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_第1页
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_第2页
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_第3页
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_第4页
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下乡毛竹雪灾救护技术多媒体第1页/共74页一、毛竹冰雪灾害主要表现第2页/共74页

当出现持续低温和冰雹、冻雨或积雪等恶劣天气时,滞留在竹株地上部分的积雪或冰块来不及融化,积雪逐日增多,冰块和雪块逐渐增大,超过竹株的承载能力,毛竹林就会发生不同程度地雪灾。

雪灾竹林表现出弯曲、搭棚、折断、破蔑和翻蔸等五种形态,受害程度依次增强,降低了现有竹材的利用率和现有林分的完整性。第3页/共74页第4页/共74页1.1弯曲竹竹株上积存的冰雪较多时,冠梢下垂甚至着地,单株竹竿弯曲成半月形的弓。在正常年份,生长在南坡、平坡和缓坡地段的竹株易形成弯曲竹。极端气候下,竹林会出现大范围的弯曲竹。严重时,出现单株折断、破蔑和翻蔸。冰雪融化后,弯曲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生产力和现有竹材的影响较小。第5页/共74页第6页/共74页第7页/共74页第8页/共74页第9页/共74页1.2棚架竹竹株上积存的冰雪较多时,几株竹冠漩涡似地向一处弯曲,最下层的冠梢着地,中上层的冠梢有序叠搭其上,形成类似温室的棚架。在正常年份,立竹分布不匀的林分易形成棚架竹。极端条件下,竹林会出现大面积的棚架竹。严重时,棚架竹形成集体折断、破蔑和翻蔸。冰雪融化后,棚架竹会自然恢复,对竹林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第10页/共74页第11页/共74页第12页/共74页第13页/共74页第14页/共74页第15页/共74页第16页/共74页第17页/共74页1.3折断竹竹株上积存的冰雪过多时,单根竹材在距离地面

2米以上的地方折断,而且撕裂的长度不足1米。折断竹多为老龄竹株甚至壮龄竹株。多发生在南坡、陡坡地段的林分。折断竹木质化程度高,竹材大部分可利用。折断竹株仍能存活数月,对林分地下系统的影响较小,但破坏了现有林分的完整性,降低了林分生产力。第18页/共74页第19页/共74页第20页/共74页第21页/共74页第22页/共74页1.4破篾竹竹株上积存的冰雪过多时,单根竹材在距离地面一米的地方折断;而且,自竿基至第一盘分枝处,撕裂成几条篾片。破篾竹多为病虫竹株、幼龄甚至壮龄竹株,木质化程度低,难以利用。生长在北坡和陡坡地段的林分,发生破篾的可能性高。破篾竹株很快死亡,对林分地下系统的影响较小,但破坏了现有林分的完整性,降低了林分生产力。第23页/共74页第24页/共74页第25页/共74页第26页/共74页第27页/共74页第28页/共74页第29页/共74页第30页/共74页第31页/共74页第32页/共74页第33页/共74页1.5翻蔸竹竹株上积存的冰雪过多时,单株竹材头重脚轻,被连蔸拔起,立竹倒伏翻蔸。严重时,会出现集体翻蔸。在山体中上部、风口、林缘、埂坎和土层浅处生长的竹株,发生翻蔸的可能性更高。翻蔸竹株的地上部分存活时间短,地下部分露出地面,并且破坏了林分的地下系统,给竹林生产力带来严重的影响。翻蔸竹中,老龄竹竿可作板材加工,幼龄竹只能造纸。第34页/共74页第35页/共74页第36页/共74页第37页/共74页第38页/共74页第39页/共74页第40页/共74页第41页/共74页第42页/共74页第43页/共74页第44页/共74页雪线与灾害线第45页/共74页第46页/共74页第47页/共74页五种形态在林分中的综合第48页/共74页第49页/共74页第50页/共74页第51页/共74页二、毛竹冰雪灾害恢复技术第52页/共74页2.1斩梢摇冰2.2竹林清理2.3受害竹材的利用2.4竹林恢复毛竹冰雪灾害恢复技术主要有:第53页/共74页2.1斩梢摇冰在积雪初期(雪尚未凝结成冰时)和化雪初期(气温回升至0度以上,冰雪开始融化时,约在每天9时至17时),对弯曲型和搭棚型的竹株,尽快地组织人员上山斩梢摇冰。这时,竹梢下垂甚至着地,人站立地面就可直接劈断梢头,易于操作,工效高(每工可斩梢300-800株)。第54页/共74页2.1斩梢摇冰

斩梢摇冰方法:每株毛竹仅保留基部的20盘枝条,其余的枝盘用柴刀全部砍去,减轻竹株的载冰重量。然后,轻摇竹株或用棍棒敲击竹竿,震落处于融化状态的部分冰雪,保全竹株。第55页/共74页第56页/共74页第57页/共74页2.2竹林清理

一次清理

翻蔸型、破蔑型和折断型的竹株在林分中的比例较低,不超过20%,如低海拔地区、南坡、隐蔽地形、林缘、埂坎处,可在化雪期间一次性地清理完受害竹株。对翻蔸型竹株,实行蔸部锯断,回土填坑,竹材出林。对破篾型和折断型竹株,实行蔸部砍断,竹材出林。第58页/共74页2.2竹林清理

