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_第1页
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_第2页
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_第3页
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_第4页
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学基础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第1页/共115页第十八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第2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

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3页/共115页

一、概述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一节结核病第五节中医称“痨病。临床表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咳嗽、咯血等。第六节第八节第4页/共115页一、概述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人型、牛型、鼠型、鸟型)传播途径

呼吸道(主要)、消化道、皮肤伤口

1.病因发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页/共115页结核病基本病变与机体的免疫状况病变机体状态结核杆菌病理特征免疫力变态反应菌量毒力渗出为主低较强多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增生为主较强较弱少较低结核结节坏死为主低强多强干酪样坏死一、概述

2.基本病变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页/共115页一、概述

2.基本病变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7页/共115页一、概述

2.基本病变结核结节特征性病变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8页/共115页一、概述

2.基本病变朗罕氏巨细胞干酪样坏死物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9页/共115页转向愈合:吸收消散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转向恶化:浸润进展:病灶扩大液化播散:溶解播散一、概述

3.转归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0页/共115页(一)原发性肺结核病(二)继发性肺结核病二、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1页/共115页发病条件: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发病人群:多见于儿童。病变部位:多见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肺门处,以右肺多见。病变特点:肺的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2页/共115页=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3页/共115页=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原发综合征primarycomplex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4页/共115页1.痊愈(95%)2.进展:浸润、播散淋巴道播散——纵隔、颈部、肠系膜等处淋巴结结核。

血道播散——血源性结核病支气管播散——干酪样坏死物质液化经支气管排出形成空洞,液化坏死物质沿支气管播散引起干酪性肺炎。全身粟粒性结核病肺粟粒性结核病肺外器官结核病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5页/共115页肺粟粒性结核病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6页/共115页全身粟粒性结核病二、肺结核病

(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7页/共115页发病条件:结核杆菌再次感染(内源性和外源性发病人群:多见于成人。病变部位:多见于肺尖部。病变特点:复杂多样,新旧交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程反复。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8页/共115页分类——局灶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结核球结核性胸膜炎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19页/共115页早期病变,属于无活动性肺结病。病变特点:位于肺尖,病灶较小,境界清楚,增生为主。临床表现:无明显自觉症状。结局:自愈或发展成浸润型肺结核。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1.局灶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0页/共115页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点:位于肺尖部或锁骨下,病灶较大,境界不清,病变以渗出为主,可有坏死。临床表现: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和咯血等症状。痰中带菌。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2.浸润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1页/共115页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病变特点:位于肺尖部或锁骨下,病灶较大,境界不清,病变以渗出为主,可有坏死。临床表现: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和咯血等症状。痰中带菌。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2.浸润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2页/共115页开放型肺结核病变特点:多在肺上叶可见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肺下叶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部位越下越新鲜。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3页/共115页内层中层外层镜下空洞壁分三层:内层—干酪样坏死层中层—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增生的纤维组织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4页/共115页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痰中带菌(重要的传染源),需隔离。病情时轻时重,反复多样。侵蚀血管,咯血。可引起喉结核,肠结核。后期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可至肺源性心脏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5页/共115页穿破胸膜随痰咳出(传染源)穿破支气管消化道结核大出血自发性气胸结核性脓气胸小空洞(机化)大空洞(开放性愈合)肺内扩散干酪性肺炎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6页/共115页有“奔马痨”之称4.干酪性肺炎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7页/共115页5.结核球孤立的有纤维包裹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常无临床症状。手术切除。二、肺结核病

(一)继发性肺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8页/共115页原发性肺结核病继发性肺结核病感染状况初次再次发病人群儿童成人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无有病变特点原发综合征病变多样,新旧交杂发病部位上叶下部、下叶上部近胸膜处肺尖部播散途径淋巴道或血道支气管病程及结局短,大多自愈长,需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比较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29页/共115页肠结核病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病生殖系统结核病骨和关节结核病淋巴结结核病三、肺外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0页/共115页原发性(少见):小儿饮用含菌牛奶。肠原发综合征。继发性(多数):咽下含菌痰液。肠结核病三、肺外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1页/共115页类型溃疡型(多见):溃疡长径与肠腔长轴垂直,愈合后可引起肠腔狭窄。增生型:肠壁内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伴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引起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肠结核病三、肺外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2页/共115页多侵犯第10胸椎~第2腰椎,椎体干酪样坏死,造成脊椎后凸畸形(驼背),在脊椎两侧可有冷脓肿形成,可引起截瘫。骨关节结核病三、肺外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3页/共115页淋巴结结核病

