ⅱ1Ⅱ2、Ⅱ3……二、东北地区《1:100万土地资源图》划分为三个级别:等级—亚等—组土地潜力级宜农林牧地适宜其他用途土地潜力减低质量好无限制农地质量中有限制农地质量差限制多农地宜林宜牧宜牧宜林Ⅰ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Ⅱ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Ⅲ适宜适宜适宜适宜Ⅳ适宜适宜适宜Ⅴ适宜Ⅵ适宜Ⅶ等级表亚等:在等之下设亚等,表示宜林地和宜牧地的适宜程度,宜林地用A、B、C表示,宜牧地用a、b、c表示。A适于造林a质量好适于牧地B一般适于造林b质量中一般适于牧地C临界适于造林c质量差临界适于牧地组:按限制因素及相应的改造措施在划分为组。共有8种限制因素e侵蚀限制p坡度限制m土壤质地l土层厚度w水分条件s盐碱限制t热量限制r降水限制o无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