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教学计划及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2022-2022年度第一学期)

科目:民族常识班级:五年级教师:殷兰

教学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取得优异的教学效益,特制订本学

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教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活动兴趣、习惯、品质;学

困生情况)

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对民族常识有所了解,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会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具有应用意识,

形成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绝大数学生思想表现好,遵纪守规,学习认真自觉,同学之间能相互

关心,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的接触

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但学生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需要

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二)教学中

的成功与不足:

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有些成功的做法:

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

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比如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交流、合作的时间较少,学生的

才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等突出问题,只要认真反思,及时应对弥补,教学

工作会有很大改进。

二、课程分析:(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作用、地位及开发的课程资源)

1.教材的知识体系结构: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

“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中

华,爱我中华”。本学期学习第一单元《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辽阔

美丽的民族地区》,《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即12课时。2.教材作用、

地位:

本册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

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而从学生生活的扩展来看,关注民

族生活,正如教材引言中所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因而

将本单元主题确定为“多民族的大家庭”,把有关民族的内容引入到学生

的学习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拥有富

饶的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3.了解大多数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

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

流。4.懂得我国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

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二)过程与方

法:

通过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了解民族常识,自觉维护国

家和民族团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

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2.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4.

让学生了解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措施:(措施具体、有针对性、有培优补差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

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

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

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

长。

教学进度计划表

九10.21-10.2510.28-11.111.4-11.811.11-11.15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新

授1课时十机动十一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新授1课时十二辽阔美丽的民族

地区新授1课时十三11.18-1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1.22新授1课时十四

11.25-1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1.2912.2-机动12.612.9-12.1312.14-

12.2022.23-12.2712.30-1.31.7-1.11新授1课时十五十六多种多样的语

言文字新授1课时十七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新授1课时十八复习十九放假

二十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

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

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

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

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

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

《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

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

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拉萨西藏自治区银川三、课外

拓展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内蒙古自治区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呼和

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拉萨西藏自治区银川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

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

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

族的?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汉族91.5℅少数民族8.41℅

第三课时

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2.

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3.根据上节

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

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在

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

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

下来;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

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在纸板上画出

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

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

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2.课外拓展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教学重难点:让学

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

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

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

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

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

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

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

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

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欣

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

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

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

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少数民族地

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

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

还盛产哈密瓜、

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

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

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

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

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

结: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

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

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

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

产吗?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我国约有50℅的森

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

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

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

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

参、红花、天麻、三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

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

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

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

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

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

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

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

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教案设计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

(板书)珠穆朗玛峰新疆天池四川张家界西藏火焰山吉林九寨沟湖南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

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2.演

讲会

第三课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

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教学时间:四课

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

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

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

多样的语言和文字。2.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

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

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

第二课时

1.谈话: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

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

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

讨论。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

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

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

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

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教案设计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

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3.学生在小组内进

行交流。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

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

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

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

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

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