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_第1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_第2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_第3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_第4页
数学八年级上册12.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作一个角的平分线,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教学难点】(1)根据角的平分仪器提炼出角的平分线的尺规画法;(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圆规、角平分仪、剪刀等。学生:三角尺、直尺、圆规、剪刀。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师问1:在纸上画一个角,你能得到这个角的平分线吗?学生回答:用量角器度量,也可用折纸的方法.(出示课件4)教师问2:对这种可以折叠的角能用折叠的方法找到其平分线,对不能折叠的角怎样得到其平分线?如果把前面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还能用对折的方法得到木板、钢板的角平分线吗?学生回答:这样的不能用折叠的方法.教师问3:有一个简易平分角的仪器(如图),其中AB=AD,BC=DC,将A点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角的两边放下,过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BAD的平分线,为什么?(出示课件6)学生讨论并回答:其依据是SSS,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教师让学生小组内完成证明并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从简易角平分仪中抽象出两个三角形;(2)学生能否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说明射线AE是∠BAD的平分线.教师问4:如果没有此仪器,我们用数学作图工具,能实现该仪器的功能吗?(出示课件7)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利用尺规作图.请大家找到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并说明作图方法与仪器的关系.

教师提示:

(1)已知什么?求作什么?

(2)把平分角的仪器放在角的两边,仪器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仪器的两边相等,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

(3)在平分角的仪器中,BC=DC,怎样在作图中体现这个过程呢?

(4)你能说明为什么OC是∠AOB的平分线吗?

教师问5: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得出作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已知什么?求作什么?学生回答:如图1,已知∠AOB,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AOB的角平分线OC,写出作法.(出示课件8)图1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作法:

(1)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M,交OB于点N.

(2)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的内部相交于点C.

(3)画射线OC.射线OC即为所求.教师问6:半径小于12MN或等于12MN,可以吗?同学们动手作图试一试。

学生作图并且感受后回答:不可以,那样两条弧没有交点,作不出图.图2教师问7:(1)在已画好的角的平分线OC上任意找一点P,过点P分别作OA,OB的垂线交OA,OB于点D(如图2),PE,PD的长度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到∠AOB两边的距离.量出它们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测量并回答:它们的长度相等。教师讲解:只取一点不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多取几点,然后操作回答.学生操作测量: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作PD⊥OA,PE⊥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PD

PE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

教师问8:你能归纳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吗?学生作图测量后回答: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出示课件10)教师问9:我们只是作图得出的结论,需要加以证明,如何证明呢?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已知: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求证:PD=PE.

证明:∵PD⊥OA,PE⊥OB,∴∠PDO=∠PEO=90°.

在△PDO和△PEO中,∠PDO=∠PEO,∠AOC=∠BOC,OP=OP,∴△PDO≌△PEO(AAS).

∴PD=PE.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2)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出示课件13)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应用所具备的条件:(1)角的平分线;(2)点在该平分线上;(3)垂直距离.定理的作用:证明线段相等.应用格式:∵OP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PD=PE警示:推理的理由有三个,必须写完全,不能少了任何一个.

例1:已知: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求证:EB=FC.(出示课件16)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证明:∵AD是∠BAC的角平分线,DE⊥AB,DF⊥AC,

∴DE=DF,∠DEB=∠DFC=90°.

在Rt△BDE和Rt△CDF中,DE=DF,BD=CD,∴Rt△BDE≌Rt△CDF(HL).∴EB=FC.例2:如图,AM是∠BAC的平分线,点P在AM上,PD⊥AB,PE⊥AC,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cm.(出示课件18)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分析:存在两条垂线段——直接应用.

解析:∵AM是∠BAC的平分线,PD⊥AB,PE⊥AC,∴PD=PE,∵PD=4cm,∴PE=4cm.故答案为4.总结点拨:(出示课件20)1.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存在角平分线条件涉及距离问题

2.联系角平分线性质:面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所得到的等量关系进行转化求解

周长(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2-27)1.如图,DE⊥AB,DF⊥BG,垂足分别是E,F,DE=DF,∠EDB=60°,则∠EBF=______度,BE=________.

2.△ABC中,∠C=90°,AD平分∠CAB,且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________.

3.用尺规作图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能说明∠AOC=∠BOC的依据是()

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如图,OP平分∠AOB,PC⊥OA,PD⊥OB,垂足分别是C,D,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PC=PDB.OC=OD

C.∠CPO=∠DPOD.OC=PC

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S△ABC=7,DE=2,AB=4,则AC的长是()A.6B.5C.4D.3

6.在Rt△ABC中,BD平分∠ABC,DE⊥AB于E,则:

(1)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

(2)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周长.

7.如图所示,D是∠ACG的平分线上的一点.DE⊥AC,DF⊥CG,垂足分别为E,F.求证:CE=CF.

8.如图,已知AD∥BC,P是∠BAD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PE⊥AB于E,且PE=3,求AD与BC之间的距离.参考答案:1.60BF2.33.A4.D5.D6.解:(1)DC=DE.

理由如下: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在Rt△CDB和Rt△EDB中,DC=DE,DB=DB,

∴Rt△CDB≌Rt△EDB(HL),

∴BE=BC=8.

∴AE=AB–BE=2.

∴△AED的周长=AE+ED+DA=2+6=8.

7.证明:∵CD是∠ACG的平分线,DE⊥AC,DF⊥CG,

∴DE=DF.

在Rt△CDE和Rt△CDF中,

∴Rt△CDE≌Rt△CDF(HL),

∴CE=CF.

8.解:过点P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

∵AD∥BC,

∴MN⊥BC,MN的长即为AD与BC之间的距离.

∵AP平分∠BAD,PM⊥AD,PE⊥AB,

∴PM=PE.

同理,PN=PE.

∴PM=PN=PE=3.

∴MN=6.即AD与BC之间的距离为6.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角平分线的性质(1)1.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2.验证猜想:PD=PE3.角平分线的性质(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2.3)教材50页的相关内容。知道三角形的平分线判定定理七、课后作业1、教材50页练习1和教材51页习题12.3第2题2、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共有()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