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什么是宪政?宪政也称“立宪政体”、“立宪主义”,与其相似的提法还有“宪制”、“宪政主义”、“宪治”等。宪政主义的根深植于中世纪甚至古代社会。1.西方学者关于宪政的阐述相当丰富,按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的不同,可概括为如下几种:第一,从立宪政体的角度来阐述宪政。认为真正符合实际的立宪政体应包含的要素有:程序上的稳定性;向选民负责;代议制:分权;公开和揭露;合宪性,指建立了违宪审查机制。①概而言之,就是以三权分立基础,通过各种制度设计使宪政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以便于为国民提供服务和接受国民的监督;第二,就宪政从制度上做出安排来说明宪政。印度德里大学历史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南亚研究员雷乔迪休里认为,宪政是一种制度安排和较好的政治条件,如公民基本权利宣言,普遍、平等、秘密的选举制,分权与制衡,代议民主制,多党制,两院制,联邦制,司法独立等。⑤该观点着眼于具体的制度设计,但并没有框定宪政的范围以及宪政的任务,因此在宪政内容的表述上不免有些宽泛,而且缺乏标准;第三,以宪政蕴涵的法治要义来解释宪政。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丹·莱夫认为,“宪政意指法律化的政治秩序,即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宪政的出现是与约束国家及其官员有关。”第四,以宪法对政府权限的制约来阐明宪政。香港大学法律系教授雅施·盖伊认为宪政意味着;“政府和立法机关的权力由宪法界定和限制,宪法享有基本法的地位以及拥有通过不同形式的司法审查实施这些限制的权威,这种司法审查可以经由任何感到其受到了法律或行政行为的侵犯的当事者的请求而开始。行政行为的权威,即使是总统的行政行为,也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总之,法律必须为对所有的人提供平等对待。”2.中国学者。毛泽东曾于1940年在延安召开的“宪政促进会”上指出“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⑨并肯定了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所说的“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宪政观点。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认识:第一,把宪政视为一种政治形态。张友渔教授认为,“所谓宪政就是拿宪法规定国家体制、政权组织以及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使政府和人民都在这些规定之下,享受应享受的权利,负担应负担的义务无论谁都不许违反和超越这些规定而自由行动的这样一种政治形态。”该观点符合我国政治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道出了我国宪政建设的途径,即宪政建设须依法进行。但是似乎没有突出宪政的重点,宪政自始就是为保障人权而存在的,这是宪政的精神所在。第二,宪政包括民主、法治、人权三要素。李步云认为,“宪政是国家依据一部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宪法进行治理,以实现一系列民主原则与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厉行法治为基本特征,以充分实现最广泛的人权为目的的一种政治制度。根据这一定义,宪政这一概念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民主、法治、人权。民主是宪政的基础,法治是它的主要条件,人权保障则是宪政的目的。”郭道辉。第三,认为宪政是宪法与民主政治的结合。许崇德教授认为“毛泽东是把宪政和民主政治等同起来看待的。宪政就是‘依宪治国”,也就是实施宪法的民主政治。宪政有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一个是宪法,还有一个是民主政治。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宪政。张庆福。第四,通过对宪政与民主、自由的实际关系的辨析来认识宪政。杜刚建教授认为“民主不是宪政的直接目的;宪政的直接目标在于自由。宪政问题在近代历史上提出原本是为了保障自由。……宪政不外乎是要将现行国家权力纳入宪制轨道,使当道者权力的运用受到法治的约束。宪政不是要将当道者的权力夺过来交给人民,宪政是要保障人民的自由不受当道者权力的侵犯。”他把这一观点称之为“新宪政主义”。’第五,侧重从权力制约的角度界定宪政。陈端洪教授认为“宪政简一言之就是有限政府。它指向一套确立和维护政治行为和政府活动有效控制的技术,旨在保障人的权利和自由。刘军宁。什么是人权荷兰学者格老秀斯最早使用“人权”一词;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首次提出“天赋人权”;英国思想家洛克把人权理论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思想家卢梭从社会契约的角度论证了人民主权思想,并把自由、平等纳入政治范畴。对于人权的涵义,中外学者认识不同。国内学者大多认为人权是指人作为人应当而且必须享有的权利。人如果失去这些权利就意味着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人权概念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权形成了各种权利形态,于是,人们因不同的权利形态解释了人权的内涵和外延,如自然权利、习俗权利、道德权利、反抗权利、基本权利、应然权利、实然权利、法律权利、普遍权利等。人权,就是人的权利。在“权利”概念之前再加上“人”这个概念,便意味着人人都享有权利。人仅仅因为是人就享有和应当享有人权的结论已经受到普遍肯定。联合国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宣布,每一个人都享有本宣言规定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一般认为,基本人权是人权的核心和基础,具有固有性、排他睦和母体性等特征。“所谓基本人权,是指人所固有的、不可剥夺、不可转让的那部分权利。基本人权原则最先在资产阶级的政治宣言中获得体现,:如美国的《独立宣一言》、法国的《人权宣言》等,此后,基本人权遂以宪法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近代宪法的主要内容。1·人权的第一个属性是对抗权利。从人权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人权是人们反抗政治专制、人身依附、阶级特权、统治压迫、剥削和宗教精神禁锢的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权利,称之反抗权或对抗权。例如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是美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权利;1789年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君权、神权和特权的战斗旗帜;激励法国人民积极投身于大革命,号召欧美乃至全世界人民争取如“人权宣言”中的各项权利。2.人权的第二个属性是道德权利。中外学者们大多把人权视为道德权利,都是针对人权的根据而言的。从人权的起源来看,道德是由哲学、宗教的伦理原则来支持,其表现为两种:一种认为,道德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抽象的、先验的道德原则,不论“人性善优先”,还是“人性恶优先”,都是属于人性的自然权利的认识而已;另一种认为,道德以习俗、传统和历史为基础,产生于习俗权利、传统权利和历史权利。这两种道德原则本身都是历史地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的产物,因此,人权的道德内核是对人的本性和理性的认同,并且承认约定俗成的权利概念本身。承认人权属性是道德权利,并不是说人权是天生的,也不是由法律支持的权利。3·人权的第三个属性是习惯权利。这是从人权的历史多样化看出的,习惯权利表示一种制度事实的存在,由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则来支持。具体地说,“习惯权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从先前的社会承转下来的或由人们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社会惯常中,并表现为群体性、重复性自由行为的一种权利。”〔13〕313习惯权利作为人权属性,应当有利于保护大多数人和平民的利益,阶级社会中所存在的某些表现为特权的习惯权利应该废除之,而劳动人民为了维护生存而争取和保存下来的一些习惯权利应该视为正当的权利,不能视为违法而加以处罚。(不好)人权界说
