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力与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力与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力与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力与直线运动-2021年高考物理(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山东专用)

重难点02力与直线运动

【知识梳理】

考点一追及、相遇问题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

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

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w=V8时,则能追上;若=时,XA

+XO=XB,则恰好不相撞;若时,XA+XO>X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技巧

(1)解题思路和方法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

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特别提醒:

(1)在分析追及与相遇问题时,可用以下方法:

①临界条件法: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相距最远(最近).

②图象法:画出X-f图象或V-f图象,然后利用图象进行分析求解.

③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r,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

论,若A>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A=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说明追不

上或不能相遇.

(2)在追及问题中,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大于前

者的速度;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在相遇问题中,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

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考点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

第一类—►—►a——►

一第二类

2.分析解决这两类问题的关键:应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3.解答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基本程序

(1)明确题目中给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特点,如果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明确整个物理现

象是由哪几个物理过程组成的,找出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再分别研究每一个物理过程.

(2)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计算方法,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画出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力、速度、

加速度的符号和方向,对每一个力都明确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免分析受力时有所遗漏或无中

生有.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通常先用表示相应物理量的符号进行运算,解出所求物

理量的表达式,然后将已知物理量的数值及单位代入,通过运算求结果.

【重点归纳】

1.用整体法、隔离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1)整体法、隔离法

当问题涉及几个物体时,我们常常将这几个物体“隔离”开来,对它们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其运

动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平衡条件列式求解.特别是问题涉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隔离法是

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而将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去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2)选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策略

①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时,宜选用整体法;当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时,宜选用隔离法;②对

较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替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才能求解.

(3)整体法与隔离法常涉及的问题类型

①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采用隔离法.

②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

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

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③斜面体与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的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面方向的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

时,解题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分析.

(4)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物体之间哪些属于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

并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2.用分解加速度法巧解动力学问题

因牛顿第二定律中尸=〃皿指出力和加速度永远存在瞬间对应关系,所以在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动力

学问题时,有时不去分解力,而是分解加速度,尤其是当存在斜面体这一物理模型且斜面体又处于

加速状态时,往往此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1.某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的丫一/图像如图(正弦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变化,方向不变

B.0~八时间段内,加速度越来越大

C.0~4时间段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D.虑时刻物体速度为零,此时加速度也为零

【答案】C

【详解】

A.因u—f图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以看出加速度大小方向均改变,与加速度的方向

相反,力~/2与f2~/3加速度方向相同,,273与f3~,4加速度方向相反,故A项错误;

B.Of加速度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

C.0~a时间段内,v-r图与r轴围成的面积为零,所以位移为零,故C项正确;

D.打时刻1,=0而“最大,故D项错误;

故选C。

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良好的轻质柔软橡皮绳自高空尸点自由下落,

不计空气阻力,图中。点是橡皮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点是人静止悬挂时的平

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A.在〃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B.在6点时,人的加速度最大

C.在外过程,人的机械能守恒

D.在庆过程,人的速度不断变小,但加速度不断变大

【答案】D

【详解】

A.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下,有向下的加速度,人做加速运动;在be

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在万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所以A错误;

B.人点是人静止悬挂时的平衡位置,则下落过b点时加速度为零,且最小,所以B错误;

C.在加段对人除了重力做功外还有绳的拉力属于其它力做负功,则人的机械能要减少,所以C错

误;

D.在A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受到的合力向上

kx—mg=ma

有向上的加速度逐渐增大,而速度向下,则人做的是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在离地面高6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2D,不计空

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h2h4v2v

A.—B.—C.—D.—

vvgg

【答案】c

【详解】

小球分别作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运动,当上抛的小球落到出发点时,继续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与做竖

直下抛的小球落地时间相同,则两球落地的时间差即为上抛小球落回抛出点的时间,根据竖直上抛

运动的对称性可得

c2V4v

t=2x—=—

gg

故选C。

4.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f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物体相应的速度丫随时间r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

