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_第1页
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_第2页
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_第3页
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_第4页
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血型的学习教案第1页/共18页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1616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得救,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呢?为了揭开输血反应之谜,人们进行了种种探索和研究。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谜底。这节课让我们共同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奥秘。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1616年,法国人丹尼斯首次把羊血输给一个贫血病人,病人的病情好转了。后来,他又把羊血输给精神病患者,发现病人陷入休克状态,他又继续给病人输入羊血,结果病人死亡。除此之外,许多医生在大量的输血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的病人在接受输血后,会突然出现发冷发热、头痛胸闷、呼吸紧迫和心脏衰竭等症状,甚至会死亡。也有的病人输血后,生命得救。为什么有的人接受输血后可以得救,而有的人却发生致命的反应呢?为了揭开输血反应之谜,人们进行了种种探索和研究。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谜底。这节课让我们共同了解输血与血型的奥秘。第2页/共18页1930年,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奖。第3页/共18页一血型的发现二同型输血三血量和输血第4页/共18页

一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K.La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类的血型.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回黏结在一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第5页/共18页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B型AB型O型.第6页/共18页第7页/共18页ABO血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血型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型A

抗BB型B

抗AAB型A,B

无O型

抗A,抗B返回第8页/共18页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因为献血者的血浆中虽然可能含有与受血者的红细胞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但是这些对抗性的凝集素进入受血者的循环系统后,可以为受血者的血浆所稀释,而不致于造成不良后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二同型输血第9页/共18页什么叫RH血型

Rh是恒河猴(Rhesus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而缺乏Rh抗原的人是Rh阴性。这样就使已发现的红细胞A、B、O及AB四种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别一分为二地被划分为Rh阳性和阴性两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钟,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第10页/共18页血型能变吗

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就不会自行改变。

但是,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时,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障碍,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流。这些不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质或减少或消失,因此血型就会发生改变。如果造血器官功能恢复,那么改变后的血型又可展现原型。另外,长期大量输血后的病例,血型也会出现暂时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维持不会太久。

血型与性格有关吗

人的性格是人的一种行为表现,性格属于精神范畴而不属于物质范畴。由于性格不是遗传基因物质,因此不存在遗传性。人的性格只是在人出生以后,受环境等诸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同时它又随人的年龄和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并非“本性难移”,而是具有可塑性的。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事实上,都说明血型与性格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性的联系。第11页/共18页ABO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献血者红细胞(含凝集原)

受血者血清(含凝集素)O型(抗A抗B)A型(抗B)B型(抗A)AB型(无)O型(无)

————A型(A)+—+—B型(B)++——AB型(AB)+++—返回第12页/共18页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60~80ml.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三血量和输血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60~80ml.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第13页/共18页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无偿献血人人有责第14页/共18页练习题1.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应以输入

为原则。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

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

型___

型血。2.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3.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mL,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_______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同型输血O型AB7%~8%40018~55第15页/共18页

1我国目前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