人权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如下:1、“在无产阶级看来,所谓人权,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而为宪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2、“人权即人的权利,它反映了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是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和优势,是被一定的社会意识或社会规范认为是‘正当的’行为自由,这种行为自由总是同社会和主体的利益有关,并有其他人相应的义务作保证,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3、“科学的人权概念应当是:人权是以一切人作为主体的那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自由平等权利。”
4、“人权即人的权利,是人(或其组合)应当享有和实际享有的,并被社会承认的权利的总和。”
5、“人权是人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6、“人权就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享有和应享有的权利,它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7、“人权一词,依其本义,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的权利。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指权利,即‘是某某权利’;第二层指观念或原则,即,‘每个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权’。”8、“无论从历史发展看,还是从现实情况看,人权的发展均呈三种形态:一、应有权利,二、法定权利,三、实有权利。所谓应有权力是人按其本性,在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条件下,应当享有的权利;所谓法定权利,是指以法律形式将应有权利加以肯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所谓实有权利,是人们在特定的法律制度下,实际享有的权利。应有权利变为法定权利,法定权利变为实有权利,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斗争的过程。”
综合以上各观点,笔者认为,人权是受人类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每个人之所以为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人权实质上是普遍的自由权和平等权,并以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形态存在。人权与宪政1.宪政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和保障人权,人权保障也是宪法的核心价值,没有人权保障就不可能存在宪政。人是宪政活动的主体,宪政的工具性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人。宪政的工具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以自己的特定方式服务于人,为基本人权的实现提供保障。如果说民主理论从人权的肯定形态‘公民权利’方面保障人权,宪政理论则从人权的否定形态‘国家权力’方面保障人权。没有法律的确认,人权就没有保障,并且只有在真正的宪政之下,才能获得确实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国宪法和宪政制度的完备程度也就决定了该国人权的发展水平。可以说,人权与宪法相伴相随、密不可分。具体体现在:①首先,宪法确认保障人权的原则。宪法原则是宪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它对具体宪法规范的确立和实现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②其次,宪法确认人权的范围。人权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从全球范围看,在遵循国际人权的一般准则的前提下,各国宪法对人权范围的规定已经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因此宪政的触角指向何方在一定成度上决定于对基本人权范围的界定。③最后,通过违宪审查制度及宪法诉讼,实现对人权的保障。一国对人权的保障是通过宪法来实现的。从世界各国来看,对人权的保护是将国际人权的规定转化为国内法,由国内法根据本国实际在宪法中做出规定。因而,宪法对人权的规定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执行,宪法的人权保障功能才能实现,宪政的任务才能完成。2.构建完整宪政理念的关键要素是人权。宪政是以民主为动力、法治为原则、自由为目的,以充分保障人权为核心内容的政治过程和政治形态。在宪政的各要素里,优良的宪法是宪政的前提;民主是宪政的动力和动态现象;法治即实质意义的宪治是宪政秩序产生、变动的原则;自由是宪政的灵魂和生命。保障人权是宪政的核心内容和使命,也是宪政遏制民主蜕变为“多数人暴政”。而从这几方面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权是民主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人权的实现离不开民主,但是人权以其人之所以为人都享有或都应享有的特性;人权是法治的内在制动力量,法治从消极方面限制公权力,保障人权不受侵犯,从积极方面是要求公权力为实现人权而运作,因此人权是法治庇护的对象;人权是自由的依托,人权作为权利,它的实现过程就是自由的表现。现代宪政的基本精神和普遍原则发源于人权理论。人权理论强烈地表达了权力来自于权利并且受制于权利的宪政精神。人权观念的形成和人权理论的发展"促进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推动现代宪政的产生。3.宪政是实现人权的途径,使应有权利成为法定权利,法定权利成为实有权利的通道。“应有权利再神圣,法定权利再完备,如果得不到实现,都不具有实际意义,而实有权利的完成或实现却离不开宪政。宪政实践的目标之一就是促成法定人权向实有人权的转化、发展,宪政是法定人权与实有人权的枢纽和中介。没有宪政,人权保障仅仅停留在宪法条文的静态之中,而不可能表现在公民的实际享有中。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意义首先,少数民族人权的宪法保障,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特别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等问题,是世界多民族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民族关系紧张和激化,导致发生流血和冲突,因而作为多民族国家把解决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现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宪法保障,其核心就是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和发展权。