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年生物高一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再变成黄色,说明酵母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B.若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说明酵母菌细胞仅进行无氧呼吸C.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D.无氧呼吸时,葡萄糖内储存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2.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 B.信息交流功能C.磷脂双分子层结构 D.选择透过功能3.在检测某种生物个体的某组织时,发现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染色质固缩,那么该个体的该组织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变化还有①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②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加强④细胞含水量降低,新陈代谢加快⑤多种酶的催化效率降低⑥色素积累,阻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⑥D.①⑤⑥4.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D.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5.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 B.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C.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 D.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6.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合理的是A.水通过协助扩散逆浓度进入细胞 B.轮藻逆浓度吸收钾离子不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 D.分泌蛋白主动运输到细胞外需要消耗ATP7.细胞中的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不需要的物质或结构是()A.转运RNA B.核糖体 C.氨基酸 D.脱氧核苷酸8.(10分)下列说法符合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是()A.啄木鸟的舌是由于要钩取树洞里的虫,反复伸长而变长的B.洞中生活的盲鼠是因长期不用眼睛而渐渐失去视觉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D.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因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9.(10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甲乔化蟠桃×乔化圆桃410042乙乔化蟠桃×乔化圆桃3013014(1)根据组别________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10.(14分)用化学方法使一种六肽链状分子降解,其产物中测出三种三肽: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氨基酸的密码子见下表。(1)遗传学上,基因是指____________。(2)上述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氨基酸之间通过_________键相连: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________种核苷酸。(3)对某一蛋白质的分析表明,在编码甘氨酸的位点上发生的3次改变都是由一个破基替换引起的。具体变化如下。由此可推测控制上述蛋白质中甘氨酸的基因的碱基组成最可能是___________。11.(14分)如图中,甲是某生物膜结构的模式图,图中A、B、C、D、E、F表示物质或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乙和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B代表_________,D存在于细胞膜的______侧,b、c运输方式符合图________(选填乙或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2)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与d方式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3)科学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一方法利用的是细胞膜____________的功能。12.肥厚型心肌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为主要特征,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研究发现,基因型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下表是3种致病基因、基因位置和临床表现。请作答。基因基因所在染色体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临床表现A第14号β-肌球蛋白重链轻度至重度,发病早B第11号肌球蛋白结合蛋白轻度至重度,发病晚C第1号肌钙蛋白T2轻度肥厚,易猝死(1)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夫妇所生育的后代,出现的临床表现至少有_________种。(2)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突变可发生在该基因的不同部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基因突变可引起心肌蛋白结构改变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说明上述致病基因对性状控制的方式是_________。(3)已知A基因含23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单链A:C:T:G=1:2:3:4。该基因连续复制3次至少需要______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4)基因治疗需应用转基因技术,其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所需的工具酶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色变绿再变成黄色,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有二氧化碳产生,A错误;若酸性重络酸钾变为灰绿色,说明有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能有有氧呼吸存在,B错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大量[H],所以有氧呼吸产生的[H]比无氧呼吸多,C正确;无氧呼吸,葡萄糖内储存的能量多数还储存在有机物酒精中,D错误。【点睛】(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2、D【解析】

生物膜的功能特点:1、特点: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2、具体表现:水分子可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详解】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血液透析膜可将代谢废物透析掉,留下有用的成分,这模拟的是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在医疗上的应用,对于生物膜选择透过性特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该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染色质固缩,说明该组织细胞是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①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是癌细胞的特征,②错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是衰老细胞的特征,③错误;衰老细胞内含水量降低,新陈代谢变慢,④错误;衰老细胞内大多数酶的催化效率降低,⑤正确;衰老细胞内色素沉淀,阻碍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⑥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⑤⑥,故选D。4、B【解析】过程①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A错误;过程②表示的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全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正确;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需要氧气,C错误;过程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用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还原氧气,不能用于过程①的光合作用,D错误。【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5、D【解析】

