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操作流程_第1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_第2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_第3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_第4页
高效课堂操作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高效课堂课前操作编制导学案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是课堂“施工”的图纸,是学习的路线图。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学生、学情、学法)”,而“案”是基于“学”的设计。其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承载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促使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学生通过阅读,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获取知识。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二、导学案的组成导学案一般由以下九个部分组成:1、学习目标;2、学习重点和难点;3、学法指导;4、知识链接;5、导学过程;6、达标检测;7、归纳总结;8、布置作业;9、课后反思。1、学习目标导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1)数量以2-3个为宜,不能太多;(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时可能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做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4)学习目标的表述要精当、通俗,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具体任务且具有可检测性,能达成。如: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学习目标的设定要做到“四个吃透”:吃透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吃透本课在本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吃透本节课的价值点;吃透学情(知识的停靠点、能力增长点、思维爆发点,更要有学段的系统考虑)2、学习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标要求、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明确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要表述到位,并提示相应的突破方法。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手段,它不是“取向”,而是朝着某个方向行动的“做法”,其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方法或使用说明,也可以说是对学生的一种温馨提示。如阅读技巧、做笔记方法、自主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技巧等。4、知识链接与学习本课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背景),把它和本课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导学案中可提示,不必详细引用。理科可设计课前诊测。5、导学过程导学过程是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导学过程通常分为二个内容:(1)自主学习,预习导学。环节上的要求有:本课背景、预习任务、预习方法。内容上的要求有:一是要求学生要通读教材;二是重要的概念和信息;三是问题化的训练和自测。要保证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不抄写辅助资料;二是给学生预习的套路。在这一栏目后设置问题生成栏,由学生将自主学习后生成的问题填进去。(2)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对学生独学后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教师预设的学习重难点、易错易混点、疑惑点等,通过对学、群学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有效解决。教师要适时点拔、引导和讲解,促使学习目标的达成。这一栏目对预习、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做到:①问题设计要切中学生学习的难点、疑惑点,照顾知识重点、热点问题。②问题设计要明确告诉学生看教材的那一部分或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③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比如:你认为怎么样、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④问题宜精不宜多。学生会的不编,过难过陈旧的题型不编,要尽量少用一个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⑤对教材例题、课后题及资料问题可进行加工选编,切忌不加改变的“搬家”。6、达标检测达标检测的编写与使用的具体要求:(1)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可完成为宜;(2)要紧扣学习目标和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3)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的成长。(4)要在课堂上限时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5)注重及时反馈矫正。7、归纳总结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点的线索,具体知识点要留出空白由学生来填,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进行归纳。8、布置作业巩固当堂所学内容的课外作业,通常选自学生手边现有的练习册。9、课后反思学完一节课要促使学生能够进行学后反思。开始阶段的反思,可由教师出示反思内容。同时教师也要进行教后反思。以上这些环节可依据课型和学习内容有所侧重。三、编写流程课时分配——个人主备——集体研讨——教师复备——组长审核——个性修改四、编写原则1、课时化原则:教师根据实际,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在课堂教学中应逐渐渗透各种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同时,应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可在最初的导学案中可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要学会聆听,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5、层次化原则。学案要有梯度,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它能体现教师的支架作用。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首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策略方法。倡导“自主研究文本、发现问题——广泛占有材料、感悟提升——集体研讨、回归文本”的教材挖掘模式。2、导学案是为学生服务的,编制导学案必须考虑学情,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同时,在导学案中可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增加“加油站”、“温馨提示”、“友情链接”等补充说明、信息提供、方法指导等栏目。