肾结核病

三、肺外结核病第三节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第二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4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5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三、结局和并发症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6页/共115页一、病因与发病机理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青壮年,夏秋季好发。病变特点:巨噬细胞增生伴有其活跃的吞噬功能。临床表现: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皮肤玫瑰疹和白细胞减少等。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7页/共115页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免疫力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8页/共115页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主要累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以肠道淋巴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骨髓等为最明显。伤寒肉芽肿(伤寒小结)

具有病理诊断价值。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39页/共115页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伤寒细胞:

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的巨噬细胞。胞质丰富,体积变大,核呈肾形或圆形,常偏于细胞的一侧。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0页/共115页肠道病变回肠末端的淋巴组织病变最突出典型病变分四期,每期约一周髓样肿胀期坏死期溃疡期愈合期肠伤寒的溃疡位于回肠末段淋巴组织,其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较深。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1页/共115页肠道病变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2页/共115页其它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及骨髓)巨噬细胞增生、伤寒肉芽肿其它器官病变胆囊——长期带菌,重要传染源心肌——中毒性心肌炎皮肤——伤寒玫瑰疹肌肉——凝固性坏死(蜡样变性)神经系统——神经中毒症状伤寒败血症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3页/共115页多在4~5周痊愈,并获持久免疫力。大约3%的病人成为慢性带菌者。败血症、肠出血和肠穿孔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其他:支气管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肾小球肾炎、骨髓炎。三、结局和并发症第三节第二节伤寒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4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5页/共115页第三节细菌性痢疾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一)急性细菌性痢疾(二)慢性细菌性痢疾(三)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6页/共115页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夏秋季最多,儿童最多见。病变特点: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的黏膜层的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假膜形成。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一、病因与发病机理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7页/共115页痢疾杆菌,国内以福氏居多。传染源:菌痢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可暴发流行。易感人群:儿童>轻壮年>老年。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易重复感染。一、病因与发病机理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8页/共115页痢疾杆菌直接侵入肠粘膜粘膜固有层内繁殖内毒素外毒素(志贺氏)破坏细胞吸收入血毒血症水样腹泻粘膜溃疡经消化道一、病因与发病机理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49页/共115页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重。病变性质:纤维素性炎症典型病变:

假膜形成地图状溃疡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0页/共115页急性黏液卡他性炎→纤维素性炎(糠皮样假膜形成)→溃疡(浅表,地图状)→愈合(一般不留痕迹)。假膜由纤维素、中性粒细胞、坏死黏膜上皮和红细胞形成。

(一)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过程临床表现结局病程(1~2周),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伴毒血症。

大多痊愈,少数转变慢性,并发症少见。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1页/共115页病程(>2月)病变特点:病变此起彼伏,新旧混杂,黏膜上皮增生、息肉、深溃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而增厚变硬,易导致肠腔狭窄。临床表现: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少量粘液脓血便,大便细菌培养持续阳性,患者成为慢性带菌者。(二)慢性细菌性痢疾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2页/共115页多见于2~5岁的儿童,致病菌常为毒力较弱的福氏菌或宋氏菌。病变特点:发病急骤,肠道病变不明显(滤泡性肠炎),但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临床表现:高热、惊厥、昏迷、呼吸和循环衰竭。常无腹疼、腹泻、黏液脓血便。死亡率高。(三)中毒性菌痢第二节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四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3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4页/共115页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病因与发病机理二、病理变化三、临床病理联系四、结局和后遗症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5页/共115页致病菌:脑膜炎双球菌多为散发,在冬春季可引起流行。多为儿童及青少年。传播途径:致病菌由鼻咽部→飞沫→呼吸道黏膜→入血→菌血或败血症→软脑膜化脓性炎症→脑脊液弥漫播散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斑),脑膜刺激症状,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6页/共115页肉眼观:软脑膜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隙充满着黄色脓性渗出物,严重时可覆盖脑沟、脑回,结构模糊不清;渗出物多沿血管分布;渗出物可阻塞脑脊液循环,时间久之导致脑室扩张。二、基本病变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7页/共115页镜下见:软脑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隙增宽,内含大量中性白细胞、纤维素和少量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炎细胞内外可找到致病菌。脑实质一般不受累。二、基本病变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8页/共115页脑膜刺激症状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改变:压力升高、混浊不清、含糖量减少、蛋白增多、大量脓细胞存在。涂片和培养可找到病原体。脑脊液检查对本病诊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败血症表现三、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59页/共115页及时治疗和抗生素应用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若治疗不当,会发生并发症和后遗症,如脑积水、脑神经受损所致的麻痹、脑底部动脉炎所致的阻塞性病变(相应部位的脑梗死)和局限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四、转归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0页/共115页四、转归暴发性脑膜炎球菌性败血症是急性严重感染所致。起病急,24小时内死亡,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还伴有两侧肾上腺皮质严重出血,称为华-佛(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脑膜炎病变轻微。第二节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三节第一节第五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1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2页/共115页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流行。以10岁以下儿童为最多。病变特点:以神经元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临床表现: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症状。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一、概述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3页/共115页动物媒介:库蚊。带毒蚊叮人吸血时,病毒→人体,在血管内皮中繁殖→播散到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繁殖→入血,引起病毒血症→脑,在神经细胞内增殖(感染细胞表面的膜抗原继发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引起神经组织损伤)。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4页/共115页病变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灰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延髓及脑桥次之,脊髓病变最轻(常仅限于颈段)。肉眼观: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宽,脑沟狭;切面见皮质有粟粒大小的半透明软化灶(筛状或镂空性)。

