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倾听理性的声音

学会理性的表达统编教材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联读情境导入

在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中,君臣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因而在古代的政治理念中,最注重君道和臣道。《谏太宗十思疏》讲的是君道,《答司马谏议书》论的是臣道,前者是诤臣对贤君的劝谏,后者是重臣之间的交锋。两篇文章在说理论证方面有何异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理性的声音,学会理性的表达。一、梳理文章信息,明确说理思路篇目文体作者身份写作对象针对问题文章观点句写作目的句《谏太宗十思疏》奏议谏议大夫唐太宗太宗“纵情傲物”,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答司马谏议书》回信宰相司马光(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写《与王介甫书》,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方面提出反对意见。不为侵官不为生事不为征利不为拒谏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1、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一、梳理文章信息,明确说理思路2.绘制思维导读,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谏太宗十思疏》以“思”为线索,以“固本思源”这一生动的比喻为起点,按照“应当思——为何思——思什么”的思路,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一、梳理文章信息,明确说理思路2.绘制思维导读,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答司马建议书》从“名与实”的关系出发,针对司马光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一一批驳,在此基础上,对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的保守思想进行批判。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一)言必有人

说理有明确的对象,面对不同的对象,要使用不同的说话态度、说话方式、说话策略。面对唐太宗和司马光,魏征和王安石的说话方式有何不同?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一)言必有人篇目对象称呼对方自称态度策略《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明哲”“人君”“元首”“君人者”“君”下愚尊重、鼓励、委婉、谦卑借古讽今。第二段从人君的兴衰出发,提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定律,引发读者思考“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答司马谏议书》司马光君实君儒者某客气、尊重、不卑不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开头和结尾表示了对司马光极大的尊重。中间部分以对方的的批评为自己立论的总纲,逐一辩驳,指出其“名不符实”。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二)言必有据

说理要有充分的依据,《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用了哪些重要的依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二)言必有据

论据及作用《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示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援古讽今,用普遍的历史规律,警戒唐太宗居安思危,勿蹈覆辙。

盘庚之迁。作为论据,可以驳斥司马光的观点;作为抒情的媒介,盘庚迁都的史实被王安石用来表现自己改革的决心。面对众人的抱怨,盘庚不能改变自己的“迁都计划”;面对众人的指责,王安石也不会变更自己的改革理念。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1.说理还要讲究巧妙的说理方法,两篇文章中,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说理方法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赏析。示例一: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比喻论证让我印象深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者采用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喻,来揭示“积其德义”的重要性,想要树木长得高,就必须“固其根本”,想要水流流得长,也必须“浚其泉源”。作者正是运用自然当中常见的现象,来比喻“积其德义”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使得作者所呈述的道理更为生动,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示例二: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对比论证让我印象深刻。“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对比鲜明,魏徵以短短两句十二字,对历代国君之施政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部分国君在开始施政时都能做到严格地约束自己,勤政爱民,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却寥寥无几。魏徵此言既是对历代君王的点评,同时也是为了警醒唐太宗,要始终将天下安危放在首位,不可贪图一时之安逸,放纵自己,更不可因一己之私欲,而损害国家之根本,导致社会动荡,民生不安。二、细品文章内容,感受说理之妙(三)言必有法示例三:

《答司马谏议书》理性的反驳让我印象深刻。有理不在声高。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不卑不亢地叙述着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的理据。司马光在信中,一口气连用七个“孔子曰”,可见也将孔子“必也正名乎“奉为金科玉律。王安石便以此作为攻击利器,从两个角度进行辩驳:1、对司马光提出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摆出事实,使罪名不攻而破。2.面对司马光口口声声标榜自己“为君、为国、为民”,王安石指出名实不副。三、掌握说理方法,学会理性发声

1.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中期,你会站在王安石的立场赞同变法,还是站在司马光的立场反对变法?检索相关资料,确定自己的立场,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少于800字。

我查找的资料1司马光《与王介甫书》2河北人民出版社:《王安石变法》3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两宋风云》......三、掌握说理方法,学会理性发声我的写作提纲北宋中期的社会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个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针对王安石或司马光的一些观点,表明你的看法列出你的理由拟采用的论证结构拟采用的论证方法拟采用的论证态度三、掌握说理方法,学会理性发声

2.在学习小组内朗读、交流自己的文章,依据本课所学的说理艺术,互相点评。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