3、问题设计是导学案优劣的关键因素。问题的大小、深浅、繁简等“度”的把握直接决定问题设计的质量。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体现层次性,照顾到各类学生,要能引起学生读书,能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层次,体现一定的跨度,题目与题目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4、要防止导学案内容习题化。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防止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整堂课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防止把导学案变成了一份单纯的当堂达标测试题,使学案失去了导学的功能。5、教师所用导学案各栏目应有具体内容。如对重难点知识何时点拔、如何点拨,精讲的内容,达标检测的解析。高效课堂课中操作流程——“六步三查”教学模式及其操作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的需要,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遵循模式,但又不拘泥于模式,在实践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学科的教学模式。下面介绍一种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六步三查”教学模式:第一步:自学(独学)。根据“导学案”独学,提出“不会的问题”,教师“一查”自学成果(查学生课前导学案的解答情况),解决50%的学习问题;第二步:讨论(对学、群学)。围绕困惑对学、群学,解决20%的学习问题;第三步:展示(小展示、大展示)。即展讲、质疑,实现互帮互学,解决20%的学习问题。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教师“二查”学生学情,掌握学生的疑难问题,解决10%的学习问题。大展示,全班范围内由小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和问题,在学生互助及教师点拨下解决问题,解决10%的学习问题。第四步:精讲(讲授、讲解、提炼、归纳)。教师针对疑难点、重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概括,解决10%的学习问题。第五步:检测(练习)。当堂训练(检测),验收教学效果。三查学生课堂练习检测过关情况。第六步:小结。引导学生反思回味教学内容,概括总结,提炼简化知识及方法。“六步三查”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详解。第一步:自学(独学)课前教师发放导学案,导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放,学生利用自习课、预习课或学生回家后,围绕导学案中的设计的任务和问题,采用六动学习法“查(查看工具读)、划(划着重点读)、写(写着感想读)、记(记着内容读)、练(练着习题读)、思(思着问题读)”,自学教材及相关文本资料,解答导学案上的思考题、练习题,完成自学(结构化预习)任务。自学要注意以下几点:1、自学要真正走进文本,学会勾划批注。自学(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一定要走进文本(教材),读足遍数,在课本有勾划批注的痕迹。坚决克服目前实验的突出问题:学生为完任务而直接做导读单,而不读课本内容,不走进教材,依赖教辅书籍照抄答案的误区。2、随着实验的推进自学应有不同阶段要求,对不同层次学生应有不同要求。实验初期,自学要求所有学生解决自主学习(预习中)简单的、基本的问题。一段时间学生自学习惯形成后,对学优生、中等生就应提高要求,力争通过自学基本完成导学案中的所有问题,学困生逐渐解决所有问题。自学中应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每个学生自学后应生成自己的问题(疑惑)。3、用双色笔作标记用蓝笔做导学案,用红笔勾画重点,提出问题,把问题带入讨论(对学、群学、生教生)中解决。4、应留给学生充分自学时间。比如实验初期专门安排预习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出一定的预习习惯后,预习可放在自习或学生回家后。我们必须安排一段供学生全神贯注、凝神思考相对安静的预习时间;一段自我整理、自我内化的相对安静的自主学习时间。第二步:讨论(对学、群学、生教生)首先明确3个概念。“对学”是指两名同等水平或水平差距不大的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就是成对讨论解决独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群学”是指小组内不同水平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或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以及组内“小老师”讲解组内共性疑难问题。“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同(相近)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进行学习帮扶。比如:A1A2对、B1B2对、C1C学生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向学习对子请教,通过对学解决。对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通过全组合作学习——群学解决。这种“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直接体现。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是一种“生教生”式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四个意识、两种能力”,即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探究、创新的能力。讨论环节需要学习小组长周密组织,有序安排。小组长具体安排由对学→群学→小展示。第三步:展示。展示是学生之间围绕学习问题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分享成果、互学共进的重要教学环节。展示即表露,即发表,即提升。课堂上问题在展示中生成,问题在展示中解决,真正的纠错在展示中完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展示中提升,展示让课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我们应无限放大展示的价值,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狂欢的舞台。展示分小展示和大展示,先进行小展示,再进行大展示。小展示是在小组长组织下的组内展示,目的是展示独学的成果和问题。如:相互对答案、暴露错误、提出问题、生教生。小展示的方式有三种:轮流展示、点将式展示、学习对子代表展示。1、轮流展示。小组内的成员在小组长的安排下由①—⑥号中的任意一个号按逆时针或按顺时针让每个成员逐个进行个人交流展示。这种方式每个成员均有机会参与,可实现100%的参与率,也实现了差异性展示,有利于带动差生。2、点将式展示。小组长采取随机点名或有指向性的点名的方式指定某些学生展示交流。这种展示方式的优势是组长可以重点关注小组内的部分成员,也节省交流用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学习对子代表展示。学习对子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然后每个学习对子选一名名代表在小组内展示。这种方式适宜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发挥以优教差,以优带差作用。小展示为进一步互动探究提供素材,为大展示提供素材。小展示期间,小组内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观点交锋,思维碰撞,质疑答疑,互相学习,解决问题,并生成小组共性问题。