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寄书教案
数学寄书教案
数学寄书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P8--P9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
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2.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1)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2)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
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
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3.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3)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
么。
(5)完成“试一试”第2题。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2.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
算。
四、做中得。
1.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
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
的动力。
五、总结。
数学寄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
计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体验只需要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
体情境进行估算。
3.通过“寄书”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多角度
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寄书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情境图。(教材第8页)
师:前几天,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
图,再与同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并列出算
式。
(学生独立观察,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视,再到黑板前列出算
式:1.6+12.4=?)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与这个不
同的呢?
(学生还有可能列出:12.4+1.6=?)
师:为了帮助笑笑解决寄书的邮费问题,我们列出了正确的加法算式。大
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一共要付多少邮费呢?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
元,也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你们先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请小组派代表汇
报,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师:刚刚我们对所需邮费进行了估算,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谁的估算最接
近正确答案。请你选择你喜欢的算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师: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哪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回答。)
师:进行加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在全班交流。主要围绕“小数点要对齐和满十要向
前一位进一”进行交流,教师归纳总结,进一步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那么,这两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你能列式解答吗?
(学生列式解答,并在全班交流。)
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当森林医生,为这些小树治病。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反馈。)
(二)活动二:购物
1.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题的情境图。
师:今天,小明、小青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去邮局领笑笑寄过来的'书,他
们非常开心。后来,他们又一起去逛商场购物。他们先来到了书店。小明想买《动
物世界》和《童话故事》这两本书,他带40元钱,够吗?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交流:可以直接计算,也可以估算。)
师:如果我将题目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这两道
题还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问题不一样。课本上的题目只是问40元够不够买这两本书,而改后的题
目则问具体还剩多少钱。)
师:那么,这两道题都能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吗?
(不能。)
师:那么,哪一道题能用估算来解决,而哪一道题必须要进行具体的计算
才能解决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计算,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只
需估算。)
2.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4题。
师:妈妈买笔花了15.8元,还剩34.2元,妈妈带了多少钱?说说你是怎样
想的,怎样列式的。
3.出示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5题。
师:小明、小青和妈妈逛完书店,来到了超市准备采购一些食品。谁愿意
当这家超市的服务员,向大家介绍这些食品呢?
(学生独立完成第(1)~(3)小题,并在全班交流反馈。)
(三)活动三:小结
数学寄书教案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简单问题。
2、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此类题型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
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小数加减过程中的进位和退位问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英才小学的小红同学参加了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星期天她到邮局给她的好朋友寄去了两包书,邮递员告诉了她每包书需要多少邮
费,可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钱,你们能帮帮她吗?
投影出示情景图。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师:通过观察情景图,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小红寄的两包书的邮费分别是1、6元和12、4元。
生2:我还知道:小红不知道一共需要付多少邮费?
2、先进行估算。
师:小红大约一共需要多少元的邮费?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
定不会少于多少元?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1)分组讨论。
(2)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师:小红所需邮费不会多于15元,不会少于13元。
3、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
(1)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师巡视。
(3)小组长展示本组的解决方法。
第一种:1.6元=16角12.4元=124角16角+124角=140角=14元
第二种:1元+12元=13元6角+4角=10角=1元13元+1元=14元
第三种:1.6+12.4=14元
1.6
+12.4
-----------
14.0
(3)让同桌互相说一说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4、计算两包邮费相差多少元?
师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去做。
(1)让学生独立去做,师巡视。
(2)展示做题情况。
12.4—1.6=10.8(元)
12.4
—1.6
————
10.8
答:2包邮费相差10.8元。
5、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师: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师引导学生进行:列竖式时,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
点。
投影出示该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指名板演第8页第2小题,集体订正。
(2)独立做第9页第1题。师巡视,集体订正。
2、提高练习。
同桌讨论第9页第2题,找出错因,并改正。
3、拓展练习。
独立做第9页的3、4、5题。师巡视,集体订正。
四、:
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寄书
1.6+12.4=14(元)
1.6
+12.4
————
14、0
答:一共需要14元。
数学寄书教案4
教学目标:
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
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体验只需估算就能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
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邮局去寄书,请同学们算算她的邮费是多少?
玩中学:
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学生独立观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学生估算大约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邮费?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间?
同伴一起讨论刚才自己思考的结果,解释估算的过程。
以往学生的估计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次让学生说出估计的结果在多少元至
多少元之间,也可以说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一定不会少于多少元,有个别学生可
能会有困难,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3)全班交流估算的结果。
探究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学生自主选择算法,独立计算1.6元+12.4元。
比一比计算与估算的结果。
议一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完成“试一试”第1题,再说一说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完成“试一试”第2题。
学中做:
完成“练一练”第1题。
鼓励学生先用心算写出结果,再用竖式进行验算。
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完成“练一练”第3题。
关注有多少学生自觉选择估算来解决问题。
将问题改为“小明带40元买这两本书,还剩多少钱?”让学生进行计算。
做中得:
完成“练一练”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解题思路。
完成“练一练”第5题。
学生提问时,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提出新颖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
更多的信息,也许
提出的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解决问题的愿望会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
的动力。
总结
数学寄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掌握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和退位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能力教学点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
程。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进位、退位的竖式算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笑笑到邮局寄书给她的好朋友小明。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再与同
桌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
本理念。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下面,咱们先来解决“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
(1)引导学生估算。
师:大家现在能不能估算一下笑笑大约要付多少邮费呢?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尝试解决问题
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把过程写下来。
(3)交流算法。
A、1元+12元=13元,6角+8角=14角=1元4角,所以是14元4角.
B、1.6元=16角,12.8元=128角,16+128=144角,
C、用竖式:
1.6
+12.8
14.4
设计意图先自己思考,经历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再交流,体现算法的
多样,活跃学生思维。
(4)讨论。
提问:用1.6+12.8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和整数加法一样,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总结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算法,让学生能掌握算法。
2、尝试练习
(1)2包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计算方法。)
(2)小红付给阿姨15元,应找回多少元?
①学生思考后在作业本上试做。
②汇报交流算法。
(3)师:在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和整数减法一样,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小结竖式算法,让学生掌握
竖式算法。
3、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和上一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
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完成其计算,选几题说说计算的方法。
2、森林医生。
说出错误的原因,然后将其订正在旁边。
3、书本第3、4、5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列出算式并计算。
(3)全班交流,并说说解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
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寄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1)1.6+12.8=14.4(元)(2)12.8-1.6=11.2(元)(3)15-14.4=0.6(元)
数学寄书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
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
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2、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菜单:
菜名单价(元)
饭1.00
青菜0.5
肉片1.20
炒蛋1.00
汤0.40
鱼片1.6
(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
(4)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观察图,理解情境,找数学信息。
(2)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需要多少元?2)其中一种比另一种贵(便宜)多少元?
(3)列出算式。
选择其中一问题,如: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1.6+12.4=(元)
(4)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资?(13元多,大约14元,14元多等
等)
(5)探索计算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抵押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人员合同范例
- 劳务合同范本 短期
- 单位购买电脑合同范本
- 勾机铲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水果采购合同范本
- 单位玻璃保洁合同范本
- 蛋糕师招聘合同范本
- 代买股合同范本
- 制式采购合同范本
- GB/T 8947-1998复合塑料编织袋
- PALL 颇尔过滤器 -乙烯系统培训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2021年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 CB/T 3136-1995船体建造精度标准
- 疫苗冰箱温度记录表
-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课件
- 2023年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清新淡雅简洁通用模板课件
- 福建省三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