三、基本病变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5页/共115页镜下见:1.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2.软化灶形成3.炎性细胞围绕血管成“袖套状浸润”(血管套/淋巴细胞套)4.胶质细胞增生(局部/弥漫)三、基本病变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6页/共115页镜下见:1.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2.软化灶形成3.炎性细胞围绕血管成“袖套状浸润”(血管套/淋巴细胞套)4.胶质细胞增生(局部/弥漫)三、基本病变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7页/共115页脑内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而致死。神经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引起一定的功能障碍,病人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

四、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8页/共115页经过治疗,大多数在急性期后可痊愈,脑部病变逐渐消失。病变较重者,可出现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及颅神经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瘫、眼球运动障碍等,这些表现经数月之后多能恢复正常。少数病例病变不能完全恢复而留下后遗症。五、转归第二节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六节第八节第69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第八节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0页/共115页性病:通过性行为传染而又在社会上有较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疾病。通常所谓的性病多只指梅毒、淋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和软性下疳等。现代STD谱达20余种。近年来有新病种出现,且发病率有显著上升趋势。第六节性传播疾病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1页/共115页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男性病变开始于前尿道,可逆行蔓延至后尿道,波及前列腺、精囊和附睾;女性,病变可累及外阴和阴道的腺体、子宫颈黏膜以及输卵管。极强的传染性,本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也可借污染的手指或毛巾感染结膜。一、淋病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2页/共115页早期侵入前尿道黏膜和尿道的附属腺体。继而引起附属腺体的急性卡他性化脓性炎。约1~3%的患者可发生菌血症。临床上常见关节炎—皮炎综合征,甚至发生急性心内膜炎和脑膜炎。一、淋病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3页/共115页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性接触(95%)直接接触(输血、接吻、医务人员不慎受染等)胎盘传播病程具有长期性和潜匿性,病原体可侵犯任何器官,临床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三、梅毒

后天性梅毒先天性梅毒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4页/共115页基本病变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及小血管周围炎:见于各期梅毒。浆细胞恒定出现。树胶样肿(梅毒瘤):仅见于第三期梅毒。肉芽肿(特征性病化)。三、梅毒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5页/共115页后天性梅毒

第一期梅毒硬下疳:侵入3周发生,1月消退。直径1cm,浅表有溃疡的无痛性硬块,边界清楚,边缘硬结,呈红铜色,溃疡基底干净。三、梅毒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6页/共115页第二期梅毒梅毒疹:一期病灶吸收后2个月内,梅毒大量繁殖,皮肤、黏膜广泛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典型闭塞性血管内膜炎。传染性大。可自行消退。三、梅毒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7页/共115页第三期梅毒感染后4~5年,累及内脏。特征病变为树胶样肿。心血管——梅毒性动脉炎。神经系统致——麻痹性痴呆。骨的树胶肿可导致骨折。皮肤、黏膜形成结节状病灶。三、梅毒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8页/共115页先天性梅毒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流产、死产,或出生不久即死亡。早发性(<2岁):剥脱性皮炎,白色肺炎,马鞍鼻,硬腭穿孔,马刀胫。晚发性(>2岁):三联征:间质性角膜炎、神经性耳聋及楔形门齿(Hutchinson齿)。三、梅毒

