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了解平面镜虚像的形成原因。(3)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对称的美”图片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3)使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难点: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探究设计中的难点: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做实验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视频《加菲猫照镜子》的搞笑视频,引出本节课题。思考并回答:加菲猫为什么那么惊奇?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出示小孔成像的图片,复习小孔成的像是实像,光屏能接到像。过渡:平面镜成的像光屏是否也能接到呢?演示: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教师拿一张白纸放到平面镜后面,直接看白纸,能看到像吗?教师总结:像平面镜这样,在光屏上接不到的像,叫做虚像。1、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猜想平面镜成的像还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视频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听讲引起学生求知欲请一学生上台看白纸上是否有像。猜想:(1)像与物大小相等(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2)要想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像与物的距离是否相等,还需要什么器材?(3)物的大小、物到镜面的距离如何测量?像的大小、距离好测量吗?(4)像的位置在哪里?如何找?讨论:我们可不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去找像的位置:找一个真实的和物体完全相同的替代物,把替代物放到像的位置上去。(5)用平面镜成像,能使替代物与像重合吗?引导学生讨论并找到能同时看到像和替代的办法。教师:好,我们试一下。演示:用玻璃板平面镜成像教师:完全重合了吗?教师:你找到像的位置了吗?在哪里?教师:请同学们讨论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还用刻度尺测量吗?为什么?教师:这里用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教师:直接用刻度尺测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准不准?教师:那采用什么办法才能准确测量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教师:位置记下来以后,如何准确的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教师:最后一个任务是观察白纸上像与物的连线是否与镜面垂直教师:这个实验只做一次是不行的,为什么?教师:对,要多做几次。3、进行实验教师:下面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做探究实验,并把实验数据填到学案的表格中。巡视指导4、分析论证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后,找三个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总结: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评估交流实验中我发现有些小组的数据不相等、而且相差很大,请大家讨论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的?讨论回答思考、讨论思考观察并回答:不能学生:只能看到像、看不到替代物讨论并回答:平面镜换成玻璃板请两名学生上讲台,一人使替代物和像重合,另一人当指挥。观察并回答:完全重合了!学生:找到了,在替代物的位置。讨论并回答:像与物大小相等,因为像与替代物完全重合。学生:不准学生: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记下像与物及平面镜的位置,然后再测量。学生:通过点向平面镜做垂线学生:结论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做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汇报数据和结论: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讨论并回答学生1:读数不准确学生2:像与物没完全重合学生3: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学生4:没有做垂线、直接测学生5:玻璃板有厚度……三、探究平面镜成像原因教师:平面镜可以成虚像,那么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光的传播过程及成像原理。解释:以点燃蜡烛为例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物点S发出的光射到镜面上,经过镜面的反射后,反射光线射入人眼。人的眼晴会认为光是从S'点沿直线传来的,S'就是S的像点。蜡烛由无数点组成,每一点在镜中都有一像点,所有像点就组成了整个蜡烛的像。结论: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观察思考回答四、当堂检测大屏幕投影:四道练习题做题巩固知识五、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师: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对称的美”(伴着音乐)。希望大家生活中善于发现美。最后,教师放一组两个平面镜多次成像的图片,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并留课外探究作业:两个平面镜平行又会怎样?总结学到的知识欣赏观察思考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板书: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猜想:实验:替代法结论:平面镜成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容易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这是在授课时要注意的。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节课开头通过一个小视频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的得出了平面镜成虚像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猜想、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学生进行的比较顺利。借助多媒体演示,突破了平面镜成虚像的难点,然后借助一组“对称的美”自然风光欣赏,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认识到平面镜成像生活中随处可见;最后放了一组两个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节课完全让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更有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但鉴于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是一个难点,所以加以适当的引导,没有完全放开。整节课学生气氛不太活跃,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平面镜成像》课程标准分析【背景说明】课标陈述:2.3.4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选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第18页教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课标分解】第一步:分析语法结构和关键词行为动词:探究、知道核心概念: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平面镜成虚像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第三步: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探究通过学习有了进行实验的一定基础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了解对整个成像过程认识不够3、平面镜成虚像知道对虚像没有任何概念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列举对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有基础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结合光的反射现象了解3、平面镜成虚像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实验知道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列举第五步:确定表现程度1、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经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证。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说出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过程3、平面镜成虚像对实像和虚像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区分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能简单列举几个生活实例第六步:写出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关系,经历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论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结合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说出平面镜成像的基本过程。3、通过生活实例和探究实验知道平面镜成虚像。对实像和虚像有初步的认识,并能区分。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列举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简单列举几个生活实例。能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例进行联系。经历交流合作的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班级姓名分数1.(2013·巴中中考)巴中市回风大桥已建成通车,若桥上的路灯距桥下水面的距离为40m,桥下水深2m,则路灯在水中所成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为()A.40mB.42mC.80mD.84m2.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B.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D.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3.(2013·贵港中考)小珍站在竖立的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小刚拿一块与平面镜一样大小的不透明的硬纸板平行放置在平面镜之后,在平面镜前刚好看不到硬纸板,现在()A.小珍看不到自己的“笑脸”B.小珍一样看到自己灿烂的“笑脸”C.小珍看到的“笑脸”变模糊了D.小刚在硬纸板上看到了小珍的“笑脸”4.(2013·自贡中考)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5.凸面镜对光线有作用,物体经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像。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和汽车的倒车镜常用凸面镜,是因为凸面镜可以视野。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作用。6.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7.(2013·莆田中考)“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1)实验中应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农田地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各类加工合同范本
- 2025标准汽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如何认定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效力
- 2025建筑施工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广州房屋租赁合同范本2
- 2025简约农业合作合同范本
- 《慢性便秘解析与自我管理》课件
- 《探索人生意义》课件
- 辛弃疾词《青玉案·元夕》
- 公路桥梁塔柱施工平台及通道安全技术要求
- 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基层实践
- 抖音房产直播敏感词汇表
- (高清版)JTGT 3383-01-2020 公路通信及电力管道设计规范
- 国际公法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
- 微专题地质地貌的形成过程(解析)
- YY/T 0655-2024干式化学分析仪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经典
- 中职对口升学复习资料:《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