根据提题干息分析,果蝇的翅形、体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残翅和黑身,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性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性状;后代出现了残翅雌果蝇,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雄果蝇中黑身个体占1//4,而不是1/2,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也不在性染色体上,即也在常染色体上。【详解】A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后代都出现了隐性性状,因此亲本雌雄果蝇都含有两种性状的隐性基因,A错误、D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能判断两者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子代可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性状分离发判断两种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并根据后代雌雄性的表现型和比例判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什么染色体上。6、C【解析】

小分子进出细胞可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方式;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过胞吞或胞吐方式。【详解】A、水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进出细胞,A错误;B、轮藻通过主动运输逆浓度吸收钾离子,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D、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D错误。故选C。【点睛】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7、D【解析】试题分析:翻译过程中需要转运RNA来转运氨基酸,需要氨基酸作为原料,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故A、B、C项均不符合题意;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翻译过程不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翻译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D【解析】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利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详解】A、啄木鸟因为要捕食树洞内的虫,只有舌长的才能捕捉到,才容易生存下去,舌短的捉不到虫,慢慢被淘汰,因此啄木鸟的长舌不是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反复伸长而变长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观点,A错误;

BC、用进废退学说是拉马克最早提出来的生物进化学说,这个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洞中生活的盲鼠是因长期不用眼睛而渐渐失去视觉和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均符合用进废退学说,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BC错误;

D、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D正确。

故选D。【点睛】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与环境的适应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二、非选择题9、乙乔木DdHh、ddhh1:1:1:1蟠桃(Hh)自交(或蟠桃和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1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1【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乙组中亲本均为乔化性状,而子代出现了矮化性状,即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甲组和乙组后代蟠桃与园桃之比均为1:1,属于测交,已知蟠挑对圆桃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据此答题。【详解】(1)由于乙组实验中,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乔化相对于矮化是显性性状。(2)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乔化对矮化为显性,则甲组中亲本乔化蟠桃×矮化圆桃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_H_×ddhh,又由于后代中乔化:矮化=1:1,蟠桃:圆桃=1:1,均属于测交,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3)若甲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其杂交后代应出现乔化蟠桃、矮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圆桃四种表现型,并且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4)实验方案:让杂合蟠桃与杂合蟠桃杂交,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点睛】分析本题首先根据乙组实验判断乔化和矮化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其次是能将两组杂交实验的表现型个体数转化为理论近似比,进而推测亲本的基因型和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三是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测交结果应出现1:1:1:1这样的表现型比例,如果是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应为9:3:3:1。10、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c-f-d-e肽4种CCC//GGG【解析】

1、推测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可从其产物(即三种三肽)的起点和终点来进行分析。2、分析题图:甘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均为一个碱基替换而成,由此可推出甘氨酸密码子为GGG。【详解】(1)遗传学上,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六肽链状分子降解的产物为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三种,因此上述六肽分子的氨基酸顺序为精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色氨酸,即a-b-c-f-d-e,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编码这个六肽的RNA最多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鸟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共4种核苷酸。(3)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它是由编码缬氨酸的密码子的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则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G;而GUG是由编码甘氨酸的密码子的一个碱基替换引起的,故甘氨酸的密码子最可能是GGG。因此,控制上述蛋白质中甘氨酸的基因的碱基组成最可能是CCC//GGG。【点睛】从题表中获取编码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进而反推编码缬氨酸、甘氨酸的密码子是解答(3)题的关键。11、磷脂双分子层外侧乙载体蛋白控制物质的进出【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d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为主动运输,其中a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d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b、c运输方式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b是从细胞外运输到细胞内,c是从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2.图乙的运输速率只与细胞外浓度有关,与细胞外浓度成正相关,因此是自由扩散;3.图丙中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时,细胞内浓度还可以升高,即当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时,细胞还可以吸收该物质,因此能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D为存在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图甲中的b、c和图乙曲线都代表自由扩散。(2)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图甲d代表的是主动运输,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