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_第1页
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_第2页
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_第3页
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_第4页
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一提到弱科生,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头疼”。每个班基本上都有几个弱科生,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也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智力并没有问题,只是对学科兴趣不浓,学业成绩相应也就差。进入中学以后,学习的科目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初中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学习的内容增多,很多学生都感到有点吃力。弱科生的转化是教育界的难题,几乎每所学校的任课教师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也是我校教育中存在的现状,更是我校教学质量能否继续取得辉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每年一到高三毕业班,学校就都要求各班任课教师敲定自己所教班级的弱科生名单,进行跟踪辅导。如何有效转化高中数学弱科生群体是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之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是数学新课程实施本身的需要在新课程实施理念中,要求教师要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次训练、分层次指导,使得这些学生的学习需要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2.是针对我校实际现状而提出的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高考基础科目,总有许多同学由于数学学不好,导致理科也学不好,只好无奈去读文科。对一个学校来说,多一两个数学弱科生表面上好像无关紧要,可对于学生本人来讲,那就是个人前途的希望,对于每一个数学弱科生的发展都不容忽视。为了使他们能做到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和自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做好数学弱科生的研究、转化工作,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本课题研究意义重大。二、影响高中数学弱科生思维的成因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课程学习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纽带”,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当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纽带”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融合”后吸收。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抑制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老师常常听到部分学生反映:“我已经很认真学习数学,但就是成绩提不高”。这是目前高中数学教与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了积极探索影响高中数学弱科生思维的成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听到学生的心声,从而探讨如何转化数学弱科生群体的新路子,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数学课题组对学生反映的“我已经很认真学习数学,但就是成绩提不高”的原因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调查问卷,2010年5月下旬,对我校高一年级100名数学弱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15个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在括号内打“√”、“×”。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造成学生“我已经很认真学习数学,但就是成绩提不高”的原因。(一)学生方面1.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整理,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2.好高骛远。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却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陷入题海。到真正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思路受阻。3.缺乏反思。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等。还有的内容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反思并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二)教师方面1.讲不得法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有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学生在情况调查中写道:老师在上课、解题时好像讲得头头是道,可是没有想到我们却听得头晕脑涨,结果只是老师会解题,一旦自己动手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了。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讲解例题时分析不到位,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2.督不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后辅导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一环。老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调查结果表明,有41%的同学认为老师的教学督促检查落实不够、不及时,这是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3.缺乏反思除了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反思外,老师也应该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上进行反思。调查显示,47%的学生认为有些老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讲究教学艺术。部分学生说:“有的老师讲课不生动,照本宣科。”老师的教学水平问题确实应该引起深刻反思。三、转化数学弱科生群体学习水平的途径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要学好数学,必须要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针对数学弱科生群体的特点,我们高一年级每个班都成立了数学弱科生学习小组,确定了小组长,由小组长将每天的作业单独上交,这样老师就可以每次优先精批这些作业,甚至进行单独面批。同时对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加强了整改。(一)加强学法指导1.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高中数学学习任务重,学习要有自主性,不要一味依赖老师,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要合理地安排,善于挤时间。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力争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为听好老师讲课做好准备。2.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学问要边学边问,可能有些问题别人感到很简单,但对弱科生来说却不容易,这时就要不耻下问,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久而久之可以使自己从怕问、不会问到想问、善于问。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有一分收获,也就会有一个好心情,就会发现学数学原来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也会为自己学习数学种下“兴趣”的种子。3.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数学是要靠积累的,前面的知识就是后面的基础。课后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完成作业后还要复习所学过的内容、方法、技巧,要常常温习。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能听懂,自己就会了,就放弃了复习巩固,做题时,就出现懂而不会的情况。(二)加强教法研究1.努力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善于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出学习数学的困境,耐心帮助那些数学天分稍差的学生学好数学,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谈话式、探究式、讲练结合、个案教学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数学学习,学生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疑解惑,并加以肯定和鼓励,有时对这部分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选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解答的题目,让他们也有能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2.指导学生找到学好数学的方法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呢?目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三种学习方法:①蝴蝶“采花”,蜻蜓“点水”,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是浅尝辄止,缺乏整体观念和系统性,②蚂蚁“搬食”和猴子“搬棒子”,这样的学习是边学边丢,正负为0,缺乏效益观念和逻辑性。③蜘蛛“抽丝”式的学习,犹如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以偏概全,缺乏辨证观点和联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他们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博采百家之花而酿一己之蜜,经过消化咀嚼,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通过多种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终于恍然大悟时,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要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快乐,同时不断地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3.教会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不仅仅是要研究教学中“教”的规律,还要研究学生“学”的规律,教师要教会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研究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规律,要注重学生主体的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只有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的成绩才可能有质的提高,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对学生而言,学习要经历“懂”、“会”、“悟”这三个层次,即理解、模仿、领悟。对教师而言,要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创新方向发展。四、提升数学弱科生群体的措施(一)挖掘数学思维的闪光点,摒弃学习数学的自卑心理弱科生一般比较自卑、内向、孤僻,甚至有种玩世不恭的心理,就更需要教师、家长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有关资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受表扬越多,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学习就越努力。反之,受到表扬越少,学生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少。因此,学生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尤其是要善于挖掘捕捉弱科生的闪光点,摒弃其学习数学的自卑心理,并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例如已知实数x、y满足,则点P(x,y)所对应的轨迹为()(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在复习圆锥曲线时,我拿出这个问题后,学生一动手就开始简化方程,化简了半天还看不出结果,然后就再回头检查自己运算中的错误,发现自己的化简并没有错,导致学生表现出很无助与自卑,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研究此式的结构,从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出发,而后学生很快化简出,进而可以看出点P(x,y)到点(1,3)及直线x+y+1=0的距离相等,从而其轨迹为抛物线。这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和表扬,让这部分学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激活兴趣点,摒弃厌学心理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现状,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杜绝盲目拔高,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点,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令学生摒弃厌学心理。帮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例如高一学生在学习函数内容时,都要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而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我作了如下题型设计,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情绪亢奋,思维始终保持高度活跃。设计如下: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三)强化数学意识点,摒弃惰性心理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是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至于做得好与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可行。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产生惰性心理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如:转而构造几何图形容易求得,这里对u的适当变形实际上是数学的转换意识在起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是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四)弥合学习融洽点,摒弃戒备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弱科生在班级中往往没有地位,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戒备情绪,他们感觉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弱科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融洽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弥合学习融洽点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a-6,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学生由f(-x)=-f(x)立即得到f(x)为奇函数。教师设问:①区间[a-6,2a]有什么意义?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这样把本来比较抽象的函数奇偶性概念与学生的准确理解非常融洽地弥合在了一起。一个学者调查了世界上400名杰出人物,其中60%在校学习时为“差生”,如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毕加索、达尔文、瓦特、居里、拜伦、拿破仑、邱吉尔、巴尔扎克、雨果,以及被恩格斯称为“所有时代最有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