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组织剖析_第1页
神经组织剖析_第2页
神经组织剖析_第3页
神经组织剖析_第4页
神经组织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组织剖析第1页/共25页掌握神经元和突触的结构及功能;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神经元的分类;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神经末梢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功能。

了解神经的一般结构。

学习目标第2页/共25页神经组织概论细胞组成数量:约1012个功能: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及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少量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数量:是神经元10~50倍功能: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第3页/共25页第一节神经元一、神经元的结构胞体结构树突轴突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细胞膜:含有离子通道和膜受体,整合信息

尼氏体: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神经原纤维:神经丝和微管结构:1至多个,短粗、分支呈树枝状、有树突棘功能:接受刺激结构:1个、细长、末端分支,轴丘内无尼氏体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第4页/共25页神经元光镜图HE染色镀银染色第5页/共25页第一节神经元二、神经元的分类多极神经元:多个树突和1个轴突双极神经元:树突和轴突各1个假单极神经元:自胞体发出1个突起,呈“T”字形分为2支,即周围突和中枢突突起数量感觉神经元:接受内、外环境刺激运动神经元:作用于效应细胞中间神经元:位于前两者之间,加工和传递信息功能分类第6页/共25页神经元模式图第7页/共25页第二节突触概念: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分类电突触:即缝隙连接化学突触突触前成分:含有神经递质突触间隙:宽15~30nm突触后成分:含有特异性受体第8页/共25页化学突触结构模式图第9页/共25页第三节神经胶质细胞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分类星形胶质细胞形态: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突起多功能:形成胶质界膜、参与构成血-脑屏障小胶质细胞形态:胞体最小,突起较少,来源于单核细胞功能: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屑少突胶质细胞形态:较星形胶质细胞小,在镀银染色标本中突起较少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室管膜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形成室管膜第10页/共25页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模式图第11页/共25页第三节神经胶质细胞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分类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位于神经节内神经元胞体的周围,呈扁平或立方形,单层排列呈长卷筒状,形成髓鞘,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呈长圆柱状,表面纵行凹沟嵌有神经元长突起,参与周围神经系统无髓神经纤维的构成第12页/共25页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模式图第13页/共25页第四节神经纤维和神经一、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形成细胞:长卷筒状施万细胞形成结构:成串状,结间体、郎飞结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形成结构:突起末端形成髓鞘周围神经系统无髓神经纤维形成细胞:长圆柱状施万细胞形成结构:不形成髓鞘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细胞:无神经胶质细胞包裹形成结构:轴索裸露第14页/共25页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纤维模式图第15页/共25页第四节神经纤维和神经二、神经神经外膜:包裹在神经表面的致密结缔组织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的结缔组织将内部分隔为若干个神经束,神经束表面的几层扁平细胞构成神经束膜神经内膜:每根神经纤维周围的少量疏松结缔组织神经第16页/共25页神经结构模式图第17页/共25页第五节神经末梢一、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形态:呈反复分支状,外无被囊分布:皮肤、角膜、骨膜、脑膜、肌腱和牙髓等处功能:参与产生冷、热和疼痛等感觉游离神经末梢有被囊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肌梭形态:呈卵圆形分布:皮肤的真皮乳头内功能:参与产生触觉形态:呈圆形分布: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等处功能: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形态:呈梭形分布:骨骼肌功能:参与对骨骼肌伸缩状态的感知第18页/共25页感觉神经末梢模式图第19页/共25页第五节神经末梢二、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形态:反复分支后形成葡萄状的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即运动终板分布:骨骼肌功能:支配或调节骨骼肌纤维收缩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形态:形成串珠样的膨体,与肌纤维和腺细胞建立突触分布:心肌、平滑肌、腺体功能:支配或调节心肌纤维、平滑肌纤维的收缩和腺细胞的分泌第20页/共25页运动终板模式图第21页/共25页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模式图第22页/共25页胶质瘢痕和星形胶质细胞瘤

脑和脊髓的损伤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形成胶质瘢痕填补缺损。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在早期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但形成的胶质瘢痕却成为机械屏障,阻碍神经纤维的再生,影响神经组织的结构修复和功能恢复。当星形胶质细胞异常增生时,便可形成星形胶质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30%,占神经胶质瘤总数的78%以上。基础与临床吉兰-巴雷综合征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起病,以神经根和外周神经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任何年龄和男女均可患病,但以男性青壮年为多见。临床一般表现为感染性疾病后1~3周,突然出现剧烈的神经根疼痛(以腰、肩、颈和下肢为多)、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肢体软瘫、主观感觉障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80%以上病人首先出现双下肢无力,继之瘫痪逐渐上升加重;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呼吸麻痹而危及生命。约1/3病人可遗留有后遗症状,如双下肢或/和双上肢无力或肌萎缩、肌酸痛和足下垂。

第23页/共25页章小结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结构:胞体(尼氏体、神经原纤维)、树突、轴突功能: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及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分类突起: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功能: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突触电突触:即缝隙连接化学突触: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中枢: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周围:施万细胞、卫星细胞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