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有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符合宪法对人权的规定。也只有通过宪法的规定,才能使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有法律上的依据。其次,加强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宪法保障,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权已进入国际领域,有利于我国的人权保护同国际人权保护相一致。民族、种族或集体人权是国际人权法的调整内容之一,它包括民族的生存权、和平权、环境权和发展权等。实践表明,如果集体人权得不到切实保障,个人人权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通过宪法形式对少数民族人权予以保障,才能使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国际公约所确认的权利在该国范围内得以实现,从而有利于我们与国际潮流相融合,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人权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实施对少数民族人权的宪法保障,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我们的现代化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现代化,是全国范围内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只有在通过宪法确认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发展权利,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少数民族与人权人权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就普遍性来说,是指人的权利,即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分民族种族的所有的人享有的权利。人权的特殊性是指在尊重与维护人权共同标准的前提下,在尊重与维护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不同国家在人权观念、人权政策、人权制度上,可以采取一些符合自己国家具体国情的立场和做法。从世界各国的规定看对人权保护是共同的,具有普遍性。联系到各国实际,即对人权的不同的规定,又具有特殊性。由于民族的特殊性,《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民族平等和宗教自由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把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起来进行规制和保护。结合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人权的普遍性是对全体中国公民而言,而人权的特殊性是除主体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人权。(一)少数民族是弱势群体,这一基本事实决定了其在人权方面的特殊性。少数民族的“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少。第二、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第三、少数民族经济上贫困落后。(二)少数民族人权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人权上的特殊性。第一、宗教信仰、禁忌习惯和图腾崇拜的特殊性。第二、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的特殊性。第三、诉讼裁决和惩罚方式方面的特殊性。第四、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方面的特殊性。第五、其他方面的特殊性,如服饰、饮食、居住、节日庆典等。我国,少数民族人权是指由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习惯表现出来的不同民族所享有的,在政治法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同主体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依据宪法、法律保护本民族利益的权利。我国宪法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法规性内容)1.现行宪法中对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规定现行宪法明确规定了少数民族在国家中的地位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现行宪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同时特别强调“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现行宪法和法律还针对历史形成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区域自治作了特别规定。现行宪法第59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各少数民族都应有适当名额的代表”。第4条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等内容"。宪法在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方面的规定虽然是原则性的和纲领性的,但却为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提供了方向。人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生存权和发展权,此二项权利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宪法的规定表明国家努力改善少数民族人权方面的态度与决心。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现民族自治的主要法律(对于自治的重要性,可以借鉴李占荣p15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法律,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法律。该法主要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以及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该法对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该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82年宪法制定实施以来已进行了4次修正,由此《民族区域自治法》中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规定已经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在2001年2月对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内容涉及少数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些规定反映了对少数民族的特殊保护。