小展示后期,小组长要安排小老师集中解答小组内经独学、对学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要安排中心发言人整理大展示备展的内容(成果、疑问),并用“白色粉笔”简要写出正确结论,用黄粉笔写出小组共性的疑难问题。大展示是在小展示的基础上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问题解决情况,交流学习成果,相互纠错,教师点拨提升的过程。在教师主持下让各小组展示本学习小组学习的成果和问题。展示要体现展示六字诀:展(多元展讲)、思(发散思维)、论(引发讨论)、评(多元、多级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伙伴评价、星级评价等)、演(多样化表演)、记(记录、记忆)。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质疑、追问、争论。大展示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小组推荐展示(随机展示)。即由小组长、学科长推荐本组代表进行全班展示。实验初期,小组展示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小组推荐的代表通常是对本组研讨问题比较深刻、全面、有独特见解的学优生,而其他组员展示机会相对较少。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让小组长、学科长树立随机展示的意识,注意权衡协调小组展示的代表,力争给每个成员都给予展示的机会,消除展示成为“学优生的专利”、“学优生独占舞台”的不良现象。2、指定同号展示(同层次展示)。教师可指定让各组的同号学生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比如:让各组的⑤号同学代表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就可以了解各组潜能生对教学问题的解决情况,针对这一层次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实现课堂上真正关注弱势学生。3、指定异号展示(差异展示)。教师针对各组展示问题的难易度,指定各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具体操作时可采取较难问题①号或②号展示,中等问题③号或④号展示,简单问题⑤号或⑥号展示。也可打破常规,中等、稍难问题先由⑤号或⑥号展示,暴漏其学习问题,针对问题让其它同学补充、纠错,实现生带生、生教生、生强生的互助性学习。对大展示小组没有解决的疑惑问题作为全班普遍性的共性问题,在老师(韩立福教授称之为“大同学”)点拨指导下,由小老师展讲完善,或教师直接讲授(精讲)。课堂展示时,对展示者要求:①展示者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组展示评价完毕,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②展示者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用教杆等必要教具,侧身而立,面向同学讲解。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如全班展示时学生可说:“大家好!下面我代表××组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我的展示完毕大家有不同意见吗?”“谢谢你指出并纠正我的错误,向你致敬!”“大家既然同意我的展示,是否忘记了什么?”(启发同伴给予评价和鼓励)。③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即展问题、展思路、展方法、展布骤、展过程、展总结),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示讲解语(口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生搬硬套,照本宣科。④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精炼、流畅、规范,把握展示时间,避免拖泥带水,罗里啰嗦,浪费时间。⑤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动作、眼神、表情),根据学科特点,达到既传授知识又能感染人的效果。⑥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粉笔,板面设计要合理、规范、美观。为了节省时间,板书一般可以放在群学前或者小展示时进行。对倾听者的要求:①对展示的同学要以尊重的姿态,欣赏的眼光对待,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乐于对他人的表现给予赞美或指正。②倾听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要听思路、听重点、听要点、听结果,听时可作简单记录,听后和自己思考结合,合理作出评判。③对听不懂的、似是而非可以在展讲完后举手追问;对不完整,有错误的可以举手指出,进行补充、纠正;对有分歧之处先保留自己见解,不随波逐流,并会控制自己情绪。④别人发表意见时,不随便打断发言,别人正确意见要勇于吸纳、接受、调整、完善自己的想法。第四步:精讲(讲授、讲解、提炼、归纳)。“精讲”环节可以由学生讲,但主要是教师讲。教师精讲环节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增强针对性,第二要控制时间。首先,要增强精讲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问讲、针对学生的需要讲,具体做到“三讲三不讲”,教师集中力量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知识点,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增强讲授、讲解的针对性,教师就必须调查学情、研究学情、掌握学情。掌握学情有三个重要途径,一是查阅导学案,根据学生的独学情况掌握学情;二是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通过课堂上的巡视观察掌握学情;三是通过展示中学生思维的反应、出现的问题、练习及作业中的错误掌握学情。其次,教师要控制精讲的时间。高效课堂的本质:开发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会学、想学。高效课堂是充分调动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的课堂,少教多学,精讲精练的课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累计不超过20分钟,随着实验的深入,教师讲的时间更少。因为教师讲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须知,教师讲得再好,没有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师教给的知识不会扎根于学生的大脑,也无从转化成能力。教师长期挤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必然削弱学生的学习能力,妨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步:检测。学生当堂解答课内练习题、达标检测题,教师验收教学效果。当堂检测题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可以是教材中的练习题、导学课中设计的课堂检测题,学生教辅资料中的题,也可以是教师临时添加的问题。检测的评价可根据情况采取组内结对互查,也可以是小组长检查组员,小组长之间互查,学科长检查小组长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每班至少分层抽查10—20份评阅,分析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性的辅导。如果课堂时间短,可对课堂检测进行展示性评价,让学生展讲后对答案,学生评分并纠错。当堂检测题的设计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根据课标,围绕学习目标,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当堂所学知识.凸显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习中所困惑的共性问题(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预设)、存在的薄弱、易错易混点设计习题或问题。