两次清理

翻蔸型、破蔑型和折断型的竹株在林分中的比例较高,超过20%,如中高海拔地区、北坡、开阔地形、旅游区等,应分两批清理受害竹株。

化雪期间,清理掉全部翻蔸竹(蔸部锯断,回土填坑,竹材出林),清理掉竹叶发枯的破篾竹和折断竹(蔸部砍断,竹材出林);保留竹叶仍正常的破篾竹和折断竹,并对它们进行砍梢处理(保留20盘枝)。雪灾当年的新竹展枝放叶后,清理掉剩余的破蔑竹和折断竹(蔸部砍断,劈蔸回土,竹材出林)。第59页/共74页2.3受害竹材的利用

①三年生以下(不包括三年生)的翻蔸竹、折断竹和破篾竹,只能用作造纸原料;

②三年生以上的翻蔸竹和折断竹,可用作地板、竹筷等加工原料;

③三年生以上的破篾竹,可破篾编织帘席,生产模板等。第60页/共74页2.4竹林恢复

冰雪灾害后竹林恢复林相和生产力的三个根本措施:①

蔸内施肥

限期禁笋

控制采伐

第61页/共74页2.4竹林恢复

蔸内施肥

实行蔸内施肥,补充当年新竹生长所需养分,促进竹林复壮,加速竹蔸腐烂。

3月中下旬,将前两年和灾后伐竹的竹蔸用钢扦打通全部竹节隔(约30厘米),直到竹蔸的螺丝钉处;每蔸灌入尿素100-300克;遇雨天可不灌水,遇晴天应适量浇水;最后,用泥土封口即可。

第62页/共74页2.4竹林恢复

限期禁笋

实行限期禁笋,是促进林相恢复的主要措施。受灾严重的林分,在灾后两年的笋期,一律禁止挖笋;灾后第三年的笋期,仅可适当疏除后期退笋,一律不挖前中期春笋和冬笋,促进竹林满园。

第63页/共74页2.4竹林恢复

控制采伐

实行控制采伐,是促进林分生产力恢复的主要措施。受灾严重的林分,自灾后当年的夏季至灾后第三年的夏季,一律禁止伐竹;自灾后第三年的秋季至灾后第七年的夏季,允许少量伐竹(仅限于灾前留存的竹株);灾后第七年的秋季,恢复丰产林采伐制度(砍伐5.5年生的竹株)。第64页/共74页三、毛竹冰雪灾害预防措施

第65页/共74页

湖北省地处毛竹自然分布区的北缘地带,局部山区经常性地发生雪灾。雪压挂冰是毛竹林的主要灾害,对竹林生产和竹产业发展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为了避免或减少雪灾损失,生产上应采取四个比较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①钩摇去梢②竹木混交

③合理采伐④控制密度第66页/共74页3.1钩摇去梢

去梢是预防雪压的主要经营措施。方法简便,工效高,适宜在毛竹林面积大、人烟稀少地区应用。去梢时,留十五个枝盘,不少于十个枝盘,不超过二十个枝盘,其余的枝盘全部去掉。

①夏季摇梢:嫩枝刚发3-5盘时或新竹展枝放叶期间,用力轻摇新竹,使新梢折断。每工可摇梢400株左右。早期的嫩梢可用作笋干原料。

②秋冬钩梢:秋冬季对当年新竹进行钩梢。每工可钩梢200-400株。第67页/共74页3.2竹木混交

竹木混交是减免雪灾的根本性措施。雪压期间,混交的乔木可对倾斜的竹子起到支撑作用,降低竹株的弯曲强度和搭棚比例,减免破篾和折断,防止竹林翻蔸。

混交的树种宜选择深根、窄冠、耐压、落叶阔叶的高大乔木,主要有枫香、檫木、泡桐、栎类和杉木、马尾松等。混交比例为10%,风口、山脊、山体中上部可增加到20%。即亩栽3-10株。混交方法有三种:①造竹混交、②林内混交、③扩鞭混交。第68页/共74页3.2竹木混交

①造竹混交

荒山造竹时,在造竹的前三年至造竹时,定植混交树种,主要是枫香、檫木等。亩栽3-10株。

林内混交

现有的毛竹纯林,可利用天窗(林内疏竹处)补植泡桐等速生乔木,连续平茬两年,培育高杆泡桐。

扩鞭混交

毛竹扩鞭进入新的林地,自然形成竹木混交林,应始终保留一定比例的杉木、马尾松、柳杉和栎类等高大乔木,乔木不少于10%。

第69页/共74页3.3合理采伐

①竹林管理上,坚持春护笋、夏养竹、秋管理、冬砍竹。

②经常发生雪压冰挂的地段(如山体中上部),应避免冬季采伐,实行初春伐竹制度,即:在雪压冰挂期过后进行采伐。③竹材采伐时,坚持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壮、砍四度留三度不过五度。第70页/共74页砍四度留三度不过五度

一年生竹:一度竹。当年冬黄叶,次年春换叶。二至三年生竹:二度竹。第三年冬黄叶,第四年春换叶。四至五年生竹:三度竹。第五年冬黄叶,第六年春换叶。砍四度竹:采伐五年半以上的竹株。六至七年生竹:四度竹。第七年冬黄叶,第八年春换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