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79页/共115页人乳头瘤病毒(HPV6、11型)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疣状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HPV可因直接接触或经污染的内裤、浴盆、浴巾、便盆感染。部位:外阴、生殖器及肛门发病率仅于淋病占第二位,为门疹常见病之一。年平均增长率为136.32%.四、尖锐湿疣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0页/共115页基本病变肉眼观:粟粒大淡红色赘生物,后渐增大,数目增多,柔软,可呈乳头状,蕈状、菜花状突起。镜下见:表皮乳头状增生,乳头尖锐,棘层肥厚,散在或成群挖空细胞。四、尖锐湿疣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1页/共115页临床表现潜伏期3周到8个月,多数患者一般无症状。中晚期病人自觉病变部位瘙痒或疼痛,可出现尿血和排尿困难;直肠内尖锐湿疣可发生疼痛、便血、里急后重感。少数可转变成鳞状细胞癌。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2页/共115页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简称。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免疫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病变特点:CD4+T细胞的破坏和功能受损。临床表现:多样,因免疫缺陷多发机会性感染、继发性肿瘤和神经病变。潜伏期长(2~10年),病情险恶,死亡率几乎100%。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3页/共115页传染源:无症状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最常见)。血液传播(污染的针头、输血和血制品的应用)。母婴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截至2008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例264302例。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4页/共115页以下途径不传播HIV:普通接触拥抱、握手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水和食物厕所游泳池、浴室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5页/共115页临床分期:HIV感染期(急性期):感染3-6周后出现咽痛、发热、肌痛,2~3W后可自行缓解;AIDS相关综合征期(慢性期):无明显症状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乏力、皮疹等。AIDS期(危险期):免疫缺陷,持续发热、乏力、消瘦和腹泻,各种机会感染、继发性肿瘤、神经系统症状。

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6页/共115页基本病变1.淋巴样组织病变早期反应性增生,晚期T、B细胞消失殆尽,仅残留少量巨噬细胞和浆细胞。脾淤血肿大。胸腺、肠道淋巴组织和扁桃体萎缩。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7页/共115页2.机会性感染常为混和性,感染的范围广泛,可累及各器官,其中以肺、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最为常见。原虫类:卡氏肺囊虫肺炎、弓形体、隐孢子虫病病毒类: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真菌类:念珠菌、新型隐球菌细菌类:结核杆菌、非典型分支杆菌、其他3.恶性肿瘤淋巴瘤Kaposi肉瘤。五、艾滋病(AIDS)第二节第五节性传播疾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八节第88页/共115页第二节伤寒病第三节细菌性痢疾第六节性传播疾病

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一节结核病第四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五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89页/共115页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0页/共115页流行条件传染源:被寄生虫感染的人、动物、水体、土壤传播途径:适合寄生虫生活的环境条件、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易感人群流行特点:区域性季节性人兽共患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1页/共115页致病机制夺取营养:营养不良、贫血。机械性损伤:压迫、阻塞、坏死。毒性作用:脓肿、溃疡。免疫性损伤:肉芽肿、过敏性休克。诊断依据查见寄生虫虫体或虫卵。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2页/共115页原虫病,如阿米巴病、黑热病和疟疾;吸虫病,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和肝吸虫病;绦虫病,如棘球蚴病和囊虫病;线虫病,如丝虫病、蛔虫病和钩虫病.

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3页/共115页

阿米巴病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4页/共115页一、概述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病变特征:变质性炎(液化性坏死)。肠阿米巴病:好发于结肠,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等类似痢疾的症状(又称阿米巴痢疾)。肠外阿米巴病:侵犯肝、肺、脑等器官。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5页/共115页阿米巴包囊(传染阶段)→小滋养体(感染阶段,肠腔型)→大滋养体(感染阶段,组织型)→滋养体对宿主细胞的接触溶解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6页/共115页病变部位:主要累及盲肠和升结肠。病变性质:以组织溶解为主的变质性炎症。急性期——烧瓶状溃疡慢性期——新旧并存:坏死、溃疡、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

阿米巴肿三、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肠阿米巴病AmebicColitis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7页/共115页肉眼观:烧瓶状溃疡,可引起肠出血、穿孔。镜下见:大量液化性无结构淡红染坏死区,溃疡边缘少数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和肠壁小静脉内,可见核小而圆,胞质含有空泡或吞噬红细胞的圆形阿米巴滋养体。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酱褐色腥臭脓血便。中毒症状不明显。粪检可找到大滋养体。急性期病变三、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8页/共115页三、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阿米巴滋养体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99页/共115页病变复杂息肉形成肠壁增厚变硬,引起肠腔狭窄阿米巴肿(Ameboma):肠壁因过多肉芽组织增生可形成局限性包块,临床上易误诊为结肠癌。患者出现轻度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慢性期病变三、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第八节寄生虫病第三节第一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100页/共115页病变部位:肝右叶多见肉眼观:多个或单个,脓腔内有液化坏死物与陈旧血液混合而成的棕红色或咖啡色果酱样物(黑巧克力脓肿);脓肿壁上附有尚未液化坏死的汇管区结缔组织、血管及胆管等,外观呈破絮状。镜下见:坏死周围有少量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边缘肝组织内可找到滋养体。临床表现:发热、肝大、右上腹痛、全身消耗等。阿米巴性肝脓肿amoebicliverabscess三、基本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第二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