A.滑动摩擦力为3N

B.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30J

C,动摩擦因数为0.2

D.物体的质量为1.5kg

【答案】B

【详解】

A.由图像可知:6~8s内物体匀速,则滑动摩擦力Ff=2N,A错误;

B.物体全过程位移为v-t图像与f轴围成面积

(2+8)

x=---------x3m=15m

2

全过程摩擦力做功

Wt—FfX——30J

B正确:

C.根据8~10s内物体匀减速加速度

a=—=m/s2=1.5m/s2

2

a=Rg

可知

“=0.15

选项C错误;

D.根据2~6s内物体匀加速

3,

41=­m/s-

4

F\—F[=ma\

可求得

4

m=Ykg

选项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5.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8两物体,8的质量是A的2倍,8受到水

平向右的恒力FB=2MA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力打(向右为正方向)按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从r

=0开始计时,则

AB

图甲

A.A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B.,>4s后,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f>4.5s后,A、8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ABD

【详解】

BCD.根据题图乙可得出尸A的变化规律为

FA=9-2t(N)

对于A、8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A+FB—(加4+〃为)a

设A、8间的作用力为F.v,则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N+FB=mB(i

解得

FA+FB16-4/

FN=mB--------------FB=----------N

加A+^B3

当t=4s时以=0,A、8两物体开始分离,此后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r=4.5s时,A物体的加速

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r>4.5s后,A所受合外力反向,即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当,<4s时,A、

8的加速度均为

「FA+FB

“%+为

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C错误;

A.r=0时,4物体的加速度为

11N

ao—

mA+mH

f=3s末,A物体的加速度为

5N

a'=

mA+mB

5

a——do

11

故选项A正确。

故选ABDo

6.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光一[图像如图①所示;物体C、D从同

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f图像如图②所示。根据①、②图像可知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图①图②

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的加速度比B的大

B.在0~3s时间内,物体B的速度为gm/s

C.,=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

D.f=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

【答案】ABD

【详解】

A.由图①可以看出,物体A和B的X—,图像都是倾斜的直线,斜率都不变,则速度都不变,说明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又A图线的斜率大于B图线的斜率,则A的速度比B的大,故A正确;

B.由图①还可以看出,在0~3s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则速度%=^m/s,故B

正确;

C.由图②可以看出,t=3s时,D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于C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说明

D的位移大于C的位移,因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运动,所以物体C还没有追上物体D,

故C错误;

D.山图②还可以看出,前3s内,D的速度较大,D、C间距离增大,3s后C的速度较大,两者

距离减小,则f=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故D正确。

故选ABD。

三、解答题:本题共2小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

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歼-10”飞机的横空出世,证实了我国航空事业在飞速发展。而航空

事业的发展又离不开风洞试验,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停放相距”=10m的甲、

乙两车,其中乙车是风力驱动车。在弹射装置使甲车获得%=40m/s的瞬时速度向乙车运动的同时,

乙车的风洞开始工作,将风吹向固定在甲车上的挡风板,从而使乙车获得了速度,测绘装置得到了

甲、乙两车的丫-,图象如图力所示,设两车始终未相撞。

(1)若风对甲、乙的作用力相等,求甲、乙两车的质量比;

(2)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

【答案】(1)也=1;(2)4.0m

【详解】

(I)由题图b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v-v30

寄=--0--=—

AA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

v-010

a,=-----=一

A4

因为

网,与=叱a乙

解得

m1P_1

叱3

(2)在4时刻,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均为v=10m/s,此时两车相距最近,对乙车有

丫=叼

对甲车有

V=%(0.4TJ

可解得

%=0.3s

到速度相等时甲车的位移

s甲二•%;1=7.5m

乙车的位移

V<厂

吃=-^i=1.5m

两车相距最近的距离为

Smi„=^+^-^=4.0m

8.如图所示,经过专业训练的杂技运动员进行爬杆表演,运动员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