2、层次性:训练设计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仿到再造,由单一到综合,再到拓展延伸。训练做到既关注本节课教学目标要求的适切程度,又要与本单元、章节的知识联系,促进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3、典型性:训练单设计选题要典型,习题和问题要蕴含学科思想和思维方法中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学后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习题要少而精,精而全,在训练时间和训练量上要把握适当。4、创新性:训练单设计要富有创新,使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激发思维、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检测题的内容包括:1、基础训练——紧扣新知设计基本的、单一的、带模仿性的训练。分三个层次:一是复述新的知识原理和方法;二是模仿性训练;三是基本知识简单应用性训练。2、拓展训练——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①比较性训练;②变式训练;③纠错性训练;④综合性训练;⑤开放性训练。第六步:小结。课堂结尾,教师引导学生对当堂教学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归纳。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应注意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通过课堂小结这一环节,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反思回味、概括总结、提炼简化,促进知识向能力提升。课堂小结是一种简化,简化的东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没有概括的课堂很难说是高效课堂。以上六步只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进行取舍,合理安排。与“六步”配合的“三查”务必落实到位,对导学案必须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评,有评必讲、有讲必改,切实落实训练环节,确保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高效课堂课后操作课后与课前是一个紧密衔接的整体,既要对当堂教学进行弥补、巩固,又要开始谋划下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我们要瞻前顾后,合理把握两方面的比重,安排课后工作。那么课后环节具体该做些什么?我想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做以说明:一、教师方面1、反思教学,修改导学案。上完一节课后,很多人习惯于埋头设计下一课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对上节课教学的反思与改进,错失了巩固、改进教学的良机。课后反思是教师把课堂教学中“导”与“学”实际和实践情况,通过资料形式进行思考、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也就是把教学全程中教师的“导”与学生“学”及教学效益的情景再忆与改进的过程。坚持课后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早日探索出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反思成功之处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都会有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例。或教法得当,或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或例证精辟、生动、形象,或对某个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或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很成功,或教学方法上有了改革与创新,等等,都要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写上自己的思考感悟,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或作教学反思时的案例,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反思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瑕疵之处,或者有不尽善尽美之处,或者有百密一疏之处,比如细节没顾及到,重难点没能有效突破,教学任务未按时完成等等。我们应该正视存在的这些问题,积极进行反思剖析,认真思考对策,避免以后教学再犯重复性的错误。还可翻阅相关资料,找出症结所在,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补漏”。(3)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在备课时未曾考虑到而在课堂上会突然爆发出灵感和火花,如某一应变得当的措施,师生活动开展成功之处,某些教学思想渗透与应用巧妙之举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课后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对以后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大有益处。(4)反思学生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假设。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较新颖、颇为超前的思维方式,这些突出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然体现,同时也是教学相长与师生互动效应的突出反映。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并妥善地记录与保留,作为今后重复教学时开拓与启迪学生思维的法宝。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5)二次复备导学案一节课下来,对照课堂实践,静心思考得失,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哪些地方需要删减增补,哪些环节需要优化改进,及时用红笔在导学案上修改复备,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2、批阅反馈,全面掌握学情。学生的导学案反映了他们预习、自学、合作探究、听讲等学习过程及相应成果,课后,及时批阅导学案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学案完成情况,掌握学生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为课后针对性地开展辅导提供依据。批改导学案要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全收全批,大班额可轮流抽取不同小组各个层次的学生批阅,保证客观全面的了解学情;(2)记录整理共性问题,分析原因,编制平行训练,辅导课上强化巩固;(3)选取优秀导学案,进行班级展示。可从完成质量、书写质量两方面考虑,择优选取优秀导学案张贴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它同学认真、规范地完成导学案。3、查漏补缺,组织课后辅导。高效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刚开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较为薄弱,加之课堂学习节奏快、容量大,学生难免在预习自学和课堂合作学习中会不同程度地遗留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和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因此课后的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