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_第1页
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_第2页
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_第3页
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_第4页
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采卵方法下西施舌的发育生长状况,渔业论文西施舌(Coelomactraantiquatespengler)俗称海蚌、贵妃蚌、沙蛤,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科(Mactridae)腔蛤蜊属(Coelomactra)。是一种生长快、个体大、品味好、价值高的海产双壳贝类,也是我们国家正在研究的海水养殖珍品。有关西施舌的胚胎发育、幼虫生长、繁衍生物学以及影响幼虫发育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过报道。近年来,在育苗经过中,笔者对不同采卵方式方法获得的西施舌幼虫进行培养,比拟其发育生长状况,为完善西施舌人工育苗工艺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式方法1.1材料从江苏省启乐自然海区采捕的壳长8.0cm~9.0cm西施舌60粒,作为亲贝。1.2试验方式方法1.2.1采卵方式方法试验设A组、B组、C组3组,每组6次重复,每3次重复取其平均值,即第1、第2平行组。A组采卵前预先把20粒亲贝在底面积11.25m2、水深0.8m的室内水泥池里饲养。用养虾池上层水,经60目筛绢过滤后,参加扁藻(Platy-monasspp.)0.4104cell/mL、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dana)6104cell/mL、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6104cell/mL为饵料。每日7∶00全量换水1次,并清理排泄物。在水温24.0℃~26.8℃、盐度27~30条件下饲育9d,自然排放后用600目筛绢收集受精卵;在A组亲贝精、卵排放的当日,解剖B组20粒西施舌,从中选择4粒性腺较饱满的亲贝,以雌、雄3∶1采集精子、卵子,在玻璃皿内混合30min后用砂滤海水稀释,以200目筛绢滤除黏液,经600目筛绢过滤,收集受精卵;C组亲贝20粒阴干3h后经20cm/s~25cm/s流水刺激,精子、卵子排放后用600目筛绢收集受精卵。1.2.2受精卵的孵化收集到的A组、B组、C组受精卵,分别放入3个1000mL的玻璃烧杯里,用砂滤海水孵化受精卵,孵化密度30粒/mL~40粒/mL。每1h倒去烧杯50%海水,参加新鲜的砂滤海水,使它恢复悬浮状态,连续5次,直至担轮幼虫上浮为止。1.2.3幼虫培育在8000mL玻璃缸里,用5000mL砂滤海水,移入1000个西施舌的直线铰合期幼虫,放到装有等温海水的泡沫箱里,采用水浴法,使缸内水温相对稳定。天天7∶00~8∶00、17∶00~18∶00各换水1次,每次换水60%,换水后投入球等鞭金藻1104cell/mL。幼虫发育到壳顶期后,添加扁藻0.3104cell/mL。天天7∶00、14∶00观测水温和比重,按文献换算成盐度值。1.2.4数据统计与分析每隔2d,上午换水前,在各试验组及其平行组随机取样,镜检30个幼虫,观察发育状况,测量其壳长,求平均值。试验数据参照文献进行差异显著性测定、方差分析及多重比拟。2、结果2.1不同采卵方式方法幼虫发育生长情况不同采卵方式方法所获得的直线铰合期幼虫在水温25.60℃1.15℃、盐度28.103.20、光照200lx~600lx条件下,经9d培养,A组、B组、C组壳长平均值分别为272.00m18.4m、239.60m19.97m、C组260.00m20.07m,日平均壳长增长度分别为21.11m/d、17.51m/d、19.78m/d。由此可见,幼虫生长速度A组>C组>B组(图1)。A组与B组的壳长平均值相差32.4m,是A组与B组机误4.91的6.598倍,显示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与C组、C组与B组的壳长平均值相差分别为机误的2.03倍和3.94倍,表示清楚差异显著(P<0.05)(表1)。方差分析,F=9.06,F>0.01(2.87)(P<0.01,n=30),差异极显著。LSD法多重比拟,A组、C组与B组相比,均达1%极显著水准。2.2幼虫培育成活率、变态率的比拟2.2.1幼虫培育成活率A组、B组、C组3组9日龄幼虫平均成活率依次为50.00%4.82%、37.00%6.64%、42.86%3.57%(图2)。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6.00,F>0.05(2.6)(P<0.01,n=3)。多重比较,A组与C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与B组比拟,达1%显著水准。2.2.2幼虫附着变态率幼虫经12d培养,A组、B组、C组3组变态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1.33%6.05%、35.77%10.55%、40.59%3.19%(图3)。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8.58,F>0.05(2.6)(P<0.01,n=3)。多重比拟,A组与B组、C组间差异显著,A组与B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A组与C组间差异显著(P<0.05)。3、讨论西施舌的卵子与长牡蛎(Crassostreagigas)一样,发育到初级卵母细胞就具有受精能力,并能发育生长成稚贝。受精卵发育和分化所必需的物质来源于卵母细胞在发育经过中的积累。栖息在自然海区野生群体的西施舌的亲本,由于受不同生境的制约,其性腺发育并不同步。因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所含的内源营养亦不尽一样。所以,通过解剖取卵、人工受精所获得受精卵发育生长较慢,幼虫个体大小差异显著,其标准差较大,幼虫培养成活率亦较低。笔者以为,这主要缘于卵细胞内源营养欠佳所致。Jones等对麦哲伦扁圆扇贝(Placopectenmagellanic-us)幼虫生长的研究后指出,贝类幼体发育生长主要遭到亲本的影响,华而不实以母本效应为主。此后,Bayne阐释,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配子发生的能源来源于亲本营养的积累。粟志民等阐述,生殖腺的质量是贝类繁衍成败的关键。可见,产前对野生西施舌亲本进行人工饲育,有助于生殖腺的发育及其卵母细胞的营养积累,有利于幼虫的发育生长,也是提高西施舌人工育苗种质质量的有效措施。在西施舌的人工育苗中,利用虾池水中含有的多种浮游硅藻,再添加蕴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金藻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扁藻作为产前及产后亲贝的饵料,对于促进亲贝性发育效果良好。采取解剖取卵人工受精方式方法所获得的幼虫,附着变态后1个月,大部分稚贝壳可达10mm左右,但有些稚贝壳长仅2mm~3mm,原因在于先天缺乏。每年的5月~6月份,水温24℃~26℃,西施舌亲贝经10d左右精养,在1个月内可连续自行排放精卵2次~3次。采取上述办法采卵,既简便、省工,又能充分发挥亲贝生殖能力的作用;既减少亲贝用量与消耗,又有利于幼虫发育生长,提高人工育苗的种质质量。这对于节省育苗成本、改善育苗工艺形式乃至保卫匮乏的西施舌自然资源,均有助益。在文章撰写经过中,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张云飞教授、广东海洋大学蔡英亚教授给予了大力帮助,谨致谢意。以下为参考文献:[1]陈文龙,刘德经,许万竹.西施舌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1966,3(2):130-141.[2]吴进锋,陈素文,梁超愉,等.西施舌人工育苗及幼虫、稚贝生长研究[J].湛江海洋大学:自然科学版,2003,23(4):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