我国对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存在的问题既然人权保障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人权保障应与我国整个的人权保障联系起来。立法缺失:宪法层面上,首先,作为根本法的宪法,2004年修宪虽然将“人权”写入宪法,但“人权”还未成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和有关《宪法学》教材,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并未将人权纳入到宪法的原则。其次,虽然“人权”已入宪,但对什么是人权,人权的概念或涵义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不得不说是这次修宪的一大缺陷。从这个层面看待少数民族的人权,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护缺乏权利的依据和种类。再次,实施不力。这主要是指我国现行宪法已经规定的一些权利并没有在现实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或者说法定人权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实有人权。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许多都缺乏可操作性,如在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社会经济权利方面,受教育、劳动等作为公民的权利,在实现环节尚有许多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没有建立起我国的人权保障机制。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宪法亦未能真正进人司法领域。综上,我国的人权保障同国际人权的规定和其它国家的人权保障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权保障在宪法层面也缺失相应的规定和保障。宪法层面的不足不仅使我国人权的保护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制度也存在法律和现实方面不完善及缺陷的问题。民族立法层面,首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自治权是自治法的核心,是民族区域自治成败的关键。(重要性见李p155)其中,自治立法权又是自治权的核心,是自治权的最主要体现,即允许自治区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限,允许自治区域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规范,对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行有效管理。而在实际运作中,宪法没有对中央和自治地方的立法权限作出明确的划分,使得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上级国家机关随意干预自治区的地方事务,使自治权的行使受阻。其次,对侵犯自治权和侵犯少数民族权益的行为及法律责任或制裁没有作出规定。这不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不利于预防和减少违反自治法的行为,不利于宪法和自治法规定的少数民族权利的实现。最后,对散居的少数民族或杂居少数民族权益的保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予以保障。我国目前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力度还不够,没有一部正式的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基本法律制度。这是在散居少数民族人权保障方面的一个缺陷。我国对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对策完善宪法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首先,根据国际人权公约增加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其次,通过建立宪法人权实施保障机制进而建立保障少数民族人权的监督机制。另外我国目前民族区域自治法监督执行主体不够明确,虽然规定了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监督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进行执法检查,但这个机构并不是一个常设机构,执法检查是通过组建执法检查小组来实现的。执法检查组的人员组成具有不确定性,使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监督流于形式。建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在宪法监督机构中设立民族区域自治法委员会,具体审查违反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案件,类似于对国家机关的违宪审查-但不包括个人的案件.,并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第三,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违宪审查制度的运作离不开对宪法的解释制度,宪法要适用必须经过解释。建议设立有权威的专门宪法委员会或宪法法院来行使宪法解释职责,同时,对侵犯少数民族人权的案件适用宪法或民族自治法作出权威解释,阐释人权或少数民族人权的内涵和范围,形成完整的人权保护体系。2.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人权的保障我国保护少数民族的法律尚未形成体系。根据张文山教授的观点,中国民族法律体系基本构架由四个层次构成:民族区域自治法;专门法律;为实施专门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细则;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性法规。我国的民族立法,目前只有两头的层次,中间的两个层次中,第二个层次仍是空白,第三个层次也属欠缺。第一和第四个层次也存在不足之处,特别是自治条例这个层次问题相当得多。首先,制定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法律。其次,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和细则。这些法规和细则,其内容都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最后,继续制定和完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更好的行使地方自治立法权。宪法民族观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铝合金供应链合作协议
- 医疗器械销售代表聘用协议
- 环卫工程塔吊司机聘用协议
- 医师雇佣合同延长期
- 专业房产中介合同模版
- 森林公园房产买卖合同样本
- 商业装修防火封堵施工协议
- 港口木地板安装合同
- 交通枢纽租赁合同格式
- 生态外墙绿化施工协议
- 预防出生缺陷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 2023高考作文素材: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 政府权力的定义、来源与行使
- 群口相声《酒令》
- 配电网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 2024年高二语文选必中文言整理教师版(《屈原列传》《过秦论》《苏武传》《伶官传序》)
-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苏教版)
- 2024年电焊工安全技能操作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 三只松鼠财务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