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梅州市考研政治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多选题(10题)1.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2.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D.推进依法行政
3.“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
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D.自发地调节宏观经济的平衡
5.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条件的限制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的思想有()
A.和谐发展B.全面发展C.可持续发展D.循环发展
7.处于量变过程中的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这种变化是
A.量变B.质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
8.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即()。
a.混合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
c.农村集体所有制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e.股份制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0.拉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三路大军是指
A.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B.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C.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
D.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
二、1.单项选择题(10题)11.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
A.过渡性B.继承性C.独立性D.长期性
12.“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夸大偶然性的观点D.夸大必然性的观点
13.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
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14.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主要是()的竞争。
A.军事力量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C.意识形态D.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15.流亡(Exil)一词在希腊文“ψυγη”中意为逃亡、畏避,放逐、补救、避难所。从流亡话语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生存论关系来看,人类的精神文化形态(哲学、宗教、文艺、伦理论说等)在一开始就有政治之维。某种话语类型与现实政治权力的结合,并导致对另一种话语类型的政治迫害,亦是话语本身的一种生存论规定。反过来看,流亡话语的存在及其形态,刚好可以反映人类的某种社会政治处境及其形态,如历史上的种族迫害、宗教迫害形成的流亡话语。这段话表明
A.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C.意识形态是永恒不变的D.意识形态能够超越社会现实
16.1929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提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7.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B.社会总产品的分配C.社会总资本的运动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8.一切商品对它的生产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的购买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可以同时获得价值和使用价值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D.商品的使用价值对生产者不重要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指出,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着力点是自主创新。而自主创新的基础是
A.转变观念B.培养人才C.完善体制D.加大投入
20.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一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3.分析题(3题)21.
说明国有经济地位的变化。
22.根据材料4说明毛泽东提出的革命新道路。
23.材料1(2)材料2和材料3所表述的观点的不同。结合有关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批驳错误的观点。
四、5.简答题(2题)24.地理环境是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
2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五、3.分析题(0题)26.简述2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根本性改革及其伟大意义。
六、单选题(0题)2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是()
A.稳增长B.调整经济结构C.创新驱动发展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1.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由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测量。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故ABCD均为正确选项。
2.ABC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具体措施。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具体措施是ABCD所涉及的内容。
3.B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的状态。题干中的这几句话就体现了静止和运动的这种关系。由于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静止则不是,故选项A错误,选项D的表述也是错误的。
4.AB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故正确选项是ABC。
5.AB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6.AB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思想。
7.A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保持质的稳定性”,说明事物处于量变而非质变阶段,选项B、D都是质变,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8.BD
9.ABCD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居于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因此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故选A。市场经济不是评价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故选B。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起他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故选C。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用,更有利于市场发展和经济发展,故选D
10.ABD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ABD选项正确。
11.A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伞的必然趋势。”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过渡性。A选项正确。
12.C解析: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题中认为一个人的具体的细小的行为或思维可以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这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C选项正确。
13.A[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事务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循环论是指把事物的发展堪称周而复始的循环,否认了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
14.D
15.A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意识形态是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题干提到的“流亡话语”内容是为了证明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因此,A项符合题干要求。意识形态首先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社会形态能够超越社会现实,BD项的表述虽然正确,但题干并没有反映这一观点,因此排除。意识形态并非永恒不变,不同的统治阶级必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因此,C项是错误的。
16.B
17.D解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础,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销售出去,使预付资本的价值得到补偿并获得剩余价值,只是再生产正常进行最基本的条件;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关键,在上一个生产过程消耗的生产资料必须在市场上购买到相应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到补充,否则,生产无法继续进行。
18.C
19.D
20.C解析:本题是马克思的一段话,该观点突出的是劳动过程中人的意识的能动性,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1.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有支配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22.在这里毛泽东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非常明确地把中国革命的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相比较指出中国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最后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全国胜利。在这里毛泽东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非常明确地把中国革命的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相比较,指出中国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长期的革命战争,逐步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从农村包围城市,到最后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全国胜利。
23.(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维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专政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维护其刚刚夺取的政权蒋介石不惜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二是从根本上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及其领导的红军。国民党将共产党视为政治上的最大威胁这一时期也是革命武装和苏维埃政权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这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力图剿灭红军及其有生力量从根本上铲除其政治上的对手实现彻底的独裁。(2)材料2反映的观点认为蒋介石转向抗战不是因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而是由蒋介石的思想意志和所接受的文化传统影响所决定的。材料3认为蒋介石转向抗战是为当时的形势所迫并不是以蒋介石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材料2所反映的观点是错误的。蒋介石转向抗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剧威胁到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危及蒋介石政权的生存屈服妥协达到限度。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冲击也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恪守抗日承诺。材料3所反映的观点片面夸大了个人意志的作用违背厂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华行径采取“不抵抗”的政策。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维护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专政,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为维护其刚刚夺取的政权,蒋介石不惜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对日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二是从根本上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及其领导的红军。国民党将共产党视为政治上的最大威胁,这一时期也是革命武装和苏维埃政权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这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力图剿灭红军及其有生力量,从根本上铲除其政治上的对手,实现彻底的独裁。(2)材料2反映的观点认为蒋介石转向抗战不是因为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而是由蒋介石的思想意志和所接受的文化传统影响所决定的。材料3认为蒋介石转向抗战是为当时的形势所迫,并不是以蒋介石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材料2所反映的观点是错误的。蒋介石转向抗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剧,威胁到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危及蒋介石政权的生存,屈服妥协达到限度。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冲击也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恪守抗日承诺。材料3所反映的观点片面夸大了个人意志的作用,违背厂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24.既然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所以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首先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所需要的时间少或付出的劳动量少;相反在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和地区所需要的时间多或付出的劳动量大。其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如平原地区适合于发展农业沿海、沿湖、沿河地区适合于发展水产业或养殖业有矿藏的地区适合于发展采矿业。再次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如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大的粮仓是因为有广阔的平原;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有广阔的草原;加拿大之所以以木材加工业见长是因为有广阔而茂密的森林。最后地理环境还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如中东国家生产石油使之成为世界军事、政治角力的场所。既然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所以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地理环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首先,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在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或地区,所需要的时间少或付出的劳动量少;相反,在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和地区,所需要的时间多或付出的劳动量大。其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如平原地区适合于发展农业,沿海、沿湖、沿河地区适合于发展水产业或养殖业,有矿藏的地区适合于发展采矿业。再次,地理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如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大的粮仓,是因为有广阔的平原;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有广阔的草原;加拿大之所以以木材加工业见长,是因为有广阔而茂密的森林。最后,地理环境还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第二,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如中东国家生产石油使之成为世界军事、政治角力的场所。
2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它们就不成其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其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并不自然地满足人的需要。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体使之发生合乎于人的目的的变化。最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主体对客体的改造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在实践中如果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能成功;违反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去改造就会失败这就体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没有这种关系,它们就不成其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其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关系,它是认识关系的基础。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跳蹦蹦床的大象》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蒲公英课件文库
- 西南林业大学《产品摄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模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 陀螺课件 图文
- 西京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台儿庄介绍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干细胞医疗行业趋势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消防安全培训内容
- 2024-2030年铝型材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辣椒种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变电站绿化维护施工方案
- 校园展美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初中英语研修方案
- 解码国家安全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国际关系学院
- 典范英语7-4中英文对照翻译Oh,otto!Oh,otto
- 混凝土早强剂检验报告(出厂)
- 超声引导下腰椎部位的穿刺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